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陳雲收到林彪女兒的求助信,信中提了兩個請求

2022年10月19日18:36:32 歷史 1812

身為林彪的女兒,林曉霖在黨的關愛下,生活各方面都很有保障。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的身體情況還是每況愈下,做事越來越力不從心。

那段時間,她沒事就念叨「鄧華、梁興初、董存瑞、馬仁興……」等人的名字,而她心裡牽掛的那件事不僅與父親林彪有關,也和這些抗戰英雄有關。

1994年,陳雲收到林彪女兒的求助信,信中提了兩個請求 - 天天要聞

思索良久,林曉霖給陳雲寫了一封求助信。

信的開頭這樣寫道:「陳伯伯,我有兩件事麻煩您,希望您可以幫忙……」

而彼時的陳雲早已退休,賦閑在家,看著這封特別的求助信,陳雲陷入了沉思。

林曉霖所求的兩件事到底是什麼?陳雲會答應幫忙嗎?

林曉霖對父親林彪態度的轉變

1950年,林曉霖回國,見到了闊別已久的父親林彪。

父親林彪早些年就另娶他人,如今母親也在蘇聯覓得佳偶。

時隔多年,物是人非,在林曉霖童年記憶里那個溫馨和睦的家,早已支離破碎。

正值青春,年少輕狂,林曉霖對父親不是沒有怨懟。

1994年,陳雲收到林彪女兒的求助信,信中提了兩個請求 - 天天要聞

父親林彪年少有為,很早就跟著毛澤東和朱德搞革命,打了不少勝仗。

1937年,林彪已經是紅軍軍政大學的校長兼政治委員。這一年,也是父親林彪遇到母親張梅並定情的一年。

那天,林彪去中央黨校參觀,走進一間教室時,一張青春洋溢的臉瞬間吸引了他。

作為陝西米脂人,張梅長得極為漂亮,她16歲參加革命,在部隊被大家稱為「陝北一枝花」。

郎有情,不知佳人是否有意,林彪請當時中央黨校的校長董必武做媒。

結果,張梅對年輕帥氣、又能打仗的林彪也十分滿意。

就這樣,「陝北一枝花」最終被林彪摘走了。

兩人舉辦了簡單的婚禮後,林彪又前往山西抗日前線,和聶榮臻一起指揮平型關戰役。

1994年,陳雲收到林彪女兒的求助信,信中提了兩個請求 - 天天要聞

1937年9月25日,平型關戰役正式打響,在二人的指揮下,八路軍發揮了山地戰和近戰的優勢,成功打敗日軍,打了一場漂亮的伏擊戰。

平型關大捷給所有戰士增添了前所未有的信心,抗日熱情空前高漲,林彪更是越戰越勇,揚言要一鼓作氣打敗鬼子。

令人沒想到的是,沒過多久,林彪卻被閻錫山部隊的戰士打了一槍。

傷勢嚴重,林彪不得不從前線撤回延安,隨後又被轉到蘇聯。

得到消息的張梅心急如焚,得到上級的允許後,也前往蘇聯。

而此時的張梅已懷有身孕,長途坐車導致孩子早產,只存活了2個月就不幸夭折。

好在到達蘇聯後,看到身體逐漸康復的林彪,張梅的失子之痛才得到緩解。

在蘇聯,兩人又生下一個孩子,就是長女林曉霖。

林曉霖的出生,為林彪和張梅增添了許多快樂,只不過這快樂卻極其短暫。

1994年,陳雲收到林彪女兒的求助信,信中提了兩個請求 - 天天要聞

1941年,林彪接到命令回國。

長期的分離,讓兩人感情逐漸淡漠。

沒過多久,林彪就娶了葉群。張梅則獨自一人在蘇聯帶著女兒林曉霖,等林曉霖長大一點後也另行擇偶。

雖然林曉霖回國後,林彪對其十分疼愛,但面對父親母親各自再婚成立新家庭這個無法挽回的事實,林曉霖一直非常憂鬱。

而此時正值解放戰爭時期,陳雲奉命前往東北處理相關工作,和林彪相處過一段時間。林曉霖也經常見到陳雲,親切地喊其陳伯伯。

1961年,林曉霖考上了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對父親林彪、陳伯伯陳雲以及革命歷程有了更多了解,也堅定了跟黨走,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的決心。

