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後窮國混得有多慘?有的跟了西方,女性甘願失足維生

2022年10月12日23:16:31 歷史 1656

傳聞在蘇聯解體時,一些加盟國本身並不同意在文件上簽字,葉利欽以談判為由把這些國家的領導人一一約到荒郊野外,以近乎軟禁的方式,暗示對方不簽字就不能離開。雖然其中一些國家的領導人,無論是出於對蘇聯的惋惜還是擔心解體後無法自立,試圖避免聯盟解體,但最後也不得不老老實實地簽了字。

蘇聯解體後窮國混得有多慘?有的跟了西方,女性甘願失足維生 - 天天要聞

蘇聯時代,當權者奉行某種程度的「平均主義」。就拿其引以為豪的教育來說:無論多麼偏遠的山村,哪怕只有一個孩子需要上學,政府都會在當地建立學校,為其提供高質量且免費的教育。

以小見大,在莫斯科強大的供應下,每個加盟國的發展都保持著可觀的賬面數據。就拿最窮的國家吉爾吉斯斯坦來說,從1936年加入蘇聯以來,吉爾吉斯斯坦獲得了巨額援助,醫院、學校、工廠等設施紛紛拔地而起。短短几年時間裡,吉爾吉斯斯坦從古老的游牧社會直接實現了現代化,百姓從草原進入城市,其民眾識字率也從不到10%提升到超過90%,發展之快猶如神跡。

蘇聯解體後窮國混得有多慘?有的跟了西方,女性甘願失足維生 - 天天要聞

再說塔吉克,其國力比幾乎一窮二白的吉爾吉斯斯坦紮實一些,其實也好不到哪兒去。1929年,為制約烏茲別克的地方勢力,莫斯科特意將塔吉克從其中劃分出來建立了獨立的加盟共和國

進入30年代後,蘇聯便開始了對塔吉克的援助,力度越來越大。據統計,蘇聯時代,塔吉克超過50%的財政和商品都得由莫斯科買單,塔、蘇之間的關係猶如船與水,水漲船高。根據聯合國統計司數據:1980年,蘇聯人均GDP高達3549美元,由莫斯科一手扶持起來的塔吉克,這一數據也有近1000美元,竟是同時期咱們中國的3倍左右,高於世界大多數國家。

蘇聯解體後窮國混得有多慘?有的跟了西方,女性甘願失足維生 - 天天要聞

我們不難想像,這種吃喝幾乎全靠他人接濟的小國,自然不希望看到自己的靠山垮台。1991年,當葉利欽忙著搞垮蘇聯時,塔吉克是抵抗最強烈的國家之一。然而在無可抵擋的歷史洪流面前,塔吉克的卑微抵抗如石投大海,杯水車薪。

在蘇聯解體的過程中,以葉利欽為首的新利益階層巧取豪奪,控制了蘇維埃聯盟約80%的經濟命脈,同時毫不留情地中斷了對昔日加盟國的支援。僅1992年一年,塔吉克的GDP就如雪崩般下降了1/4,工廠停產發不出工資,工人們蜂擁到政府部門討要說法,殊不知政府也陷入了停擺狀態,大部分官員領不到薪水。吉爾吉斯斯坦更慘,在蘇聯解體後的幾年裡,該國經濟連年大幅下滑,直到這些年,吉爾吉斯斯坦的人均GDP才達到40年前的水平。

蘇聯解體後窮國混得有多慘?有的跟了西方,女性甘願失足維生 - 天天要聞

相比於上述國家眼下的一時失意來說,更讓人絕望的莫過於另一些國家壓根看不到自己的未來。

昔日蘇維埃聯盟中有個非常特殊的國家——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現稱摩爾多瓦),歷史上,摩爾多瓦曾多次被納入俄國版圖,它卻總能找到機會跳出來獨立。「十月革命」後,摩爾多瓦就立馬宣布脫離俄國,與歷史上頗有淵源的羅馬尼亞合併。直到1940年,蘇聯在拿下整個比薩拉比亞地區後,才把德涅斯特河左岸的摩爾多瓦與之合併稱摩爾達維亞,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

為徹底消除摩爾多瓦的隱患,莫斯科採用了一系列手段試圖消滅當地的民族性。例如,當局曾大量遷入斯拉夫人試圖徹底改變地區內的人口結構。不過事與願違,最終摩爾多瓦人被擠到了德涅斯特河左岸,斯拉夫人集中在河的右岸,彼此形成對峙。蘇聯時代,雙方尚能和睦相處,解體後,兩撥人立馬陷入內戰,這令原本貧困的摩爾多瓦迅速陷入崩潰。

蘇聯解體後窮國混得有多慘?有的跟了西方,女性甘願失足維生 - 天天要聞

與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等國類似,摩爾多瓦也非常依賴蘇聯接濟。然而在分道揚鑣後,摩爾多瓦選了一條更加急功近利的道路。蘇聯解體後,該國欣然接受了西方國家的「橄欖枝」,更是在2006年以後宣布全盤西方化,希望以此融入到西方陣營中,能夠像過去一樣獲得可觀的援助。但遺憾的是,這樣一個地處東歐的內陸國,在西方眼中是沒有絲毫價值的。

