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克誠晚年發文,反對胡喬木改對毛主席的稱謂,稱難過人民感情關

2022年10月13日18:16:13 歷史 1181

前言

黃克誠大將一生剛正不阿,嚴於律己,雖歷經坎坷,但始終對黨和人民的革命事業無限忠誠,是一位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在黨和軍中備受尊敬,毛主席更是親切地稱呼他為「黃老」。

黃克誠晚年發文,反對胡喬木改對毛主席的稱謂,稱難過人民感情關 - 天天要聞

1925年,毛澤東和黃克誠首次相識,一直到1976年毛主席逝世。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裡,兩人曾一起經歷過革命戰爭年代的生死考驗,也曾在和平建設年代有過矛盾,但始終不變的一點是,他們互相欣賞彼此,黃克誠的忠誠和才幹令毛主席放心,而毛主席的偉大眼界和格局又讓黃克誠十分敬重。

在中國偉大革命和建設社會主義的崢嶸歲月中,黃克誠為此奉獻了自己的一生。

黃克誠晚年發文,反對胡喬木改對毛主席的稱謂,稱難過人民感情關 - 天天要聞

高度近視的「睜眼瞎」毅然投身革命的滾滾洪流中

黃克誠和毛主席都是湖南人,出身貧苦農民家庭。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給沉寂的舊中國帶來了春雷般的激蕩。1922年,黃克誠考入衡陽省立第三師範學校,同年4月,毛澤東恰好到衡陽宣傳革命。這一年,黃克誠從毛主席演講的內容中深受啟發,從此,開始接觸大量進步書籍,積极參加青年學生的愛國運動,後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

第一次國民革命期間,中共中央向湖南黨組織下達重要指示,要求選送一批學生報考國民黨中央政治講習班,黃克誠被選中。

1925年,黃克誠進入講習班學習,而毛澤東正是講習班的領導成員之一,也是主要的講課人。開學典禮上,毛澤東的演講給包括黃克誠在內的學員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炮火中製造革命人才」、「諸位必也是感受不自由而來此作革命工作」、「大家聯合起來,努力國民革命,努力世界革命」……

毛主席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在三尺講台上闡述著深刻的革命道理,此後,這一場景被黃克誠永遠地印在了心中,為他在革命的艱難歲月裡帶來了慰藉。

1930年5月中旬,修水縣委在中共湘鄂贛特委的統一部署下,率領起義農民圍攻縣城。由於縣城城池高深,敵人數量眾多,加之有重型武器傍身,起義農民在連續攻打了兩天兩夜後,始終未能攻克縣城。

在這關鍵時刻,彭德懷和滕代遠指揮紅五軍支援作戰。他一邊下令讓部隊隱蔽,一邊找修水縣委了解情況。在對戰場形勢有了深入了解後,彭德懷心裡有了戰術。

黃克誠晚年發文,反對胡喬木改對毛主席的稱謂,稱難過人民感情關 - 天天要聞

根據彭德懷部署,起義農民先是後撤10多里地,修水城裡的敵軍在看到民兵撤退後,誤以為守城成功,放鬆了警惕,並大擺酒席慶祝,而民兵則在天黑後,趁著夜色悄悄返回城下。

當天晚間,百餘名紅軍戰士組成先遣突擊隊,根據彭德懷命令,悄悄在城牆下架起了梯子,開始秘密登城,城上守軍遭到襲擊,一時間方寸大亂,而紅軍戰士們還在繼續登城。

時任紅五軍第五縱隊第八大隊政委的黃克誠,身先士卒衝鋒在前,這極大鼓舞的戰士們的士氣。黃克誠第一個登上修水縣的城牆,並率隊沿著城牆向兩翼發展,打開了城門。這時,早已埋伏在城外的紅軍和民兵們立馬衝進城內,戰鬥很快便順利結束。

戰鬥結束後,彭德懷向士兵們打聽第一個重上城牆,還戴著個眼鏡的是誰,有認識的戰士們回答稱:「那個是我們新來的政委黃克誠。」

彭德懷高興地說:「打一仗認識了一個人,這次打修水我認識了黃克誠啊。」

打仗時,黃克誠每次隨部隊攻克一座城,他就要到當地的眼鏡店裡去配上兩幅眼鏡,為下一次作戰做好準備。

儘管高度近視,但這絲毫沒能影響黃克誠的革命熱情,他也曾因近視與戰友王平有過一段廣為流傳的笑談。

1934年11月,紅軍因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被迫進行長征,黃克誠率領戰士們向宜章方向轉移。當時,正值秋雨不斷,道路滿是污泥,一路上時不時有人滑倒,身為政委的黃克誠時不時停下來,叮囑戰士們小心腳下。