然而,父親林彪卻犯了錯,本就對父親有些怨言的林曉霖,毅然決然和父親斷了關係。

時間很快來到1994年,林曉霖也已經53歲了。

1994年,陳雲收到林彪女兒的求助信,信中提了兩個請求 - 天天要聞

20多年來,她跟著黨學習了很多,也領悟了很多,特別是在面對過往的那段歷史時,她有了更客觀、更理智的看法。

她認為,由無數革命戰士造就的輝煌不應該由父親一個人的錯誤被埋沒和遺忘。

痛定思痛,她為曾是中央顧問委員會的主任陳雲寫一封求助信。

給陳雲寫信的原因和信的內容

之所以會選擇給陳雲寫信,林曉霖也有著自己的考量,總的來說,有以下兩點:

第一,林曉霖對陳雲非常熟悉,了解陳雲是一個工作嚴謹的人。

而陳雲的確是這樣的人。

為了嚴守紀律、不搞特殊,他甚至給家人定下了「三不準」政策,即不準家人隨便進出他的辦公室;不準搭他的車;不準看他的工作文件。

這個政策也得到了陳雲子女的證實:「父親非常自律,紀律性特別高,從來不和家人談任何關於國家機密性的問題。」

1994年,陳雲收到林彪女兒的求助信,信中提了兩個請求 - 天天要聞

第二,陳雲資歷深厚,從紅軍時期就一起革命,走過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對戰爭情況了解頗深。

而且,雖然彼時的陳雲不再管理中央領導工作,但作為一名老革命者,他曾被選為僅次於「毛、劉、周、朱、任」五大書記之外的中央候補書記,影響力不容小覷。

那麼,林曉霖在信中提出了哪兩件事呢?

第一件事,她請求陳雲能助推四野戰史的編撰事宜。

第二件事,她請求陳雲能幫助修建平津戰役紀念館

信的最後,林曉霖還說出了她之所以提出這兩個請求的最終原因。

一直以來,各大野戰軍的戰史都已相繼編撰完成,只有四野戰史沒有啟動。

林曉霖表示,她深刻了解四野戰史沒得到重視的原因,但她不希望因為父親林彪一個人的過錯影響到四野其他戰士。

1949年,中央軍委將全國部隊進行整編,分為華北軍區和四大野戰軍。

1994年,陳雲收到林彪女兒的求助信,信中提了兩個請求 - 天天要聞

第一野戰軍由彭德懷領導;

第二野戰軍由劉伯承、鄧小平管轄;

三野負責人是陳毅和粟裕;

四野則是林彪和羅榮桓。

在林彪和羅榮桓二人的帶領下,四野美名在外,戰功赫赫,林彪更是被人稱為「常勝將軍」。他們帶領四野,先是解放了東北,然後一路南下,在平津戰役時又解放了北平和天津。後來又在渡江戰役時解放路廣西、廣東、湖南、海南等地。

只要四野所到之處,無不令敵人聞風喪膽,而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革命戰士,如董存瑞、鄧華、梁興初等,他們都是四野中的一員。

