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臨終前接見葉劍英,在其手背上點了幾下,留下了無聲的遺囑

2022年09月29日23:50:12 歷史 1613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但卻能挽狂瀾於既倒 ,扶大廈之將傾。

1976年1月8日,敬愛的周總理與世長辭。

1976年7月6日,軍魂朱德總司令與世長辭。

此時,毛主席的病情也在不斷加重。就在老人家彌留之際,中央政治局委員們來到病榻探望,與偉大的領袖做最後的訣別。

其他政治局委員探望的時候,毛主席只是緊逼雙目,沒有任何動作。但當工作人員在毛主席耳邊輕聲告知葉劍英元帥在病床前時,毛主席卻微微睜開了眼睛,手還輕輕地做了一個招呼的動作。

毛主席臨終前接見葉劍英,在其手背上點了幾下,留下了無聲的遺囑 - 天天要聞

圖1

不過,當時的葉帥傷心過度,並沒有注意到這個細節,當他虎目含淚轉身離開的瞬間,毛主席昏暗的雙目似乎突然有了光芒,再次抬起手做出了召喚的動作。

一旁細心的工作人員發現了這個細節,連忙招呼葉帥回來。葉帥聽聞,趕忙回到毛主席的身邊。此時,毛主席似乎用盡了最後的力量,嘴唇微微顫動,好像要告訴葉帥什麼,但卻沒有聲音。

葉帥焦急地緊握住毛主席的手,把頭努力地貼向毛主席的嘴邊,但還是什麼都聽不清。

最後,毛主席的手指在葉帥的手背上輕輕地碰了幾下,就再也沒有動靜。

毛主席臨終前接見葉劍英,在其手背上點了幾下,留下了無聲的遺囑 - 天天要聞

圖2

葉帥只能拖著沉重的步伐離開了病房,但他一直在思索。

毛主席在臨終前為何要特意召回葉帥?

毛主席的動作有何深意?

毛主席是要通過與葉帥間幾十年的默契留給他一份特別的遺囑嗎?

建軍元勛

葉劍英同志(以下尊稱為「葉帥」)於1897年出生於廣東梅縣的一個客家小商人家庭。

商人的家世背景賦予了葉帥「心細」的特質,這將使他在未來的革命生涯中每每遇到紛繁複雜的問題時,總能做出最準確的分析和最正確的抉擇。

客家人非常重視教育,因此葉帥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這使得他在未來成為我軍難得的「儒將」,而且他的詩詞經常受到毛主席的讚譽。

能文是一方面,很多人不知道葉帥的武藝也很高強。他的父親是晚清的武秀才,所以葉帥從小練就了一身好武藝。1917年,他考入雲南講武堂

毛主席臨終前接見葉劍英,在其手背上點了幾下,留下了無聲的遺囑 - 天天要聞

圖3

當時,雲南講武堂的教官很多是日本人,其中有一個教官的「劍道」非常精湛,學員們和他在切磋中經常敗下陣來。

尚武的家風使葉帥就喜歡和高手過招,因此在用心練習了幾個月後,葉帥出人意料地戰勝了這個教官,為國人爭了一口氣。教官則把他的武士刀送給了葉帥。在日後的戰爭年代,葉帥一直把這樣「戰利品」帶在身邊。

講武堂畢業後,葉帥開始追隨孫中山先生,並參加了國民政府的兩廣統一之戰,而且他對孫中山先生的「北伐」主張非常支持,孫中山先生聞之誇讚他「年輕有為」,並將24歲的葉帥提拔為海軍陸戰隊營長。

毛主席臨終前接見葉劍英,在其手背上點了幾下,留下了無聲的遺囑 - 天天要聞

圖4

1922年6月,粵軍總司令陳炯明背叛革命,炮轟孫中山先生的總統府。葉帥在此危難之時,挺身而出,將孫中山先生護送到「永豐」艦,自己則率部搭乘「寶壁」艦緊隨其後,並在隨後的50多天里一直保衛著孫中山先生。在此期間,他手持機槍和部下一起與岸上的叛軍激烈對戰,粉碎了陳炯明的陰謀叛亂。

當時,在「永豐」艦上護衛孫中山先生的是蔣介石,但他來得比葉帥晚,論起保衛「領袖」的首功,應該算給葉帥,而且葉帥可是「親冒弓矢」,不像蔣介石只是派人上岸給孫中山先生偷菜吃。

護衛孫中山先生是葉帥第一次在中國革命的危機關頭力挽狂瀾。

1924年,27歲的葉帥升任粵軍第2師參謀長,同年擔任黃埔軍校教授部的副主任,和26歲的政治部主任周總理成為同僚。所以,我黨領袖在國軍中素有威望的,周總理排第一,葉帥必須排到次席。