擔心摔倒會把自己的眼鏡弄壞,黃克誠專門將眼鏡摘下來收好,讓警衛員拿著小木棍拉著他走。時任紅十一團的政委王平看到後,心生一計想要逗逗他。

於是,當王平和黃克誠一起走時,王平在前面裝作跨過溝的樣子,跳了一下,黃克誠看到模糊的樣子後,也照著王平的樣子,跳了起來,連續幾次後,他才發現了不對勁,頓時哭笑不得,對王平說:「搗蛋鬼。」

黃克誠晚年發文,反對胡喬木改對毛主席的稱謂,稱難過人民感情關 - 天天要聞

解放戰爭時期,在剛剛結束遼瀋戰役沒多久後,中央決定發動平津戰役,在這期間,毛主席心中就已經有了未來管理天津的負責人選,他就是黃克誠。

一是,黃克誠在軍中是有威望的,這對他儘快開展工作,讓城市管理步入正軌是有利的。二是,黃克誠有著豐富的革命經驗,尤其是在開創新局面這一點上。三是黃克誠敢講真話,不怕得罪人,不會因為對方比自己職位高就選擇盲從,是黨中央和毛主席最值得信賴的幹部。

1949年1月,黃克誠正式接管天津,事實證明,毛主席的選擇是正確的。為了使得天津保持穩定,黃克誠提出了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

「各按系統,自上而下,原封不動,先接後管的方針和避免亂,必須穩的工作原則。」

一個多月後,黃克誠將接管天津後遇到的困難和解決辦法做了匯總,報告給了黨中央毛主席。毛主席在看完報告後,對黃克誠大加讚賞,稱他「實事求是,工作作風值得賞識。」

由於當時我黨並沒有管理大城市的經驗,為了能夠在解放全中國後儘快步入正軌,毛主席專門邀請黃克誠到香山彙報工作。

到達香山後,黃克誠受到了毛主席的熱情接待,這次見面,除了向他詢問管理天津時的經驗和情況,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正在等待著他。

毛主席對他說:「這次,還是我點名讓你去湖南的,你有管理天津的經驗,加上湖南又是家鄉,熟悉那裡的風土人情,讓你在那主持工作,我放心……」

毛主席的信任讓黃克誠深受感動,他鄭重承諾道:「我一定不會辜負黨中央和毛主席的信任,帶領全省百姓建設新湖南,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

交接完天津的工作後,黃克誠並沒有立即動身前往湖南,因身體原因,他暫時在天津一邊休養,一邊思考接下來的工作。

開國大典結束後,黃克誠這才回到湖南開始主持大局。他在湖南工作了三年,期間,順利完成剿匪行動、土地改革等一系列工作,整個湖南的局面正一片向好。

黃克誠晚年發文,反對胡喬木改對毛主席的稱謂,稱難過人民感情關 - 天天要聞

1952年,還在湖南工作的黃克誠接到了黨中央下達的調令,他被調為中央軍委副總參謀長兼後勤部部長,這次調動,仍然是毛主席親自定下的。

黃克誠在接到調令的第一時間,便給毛主席打去了電話:「主席,我覺得還是地方的工作更適合我……」

毛主席聽出了他的顧慮,沒等他說完,便打斷了他的話。說道:「我知道你現在在湖南的工作正幹得有起色,但現在軍委需要你啊,我們一致認為,後勤部剛剛建立,一切都在摸索中,急需一個強有力的人來領導,而你就是最合適的那個人。」

聽到毛主席對自己的肯定後,黃克誠也放下心裡的包袱,決定試一試,便說道:「既然黨中央和毛主席對我如此信任,那我就聽從組織安排。」

得到黃克誠的肯定回答後,毛主席顯得十分高興,他還在電話中叮囑道:「你在來北京前,一定找時間回家去看看,千萬別留下遺憾。」

這一年9月,黃克誠再次調動職務,離開湖南前往北京。

黃克誠的這三次調動職務,都是由毛主席親自下達指示的,從接管天津到建設新湖南再到建設現代化軍隊,這三次不同領域的工作調動,足以看出毛主席對黃克誠才能的肯定和欣賞。

黃克誠晚年發文,反對胡喬木改對毛主席的稱謂,稱難過人民感情關 - 天天要聞

寧折不彎,敢講真話,黃克誠鄭重發聲作出重要引導

黃克誠將軍寧折不彎,不怕得罪人,只要是正確的,他總是據理力爭,絕不妥協。儘管他曾受到過不公正的對待,但這絲毫沒有影響他在一些重大事情上作出正確認知。

廬山會議後,黃克誠遭受不公平對待,但無論是家人還是戰友如何詢問,他始終拒不透露一絲關於會議上的任何細節。而他更不曾有過絲毫抱怨,面對戰友為他鳴不平的言論,他也只是淡淡地回答: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個人在黨內受一點委屈算不得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這比起我們為之獻身的共產主義事業來說,實在是微不足道……」

