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的兩個外甥女lindsey和jean,與梁秀金的女兒黃婉瓊緊緊相擁。 記者 陳嘉新 攝
lindsey(中)、jean(左二)和方勵(右二)與本報記者合影。 記者 陳嘉新 攝
三人在鼓浪嶼合影。 記者 吳嘉誠 攝
相關報道
一段充滿愛的故事,跨越了83年時光。「親人,我們回來了!」二戰時,英國士兵約翰和廈門姑娘梁秀金的跨國情緣昨日迎來了續集,約翰的兩個外甥女lindsey和jean 抵達廈門,與梁秀金的女兒黃婉瓊緊緊擁抱在一起。至此,這場跨越山海的尋親之旅,在廈門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去年9月13日,廈門晚報刊發《廈門梁素琴,你認識嗎?》,報道電影《里斯本丸沉沒》官方發布「尋親公告」,幫助英國士兵約翰的兩個外甥女尋找她們的中國舅媽梁素琴(編者註:在尋找中發現本名為梁秀金),牽出一段跨越80多年的動人故事。在本報記者和市民網友的共同努力下,僅用兩天時間就找到了梁秀金的獨生女黃婉瓊。約翰的兩個外甥女lindsey和jean得知找到梁秀金的後人時非常驚喜,從那一刻開始,姐妹倆就希望能到廈門與舅媽的女兒相見,並尋訪舅媽生活過的足跡。
此次姐妹倆受邀參加東極漁民營救英俘紀念碑揭幕活動。這座銘刻跨國大愛的紀念碑,近日在舟山市普陀區東極鎮青浜島揭幕,姐妹倆和其他16名從英國遠道而來的「里斯本丸」沉船事件英軍戰俘後代,以及東極漁民後代一起參加了活動。
活動結束後,她們昨天來到廈門,與黃婉瓊相見。《里斯本丸沉沒》導演方勵也在現場見證了三人相見的感人畫面。「我太激動了,幾乎要哭了!」lindsey來到廈門後說。jean則感慨:「來到這裡太不可思議了!我從未想過能實現。我們等了很久,現在感覺難以置信,能見到她的家人太棒了!」
今天上午,黃婉瓊和兒子、孫女帶著lindsey和jean以及方勵,踏上鼓浪嶼,尋訪梁秀金生活過的足跡。
「現在我們是一生的朋友了,我們建立了聯結。這件事在中英兩國之間架起了一座橋。這是一個閉環,很圓滿。」lindsey和jean說道。
特寫
英國外甥女踏上琴島
尋訪中國舅媽的足跡
5月23日,lindsey和jean來到黃婉瓊家中,看到牆上掛著舅媽梁秀金的幾張照片。「我記得一張照片,是她在學校里吃三明治的,當時的她好年輕、好可愛!」lindsey立刻對黃婉瓊表示,自己想更多地了解舅媽的故事。黃婉瓊也不吝分享,她說,媽媽英文說得很好,是游泳和排球健將。當聽說舅媽常在鼓浪嶼沙灘打排球,兩位英國外甥女都露出了驚訝、誇讚的表情。
「來我家能看到媽媽的痕迹。她抱我的那張照片,是在鼓浪嶼港仔後一帶拍的,當時我太小了。」黃婉瓊介紹。兩位外甥女讚歎舅媽當年放棄巨額撫恤金,將這筆錢留給約翰的英國家人。對此,黃婉瓊坦言:「對於這件事情,我一點也不意外。她不愛跟人計較,心很寬。」
據黃婉瓊介紹,梁秀金在家中排行第八,國外親戚稱她為「八姨婆」。lindsey感嘆:「原來她不是最小的。」
今天上午,黃婉瓊帶著lindsey和jean,在鼓浪嶼探訪梁秀金生活過的地方。她們來到菽庄花園,黃婉瓊指著一旁的港仔後海域說:「我媽媽以前就是在這裡游泳的。」「鼓浪嶼太美了,廈門太美了!在這裡,我真的感受到了這份感情的珍貴,更加了解梁秀金!」lindsey 和jean說道。
在鼓浪嶼鋼琴博物館的「聽海演奏廳」,本報記者為她們現場演奏了肖邦和巴赫的鋼琴曲。透過鋼琴邊的落地窗,黃婉瓊指向自己媽媽居住過的地方,與lindsey和jean再一次緊緊地靠在一起。
此次來廈,lindsey和jean免費入住鼓浪嶼鼓療度假酒店。去年9月,酒店總經理沈慶銘看到本報相關報道後特別感動,表示如果約翰的外甥女來廈,將邀請她們免費入住。「這既能讓外地客人感受到廈門的美好與友好,也能為這座城市增添一份溫暖。」沈慶銘說道。(記者 林曉雲)
聲音
《里斯本丸沉沒》導演方勵:
廈門晚報幫了大忙
去年我們找到梁秀金,廈門晚報幫了大忙。去年我和她們(lindsey和jean)交流時,說找到梁秀金了,她們特別驚喜。
最初我們誤以為梁秀金在香港,所以將名字leung sou kam譯為「梁素琴」,這是根據粵語發音找香港朋友翻譯的結果。多虧廈門晚報協助,我看到你們的報道有一個「梁秀金」的名字,看到這個「金」字,我就知道沒找錯。因為leung sou kam用粵語可以叫「梁素琴」,用閩南話可以叫「梁秀金」。
我清楚地記得,那張用來尋人的照片背後,有約翰的字跡「goldy」,「金」就是gold,肯定不會錯了。之後,很快確認梁秀金生前住在鼓浪嶼,並找到了她的女兒黃婉瓊。從那時起,約翰的姐姐和妹妹的女兒(即lindsey和jean),就一直盼望著來中國追尋舅媽的足跡。
(文字:廈門晚報記者 林曉雲 龔小莞 視頻:廈門日報記者 楊進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