當時,林曉霖從蘇聯回國後,雖然見到了父親林彪,但由於戰事頻發,林彪大多數時候都在前線征戰。

即使聚少離多,林曉霖總是能從各方聽到父親的消息。

「你父親又打勝仗了!」

「他指導的戰爭,是軍事課程上學習的主要內容啊!」

「四野真是我軍最勇猛的部隊!」

……

1994年,陳雲收到林彪女兒的求助信,信中提了兩個請求 - 天天要聞

四野的每場勝仗,是每個和敵人浴血奮戰的革命戰士的付出。

如果因為林彪一人,而無視了對四野所有英雄,確實不公平。

如今,20多年過去了,53歲的林曉霖對父親林彪的感情也從一種難以言說的複雜發生了轉變。

她認為,無論如何,不能因為林彪一個人的錯誤而影響四野所有人的功績。眼看二野戰史已經出版,一野、三野也進入籌備工作中,林曉霖覺得她應該做這個推動者,所以給陳雲去了書信。

那麼,接到信的陳雲,又會如何處理此事呢?

陳雲的做法

1997年,平津戰役紀念館也在天津紅橋區建成。

200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戰史》正式出版成書。

這兩件事的圓滿完成,正是得益於陳雲的助力。

當時,陳雲讀完林曉霖的來信後,只是沉思了一會兒,就給一個人打了電話。

這個人就是洪學智。

1994年,陳雲收到林彪女兒的求助信,信中提了兩個請求 - 天天要聞

之所以找上洪學智,陳雲也有自己的考慮。

洪學智也是四野出身,他曾是四野一個縱隊的司令。如今陳雲找他助推四野戰史和平津戰役紀念館的修建事宜,想必事半功倍。

然而,洪學智得知陳雲的來意後,卻顯得有些猶豫。

除了深知其中的利害關係,洪學智更擔心自己勝任不了這樣的重任。

而陳雲作為他的老上級,被下屬拒絕,卻沒有生氣。

他勸說道:「其實這件事是林彪女兒林曉霖拜託我的,她給我寫了一封信,信中言辭懇切,希望自己的一己之力可以給四野戰士們一個公正的交待,我也是這樣想。」

末了,陳雲直截了當地問道:「你就說這個忙,你幫是不幫?」

被老上級這樣問,洪學智最終還是答應了。

後來,洪學智將這兩個請求進行整理,寫成一份正式的申請,遞到了中央軍委。

1994年,陳雲收到林彪女兒的求助信,信中提了兩個請求 - 天天要聞

這份申請引起了熱議,大家各抒己見,有人認為可以實施,但要保證其公正性。也有人認為有些不妥。

最終,中央軍委決定成立一個專門編寫四野戰史的領導小組,洪學智人小組組長,務必把握好內容,保證不偏不倚撰寫四野戰史。

與此同時,平津戰役紀念館也被提上議程。

在選擇紀念館地址時,眾人又有了不同意見。

後來,還是洪學智拍板決定,將地址選擇天津。

因為在平津戰役時,天津那場戰爭可謂是場惡戰,敵我雙方傷亡都很大。洪學智認為將紀念館建在這裡,正好體現了我軍戰士的英勇無畏及和平的來之不易。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戰史》出版時,林曉霖成了第一批讀者。

她讀的心潮澎湃,讀的熱淚盈眶,讀的肝腸寸斷。

戰士們用他們的愛國熱忱,築起一道無懼無畏的城牆,任是敵人再先進的炮火,也攻克不下。

1994年,陳雲收到林彪女兒的求助信,信中提了兩個請求 - 天天要聞

而這樣的精神,正是中國人民及其千千萬萬後代所需要的,更是陳雲、洪學智、林曉霖及無數為編纂野史的工作人員所期待的。

至於林彪和四野,筆者認為陳雲曾說過的一句話可以很好的概述:

「四野是四野,林彪是林彪,二者不能混為一談。」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明明黃河比長江短,為何卻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 天天要聞

明明黃河比長江短,為何卻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黃河明明比長江短,為何被稱為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像中國一樣,獨佔兩條河流究竟有多難?黃河vs長江數據顯示,黃河全長5464公里,比6300公里的長江短了836公里,更扎心的是,長江年徑流量9600億立方米,是黃河574億立方米的16.
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 天天要聞