1977年底,黃克誠重新在黨內擔任領導職務,儘管身體情況已經十分糟糕,但他仍然全身心投入工作,為黨的革命和建設事業傾注了大量心血。

面對黨內一些紛紛上門向他賠禮道歉的同志,黃克誠總是誠懇地對他們說:「過去的事情已經都過去了,今天,就沒有必要再提了。而且,當年的情況,大家也都是有苦衷的,你們沒有責任。」

黃克誠的話讓一些同志的心裡放下了包袱,開始和他一道為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積極做貢獻。

上世紀80年代,國內外形勢發生劇烈變化,隨之出現的還有一大批質疑的聲音:「中國將何去何從?應該如何認識毛澤東思想……」甚至還出現有一些否定毛主席功績和思想的一些錯誤聲音。

這些混亂的聲音使得人們的思想也一度陷入了迷茫,這一現象,引起了黃克誠的高度重視。

黃克誠晚年發文,反對胡喬木改對毛主席的稱謂,稱難過人民感情關 - 天天要聞

1980年11月,在中紀委召開的一次座談會上,針對這一問題,黃克誠坦誠公開地做了講話,他明確表示「正確認識毛主席和毛澤東思想是一個根本問題」,他始終認為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思想是最為核心的一點

「在我們黨和國家的歷史上,毛主席的功績是第一位的,他的錯誤是第二位的。沒有毛主席,至少我們中國人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

黃克誠的這篇講話內容後來被發表在了《解放軍報》上,隨後,國內各大報紙都轉載了這篇文章,在當時引起了極大反響。

這篇文章得以順利發表的背後,還有一個小插曲。

1981年初,黃克誠的秘書向總政治部副主任華楠詢問是否能夠將這篇文章發表在《解放軍報》上。華楠在看過後,認為這篇文章適合發表,能夠對穩定人心起到極大的作用。

隨後,中央領導人批示由胡喬木在文字上進行把關,修改後,原來的講話稿上加上了總標題和小標題,又加上了一段文字:

「1936年底西安事變,採取和平解決的方針,形成第二次國共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這是又一件具有歷史意義的英明決策。」

工作人員將改好的稿件交給了黃克誠將軍,請他過目,黃克誠看完後,一臉嚴肅地說道:「可以,但修改後的稿子中將『毛主席』都改成了『毛澤東同志』,這一點,我不習慣,從感情上過不去,還是用『毛主席』好。」

黃克誠晚年發文,反對胡喬木改對毛主席的稱謂,稱難過人民感情關 - 天天要聞

黃克誠的建議最終被採納,這篇文章以「關於對毛主席評價和對毛澤東思想的態度問題」為標題被刊登在了《解放軍報》上。

文章中指出,「沒有毛主席,至少我們中國人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時間」這並不是誇張溢美之詞,而是基於對歷史公正客觀的認識所下定的論斷,黃克誠表示:

「這樣講,並不是把毛主席捧為救世主,也不是抹殺其他革命者的功勞。毛主席作為我們黨和國家的主要締造者,多次在危機中挽救了革命,這是我們黨內任何其他人都不能比擬的。」

黃克誠的講話一經發表便引起廣大黨員群眾爭相閱讀,不少基層幹部專門寫信表示:

「我們感謝黃老。他的講話打動了我們的心,起到了穩定人心的作用。……前一段時間,大家思想很亂,議論紛紛,好像毛主席不行了,共產黨也不行了,看不清方向了。黃老的講話給我們吃了定心丸,眼睛亮堂了……」

黃克誠晚年發文,反對胡喬木改對毛主席的稱謂,稱難過人民感情關 - 天天要聞

正人必先正己,黃克誠對自己和家人要求極其嚴苛

黃克誠將軍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不曾在心裡有任何個人恩怨,而是從國家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大局出發,從心底里維護毛主席和毛澤東思想,在他的身上,體現出了真正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風範。

除了對自己要求嚴格外,黃克誠對家人更是不留一絲情面。

1978年,黃克誠的小兒子黃晴正在籌備婚禮,家中許久不曾有過喜事的黃克誠顯得十分高興,他將操辦婚禮的大事交給了妻子唐棣華,但同時又交代夫人說:「兒子結婚是件大好事,但我還是那個原則,一切從簡,不能大肆操辦,更不能動用公車。」

