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鄧小平考察蘭州,看到一婦女後驚愕道:你怎麼會在這裡?

2022年09月28日17:33:10 歷史 1842

1964年,鄧小平來到蘭州一處工廠進行考察,他與陪同人員一邊交談,一邊和廠里的工作人員揮手致意。

就在這時,有一位衣著樸素的女工,引起了鄧小平的注意,鄧小平在看清這位女工臉龐的時候,十分詫異,立即走上前去詢問道:「你怎麼會在這裡?」

這位女工是誰,為何鄧小平見到她會如此驚愕呢?

1964年鄧小平考察蘭州,看到一婦女後驚愕道:你怎麼會在這裡? - 天天要聞

圖丨鄧小平

放棄優渥條件,時刻心繫祖國

這位看似平平無奇的工廠女工,實則有著很大的來頭,她,就是為我國科研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的著名女物理學家——王承書

要知道,在物理學的研究領域,很少有女生能夠做出突出的成就,而王承書,便是這個領域的一枝獨秀。她不僅在研究物理學上堅持了下來,還取得了十分優異的成績。

王承書出生在1912年,那個動蕩不安的時代背景,註定了她無法在國內穩定的潛修學業。在十八歲那年,王承書成功地考上了國家知名大學——燕京大學

1936年,她完成了自己的碩士學業之後,選擇留在母校擔任教師。但是,那時國內動亂不安,戰爭頻發,整個社會都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人民的生命安全尚未能保證,更別說科研教育事業的發展了,於是,再三思考之下,王承書決定與丈夫張文裕出國深造,學習先進的科研知識,再回國報效國家。

1964年鄧小平考察蘭州,看到一婦女後驚愕道:你怎麼會在這裡? - 天天要聞

圖丨王承書

就這樣,王承書和張文裕兩人便踏上了旅途,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他們了解到美國有一個項目,叫做巴爾博獎學金基金,專門向全社會招收天資聰穎的未婚女性,為其提供學習基金。

這讓王承書有些犯了難,對於知識,她是十分饑渴的,在過去的幾年中,時刻都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習機會,所以對於機構的基金,她很是渴望,但是自己卻是已經已婚的狀態了。

為了給自己爭取這個難得的機會,王承書專門寫了一封長長的信,向該機構闡釋了自己的情況,並且在信中寫:「女子能不能成就事業,絕不是由結婚與否來確定的。

隨後,王承書便在家中等待結果,本以為美國會很嚴格,並不會接受她一個已婚女。

1964年鄧小平考察蘭州,看到一婦女後驚愕道:你怎麼會在這裡? - 天天要聞

圖丨王承書和張文裕

但是,沒想到的是,王承書還真被該機構接納了,也就是說,這個基金會願意為其提供獎學金援助,這也許就是知識的財富和魅力吧。

就這樣,王承書憑藉著美國助學金機構提供的獎金,前往了美國密歇根大學,攻讀博士。

雖然身在美國,但是王承書的心,卻一直在國內,她時刻關注著國內的局勢狀況,戰爭動態,每當祖國面臨重大戰爭的時候,她的心也跟著一起揪了起來。

王承書擔心祖國的安危,雖然她生活的那個時代,祖國沒能給她良好的物質條件和生長環境,但是她卻沒有被美國優渥的條件所蒙蔽了雙眼。

她仍然熱愛祖國,心念著祖國,惦記著祖國,她期盼著祖國能夠早日解放,能夠恢復和平,王承書已經下定了決心,等到國內環境穩定的時候,一定要回到國內,參與國內的建設。

1964年鄧小平考察蘭州,看到一婦女後驚愕道:你怎麼會在這裡? - 天天要聞

圖丨王承書

因為王承書心裡清楚:她是中國人。

1944年,王承書憑藉著自己聰明的頭腦,和刻苦的努力,完成了在密歇根大學的博士學習,取得了相應的學位證書。

在校學習期間,王承書和她的導師烏倫貝克一起合作,完成了許多學術性的論文,在美國物理學的多個領域都有所開拓,密歇根大學自然意識到了這一人才的寶貴性。

在王承書博士畢業之後,密歇根大學邀請王承書繼續留在該校任教,於是,王承書便開始在美國擔任起了教師的職位。不得不說,出色的人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能夠取得成就。