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不可一世的日軍進逼山西「七七事變」爆發後,日本帝國主義挑起了全面侵華戰爭。平型關之戰是八路軍出征抗日的第一仗,意義十分重大。1937年9月23日凌晨,八路軍指揮部向115師下達了作戰命令。於是,朱德電令第115師「向平型關、靈丘間出動,機動側擊向平型關進攻之敵」。八路軍第115師主力由紅一軍改編,在平型關戰鬥中投入...
「80後」縣長戴吉國,主動投案!他曾要求下屬不當反面案例「主角」 - 天天要聞

「80後」縣長戴吉國,主動投案!他曾要求下屬不當反面案例「主角」

據云南玉溪市紀委監委7月7日消息:玉溪市華寧縣委副書記、縣長戴吉國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投案,目前正接受玉溪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戴吉國(資料圖)公開簡歷顯示,戴吉國,男,漢族,1982年8月生,大學本科學歷,中國共產黨黨員。戴吉國歷任江川縣委政研室主任,共青團江川縣委副書記、書記、青聯主席,共青...
第三次世界大戰?《紅色警戒:世界戰火》震撼登場,32個國家開戰 - 天天要聞

第三次世界大戰?《紅色警戒:世界戰火》震撼登場,32個國家開戰

大家好,我在遊戲荒的時候,經常會打開那些經典遊戲,玩上一局感覺非常爽。尤其是《紅色警戒2》,即時戰略玩法緊張激烈,多人戰鬥和戰役都十分出色,現代戰爭手段也相當豐富。可由於年代久遠,很多玩法已經爛熟於心了,打來打去沒有新鮮感。最近,有網路大佬基於《紅色警戒2》開發了全新的PC版《紅色警戒:世界戰火》MOD,...
國手+2!貴州兩名文物匠人摘全國文物技能獎 - 天天要聞

國手+2!貴州兩名文物匠人摘全國文物技能獎

全國文物職業技能最高獎頒獎了!貴州兩名「手藝人」憑實力當「國手」!經過兩天的激烈角逐,7月6日,由國家文物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華全國總工會主辦的2025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第二屆全國文物行業職業技能大賽結果揭曉。來自貴州的選手吳勝成獲木作文物修復師一等獎,滕昭玉獲金屬文物修復師三等獎,這也是...
死亡失蹤超百人:美國得州洪災是天災還是人禍? - 天天要聞

死亡失蹤超百人:美國得州洪災是天災還是人禍?

美國得克薩斯州中部地區因暴雨引發洪災,截至當地時間6日,已造成至少82人死亡、約40人失蹤。美國總統特朗普6日表示,得州洪災是「百年一遇」「沒人預見到」。得州向來洪水多發,然而為何這次災情如此嚴重、傷亡如此巨大?在這場悲劇後,美國社會各界普遍認為,這次洪水造成如此大傷亡,有天災更有人禍。特朗普簽署「重大災...
日本天皇首訪蒙古國,專程祭奠日軍亡靈,這讓中國人很不舒服 - 天天要聞

日本天皇首訪蒙古國,專程祭奠日軍亡靈,這讓中國人很不舒服

前言正值二戰結束後80周年,應蒙古國邀請,日本天皇德仁首次對蒙古國進行訪問,蒙古國對此給予高規格接待,邀請日本天皇夫婦出席「那達慕大會」的開幕儀式,並參觀多個景點和日本投資項目。祭奠亡靈背後7 月 9 日清晨,天皇夫婦的車隊悄然駛入烏蘭巴托
民國將領之川軍青翰南 - 天天要聞

民國將領之川軍青翰南

(本人櫥窗裡面有很多關於民國歷史書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你們的支持就是我創作最大動力。)民國時期,四川軍閥熊克武打敗另外一個軍閥劉存厚後,熊克武就控制了四川軍政大權,而熊克武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就不斷排擠其他派系的將領,最終四川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