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間的舒適和美觀在今天的空間改造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人也極為注重五穀輪迴之所的風水講究。
那麼,與今天乾淨整潔的衛生間相比,古代的廁所又是個什麼樣的環境呢?為什麼古代的廁所如此驚悚,連國君都會在糞池溺亡?貴族又為何隨地大小便?
人類進步的側證
中國人口眾多,接近於佔世界總人口的五分之一。人口如此眾多,人們的排泄物體量可想而知,然而今天,在中國的大都市、小縣城、小村鎮的街道上,絕不會見到一個排泄物。這得益於中國老祖宗的智慧和一套完善的社會系統。
數千年之前,人們都在地上隨意排泄。等到有羞恥意識之後,人們會在地上挖一個坑,然後將排泄物排到坑中,最後掩埋排泄物。
到了春秋時期,人們會在大坑上建造一座簡易的房子,用作廁所。廁所和大坑之間有木板和石板支撐,木板或者石板之間有個大縫隙,方便排泄物排到大坑中。
到了漢代,人們將廁所建在豬圈的斜上方,人們如廁之後,豬圈上方的排泄物直接排放到豬圈裡,供豬食用,這樣不僅不浪費,一定程度上也不會造成環境污染。
不過糞便雖然可以作莊稼的肥料,但其中也含有大量的細菌,豬在長時間食用人的糞便之後,也會有一些寄生蟲寄生在豬的身上,導致疾病的發生。人吃了因食用糞便生病的豬後,也會影響身體健康。
經過封建社會漫長的發展,人們的家中不僅有了室外的廁所,後來,漸漸地還有了一種方便提著的夜壺。
古代白天和夜晚的溫差極大,夜間非常寒冷,如果夜間貿然去室外如廁,可能會生病。因此,可放置於室內,方便夜間如廁的夜壺被發明使用。
夜壺的口徑很大,方便人們使用,夜壺的內部也有一定的空間,方便盛裝排泄物。
古代皇家極重規矩和體面,廁所這個有排泄物存在的場所,不可能被建在皇宮大院之內。
比如,人們常常好奇,故宮,作為曾經的皇家宮苑,人口多達數百人,為何地面上沒有一間廁所,原因正因如此。
那麼,皇室中人,如何上廁所呢?
皇宮中,有皇家專用官房,官房是宮裡人使用的意思。一張座椅的形式,上鋪軟墊,中有大圓口,下置便盆,便盆中有草木灰或者各種香料,排泄物排到便盆中後,草木灰或者各色香料會立即掩蓋排泄物,並且香料會散發出香味,不會有滿室的臭味。
這是皇帝后妃使用的官房,太監婢女們的官房則基本上是帶有蓋子的木桶,也是用草木灰掩蓋排泄物。
而在近代到現在,城市高樓林立,抽水馬桶隨之應運而生。人們如廁之後,按下沖水的按鈕,立刻會有水流將排泄物沖走,既乾淨又衛生。
數十年過去了,抽水馬桶也發展成了現在的智能馬桶,不僅可以快速沖水、又自帶潔廁功能,又可以根據人體的體溫變化調節到舒適的溫度,讓人坐在馬桶上不會感到冰涼。
如廁工具的變化,廁所的使用,從最開始的初始功能,到現在兼具無味、舒適、美觀、隱私,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側面證明。
演變過程中的慘劇
正如頭盔的安全程度越來越高,是無數條生命的犧牲換來的經驗。廁所的改進可能也與人在廁所中意外溺亡有關。
春秋時期,晉國的第二十六任君主——晉景公,他的死亡可謂是極其荒唐,他是在如廁的時候,意外掉進廁所里溺亡的。
有人猜測可能是支撐人體的木板或者石板突然斷裂,晉景公意外掉進了廁所的糞坑中,糞便中含有大量難聞的氣體,又是特別軟的,掉進糞坑非常容易溺亡。有人又猜測也可能是晉景公如廁時突發疾病,導致行動不穩,意外掉進了廁所里。
但無論是哪種猜測,都證明春秋時期那種比較簡易的廁所,人們如廁時是有風險的。
鑒於晉景公的慘例,後來的廁所在設計中特別注重人身安全。
古代除了有國君意外溺亡在廁所里的慘事。
後來,可能是缺乏一套完善的排污系統,中世紀的歐洲,還出現過人們隨地大小便的情況。因為那個時候的歐洲,街面上鮮少有公共廁所,人們來往穿梭於街道上,總有需要如廁的時候。
每當這個時候,人們會找一個地方,隨意將排泄物排放在那個地方。因為街上也沒有下水管道,居住在歐洲城鎮里的人們會將家中積攢的排泄物隨意潑在街上,路過的行人十有八九會因此遭殃。
這是歐洲普通民眾如廁和處理排泄物的情況。
王公貴族居住的地方很大,而且富麗堂皇,為了美觀,沒有修建廁所。他們所著衣物裙擺較大,僕人們會將方便手提的便盆放在他們的裙擺下面,方便他們隨時如廁。
如果情況緊急的話,王公貴族們也會借著寬大的裙擺隱蔽,在居住的室外找個地方大小便。
很久之後,歐洲國家的街面上出現了公共廁所,為了清潔廁所內部,人們會在坑位前面放一個桶,桶里有水和一把刷子,方便人們如廁之後,用刷子清潔廁所內部。但是,坑位內部的排泄物總有一些殘留,日積月累,味道的難聞程度可想而知。
糞肥的合理使用
中國古人很早就發現,人糞和牲畜糞是一種有機肥,可以在莊稼地里作為肥料使用。後來的科學研究也表明,人糞中含有氮磷鉀三個元素,用在莊稼地里作肥料,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
中國古人為了收集大糞,誕生了一個專門的職業——挑糞工。挑糞工們去城市和鄉下,將大糞收集起來,再挑到糞廠,糞廠會根據人們的生活水平的高低,將大糞分為優質糞和劣質糞。
因為人們發現,富人吃的比窮人吃的要好上許多,排泄物富有油性,但是價錢也高,但是為了地里的莊稼有個好收成,人們爭相購買富人的優質糞。有人還因為開了幾家糞廠而發家致富。
古代也設有專門清潔街面的人,所以街上不會輕易見到動物們或者人的糞便,最終這些被清理的糞便也會被挑糞工挑到糞廠里。
後來人們發現收集糞便也是一個發財的機會,於是挑糞工這個職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改善挑糞工職業競爭激烈的現象,由當時的管理者,出台了一些規定。
比如給挑糞工劃片區。一個區域的挑糞工,只能負責收集清理本區域內的糞便,如果跨區收集,會被辭掉工作或者罰錢,挑糞工這個職業還可以子繼父業,保證家庭有穩定的收入來源。
近代以來,街面上建設了許多公共廁所,方便人們應急。也逐漸有了完善的下水系統,大小城市都有了專門的排污回收廠,挑糞工這個職業逐漸沒落。
查完史料,驚奇地發現,原來廁所的發展也跟人類文明的進步有關,廁所和糞便也會生成一套完善的循環系統,關乎著一連串職業的興衰。
人們的文明意識逐漸提高,廁所衛生逐漸被人們重視,隨地大小便的情況也鮮少發生,隨著廁所的不斷改進,也逐漸減少了廁所慘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