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真相,千年罵名是不是後世儒生的污衊?

2022年10月08日14:27:44 歷史 1814

公元前221年,大秦掃六合,定八方,一統江山。

始皇帝嬴政39歲。

在如今,三十有人還沒立起來,四十有人仍舊感到困惑,然而在那個時代,39歲的嬴政已經是老年人的守門員,再過一年,始皇就可自稱老夫了。

但嬴政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山河初定,百廢待興,時間對於他來說極其寶貴。

面對著亘古未有的大一統江山,始皇嬴政設定了全新的制度。

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真相,千年罵名是不是後世儒生的污衊? - 天天要聞

為了彰顯自己的豐功偉績,他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 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

五德輪迴中,大秦屬水。

因此始皇穿黑色龍袍,官員穿黑色官服,城頭懸掛黑色旗幟。

物品規格則以「六」為準,比如六尺道路、六馬路車、六寸冠冕等。

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要與舊時代切割。

但始皇只有一個,不是所有人都有這種大氣魄,一些秦國官員認為舊時代的東西也要留下一點。

丞相王綰說:「老大,齊楚之地那麼遠,不如把您的兒子們分封為藩王吧。」

王綰的提議很快得到了小弟們的支持和擁護。

因為秦朝太特殊了,一切都是新的,當新制度產生時必將與舊時代的利益集團產生矛盾,他們擔心這些新制度會影響他們的利益,包括大秦的存亡。

面對意見統一的群臣,強如嬴政也不能直接下場撕逼,於是就讓他們討論討論。

結果大家都給王綰點贊。

只有一個人是例外。

那就是廷尉李斯。

李斯上前一拜說道:「血脈關係在皇位面前就是個屁,前朝也是分封,不一樣打得不可開交,好不容統一的國家,求你們這些二愣子別出餿主意。」

秦始皇等的就是李斯這句話。

作為始皇帝的親密戰友,每一句話都說到了嬴政的心坎里。

於是始皇立刻說道:「小李說得非常對,郡縣制,不分封,我說的。」

得嘞老大,這事兒咱不提了,您說了算。

從此始皇嬴政開始為大秦的建設和發展添磚加瓦,比如各地巡遊、泰山封禪、修長城築工事等等。

但以王綰為首的百官提議分封也透露了一個問題:

「大部分人不認同大秦帝國以法家為主導的新制度,反而推崇舊時代的舊制度。」

換句話說,秦始皇的新制度他們並不想點贊,只不過礙於始皇之威不得不點。

這就是隱患。

雖然被李斯擺平,但平靜的大秦江湖卻暗流涌動,某種程度上引發了大秦的分裂。

因為後面很多事情,都是以此為根基發展而來。

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真相,千年罵名是不是後世儒生的污衊? - 天天要聞

公元前213年,大秦江湖的暗流終於浮出水面。

秦始皇於咸陽宮大擺宴席,把一眾小弟都叫來聚餐,席間始皇和小弟們吃的開心,喝的痛快,場面十分和諧。

正在這時,僕射周青臣站了出來對著始皇帝嬴政拍了一通彩虹屁:

「想當年老秦人又苦又窮,幸虧有陛下帶領我們戰勝關東諸侯,完成統一華夏的大業,給陛下點十萬個贊。」

始皇聽罷,仰天長笑。

好小子,有眼力見。

可沒等嬴政笑完,博士淳于越出來唱反調:

「老大,當年周朝皇室有難,還有兄弟們的諸侯國前來相幫,如果我們大秦也有二五仔造反,誰來幫您的後代。」

這句話熟悉不熟悉,當年大秦開國之時,丞相王綰就提議實行分封制,讓始皇的兒子們就任藩王。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當初被李斯壓下的開國議題,勛貴們並沒有忘記,只要有機會他們就會表達自己對新制度的反對,對舊制度的擁護。

秦始皇一聲嘆息,只有他懂得大秦崛起的艱難。

自從秦孝公重用商鞅,開啟變法之後,秦國就再也沒有分封的說法了,而是盡最大可能把權力集中在君王手中,充分調動全國所有資源來實現秦國崛起。

這就是法家思想在秦國存在的基礎和必要。

商鞅變法130多年後,秦始皇嬴政沿用法家模式,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成為大秦江湖說一不二的扛把子,締造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新帝國。

除此之外,還有書同文、車同軌、統一貨幣、度量衡等配套措施,為整個天下的文化交流、貿易往來、資金流通消除了一切障礙。

無論從硬體還是軟體都得到了統一,這才叫大一統

而且廢除分封,代以郡縣,諸侯國這種帝國隱患也剷除了。

老子這麼好的制度設計,這群二五仔怎麼就不明白呢?

秦始皇看著下面的淳于越,他想不通。

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真相,千年罵名是不是後世儒生的污衊? - 天天要聞

此時他已經47歲了,在那個年代屬於兩隻腳邁進棺材的年齡,可大秦的收尾工程還沒做好,如果哪天嗝屁了,扶蘇扛得起這個重擔嗎?