即使是一名老師,王承書也能夠在眾多老師中脫穎而出,獲得同事以及學生們的一致好評。她的職位,也從一個小小的副研究員,成功轉正。

1964年鄧小平考察蘭州,看到一婦女後驚愕道:你怎麼會在這裡? - 天天要聞

圖丨王承書

除此之外,王承書還到了美國著名大學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的邀請,曾兩次前去參與討論工作。

現在的王承書,可以說在美國已經混得風生水起,有了自己的一席位置,如果她繼續這樣安穩的生活,那未來一定是光明無限的。

但是王承書,她卻不這麼覺得,在外面待的時間越長,她越是想念祖國的鄉土,她想念中國的山山水水,就像外出求學的遊子,想要回到自己家鄉一般。

終於,她熬到了新中國成立的那天。1949年,王承書知道,她終於可以回到家裡了。於是,她便和丈夫一起計劃著,尋找一個合適的日子,回到祖國大陸去。

但是,現實可遠遠沒有她想得這麼順利,她想回到祖國,但是美國可未必想放她走。

1964年鄧小平考察蘭州,看到一婦女後驚愕道:你怎麼會在這裡? - 天天要聞

圖丨王承書(後排左一)

一波三折,七年終回國

在美國已經學習數年的王承書,可以說,已經掌握到了美國物理學尖端知識的各種前沿機密。美國除了不想放走這麼一個人才以外,他們更不想讓這個人才流動到自己的敵對國去。

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王承書就想要回到祖國,但是奈何,那時她剛剛有了身孕,行動十分不便,所以,夫妻倆決定將孩子生下來,情況轉向穩定了之後,再回國發展。

可是,沒想到意外很快就發生了。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而朝鮮與中國又是唇亡齒寒的關係,美國攻陷朝鮮,極大地威脅到了中國的國家利益,兩國之間關係可謂是劍拔弩張。

