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劉昕璐
《未了的心愿》《父子同心》《信仰的力量》,三個故事,串出中共一大紀念館首部原創微電影《宣誓日》的劇情脈絡,引起共產黨員們的同聲共鳴。「宣誓言、燃初心、鑄使命」宣誓日活動暨中共一大紀念館首部原創微電影《宣誓日》的首映式今天在中共一大紀念館報告廳舉行。
入黨誓詞里是對歲月對人生對組織的承諾
《宣誓日》通過三組故事呈現赴一場永恆誓約而帶來的人生力量。
他,曾在抗美援朝戰場浴血奮戰,86歲高齡仍有一樁心愿未了。帶著戰友們未完成的誓言,在一個重要的日子,他念出了5個鏗鏘有力的名字;他們,是一對黨員父子,身在不同行業卻有著同樣的初心;她,是一名身患急性白血病的黨員大學生。在與病魔抗爭中她幾欲放棄,這時,一封邀請函讓她重燃生的希望。
《宣誓日》微電影由中共一大紀念館、新華社、上海美術設計有限公司聯合出品,項目組自今年8月正式啟動,創意劇本13次易稿。拍攝期間,時間緊、任務重,僅用一周時間,趕赴陝西、上海等地進行實地取景和拍攝。後期剪輯,精益求精,對電影情節進行仔細調整和打磨。短短一個月,校對素材、打磨鏡頭、製作音效、調整色調超過20次,提交8稿,最終成片。
中共一大紀念館黨委書記、館長薛峰介紹,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成立以來,始終重視入黨宣誓儀式。「我們常在中共一大會址前聽到宣誓的聲音,伴隨著鏗鏘有力的入黨誓詞,那是一種直抵人心的感召力,是對歲月、對人生、對組織的承諾。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們籌備微電影的初衷正是如此。」
薛峰介紹,微電影選擇在今天上線,也是為了紀念一個特別的日子——10月31日。2017年10月31日,黨的十九大閉幕僅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來到上海,瞻仰中共一大會址,重溫入黨誓詞,宣示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的堅定政治信念。站在中共一大會址的宣誓大廳,總書記動情地說:「入黨誓詞字數不多,記住並不難,難的是終身堅守。每個黨員要牢記入黨誓詞,經常加以對照,堅定不移,終生不渝。」
繼續汲取前行奮進的力量
《宣誓日》微電影總導演孫樂呵分享了拍攝和成片過程中的一些感人細節。
微電影中,《未了的心愿》中出演曾出戰抗美援朝戰場的老戰士本身就是一名現居住在南京的老戰士。一方面,這樣的角色定位,普通演員身上很難復刻那種氣質、表情、面容,另一方面,找到老戰士本色出演卻也帶來了拍攝挑戰。年事已高,配合劇情拍攝本身就很不易,但當交流到「戰友犧牲在戰場」時,老戰士頓時就灑下了熱淚,十分自然地流淌出最真摯的情感。帶著戰友們未完成的誓言,是經歷那個年代的老戰士們真實的人生烙印。
微電影本身時長有限,在成片打磨階段,孫樂呵讓自己的太太作為觀眾暢談收看感受時,太太的那一句「這是我第一次完整聽完入黨誓詞,並且真地想要完整聽完」,這讓孫樂呵堅定要在影片里保留完整的入黨誓詞。
「影片中的宣誓,穿越時空,天南海北,它是內在力量的激發。重溫入黨誓詞,擦亮初心,我們希望能透過微電影傳達有宣傳和教育的價值,給觀眾帶來教育的意義,在觀看之後更能將感動化為行動。」孫樂呵期許道。
今天,17家共建單位的黨員代表在中共一大紀念館宣誓大廳重溫入黨誓詞,赴一場永恆的誓約,進一步凝心聚力,鼓舞士氣,在新的趕考路上踔厲奮發,勇毅前行。
沈彥驊是上海市公安局文化保衛分局團委書記,2018年入黨時就在中共一大會址莊嚴宣誓。此次觀看微電影、再次重溫入黨誓詞,都讓他感到無比振奮和心潮澎湃。「特別是看完微電影以後,受到極大觸動和震撼,也讓我更加堅定了信仰。」沈彥驊相信,這一代年輕人一定是能夠擔負起總書記所講的「青年強則國家強」的期許。在深刻而讓人難忘的儀式教育之後,他也一定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繼續做好各項本職工作,交出新時代的青年答卷。
此次,中共一大紀念館所屬「一大文創」也特別設計製作了「宣誓日」五周年紀念徽章。該徽章以「宣誓言 燃初心 鑄使命」為主題,設計上採用7枚徽章組成數字「5」的形狀,包含中共一大會址全景、中共一大會址石庫門外景、樹德里外景、中共一大紀念館外景等系列紅色元素。
與此同時,中共一大紀念館還推出了一節名為《永恆的誓言》新黨課。這節黨課主要介紹了入黨宣誓儀式的歷史溯源和歷史沿革,在入黨誓詞的「變」與「不變」中領會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希望各位黨員同志時刻謹記總書記的囑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牢記對黨的莊嚴承諾,擔負起誓詞中的政治責任、對黨的堅定信念和為黨的事業奮鬥終身的決心,以實際行動踐行入黨誓詞,用鏗鏘誓言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劉昕璐
編輯:陸天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