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為首的第5軍,戰力和將領為國軍頂配,為何沒發展成派系?

2022年10月09日06:52:20 歷史 1995

1927年以後,蔣介石倚靠黃埔生,大力擴充中央軍嫡系和半嫡系部隊,到抗戰中期時已經呈現出中央軍一家獨大的局面。中央軍雖然大體上師出同門,但內部依然山頭林立,在蔣介石的默許下,中央軍發展出了陳誠系、胡宗南系、湯恩伯系三大派系,以及一些小派系。

但還有一支中央軍部隊,雖然沒有自成一體,但論實力和湧現的名將,可以稱得上是國民黨頭號軍事集團,那就是以杜聿明為代表人物的第5軍。

杜聿明為首的第5軍,戰力和將領為國軍頂配,為何沒發展成派系? - 天天要聞

杜聿明


派系爭鬥是國民黨的頑疾,黨內有派系,軍內亦有派系。派系的出現,主要是過去的舊軍閥在形式上加入國民黨後依然保持了原先的地盤和軍隊,這就等於國民黨全盤接收了過去的軍閥割據的既成事實,桂系、粵系、滇系、川系、晉綏系依然自成一體,因此就產生了相對於蔣介石嫡系的雜牌軍。

但蔣介石直接掌控的國民黨中央軍內部還分出來派系,一方面是因為舊中國軍政要人拉幫結派的習氣所致,另一方面則純屬蔣介石出於分而治之的目的,防止某個將領一家獨大的結果了。否則,以老蔣對軍權的重視程度,這些黃埔學生如果不是得到了蔣校長的默許,誰敢這麼干?

其中,陳誠靠著其起家的11師、18軍,發展出了「土木系」,因為「土」拆開為「十一」、「木」拆開為「十八」。胡宗南靠著第1師、第1軍,湯恩伯靠著第4師、第13軍,也分別發展起了自己的軍事集團。其他的如何應欽能夠自成一派,靠的是他在國民黨內的地位資格。

陳誠系、胡宗南系、湯恩伯系基本上把國民黨中央軍嫡系和收編的半嫡系部隊瓜分殆盡了。可除此之外,在國民黨中央軍中,還有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那就是以杜聿明為代表人物的第5軍。如果以軍為單位計算高級將領和由其發展演化出來的部隊的話,第5軍絕對是名列前茅。

第5軍,擁有自成一體成為一個獨立派系的強大實力和「朋友圈」。

杜聿明為首的第5軍,戰力和將領為國軍頂配,為何沒發展成派系? - 天天要聞

第5軍的機械化部隊


國民黨黨內、軍內都十分看重一支部隊的出身和血統,像第5軍這樣根正苗紅的國民黨中央軍,尤為矚目。

第5軍由1938年11月在湖南湘潭地區組建的國民革命軍新編第11軍改編而來,該軍剛成立時的軍長是徐庭瑤,其前身可以追溯到中國第一支裝甲兵團,1938年該兵團擴編為中國第一個機械化師國民革命軍第200師,後來在200師基礎上組建新編第11軍,其後改稱第5軍。

杜聿明是裝甲兵團首任團長,200師首任師長,第5軍代理軍長、軍長。邱清泉給杜聿明當過副師長,廖耀湘在杜聿明手下當過參謀長。

第5軍組建完成後的首戰就是崑崙關戰役,日軍第21旅團旅團長中村正雄少將被擊斃。入緬作戰,第5軍還是主力。遠征緬北滇西期間,第5軍打出了威風,打出了名氣,躋身「五大主力」之列。

第5軍最牛的時候,麾下曾雲集了國民黨軍隊中的三個王牌師:第200師、榮譽第1師、新編22師,200師師長戴安瀾;新編22師師長邱清泉,副師長廖耀湘,參謀長李濤;榮譽1師師長鄭洞國,鄭庭笈是該師第4團團長。

杜聿明為首的第5軍,戰力和將領為國軍頂配,為何沒發展成派系? - 天天要聞

左起:鄭洞國、廖耀湘、邱清泉


1944年5月,以新22師為基本部隊,組建了國民黨另一個「五大主力」之一的新編第6軍,首任軍長廖耀湘和續任軍長李濤都是原第5軍將領,這也讓新6軍有了鮮明的老5軍血統。