毛主席臨終前接見葉劍英,在其手背上點了幾下,留下了無聲的遺囑 - 天天要聞

圖5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爆發時,葉帥已經是蔣介石視為嫡系的國民革命軍1軍2師師長,可見蔣介石是多想拉攏葉帥。但葉帥毅然「通電反蔣」,投奔武漢國民政府,擔任第4軍參謀長,頂頭上司是第2方面軍司令張發奎。

不過,葉帥很快發現了汪精衛的反動嘴臉,毅然決定加入中國共產黨,對葉帥的愛國之心非常了解的周總理聞訊後立刻批准,7月上旬,在中國革命最為兇險的時刻,葉帥成為了中共黨員,絕對是拋棄了一切榮華富貴,「火線入黨」。

毛主席臨終前接見葉劍英,在其手背上點了幾下,留下了無聲的遺囑 - 天天要聞

圖6

南昌起義前夕,汪精衛在廬山開會,決定讓張發奎誘捕賀老總和葉挺將軍,葉帥得知後,冒著巨大風險當即下山,將賀老總和葉挺將軍約到九江,及時將這個消息告知他們。

隨後,賀老總和葉挺將軍立刻率部開拔,並取得「南昌起義」的勝利,由此,第一支由我黨掌握的武裝力量正式誕生。

在我黨革命事業初創期的關鍵時刻,葉帥再次力挽狂瀾。

毛主席臨終前接見葉劍英,在其手背上點了幾下,留下了無聲的遺囑 - 天天要聞

圖7

南昌起義後,汪精衛急令張發奎「圍剿」起義部隊,葉帥又以第4軍參謀長的身份向張發奎建議應當派第4軍直接去廣東,在李濟深和起義軍作戰的時候,趁機奪取空虛的廣州城,而不是與起義部隊打得兩敗俱傷。

葉帥如此建議的目的有三:

一、保護起義部隊。

二、調動第4軍去廣東,把廣州城李濟深的部隊誘出。

三、利用自己掌握的第4軍教導團和警衛團趁廣州空虛,配合葉挺將軍和張太雷同志發動起義。

此計可謂「一箭三雕」,而且被張發奎全盤接受。

毛主席臨終前接見葉劍英,在其手背上點了幾下,留下了無聲的遺囑 - 天天要聞

圖8

1927年12月11日凌晨3點半,廣州起義的第一槍由葉帥領導的教導團首先打響,張發奎褲子都沒穿就落荒而逃。當時,葉挺將軍是臨時趕到廣州擔任總指揮,在實際戰鬥中,葉帥的起義部隊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雖然起義失敗,但「廣州起義」和「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一起並列為我黨初期獨立領導的「三大起義」,為紅軍的創立立下了不朽功勛。葉帥在其中的兩次都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

而在我黨未來的征程中,他還將發揮更為關鍵的作用。

舌戰群儒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黨中央和紅1方面軍踏上了長征的漫漫征途。

在1935年1月的遵義會議中,葉帥毫不猶豫地支持毛主席成為黨中央的領導人。

1935年6月,紅1、4方面軍在懋功會師,黨中央做出了北上抗日的英明決策。但紅4方面軍主要領導人之一的張國燾卻提出錯誤意見,要求紅軍南下。在毛主席和周總理的極力說服下,他才勉強同意紅1、4方面軍混編,並分為左、右兩路共同北上。

作為紅軍前敵總指揮部參謀長的葉帥當時也堅決反對張國燾的錯誤建議。

毛主席臨終前接見葉劍英,在其手背上點了幾下,留下了無聲的遺囑 - 天天要聞

圖9

8月中旬,張國燾在率領左路軍到達阿壩地區時就開始按兵不動,並再次提出南下的錯誤方案,同時拒絕向黨中央所在的右路軍靠攏。

9月9日,張國燾密電在右路軍的前敵總指揮部政委陳昌浩,要求「迅速解決南下之事」。當時,陳昌浩同志正在向部隊發表講話,參謀就將密電給了會場外的葉帥。葉帥看罷,頓感時態危急,立刻策馬飛馳到毛主席的駐地,將密電交給毛主席。

毛主席臨終前接見葉劍英,在其手背上點了幾下,留下了無聲的遺囑 - 天天要聞

圖10

毛主席當機立斷,當夜就率領黨中央和紅1、3軍團主力拔營北上,葉帥則率領軍委縱隊隨後趕上。以此為開端,我黨、我軍從抗日戰爭的勝利走向了全國解放的勝利。

而紅4方面軍則在張國燾南下的錯誤決策下遭受了巨大損失。

此事,毛主席在日後多次提及,並盛讚葉帥「大事不糊塗」,「在關鍵時刻立了大功,他救了黨,救了紅軍,救了我們所有的人!」

能得毛主席如此評價的,在我黨同志中能有幾人?

