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拿耗子多管閑事?被鏟屎官誤解了,最早捉老鼠的真的是狗

2022年10月10日08:31:13 歷史 1210

狗拿耗子多管閑事?被鏟屎官誤解了,最早捉老鼠的真的是狗 - 天天要聞

南陽出土的漢代陶狗


我國古代馴化動物的起源甚早,在傳統農業社會中,人們馴化最早的是「六畜」,即「馬、牛、羊、豕、犬、雞」。當時的「六畜」不僅用於祭祀的重要場所,更是作為家庭財富的象徵。其中的犬,據考古資料顯示,最晚在距今10000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關於人類與狗相處的痕迹。一方面,狗在農業社會中忠誠、勇猛的形象讓人憐愛有加,而另一方面,有些狗不衛生、搖尾乞憐又令人倍感嫌棄。長期以來,鏟屎官與狗就處在一種既信賴又嫌棄的矛盾關係中。

一、早期對狗功能的認知

狗首先扮演著抵禦蠱禍的重要角色,《史記》記載了秦德公「二年,初伏,以狗御蠱」,是說當時在城門殺狗以防止暑氣傷人。同樣的做法在《風俗通義》中也有記載,即「殺狗磔四邑門」,因為狗擅長守御,故將其置於四門以辟盜賊,並且也有了殺白狗後將它們的血塗在門戶之上以免不祥的做法,這就有些類似於後世的門神的作用。

狗拿耗子多管閑事?被鏟屎官誤解了,最早捉老鼠的真的是狗 - 天天要聞

古代陶狗形象


除了狗血有這個功能之外,狗屎同樣也被賦予這種獨特的功效。在《韓非子》中就提到有個燕國人的妻子與人通姦,恰巧其丈夫從外地趕回來了,走投無路之下妻子讓通姦之人赤身披髮出門,丈夫問出門的人是誰,妻子與左右之人都假裝說沒看見什麼人,並且還說丈夫神智迷亂,這就是「浴之以狗矢」。同樣的事情在《睡虎地秦墓竹簡》的日書中也記載過,人們無故被鬼纏身,「以犬矢投之」,就可以擺脫鬼怪的糾纏。

按照狗的種類不同,它們還扮演著狩獵、看家、食用等不同的功能。宋朝陸佃在著作《埤雅》中就指出狗分為田犬、吠犬和食犬三種,恰好對應上文提到的三種功能。有關狗狩獵功能的描述,《漢書》在寫劉邦分封功臣之時,面對大臣各自爭功的局面,劉邦打了個比喻,說大臣勇猛作戰就像是獵狗,而蕭何發令指示,功勞比獵狗更為突出,大臣也都欣然接受,可以說明當時人對狗的狩獵功能的認同。

狗拿耗子多管閑事?被鏟屎官誤解了,最早捉老鼠的真的是狗 - 天天要聞

劉邦和他的狗「虎子」


在《韓非子》中描寫了狗的看家功能。宋國有戶釀酒的人家,釀的酒很香醇,對待顧客很熱情,也不會做缺斤少兩的黑心買賣,他們家的酒旗掛得很高,打老遠就能看見。但奇怪的是,他們家釀的酒卻賣不出去。萬分困惑之下,賣家詢問當地長者,才知道是自己家的看門狗長相兇惡,顧客都不敢來買酒。

當時吃狗肉也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淮南子》中講到楚人殺了猴子來招待鄰居,但是當時食用猴子是禁止的,所以楚人引誘鄰居稱猴肉為狗羹,以免鄰居懷疑,說明吃狗肉是人們日常飲食中習以為常的一部分。

狗還有娛樂宮廷的功能。《韓非子》中指出帝王若是「好飾子女狗馬以娛其心」,就是說帝王若是沉迷於犬馬聲色,就會引來禍患。而大量的史料記載當時皇家宮殿內有走狗台、犬台宮等,以狗作為宮殿的命名,足可見皇帝對狗的重視。

狗拿耗子多管閑事?被鏟屎官誤解了,最早捉老鼠的真的是狗 - 天天要聞

雙犬圖


二、秦漢時期官方養狗

秦末劉邦帶領起義軍進攻咸陽,史書記載他進入咸陽城之後的景象是「宮室帷帳狗馬重寶婦女以千數」,這裡把狗與馬、重寶放在一起來形容咸陽宮財富之盛,可見狗的確在當時扮演重要角色。同時,通過《里耶秦簡》中有關秦始皇統一之後「更名方」的記載:「王犬曰皇帝犬」。這一事例至少說明,當時皇帝與狗之間存在一種直接的財產佔有關係。而綜合漢文帝時期「減諸服御狗馬」漢武帝時期「分諸苑養狗馬禽獸」的記載,甚至可以猜想,當時狗的蓄養如同馬匹一樣,存在一個龐雜的管理體系和管理群體。出土簡牘中也有大量材料表明秦漢時期官方養狗設有特定的官員,並且官員內部的職權分工也很清晰