新編第6軍剛誕生就參加了緬北滇西反攻作戰,打通了中印公路。後因豫湘桂戰役,國內形勢吃緊,新6軍被緊急空運回國,隨即參加了抗戰期間正面戰場最後一次大會戰湘西會戰日本投降後,新6軍被空運到南京參加受降儀式,由此可見新6軍受器重的程度。

解放戰爭時,第5軍在華東作戰,敗仗很少,華野老人談起第5軍總是耿耿於懷,淮海戰役時也是將全殲第5軍作為主要的戰役目標之一,即使是我軍,也是十分認可第5軍的戰鬥力的。

新6軍在東北作戰,東北戰場上另一個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的新1軍也掌握在出身原第5軍的將領鄭洞國手中。這時,原第5軍的將領們已堪稱是「黨國柱石」,鄭洞國、邱清泉、廖耀湘都是統率重兵的兵團司令,老軍長杜聿明則先後在東北和華東執掌軍事,出任東北保安司令長官和徐州「剿總」副司令。

杜聿明為首的第5軍,戰力和將領為國軍頂配,為何沒發展成派系? - 天天要聞


鄭洞國兵團(第1兵團)、廖耀湘兵團(第9兵團)、邱清泉兵團(第2兵團)幾乎佔了蔣介石在東北和華東戰場上的小半個家底,而且差不多都是美械和半美械裝備,尤其是廖耀湘第9兵團掌握的新1軍、新3軍、新6軍、第49軍、52軍和71軍,由於雲集了眾多的國民黨中央軍王牌部隊,被譽為「黨國半數之精華」。

原第5軍將領和部隊,此時都分布在東北和華東兩大戰場,比較集中。而杜聿明又曾先後在東北和華東擔任最高的軍事負責人,名將雲集,部隊精銳,第5軍系統原本有實力發展出以杜聿明為中心的一個獨立派系。

但杜聿明是個老實人,對蔣介石忠心耿耿,他一心只想把仗打好,又對權術和參與政治沒有太大興趣,缺乏成立派系來獲取政治利益的野心。

再者,杜聿明性格寬厚,與鄭洞國、邱清泉、廖耀湘、李濤等人的關係更像是一種親密朋友,即使下命令也是以商量的口吻,很少有上下級之間那種頤指氣使,比如在淮海戰役的關鍵時刻,杜聿明就是過多的考慮了邱清泉的想法,而不得不放棄原來的撤退路線最後導致陷入困局。所以說,以杜聿明的個性是無法成為一個派系的首腦的。

而鄭洞國、邱清泉和廖耀湘三人從職務上看又屬於平起平坐,都是擁有重兵、獨霸一方的「藩王」,這讓出自原第5軍的高級將領中沒有一位能夠一錘定音的頭面人物。

杜聿明為首的第5軍,戰力和將領為國軍頂配,為何沒發展成派系? - 天天要聞


關鍵的還有老蔣的態度,過去老蔣抱著拉一個、打一個的心態,默許部下在一定範圍內發展勢力,但此時國民黨的天下已經風雨飄搖,老蔣把杜聿明當「救火隊員」用,要藉助他的軍事才能幫助國民黨軍隊挽回敗局,而非再扶植一個尾大不掉的「諸侯」。白崇禧等人在此存亡關頭依然作壁上觀,甚至暗中使壞,老蔣對派系鬥爭已經恨得牙痒痒,此時也不會允許再出現一個新派系並留有後患了。

所以戰力強悍的原第5軍集團始終沒有發展成為一個獨立派系,原第5軍的高級將領見到杜聿明時,也僅僅是尊稱一句「老軍長」。

杜聿明為首的第5軍,戰力和將領為國軍頂配,為何沒發展成派系?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傷重被俘,絕食而死,忠義壯烈,名垂千古:楊業 - 天天要聞