黃晴聽到後,不高興地沖父親說道:「我又沒說用公車,再說,就算是用公車,我來付油錢總行了吧。」

聽齣兒子心中略有不滿後,黃克誠便叫來子女開了一個家庭會議。他語重心長地說:「孩子們,我知道,跟其他一些幹部家庭相比,咱們家的要求可能更嚴些,生活也清貧一些,但是,你們要想一想,跟普通老百姓比呢?以前,你們跟著我受了不少委屈,沒有沾過我的光,但你們自己爭氣,靠自己的本事有了工作,我也非常欣慰。以後,你們繼續保持,不要想著沾我的光。」

女兒黃楠看到父親一臉嚴肅,便想打趣一下父親,於是,她開玩笑地說道:「爸,你的意思我們都明白,不過,您老人家可不是老百姓。」

黃克誠一聽,生氣地教育道:「你們看看毛主席在世時,他和他的家人是怎樣生活的?如果他老人家還健在,他會怎麼做?我們要懂得知足,黃晴結婚,簡單點就簡單點,這有什麼不好?」

看見父親生氣的樣子,黃晴笑著說道:「爸,其實我們早就商量好了,就用自行車當婚車,就跟你和媽媽當年結婚一樣。」這時,黃克誠才開心得笑了起來,也意識到了孩子們在跟自己惡作劇。

黃克誠晚年發文,反對胡喬木改對毛主席的稱謂,稱難過人民感情關 - 天天要聞

1986年,黃克誠重病纏身,住進了醫院。然而,不論醫護工作者和親友們如何勸說,他始終拒絕治療,也不吃任何藥物。他總說:「我已經不能再為黨工作了,請你們不要為我浪費國家錢財了,就把這些葯留給其他能工作的同志們用吧。」

在他病情嚴重惡化,陷入昏迷的時候,醫護人員立馬強行給他輸液、注射,但是,只要他清醒過來,總要伸手將身上的針頭拔掉,與此同時,他又不斷跟身邊的工作人員強調:「我已經油盡燈枯,沒法再為人民做些什麼了,為什麼還要再花費人民的錢財來治病呢?」

1986年12月28日,黃克誠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他的夫人唐棣華親筆寫下輓聯:

「人復何求,少逢國危,堅信馬列,青年從戎,畢生盡瘁,幸得見中華民族光榮屹立;

即死無憾矣,仰不愧天,俯不怍人,國運日興,人才輩出,惜不隨全黨同志再盡綿薄。」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全體汕尾人應該站起來,反對和批判網上的古惠州古海豐福佬群體 - 天天要聞

全體汕尾人應該站起來,反對和批判網上的古惠州古海豐福佬群體

福佬這個詞不但是個貶義詞,而且背後代表了一種狹小的狹隘的海豐小縣地域認同,以及封閉和怪異的少數民族身份認同。合起來就叫做縣域少數民族福佬。汕尾疍民自稱福佬,福佬是汕尾疍民的自稱。另外,汕尾祖上是在碣石衛,級別不比惠州府低,歷史比惠州府城更輝
他是前清皇叔,毛澤東接見他時笑稱:你願意去當弼馬溫嗎? - 天天要聞

他是前清皇叔,毛澤東接見他時笑稱:你願意去當弼馬溫嗎?

1950年深秋,北京德勝門舊貨市場,一位穿著粗布長衫的老者正在整理舊書。忽然幾位解放軍戰士立正敬禮:「載濤先生,主席請您去中南海談養馬。」攤主手中的《相馬經》啪嗒落地——這位擺攤三年的前清貝勒爺不會想到,自己將在新中國馬政局寫下人生最輝煌的
她在金殿上脫下衣裙,朱元璋驚呼:這小妮子即便是我也會被迷惑 - 天天要聞

她在金殿上脫下衣裙,朱元璋驚呼:這小妮子即便是我也會被迷惑

前言他,龍床上睡過皇帝岳父最疼的女兒,本該是妥妥的人生贏家!誰曾想,竟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更炸裂的是,一個風塵女子,竟敢在金鑾殿上當眾寬衣解帶!你以為她死定了?嘿,人家不僅全身而退,還讓鐵血皇帝朱元璋都驚嘆:「這小妮子,朕也頂不住啊!」這
中國殉難勞工慰靈碑修繕完工暨植樹祭掃儀式在福島舉行 - 天天要聞

中國殉難勞工慰靈碑修繕完工暨植樹祭掃儀式在福島舉行

中新網東京5月19日電 (記者 朱晨曦)5月18日,中國駐新潟總領館聯合福島縣日中友協在豬苗代町舉辦中國殉難勞工慰靈碑修繕完工暨植樹祭掃儀式。中國駐新潟總領事崔為磊、日本國會眾議員小熊慎司、日本全國日中友協副會長橋本逸男、福島縣日中友協會長遠藤久等當地各界人士及華僑華人、留學生代表出席。5月18日,中國駐新潟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