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同不相謀,分道揚鑣,各西東

2022年10月12日10:48:16 歷史 1905


道不同不相謀,分道揚鑣,各西東 - 天天要聞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以後,封有功的元志為洛陽令。相當於現在北京市的市長。元志志得意滿,不把其他的大臣看在眼裡。


御史中尉李彪在遷都洛陽的行動中,給了孝文帝鼎力支持,也深得孝文帝的賞識。

道不同不相謀,分道揚鑣,各西東 - 天天要聞

兩個皇帝面前的大紅人,都覺得自己不可一世,把對方看成眼中釘肉中刺。


一天,元志騎馬上朝,遠遠地看到李彪也騎馬而來,按照官制,洛陽令要比御史小的多,但元志自持深得皇帝寵愛,偏偏把馬橫在路中間,不給李彪讓路。


李彪看著元志挑釁的樣子,氣就不打一處來,他用馬鞭指著元志的鼻子呵斥道:「你一個小小的洛陽令,為什麼不給我讓路?」

道不同不相謀,分道揚鑣,各西東 - 天天要聞

元志也不示弱,冷笑一聲說:「這是天子腳下,我官雖然不大,但卻是在我的地盤。我就不給你讓,你能拿我咋地?」


兩個人互不相讓,相持不下,最後兩個人去找孝文帝評理。

道不同不相謀,分道揚鑣,各西東 - 天天要聞

孝文帝進行改革,多虧了這兩位推波助瀾,所以不想偏袒任何一方。


於是對兩位愛卿說:「你們說的都有道理,但這天下是我的,這洛陽也是朕的,你們又是我的愛卿,以後你們相見就分道揚鑣吧。」


從此以後,元志和李彪上朝的時候,就分路而行。這就是分道揚鑣的來歷。


水如天說

道不同不相謀,分道揚鑣,各西東 - 天天要聞



元志和李彪作為兩個對北魏舉足輕重的人物,為了爭先,鬧得不可開交,實在有失體統。孝文帝遷都洛陽,本意就是想學習漢族文化,然而漢人所推崇的禮讓之道,他們只學了皮毛而已。改革並不是一個遷都所能解決的。


孝文帝沒有和中原文化分道揚鑣。但通過改革,鮮卑族不復存在。這是成功,還是失敗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美髯公是誰的綽號 - 天天要聞

美髯公是誰的綽號

在小說中擁有美髯公綽號的人有兩位——《三國演義》中的關羽、《水滸傳》中朱仝!關羽的美髯公稱號,是漢獻帝劉協賦予他的!劉備佔據徐州一帶,讓曹操一直感到芒刺在背。便率兵征討。劉備不敵逃走,前往冀州去投奔袁紹。關羽為了保全劉備的家眷。只能投降曹操
李峰已任上海青浦區委常委 - 天天要聞

李峰已任上海青浦區委常委

據「綠色青浦」微信公眾號消息,5月15日上午,上海市青浦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舉行,邀請相關專家作專題輔導報告。青浦區委副書記、區長金曉明主持會議並講話。青浦區政協主席曹衛東、區委副書記劉琪,青浦區委常委張得志、苗光輝、顧駿、葉靖、李峰出席會議。這一消息顯示,青浦區副區長李峰已任青浦區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