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5月1日,歷時56天的海南島戰役勝利結束,海南島的解放為我軍積累了大量的登島作戰經驗,解放台灣島的事宜也被提上日程,實際上早在1948年的時候,我軍就有計劃解放台灣島。
當時連派誰去當台灣省委書記都選好了,毛主席親自推薦一個書法家去當台灣省委書記,此人就是有著「人民書法家」美譽的舒同,毛主席為何推薦他呢?書法家能幹好了嗎?
舒同的書法造詣確實非常高,他的書法作品至今在海內外仍受歡迎,同樣作為書法大家的毛主席,對舒同的書法評價很高,稱他是「紅軍書法家」、「馬背上的書法家」,他的書法被稱為「舒體」。
他的這些稱號後面都有一段故事,舒同是江西東鄉縣人,出生在一個窮苦的農家,他十分珍惜來之不易的讀書機會,參加革命之後仍不忘學習,他在1926年就入黨了,後在上海從事地下工作。
1930年9月,舒同加入紅軍,擔任過紅4軍政治部秘書和紅10師政治部主任等職,後來跟隨主力長征,在長征路上沒有紙筆的時候,他就撿樹枝練習書法,騎馬的時候就在自己腿上比劃。
有一次舒同騎馬在比劃寫字,恰好被路過的毛主席看見了,毛主席見舒同如此酷愛書法,忍不住稱讚說他是「馬背上的書法家」,經毛主席如此一說,舒同的這個稱號就流傳開了。
舒同的書法造詣確實高,他被譽為中國書法事業的繼承者和開拓者,毛主席還稱其為「紅軍書法家和黨內一支筆」,何香凝女士也曾說過:「國共有兩支筆,國民黨有于右任,共產黨有舒同,我更喜歡舒同。」
但如果只把舒同當成一個書法家,那就大錯特錯了,搞政工工作,甚至指揮打仗,舒同都是一把好手,是能夠獨當一面的人物,舒同經歷了蘇區的五次反「圍剿」作戰,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
抗戰時期他當過八路軍總部的秘書長,以及晉察冀軍區政治部主任等職,解放戰爭中他擔任過三野的政治部主任,協助粟裕指揮過多次戰鬥,像大家熟悉的魯南戰役、濟南戰役和渡江戰役,舒同都參加過。
正是基於舒同的工作能力,懂政工和軍事,是能夠獨當一面的人才,毛主席才推薦他去當台灣省委書記,遺憾的是由於抗美援朝戰役的打響之後,解放台灣被推遲,舒同自然也無法去上任。
1954年,在徵求舒同的意見後,舒同被調往山東擔任一把手,他在山東工作了4年,後來在特殊時期,舒同遭受衝擊,受到了錯誤對待,一直到1979年9月才被徹底平反,恢複名譽。
1982年9月,在十二大上,舒同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舒同晚年過著自己的生活,一直到1998年5月27日病逝,享年9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