想到這裡,秦始皇越發焦慮。

身居高位,他能夠看清時代的走向,以後就是大一統的時代,分封制早已落伍。

好不容易統一的帝國,再搞一次分封,帝國能堅持幾年?

更何況,堅持分封的這些二五仔都是私心作祟。

商鞅的下場就能說明法家的不得人心,100多年後這些勛貴舊族依舊對法家又恨又怕。

搞分封只不過是他們的借口,實際還是想以此撕開法家大一統的鐵幕,引入儒家,改造大秦帝國。

那麼經過改造的大秦帝國還是大秦帝國嗎?

不是了,只會是周朝的翻版。

因此分封事小,背後的圖謀甚大。

面對淳于越和王綰妄圖開歷史倒車的行為,始皇是絕不會允許的,趁著身體還行必須拿下鎮住他們及其背後的勛貴。

這次和始皇並肩作戰的,還是李斯。

這時候的李斯已經是大秦丞相了,他見始皇沉默不語,果斷站出來反駁淳于越:

「陛下革故鼎新,開歷史之先河,此為大秦萬世之根基,時移世易,法家讓大秦強盛,分封已不適於統一後的大秦。」

接著李斯話鋒一轉:

「你們這些書獃子總喜歡厚古薄今,目光短淺,妄議朝政,有必要廢掉諸侯國史書,只留下醫書和農書。」

秦始皇大手一揮:「准了。」

這就是有名的焚書事件。

大秦帝國皇帝和丞相親自下場,進行了一次文化清理運動,希望在文化領域也來一次大一統。

站在嬴政和李斯的立場,這種做法完全可以理解,如果分裂的種子在群臣之中埋下,大秦帝國的統一也是流於表面,一旦有機會,帝國肯定會被這些二五仔搞分裂。

而淳于越這種學者妄議朝政,很容易把文化水平不高的平民百姓搞到朝廷的對立面。

為了帝國大計,必須讓書獃子閉嘴。

不僅讓他們閉嘴,還把書也燒掉,只要等下一代長大,新帝國的制度和文化就能順利落地。

但不是所有書都不能看,如果學者和平民想學習法令,可以以吏為師,學成後成為地方官府預備役幹部,擴充大秦帝國的執政基礎。

這就是秦始皇和李斯的想法。

在特定歷史中的特殊時期,做出的選擇。

當然,大秦不是把所有的書都燒了,所有經典書籍都存了備份放在咸陽。

只不過隨著項羽入咸陽,放了一把火,全沒了。

「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大火三月不熄」,這都是項羽乾的好事。

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真相,千年罵名是不是後世儒生的污衊? - 天天要聞

李斯作為始皇帝改革的急先鋒,又一次替嬴政壓制了浮出水面的暗流,然而新的問題接踵而來。

自大秦帝國開始,所有帝制國家都有一個特點,即家國一體。

天家無私事,朕即天下,天下即朕。

帝國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涉及皇帝。

實行分封制的周朝就不是這樣,諸侯國之下還有士大夫,如果諸侯國百姓有不滿,噴的是士大夫,連藩王都不會噴,更不會噴周天子。

士大夫出來搞事,只會噴他們的國君,也不會噴周天子。

因此所有的社會矛盾、內部矛盾都離周天子很遠,所有的矛盾都被士大夫和諸侯國君層級消化。

可大秦帝國不一樣,所有的官員都是秦始皇派下去的,那麼出了事、闖了禍之後,最終的矛頭直指秦始皇,所有的黑鍋都是秦始皇背。

可家國一體,皇帝代表的就是國家,皇帝是不能被批評的。

這就要求皇帝成為聖人。

於是始皇帝希望自己能夠長生不死,為此尋仙訪道,讓術士煉丹,開始了汞中毒之路。

可過了很多年,仙人沒找到,身體也越來越差。

這群術士為了錢財和地位一直忽悠秦始皇,眼看真相就要敗露,有兩個術士就跑路了。

邊跑還邊給自己找台階下:「大權獨攬之人,怎配長生。」

這就屬於騙著秦始皇的錢,還罵秦始皇是二傻子……

這話傳到了秦始皇耳中,震怒。

「今乃誹謗我,以重吾不德也。」

仔細品一下秦始皇的心聲,他憤怒的不是被倆神棍騙了,怒的是他們詆毀誹謗自己,損壞自己的名聲。

皇帝無德,那大秦帝國算什麼。

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歷史虛無主義。

震怒的秦始皇召來李斯,要求嚴查重判咸陽城的神棍。

經過始皇第一打手李斯的明察暗訪,在咸陽城的江湖術士、書生、貴族中逮捕了460個誹謗始皇之人。

為了落實嚴查重判的指導意見,這460人被坑殺於咸陽。

後世所謂的「坑儒」並不是坑殺儒生,而是坑殺誹謗、侮辱帝國扛把子的人,實質是維護帝制的不可侵犯性。

這次事件和前面焚書的事情合二為一就成了「焚書坑儒」。

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真相,千年罵名是不是後世儒生的污衊? - 天天要聞

因此「焚書坑儒」的黑鍋秦始皇背了兩千年。

首先,書是誰燒的?