此時,身在美國的王承書,更是不敢提出來想要回國的想法,無奈之下,王承書只得看著自己的祖國深陷戰爭危機,好在中國志願軍英勇無比,朝鮮戰爭取得了勝利。

在中美兩國的局勢穩定一些之後,王承書便迫不及待地,向美國政府申請了回國申請。因為她時時刻刻期待著,能夠早一點回到祖國。

1964年鄧小平考察蘭州,看到一婦女後驚愕道:你怎麼會在這裡? - 天天要聞

圖丨王承書和張文裕

奈何,美國對她的申請直接駁回,為了能夠留住人才,美國先是派出了當年帶領王承書學習的導師,以及她的同事們,讓他們出面勸說王承書,使其繼續留在美國。

她的朋友們也都紛紛勸告她,畢竟美國有著如此穩定的國內環境,並且各項技術都十分發達,走在世界的前沿,倘若留在美國發展,她的個人價值能夠得到更大的發揮。

這些事情王承書她又何嘗不知道呢?她又怎不知中國的落後與美國的先進呢?但是,她已經在個人與國家之間,選擇了國家。

此次回國,為的就是發展中國的物理學事業,把先進技術帶回到她的祖國去。所以,對於導師和同事們的勸阻,王承書縱然感到感激,有些不舍,但是心意已決,自然不會改變。

眼看著同事勸導不成,美國甚至介入了官方人員出面。

1964年鄧小平考察蘭州,看到一婦女後驚愕道:你怎麼會在這裡? - 天天要聞

圖丨王承書夫婦和鄧稼先、楊振寧

他們對王承書夫婦承諾,可以給其非常優厚的待遇,並且明確地表示,倘若他們兩人願意繼續留在美國,參與科研事業工作,那麼他們將會成為美國最重要的公民。

面對如此巨大的誘惑,王承書夫婦也沒有答應,他們並不在乎個人發展得好與壞,他們單純的只是想要回到祖國。

這下柔性勸導不成,美國這時候就有些急眼,露出了他們醜惡的嘴臉。聯邦調查局,為了不讓王承書夫婦回到祖國,開始對他們二人進行管制,甚至限制二人的人身自由。

對於夫婦兩人屢次提出的回國申請函,美國自然也是一律退回,還在他們家附近布滿了眼線,生怕他們逃走。

其實,早在做出回國這個決定的時候,王承書就已經知道了,這個旅程將不會是那麼順利的,一定會是充滿艱辛的。

1964年鄧小平考察蘭州,看到一婦女後驚愕道:你怎麼會在這裡? - 天天要聞

圖丨王承書

不過,她已經做好了面對困難的準備,既然美國不願讓他們人回去,那麼他們就一點一點地向祖國傳遞信息。

其實,早在兩人下定決心回國之後,就已經意料到了,一定會遭到美國的拒絕,於是,早在那個時候,機智的王承書便開始一點一點的,向祖國郵寄信件,傳遞信息。

為了不讓人懷疑,每次王承書都會選擇一個不同的地點,而且只寄一些零碎的信息。

聯邦調查局一直對他們進行監管著,但即使在這種高壓的情況下,王承書夫婦,仍然在向國內傳遞信息。短短几年間,已經有多達300份的珍貴資料,通過這樣的方式傳回了祖國。

這足以可見,王承書和張文裕兩人赤誠的愛國之心。

1964年鄧小平考察蘭州,看到一婦女後驚愕道:你怎麼會在這裡? - 天天要聞

圖丨王承書

可以說,我國在超短的時間內,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與進步,離不開這些默默為祖國付出的人,他們心系著祖國,祖國也從來沒有忘記過他們。

在這段時間內,周總理一直都在與美方進行交涉,在國際社會上發聲,想要接這些因為地域被美國限制的中國人回家。

終於,在1956年,歷時7年之久,王承書夫婦終於回到了他們日日思念,心心念念的那個祖國。

在我國的不斷交涉努力下,以及她們兩個人堅持下,終於被解除了管制。美國海關十分嚴苛,因為擔心王承書夫婦回國時,會從美國帶回去一些科研機密。

但是,相對於此刻顯得有些小心眼的美國來說,王承書夫婦是一臉淡然的模樣,他們根本不會做這些事情,來的時候轟轟烈烈,走的時候自然也不會帶去什麼。

1964年鄧小平考察蘭州,看到一婦女後驚愕道:你怎麼會在這裡? - 天天要聞

圖丨周總理

我國為了能保證夫妻二人的安全,還專門帶兩人繞路,從印度轉入境內,防止有惡意分子的襲擊,就這樣,在經歷了一波三折之後,夫婦兩人終於回到了祖國。

再次踏上故土,那迎面而來的熟悉感,讓王承書的眼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離開了這麼久,再一次站到這樣的土地上,內心感慨萬千。

她終於回來了,這裡的一切,都讓人那麼的心安。至於她的眼淚,一方面是為自己過去回國之路的艱辛,另一方面,則是回到祖國的激動。

不過,王承書很快就拭去了眼角的淚水,流露出了開心的笑容,調整好狀態,她又昂首闊步地走上了前去。

1964年鄧小平考察蘭州,看到一婦女後驚愕道:你怎麼會在這裡? - 天天要聞

圖丨王承書和張文裕

離開家人,全身心奉獻祖國科研

在20世紀60年代,那個時候,評定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軍事實力,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便是武器。