狗拿耗子多管閑事?被鏟屎官誤解了,最早捉老鼠的真的是狗 - 天天要聞

犬圖


由於狗具有傷人的隱患,再加上狗不注意衛生,與宮廷的整潔劃一相悖,因而史籍當中也記載了官方分散養狗的現象。而那些皇宮中的狗的飼養規格也是很高的,《漢書》中東方朔針對這一點就曾批判過漢武帝:「木土衣綺綉,狗馬被繢罽。」這裡的繢和罽,分別是指五彩和織毛,就是說蓄養的狗要身穿五彩的毛織衣物,奢侈程度可見一斑。

三、官方養狗與鼠患治理

我們一般認為老鼠的天敵是貓,甚至還衍生出「狗拿耗子多管閑事」的俗語,但最早養狗的一大主要目的就是消滅鼠患。

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之前,古人主要以五穀為主食,而對肉類的需求多來自六畜,但是牛羊馬豬狗的生長周期比較長,數量也相對少,並且農耕社會對牛馬的保護意識也很強,所以古人就選擇雞或者雞蛋來補充體內蛋白質。當時的賦稅並沒有將雞蛋納入徵收範圍,那麼官府要獲得雞蛋,一個重要途徑就是自己養雞生蛋。但養雞給官府治理鼠患帶來了困擾,因為當時貓的野性還很大,常常偷雞吃,而狗對雞的威脅相對來說要小一些,所以就用狗來滅鼠,既滅了鼠,又保護了雞。《史記》就記載了李斯年少時在倉庫里看到老鼠在偷吃糧食,說「不見人犬之憂」,說明當時主要是依靠狗與人力去消除鼠患的。

狗拿耗子多管閑事?被鏟屎官誤解了,最早捉老鼠的真的是狗 - 天天要聞

漢畫像磚中的狗


到了唐宋以後,官府對雞的需求可以通過市場交易得到滿足,因而養雞不再是必須之事。再加上隋唐以來書寫載體由絹帛向紙張改變,書寫起來雖然方便了,但文本經典的保存相對來講更為艱難,所以鼠患的解決就更為迫切了。由於不用顧及貓對雞的威脅,人們更加看重貓的捕鼠功能,於是貓就取代了狗,承擔起治理鼠患的責任。

四、忠誠抑或是奴相?

在悠久的馴化過程當中,人對狗傾注了大量的時間,也使得人與狗之間存在一種親密的特殊關係。自古以來,狗就被賦予了忠誠的品德,一些文學作品和口耳相傳的故事中都有類似的案例。

狗拿耗子多管閑事?被鏟屎官誤解了,最早捉老鼠的真的是狗 - 天天要聞

在《續搜神傳》中記載了晉代一位姓楊的人,他養了一條狗與自己形影不離,一天,他去外面喝醉酒,直接在路邊的草地上睡著了。正好這時候四周火勢蔓延,狗不論怎麼叫他都不醒,就跳到水裡浸濕自己,然後回來把水灑在主人四周的草地上,這樣來來回回無數次,主人最後獲救,而狗卻累死了。

唐代也記載了忠犬救主的故事,當時有個叫柳超的朝官,因為觸犯王法被貶,隨行的只有兩個奴僕與一條狗。在路上兩個奴僕心生歹意,要將柳超置於死地,狗發現之後就將兩個奴僕給咬死了。到了清朝滿族人不食狗肉,也源於努爾哈赤曾被忠犬所救的傳說。

狗拿耗子多管閑事?被鏟屎官誤解了,最早捉老鼠的真的是狗 - 天天要聞

楊貴妃用魚肉喂狗


類似的故事不勝枚舉,人們對於這種忠誠行為都是大加褒揚的,但狗效忠的對象要是變成了別人,狗所具有的忠誠品質就變成醜陋的奴相,因而遭到世人的唾棄。我們常說的看門狗、狗腿子、走狗等,就變成了鄙夷的稱號。甚至一些謾罵之語也與狗掛上了聯繫,狗嘴裡吐不出象牙、狗仗人勢,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很多。

但民間對狗的寵愛仍然存在,古人在生育存活率較低的情況下,流傳著「取賤名好養活」的說法,因而有很多人取名狗蛋、狗剩、二狗等等,同時,古人謙稱自己的兒子為「犬子」,這都反映了狗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狗拿耗子多管閑事?被鏟屎官誤解了,最早捉老鼠的真的是狗 - 天天要聞

如懿傳 嘉貴妃養了好多狗


文史君說

從秦漢時期開始,狗就與人類建立了友好的關係,官方也建立了一套嚴密又複雜的蓄狗系統,它們在人們生活當中扮演抵禦巫蠱、看家護院、治理鼠患、食用等功能。到唐宋以後,隨著社會經濟的繁榮,士人竟相以歌舞詩歌相會,狗的許多習性不為人所接受,而高顏值、善捕鼠、性溫和的貓成為人們的新寵。狗的命運也出現了兩級分化,一些體型小、毛色光澤,或是擁有一技之長的狗繼續被人所寵愛,而絕大部分普通的狗卻遭到人們的嫌棄,但在廣大民間它們又不可或缺,只能卑微地扮演門衛與賤畜等功能。