摩爾多瓦至今仍是歐洲最窮的國家之一,更加可怕的是,失去了蘇維埃制度的保障,新一代摩爾多瓦年輕人受教育程度很低,其中相當一部分人根本不相信「知識能夠改變命運」的真理,他們對生活最大的期望不過是找個收入穩定的工作,混吃等死罷了。

「佛系」的摩爾多瓦人成了一些不法之徒眼中的香餑餑,常有歹徒偽裝成經紀人,向在餐館打工的摩爾多瓦年輕女孩詢問是否願意去英國、法國、義大利等發達國家工作。懷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女孩們欣然答應。然而,當她們被送到小鎮威勒斯塔後,歹徒們立馬露出本來面目,將女孩們軟禁起來。接下來,她們會遭受無休止的玷污、毆打和折磨,直到她們心甘情願地屈服。隨後,女孩們會被分批送往歐洲各國從事色情行業,直到她們麻木,甚至愛上這種生活。

蘇聯解體後窮國混得有多慘?有的跟了西方,女性甘願失足維生 - 天天要聞

東歐是這一罪惡產業的「重災區」,摩爾多瓦則更是嚴重到離譜。據統計,如今約有40萬摩爾多瓦女性涉足色情行業,約佔該國女性總人數的10%,比例之大實在駭人。

事實上,國際社會對此並非毫不知情,1992年至今,國際警察組織已不止一次展開大規模圍剿行動,營救那些失足女孩。女孩們被送回家鄉,但頗為無奈的是,只有一小部分能夠脫離這樣的生活;更多的人回到家鄉後,發現如此多年來家鄉依舊貧苦如初,沒有學歷的她們甚至連一份工作都找不到。無奈之下,她們竟主動回到昔日的「崗位」上,享受那出賣身體為自己換來的花天酒地的生活。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 - 天天要聞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圍繞明確奮鬥目標形成的團結才是最牢固的團結,依靠緊密團結進行的奮鬥才是最有力的奮鬥」。10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鬥、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確立了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提出了「兩個一百年」...
鑒往知來|百團大戰:戰績輝煌,永垂史冊 - 天天要聞

鑒往知來|百團大戰:戰績輝煌,永垂史冊

立獅腦山巔,望太行雲煙。那座座峰巒如同無言的豐碑,銘刻著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同仇敵愾、勇御外侮的崢嶸歲月、不朽功勛。 7月7日,恰逢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紀念日,正在山西陽泉市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百團大戰紀念碑廣場,向百團大戰烈士敬獻花籃,參觀百團大戰紀念館,緬懷抗戰烈士英雄事迹。 1940年8月,為粉碎...
第1視點|跟隨總書記回望百團大戰偉大勝利 - 天天要聞

第1視點|跟隨總書記回望百團大戰偉大勝利

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省陽泉市考察。他來到百團大戰紀念碑廣場,向百團大戰烈士敬獻花籃,參觀百團大戰紀念館,緬懷抗戰烈士英雄事迹,重溫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同仇敵愾、勇御外侮的光輝歷史,了解當地開展革命歷史教育、傳承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等情況。 陽泉獅腦山主峰 形如刺刀的百團大戰紀念碑直指蒼穹 不遠處,...
古人用秸稈,也是燒嗎? - 天天要聞

古人用秸稈,也是燒嗎?

焚燒秸稈,常被誤認為是千年傳統,實則是現代農業的「時代病」。古人用秸稈,少有「一燒了之」的草率,而是千般用法、萬種智慧。 從《齊民要術》到《陳旉農書》,從堆肥還田到修築屋舍,秸稈在古人的手中,是滋養農田的肥料,是遮風擋雨的材料,是飼養牲畜的食糧。焚燒秸稈,絕非古人首要的選擇,而是現代化農業發展中人們...
觀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記的抗戰歷史,不曾忘記的無名之輩 - 天天要聞

觀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記的抗戰歷史,不曾忘記的無名之輩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血與火的14年抗戰,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無數國人在民族危亡時挺身而出,奉獻犧牲。據不完全統計,抗戰期間,中國軍民傷亡超過3500萬人。在抗戰相持階段,湖南是對日戰事最多、最慘烈的正面戰場之一。當時全省人口3000萬,徵募的兵...
中國專家一句話嚇得印度認慫:恆河以北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 - 天天要聞

中國專家一句話嚇得印度認慫:恆河以北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

高志凱和他那句「在恆河畫一條線」的說法都火了。有網友還提議,這條線未來就應該叫「高志凱線」。印度人聽了可能都懵了,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條線的由來高志凱是一位智庫學者,他所說的畫一條線,實際上是針對臭名昭著的麥克馬
蔡倫造紙術問世:樹皮破布如何改寫中華文明史? - 天天要聞

蔡倫造紙術問世:樹皮破布如何改寫中華文明史?

公元 105 年,東漢宮廷宦官蔡倫將一批質地輕薄的 「新紙」 呈給漢和帝。誰也未曾料到,這看似尋常的發明,會成為撬動中華文明進程的槓桿。在此之前,竹簡笨重如石,絹帛貴比黃金,知識的傳播被牢牢鎖在少數人的書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