國共第二次合作開始後,葉帥與周總理配合得珠聯璧合,憑藉在國民黨軍界的威望和深厚的人脈關係,為「統一戰線、一致抗日」做出了巨大功績。

毛主席臨終前接見葉劍英,在其手背上點了幾下,留下了無聲的遺囑 - 天天要聞

圖11

但蔣介石「反共」之心不死,到1940年,其破壞合作的陰謀已昭然若揭。

1940年3月,蔣介石把全軍100多名參謀長全都召集到重慶開會,並在會上指使手下對八路軍進行造謠攻擊。

如果此次他的陰謀得逞,正處於抗日最艱苦時期的我黨和我軍的處境將岌岌可危。

葉帥作為八路軍的總參謀長奉命參會。

毛主席臨終前接見葉劍英,在其手背上點了幾下,留下了無聲的遺囑 - 天天要聞

圖12

前兩天的會議上,葉帥耐著性子聽完了蔣介石爪牙的各種指責,並在會後針鋒相對地安排我黨工作人員迅速整理了各種反擊資料

第三天,終於輪到葉帥發言了,葉帥大展「儒將」風範,鎮定自若,首先把我軍在抗戰中的表現用具體的數字一一列舉。

突然,他話鋒一轉,一枚「重磅炸彈」拋向蔣介石。

「河北省主席鹿鍾麟命令張陰梧部專門襲擊八路軍,殺害老百姓的事情,您知道嗎?」葉帥平靜地質問蔣介石。

「還有這種事情?」蔣介石故作姿態。

毛主席臨終前接見葉劍英,在其手背上點了幾下,留下了無聲的遺囑 - 天天要聞

圖13

「證據都在,您過目。」葉帥邊說,邊把相關的電報電文和照片交給了蔣介石。

「成何體統!成何體統!」這枚「炸彈」把蔣介石轟得「外焦里嫩」。

現場的氣氛立刻為之一變,大部分參謀長的態度開始傾向於我黨和我軍。

隨後,葉帥又將八路軍的戰績橫向與其他戰區的國軍進行了對比,一舉駁倒了蔣介石手下幾個參謀長對我軍「消極抗日」的各種指責。原本規定的半個小時發言時間,葉帥足足講了兩個鐘頭!

毛主席臨終前接見葉劍英,在其手背上點了幾下,留下了無聲的遺囑 - 天天要聞

圖14

在場的很多參謀長還是很有正義感,葉帥發言完畢後,全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蔣介石原本想在會後請葉帥吃飯,然後公布對八路軍的懲罰措施,但這下可好,飯乾脆不吃了。

董必武同志看到此事的彙報後,大讚葉帥:「古有諸葛亮,今有葉公,都是舌戰群儒呀!

毛主席聞之大加表揚:「劍英同志又立了大功呀!

毛主席臨終前接見葉劍英,在其手背上點了幾下,留下了無聲的遺囑 - 天天要聞

圖15

葉帥在統戰工作中的功績通過2個例子可以得到很好的證明。

第一個就是統戰滇軍。葉帥利用雲南講武堂的背景和關係,與「雲南王」龍雲和盧漢都建立了很好的私人關係。龍雲在抗戰後期,不顧蔣介石的一再嚴令,為保護我黨在雲南的地下組織提供了巨大幫助。而盧漢將軍則在1949年底宣布起義,雲南兵不血刃和平解放。

第二個就是統戰張發奎。這位曾經在廣州起義中,被葉帥打得逃跑時都來不及穿褲子的老上司,在皖南事變中,是國民黨12個戰區里唯一一個沒有「聲討」新四軍和通電「反共」的司令。

1941年,葉帥返回延安,在參謀長的位置上,輔佐毛主席和朱德總司令,為抗戰的勝利和解放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新時代

1955年,葉劍英同志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

這裡要插一句的是,將軍軍銜的全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某將」。

毛主席臨終前接見葉劍英,在其手背上點了幾下,留下了無聲的遺囑 - 天天要聞

圖16

1976年10月6日,79歲高齡的葉帥親自坐鎮中南海懷仁堂,再一次捍衛了無數先烈為之英勇獻身的中國革命事業。

1977年8月,葉帥堅決擁護鄧小平同志成為第二代領導核心。

毛主席臨終前接見葉劍英,在其手背上點了幾下,留下了無聲的遺囑 - 天天要聞

圖17

1980年4月,83歲的葉帥到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深圳蛇口和珠海等地視察,成為第一位視察經濟特區的黨和國家重要領導人。

1981年9月,葉帥發表講話,進一步闡明了和平統一的九條方針,這也成為了「一國兩制」的基本雛形。

1986年10月22日,中國革命事業的堅定捍衛者葉劍英元帥在北京與世長辭。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雖然葉帥位列「十大元帥」之末,但這並不代表他老人家的功勞最小。