西楚霸王敢作敢當,項羽舉手說是我燒的。

至於「坑儒」,只想說儒生的嘴啊。

自秦孝公到秦始皇的100多年裡,儒家在秦國從來不吃香,這是來自官方的否定。

秦始皇統一諸國後,更是把儒家思想當成誤國思想,極力推崇法家思想,但並沒有對儒家趕盡殺絕。

所謂的「坑儒」只不過是坑殺了460個詆毀誹謗秦始皇的人,其中有神棍,或許也有幾個儒生,當儒家在漢武帝時期得志後,面對打壓自己一百多年的秦國,他們捨得嘴下留情?

抹黑一個人總得找個由頭,那就是「焚書坑儒了」。

這與漢武帝時期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相比,誰更狠一些?

總之一句話,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黑鍋他們想給誰背就給誰背。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援助蓋亞那30餘年 中國醫療隊隊服成「中國名片」 - 天天要聞

援助蓋亞那30餘年 中國醫療隊隊服成「中國名片」

在萬里之外的南美洲國家蓋亞那,自1993年起,一批又一批的中國援外醫療隊的醫生,用堅守和奉獻精神,為當地患者帶來健康與希望,也推動了蓋亞那診療技術的發展。前不久,65歲的眼疾患者奇尼安到喬治敦公立醫院找黃曉波醫生複診。他患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繼發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經過及時手術,他的眼睛已恢復了視力。喬治敦...
山河印記·尋訪抗戰足跡丨「響木」清脆 抗聯密營里的「密電波」 - 天天要聞

山河印記·尋訪抗戰足跡丨「響木」清脆 抗聯密營里的「密電波」

篤篤篤……「啄木鳥」發出的悅耳聲音回蕩在林間,然而在80多年前,這個聲音卻是東北抗日聯軍預警及聯絡的「密電波」。搖動「響木」會發出類似啄木鳥啄木頭的聲音,抗聯戰士利用「響木」發出的不同聲音可表達多種意思,其在抗聯部隊隱蔽傳遞消息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據介紹,80多年前,楊靖宇率領的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
那頂象徵著夢想的草帽:照亮了整個三國的天空! - 天天要聞

那頂象徵著夢想的草帽:照亮了整個三國的天空!

文‬/胡鐵瓜‬建安十二年的深秋,新野縣城外的蘆葦盪泛起金浪。四十七歲的劉備站在城樓上,望著校場上整齊列陣的三千士卒,突然蹲下身揪起腳邊的蒲草,在粗糲的指間捻了捻,露出孩童般頑皮的笑意。
抗戰回望18︱《廣西學生軍》:「廣西的政治基礎是青年」 - 天天要聞

抗戰回望18︱《廣西學生軍》:「廣西的政治基礎是青年」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澎湃新聞·私家歷史與抗戰文獻數據平台合作,推出「抗戰回望」系列,選取抗戰期間的報紙、圖書、日記等史料加以介紹,希冀帶領讀者前往歷史現場,觸碰抗戰時中國軍民的精神與生活。本文介紹《廣西學生軍》一書,藉以反映抗戰初期桂系軍隊組織發起的第二屆廣西學生軍的情況...
朱學勤憶胡適 - 天天要聞

朱學勤憶胡適

【原題】朱學勤:胡適,始終以一種從容的態度批評著那個時代,不過火,不油滑,不表演,不世故轉自當代文學批評作者朱學勤 節選 | 想起了魯迅、胡適與錢穆轉載 | 《被遺忘與被批評的》胡適的一生是堅持自由主義的一生。
TVB傳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長在青浦...一張嘴就是標準上海話 - 天天要聞

TVB傳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長在青浦...一張嘴就是標準上海話

說到歌手汪明荃相信很多朋友都認識在香港娛樂圈摸爬滾打近六十年汪明荃早已成為粵語流行音樂代表性人物之一同時也是影視歌三棲藝人但是你知道嗎?她可是地地道道上海人!5月3日汪明荃在上海交通銀行前灘31演藝中心舉辦《DIVA演唱會》上海站一張嘴就是地道上海話這是78歲的她首次回到家鄉上海舉辦個人演唱會「我準備多首上海...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開懸賞 - 天天要聞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開懸賞

為切實維護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和法律的權威,促進社會信用機制的建立,經申請執行人的申請,依照相關法律規定,近日,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人民法院發布最新執行懸賞公告: 1、被執行人:朱中美,女,1990年01月19日出生,漢族,住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井崗鎮衛樓村汪崗村民組150號,公民身份號碼34011119900119 ****。 2、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