傷重被俘,絕食而死,忠義壯烈,名垂千古:楊業

遠觀近鑒宋朝人•349·傷重被俘,絕食而死,忠義壯烈,名垂千古:楊業楊業楊業(?-986),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宋史·卷二百七十二·列傳第三十一》有傳。本傳記,楊業的父親楊信,在後漢任麟州(治今陝西神木)刺史。
這位五四獎章獲得者,是位台灣青年 - 天天要聞

這位五四獎章獲得者,是位台灣青年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龔雪 通訊員 楊凱近日,台灣青年王祥宇喜獲2025年湖北青年五四獎章。「這既是一份崇高的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5月7日,王祥宇接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採訪時感慨,「武漢是我的福地,我們企業在武漢實現爆髮式增長。今後我們將繼續紮根武漢,進一步發展壯大。」王祥宇來自台灣省台北市,2012年碩士...
跟著習主席看世界 | 走進俄羅斯:銘記歷史,開創未來 - 天天要聞

跟著習主席看世界 | 走進俄羅斯:銘記歷史,開創未來

疆域遼闊,橫跨歐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這裡是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依河而建 古迹眾多克里姆林宮雄偉壯觀紅場閱兵步伐鏗鏘聖彼得堡水道縱橫 風光旖旎「北方威尼斯」洋溢著歐陸風情「黑海明珠」索契 依山面海雪山碧波相映成趣奧運聖火點燃激情這裡是世界上面積最
崔康熙不下課並非因違約金,有一點泰山隊比較忌憚,不敢魚死網破 - 天天要聞

崔康熙不下課並非因違約金,有一點泰山隊比較忌憚,不敢魚死網破

如今中超聯賽已經是進行了11輪比賽,在11輪聯賽過後,泰山隊在積分榜上只能是排在積分榜第五位,而且距離榜首已經是有了多達9分的差距,作為聯賽開始之前的爭冠熱門,球隊在聯賽還未過半的情況下就已經是徹底退出了聯賽冠軍的爭奪了,而且繼續這樣下去的話,球隊的排名還會繼續下滑。而這一切最大的責任應屬崔康熙了,崔康...
關羽30回合平紀靈,張飛10回合殺紀靈,為何?4大隱情揭開答案 - 天天要聞

關羽30回合平紀靈,張飛10回合殺紀靈,為何?4大隱情揭開答案

大家好,我是黑白說歷史。諸位看官,且說《三國演義》中猛將如雲,但有一樁怪事令人費解——袁術麾下頭號大將紀靈,先與關羽大戰三十合不分勝負,後遇張飛卻十合斃命。關張二人皆是「萬人敵」,武藝本在伯仲之間,何以戰績天差地別?莫不是羅貫中筆下有誤?今
國學成語|趙飛燕:從貧寒女子到禍水紅顏之身輕如燕 - 天天要聞

國學成語|趙飛燕:從貧寒女子到禍水紅顏之身輕如燕

有一個成語「身輕如燕」,專門形容一個人身體輕盈或者比喻一個人輕功了得。不過這裡的「燕」,並非「舊時王謝堂前燕」里的燕子,而是一名漢代女子,叫趙飛燕。和曾經迷倒漢武帝的李夫人、衛夫子一樣,也是某位公主精心安排的一枚棋子。
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人 - 天天要聞

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人

本文參考歷史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相關文獻來源。(援引強藩 崔胤)韓建對皇帝的處境無動於衷,但是另外一個軍閥朱溫卻在這個關鍵時刻抓住了機會。朝廷里有個叫做崔胤的大臣,面對宦官專權,他的辦法是,他要引強藩入京師,要交結朱溫,讓朱
夏朝五大遺址的意義 - 天天要聞

夏朝五大遺址的意義

夏朝(約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世襲王朝,其考古學證據主要分布在河南、山西等地。以下是最具代表性的 5大夏朝遺址,它們構成了夏文化考古的核心證據鏈: 1.
1938年張發奎無奈退出九江,為什麼日軍卻說自己被騙了? - 天天要聞

1938年張發奎無奈退出九江,為什麼日軍卻說自己被騙了?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上方的「關注」按鈕,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送自己一朵花][送自己一朵花][送自己一朵花]1938年日軍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就從東部沿海地區一直打到了中國內部,在中國的大型城市裡面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