參考文獻

司馬遷:《史記》,中華書記,1982年。

班固:《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

李超:《秦漢養狗官制考》,《農業考古》2017年第1期。

(作者:浩然文史·爛柯人)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路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團隊文史科普自媒體,全網主流平台文史類優質作者。讓專業的歷史更有趣,讓有趣的內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同名公眾號(id:haoranwenshi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崔康熙:在球隊氛圍不好的時候,想贏球很困難,結果很重要 - 天天要聞

崔康熙:在球隊氛圍不好的時候,想贏球很困難,結果很重要

北京時間5月11日,4-2戰勝浙江隊賽後,山東泰山隊主帥崔康熙出席了賽後發布會。談比賽崔康熙:在球隊氛圍不好的時候,想贏球很困難,球員們也感受到了,隊員們在先丟球的情況下,凝聚在一起,拿下了勝利,相比比賽過程,結果更加重要,感謝隊員們。
澤卡:對崔康熙帶隊取得更高名次有信心;瓦科的表現太神奇了 - 天天要聞

澤卡:對崔康熙帶隊取得更高名次有信心;瓦科的表現太神奇了

北京時間5月11日,4-2戰勝浙江隊賽後,山東泰山隊外援澤卡接受了《體壇周報》記者王曉瑞的採訪。談扳平球澤卡:「真的很棒,非常精彩。我的直覺是,我們向大家展現出真正的足球。謝文能把球搶下來,然後傳給了我,我再傳至瓦科,我們踢得並不自私。不管誰能進球,我們都想取得進球。我也可以完成射門,我也具備射門條件,甚...
清朝禮親王昭鏈因加田賦被革王爵 - 天天要聞

清朝禮親王昭鏈因加田賦被革王爵

嘉慶十年(1805),29歲的昭鏈襲封成為第八代禮親王。禮親王府失火,珍寶及印縵全部被焚。嘉慶帝賜銀一萬兩,同時賜給許多衣帛助他重建府。嘉慶帝昭鏈是努爾哈赤次子禮親王代善的第六世孫,父名永思,原封康親王。他與魏源、龔自珍、紀昀、袁枚等名士均
7個華約成員,13個蘇聯加盟國,為何在蘇聯解體後與俄國漸行漸遠 - 天天要聞

7個華約成員,13個蘇聯加盟國,為何在蘇聯解體後與俄國漸行漸遠

美西方在二戰後成立了北約軍事同盟,為了應對北約的威脅,蘇聯也拉上了東歐國家,在1955年成立了華約。華約組織除了蘇聯這個帶頭大哥外,當時還有7個小弟,分別是:東德、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以及阿爾巴尼亞。除此以外,蘇聯自己內部,也有15個加盟國。主要包括了東斯拉夫三國、波羅的海三國、...
楚國「父子鼎」時隔92年重逢 安徽博物院新展別錯過 - 天天要聞

楚國「父子鼎」時隔92年重逢 安徽博物院新展別錯過

近期,安徽博物院推出「安徽文明史陳列——夏商周時期的安徽」展覽,其中有兩件戰國時期的楚國青銅器——楚王匜鼎與楚王熊悍鼎,格外引人注目。這兩件被譽為「父子鼎」的珍貴文物,均出土於安徽淮南李三孤堆墓群,分別承載著楚考烈王熊元與楚幽王熊悍的歷史印記。1933年李三孤堆墓被盜挖後,楚王匜鼎留在了安徽,而楚王熊悍...
中國留學生在新加坡墜入騙局,差點將父母7萬元積蓄交給騙子 - 天天要聞

中國留學生在新加坡墜入騙局,差點將父母7萬元積蓄交給騙子

一名來新加坡當交換生的20歲中國籍學生,不慎墜入騙子冒充政府官員的騙局,險些將父母的7萬元積蓄交給騙子。所幸他在最後關頭起疑報警,警方成功阻止交款。20歲的中國學生邁克(化名),今年1月來到新加坡的一所大學,展開為期半年的交換計劃。2月,他接到一個自稱來自新加坡移民與關卡局的電話,直覺是詐騙便掛斷。沒想到...
漫評丨部分台媒竟為日本右翼侵闖釣魚島張目,其心可誅! - 天天要聞

漫評丨部分台媒竟為日本右翼侵闖釣魚島張目,其心可誅!

5月7日至8日,日「獅子」號漁船非法進入我釣魚島領海,中國海警艦艇依法對其採取必要管控措施並警告驅離。此前,日本右翼分子駕駛民用飛機侵闖我釣魚島領空,中國海警採取必要管控措施予以警告驅離。日方變換花樣進行非法侵權活動,還反咬一口、顛倒是非,甚至出動戰機升空「應對」,是十足的旨在複雜化釣魚島海空域局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