恰恰相反,「末位」意味著每當黨的事業、共和國的事業面臨重大危機的時刻,葉帥都會成為挽狂瀾於既倒 ,扶大廈之將傾的定海神針。

毛主席臨終前接見葉劍英,在其手背上點了幾下,留下了無聲的遺囑 - 天天要聞

圖18

毛主席輕輕拍打葉帥的手背,就是他老人家對葉帥的最後囑託:老戰友,我走之後,愛護好黨和國家的重任就交給你了

謹以此文,獻給對革命事業做出不朽貢獻的共和國衛士,葉劍英同志。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少林寺監院釋延琳逝世 - 天天要聞

少林寺監院釋延琳逝世

據悉,中國葯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少林寺監院,原少林書局、少林藥局負責人,少林禪醫文化傳承人釋延琳法師,因病於2025年5月27日上午在杭州逝世,享年63歲。公開資料顯示,釋延琳法師,俗名錢三吉,1962年1月出生,浙江杭州人,1988年皈依少林寺釋永信方丈。2002年創設「少林書局」,編輯整理出版了《少林武功醫宗秘笈》等少...
安徽17年前丟失石獅,現身江蘇一私人博物館?兩地官方回應 - 天天要聞

安徽17年前丟失石獅,現身江蘇一私人博物館?兩地官方回應

5月27日,有網民在社交媒體發布信息稱,在江蘇徐州一家私人博物館看到一個石獅子,是他老家安徽蕭縣王寨鎮一個村裡的石獅子。該網民說,村裡的石獅子十七年前被盜。另有一位網民也發布信息稱,村裡丟失的石獅子找到了,「兩個石獅子當年就放在我家門口」。5月28日上午,大皖新聞記者從蕭縣文旅局了解到,該局已關注到相關情...
幸福花開文明島——黨的二十大以來海南精神文明建設成就綜述 - 天天要聞

幸福花開文明島——黨的二十大以來海南精神文明建設成就綜述

文昌市、昌江黎族自治縣獲評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50個村鎮獲評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74家單位獲評第七屆全國文明單位……在近日舉行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來自海南的多個先進榜樣獲得表彰,彰顯了我省近年來加強精神文明建設、鞏固拓展海南文明島創建成果取得的顯著成效。去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海南省委和省...
新民僑梁 | 復旦大學日本關西校友會舉辦慶祝建校120周年聚會 - 天天要聞

新民僑梁 | 復旦大學日本關西校友會舉辦慶祝建校120周年聚會

「我和張勤都是復旦大學日語系77級的,還是上下鋪,我1984年、他1987年來日本」「我本科畢業於京都外國語大學,後於2018年留學復旦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並獲得碩士學位」……5月25日晚,日本大阪,復旦大學日本關西校友會迎接建校120周年聚會在中央區道頓堀中華料理店「緣」內舉行。這些自我介紹的,正是當晚參加聚會、以日...
陳湯破郅支單于:漢朝與匈奴的決戰傳奇 - 天天要聞

陳湯破郅支單于:漢朝與匈奴的決戰傳奇

在中國歷史上,漢朝與匈奴的對抗是一個重要的篇章,尤其是陳湯破郅支單于的故事,展現了漢朝將士的勇敢和智慧,也為後來的漢匈關係奠定了基礎。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歷史事件,了解陳湯的英雄事迹以及其對漢朝的影響。
龍圖閣直學士究竟是個什麼官? - 天天要聞

龍圖閣直學士究竟是個什麼官?

在京劇《鍘美案》里,有句唱詞「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這裡的包龍圖,就是那個額頭帶個月亮、臉黑如炭的包拯。不過,真實歷史中的包拯可不黑,戲劇里把他塑造成黑臉,是為了凸顯其剛正無私的形象,後來電視劇也延續了這一設定。「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實際
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給你看不一樣的觀點 - 天天要聞

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給你看不一樣的觀點

諸葛亮北伐是三國歷史中最具爭議的戰略決策之一。很多史學家認為諸葛亮北伐是為了完成劉備"興復漢室"的夙願,或者認為諸葛亮北伐是為了平衡內部矛盾,這些分析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不過在深入分析了蜀漢的內部結構、地緣經濟及技術發展等因素後,我們還可以挖
解放日報創刊76周年,我們始終在奔跑 - 天天要聞

解放日報創刊76周年,我們始終在奔跑

七十六載薪繼火傳記錄時代脈搏 深度融合守正創新奏響上海強音上觀新聞·解放日報原創稿件,未經允許嚴禁轉載作者:王晨 黃海昕微信編輯:Rong◢ 猜你喜歡深夜突發致歉:張學友演唱會確認延期!與高考撞期被家長投訴剛剛確認!上海最大規模「原拆原建」小區,回搬時間定了!新房獨門獨戶、有陽台有電梯警惕!三預警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