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嵬之變,楊貴妃為什麼會死?士兵們為什麼這樣怨恨她?

2022年10月30日18:14:19 歷史 1440

馬嵬之變,楊貴妃為什麼會死?士兵們為什麼這樣怨恨她? - 天天要聞

並且唐玄宗老了,只想著逃到安全之地,根本沒有組織起有效的抵抗。這也引發了軍士們的極大不滿。

怨氣和不滿在心裡發酵,走到今天陝西省興平市西二十多里,一個名叫馬嵬坡的地方,軍士們發生了嘩變,要求唐玄宗處置楊國忠——直接針對的是楊國忠,但是對唐玄宗李隆基的不滿,是肉眼可見的。

這一段的細節,各種史料里各有出入。有的說是士兵們打死了楊國忠,有的說是士兵嘩變,唐玄宗下令處死楊國忠。不管怎麼樣吧,楊國忠死了,但士兵們的憤怒仍舊沒有平息。原因很簡單:大家都清楚,楊國忠只是個大臣,高級奴才,真正的罪魁禍首是唐玄宗李隆基。除了處死楊國忠之外,軍士們還需要唐玄宗有更明確的態度:大而言之,對國家未來的規劃,對過去錯誤政策的否定;小而言之,對嘩變的士兵的給予肯定或「赦免」,保證不「秋後算賬」。

馬嵬之變,楊貴妃為什麼會死?士兵們為什麼這樣怨恨她? - 天天要聞

唐玄宗老了,已經沒有背水一戰的勇氣。但他是從政變中起家,他太明白「民心」的重要性,也太擅長利用或引導民心。他知道嘩變的軍士要的是什麼,他更知道,如果不給他們滿意的答覆,他們不會善罷干休。這樣一場突發的、沒有嚴密組織的、沒有明確領導和目標的運動,只要一個細節處理不可,就可能走向不可預測的深淵。

唐玄宗知道,軍士們對楊國忠不滿,歸根到底是對自己、對皇帝、對帝國的最高統治者不滿。要讓軍士們滿意,殺一個楊國忠是不夠的,得拿出更大地誠意,表示悔過並痛悔前非,才能贏得軍士們的重新擁護——前面長路漫漫,背後烽火燃燃,他還需要軍士們的護送。

馬嵬之變,楊貴妃為什麼會死?士兵們為什麼這樣怨恨她? - 天天要聞

每當政局敗壞、天怨人怒的時候,皇帝們就會拿出一個「罪己詔」,誠懇地承認錯誤,以博得民眾的支持。但是「罪己詔」是一把雙刃劍,同時也一定會降低皇帝的威信。所以「罪己詔」的文學水平要求很高,既要認錯,又要留有餘地,在權威與掃權威之間維持微妙平衡。

太平時節無所謂,唐玄宗面對著風雨飄搖,他沒有時間細細琢磨「罪己詔」的措辭,他的已近乎落地的威信,也經不起打擊了。

馬嵬之變,楊貴妃為什麼會死?士兵們為什麼這樣怨恨她? - 天天要聞

於是,唐玄宗選擇了另一種方式的「罪己詔」:他把與楊國忠有血緣關係的楊貴妃推了出來。

楊貴妃是楊國忠的堂妹。楊國忠肯定是通過堂妹的關係,才有接近天子的機會。但接近只不過是接近,能成為權傾一時的丞相,還是唐玄宗自己的信任和重用。我在史料中沒有找到楊貴妃干涉朝政的記錄。根本的,除了吃新鮮荔枝的奢侈之外,我並沒有找到楊貴妃的太多「罪證」。至於虢國夫人等三個姐姐受寵專權,更不能怪到楊玉環身上去:她怎麼可能願意丈夫親近別的女人?又不是《甄嬛傳》里失寵的宜修皇后,要靠引薦年輕美人來分華妃的寵。

馬嵬之變,楊貴妃為什麼會死?士兵們為什麼這樣怨恨她? - 天天要聞

楊貴妃本身沒有太大的錯。在釀成「安史之亂」的問題上,她比唐玄宗、比楊國忠的責任都要小得多。可是楊國忠已經死了,唐玄宗又不肯把全部責任攬到自己身上,怎麼辦?只好把楊貴妃推出來當替罪羊了。

唐玄宗告訴軍士們:「楊國忠已經死了,我連他的妹妹都處死,你們可以相信我不會報復你們了吧?好,以後還要擁護我、保護我。」

他的目的達到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聞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溫的養子徐知誥代吳稱帝建國,國號為齊。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駕崩,子李景繼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房地產行業的『三道紅線』影響深遠,但類比到車圈,不免有些『望文生義』之嫌。」 文 / 巴九靈 汽車行業似乎正走向一場前所未有的收緊。 帶動這種氛圍的,是一則尋不見來源....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聞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據媒體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顯示,德國政府計劃加快國防採購,以便使軍隊做好戰鬥準備。該文件稱,德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絕不能因過於複雜的採購程序或冗長的授權流程而失敗」,同時警告稱,俄羅斯的軍事目標可能不僅僅是烏克蘭。此前德國總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項預算框架,預計德國的軍事總開支將從2025年的950...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無論特朗普是否會出現在9月3日的閱兵儀式上,就全世界來看,正義必勝!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計劃邀請特朗普參加九三閱兵儀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日本共同社記者如此問道。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上周國新辦介紹了關於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邀請外國領導人的情況和安排。你的具體問題,我目前沒...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 天天要聞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在中國收緊稀土產品對外出口的背景下,作為資源貧國的日本決定「出道成為稀土生產國」,而他們的目光則聚焦于海底資源。據日經亞洲7月1日報道,日本計劃於明年1月正式啟動首個從近海礦床開採稀土礦物的試點項目。但不知是無意還是有心,在日本的相關報道中,似乎連篇累牘地都在強調有望解決「有無」,卻無人在意「成本」。...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 天天要聞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今年11月,曾經的八路軍女戰士付瑞芝將迎來百歲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戰鬥中的烽火硝煙,抗戰歲月無疑是濃墨重彩且令人銘記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東臨沂蒼山縣(今蘭陵縣)湧泉村。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 天天要聞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都在說長安的荔枝,我大吳越的楊梅表示不服。 當真不服。明朝的李東陽稱楊梅「價比隋珠」,因為在京城想吃到它實在不易——荔枝運到京城,不過是「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