我國當時,極度缺少原子彈研發領域方面的技術人才,王承書的順利回國,無疑是為我國原子彈研發領域,注入了一股強有力的新鮮血液。

回到國家之後,王承書先擔任了中國科學院的研究員,同時還兼職當著北京大學的教授。在祖國,她肩負起了物理學理論研究方面的重任。

1958年,我國籌建了第一個熱核聚變的研究室,那個年代,我國在這方面研究的人才,可謂是十分稀缺。

在王承書回來之後,她自然也被安排到了,原子能研究所的熱核聚變研究室,進行理論方面的研究。

1964年鄧小平考察蘭州,看到一婦女後驚愕道:你怎麼會在這裡? - 天天要聞

圖丨王承書和其他科研人員

其實,這個領域和王承書的學術研究方向,有些背離。但是能夠為了在祖國原子彈的研究事業發展上貢獻自己的力量,王承書甘願,在這個空白的領域,去蘇聯學習進修。

回國三個月之後,她便一心撲到國內的原子能研究工作中。

而就在1961年年初,王承書意外地接到了一個任務。錢三強來到了王承書的辦公室,與她進行了一次談話,問她是否願意去接觸一個全新空白的領域——氣體擴散。

這讓王承書有些不太理解,因為自己在這方面可謂是一個白板,隨後,錢三強就向她解釋了,為何專門找到她來做這件事情:首先,氣體擴散是為了原子彈的發射做燃料準備。

而在這一方面,我國一直藉助著蘇聯的幫助,但是因為國際關係緊張的原因,蘇聯將專家撤走,這導致了現在氣體擴散的專家極為空缺,嚴重的擱置了研究進度。

1964年鄧小平考察蘭州,看到一婦女後驚愕道:你怎麼會在這裡? - 天天要聞

圖丨錢三強

如果能源問題解決不了,那麼就更別談原子彈的研究發了。無奈之下,學習能力強,並且理論基礎知識十分紮實的王承書,無疑成為最合適的人選。

她還是在我國研究領域前沿的人,很適合這項工作,這塊領域的研究,當時是屬於國家級別的保密項目,即使是自己的家人,都不能告知。

所以,這個任務可謂是任重而道遠,一方面,需要人有著極大的耐心,另一方面,還要忍受不能與家人聯繫之苦。

錢三強本以為王承書會猶豫再三,並且同家裡人商量一下這件事情,但沒想到,在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王承書之後,王承書二話不說的,直接便回復:「我願意。」

對此,王承書的解釋是:國家需要我,那麼我就願意為國家發光發熱。之前,在個人與國家面前,她選擇了國家,後來,在小家與大家面前,她又選擇了大家。

1964年鄧小平考察蘭州,看到一婦女後驚愕道:你怎麼會在這裡? - 天天要聞

圖丨王承書和張文裕一家

1961年,王承書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她便在研究室與宿舍之間兩點一線。蘇聯留下的這個爛攤子,是一個攻克難度非常大的問題。

但是,對此王承書並沒有害怕,更沒有退縮,她夜以繼日地研究,保持著嚴謹的工作態度,將之前蘇聯所遺留下來的問題一一解決,並且提出可行的方案。

在簡陋的環境下,她甚至要自己掏錢買一些日用品,但就是如此,王承書也毫無怨言。終於,在兩年多的時間後,在王承書的引領下,我國成功的自主研發出了濃縮鈾

也就是在1964年,鄧小平視察蘭州濃縮鈾生產的504廠時,偶然發現了這個著名的女物理學家,也就是我們開頭的那一幕。

在參與研究的三年之間,王承書與家人見面的次數屈指可數。

1964年鄧小平考察蘭州,看到一婦女後驚愕道:你怎麼會在這裡? - 天天要聞

圖丨王承書(右)

在項目結束之後,她無疑是迫切地想要回到家中,與丈夫孩子團聚,但是就在她東西都還沒收拾好的時候,錢三強再一次找到了她。

錢三強的到來,意味著這下又有新的任務了。而這一次,雖然心中對家裡的親人是無限思念,但是她還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

錢三強派給她的任務,就是擔任華北605所的研究員,針對物理方面展開研究。這下,她回家的行程又被擱置了下來。

不過王承書內心毫無怨言,她依舊任勞任怨地,將自己的所有精力投入到科研事業中去,在研究所的這段時間,王承書依舊認認真真,勤勤懇懇地鑽研。

1973年,王承書主動地提出了兩項提議:離心分離法和激光分離法兩個方法,這兩種研究方法,都被列入了國家的重點科研攻關計劃,而王承書也是這兩個項目計劃的專家組組長。

1964年鄧小平考察蘭州,看到一婦女後驚愕道:你怎麼會在這裡? - 天天要聞

圖丨工作中的王承書

1978年,此時此刻王承書已經66歲了,年齡的增長使她的身體狀況也日漸下降。

對此,國家提出讓她回到機關工作,在家裡居住的建議,這樣有利於她的身體。

但是王承書卻直接出言拒絕,她並不想離開一線,她想要繼續奮鬥,在祖國科研前沿培養一些年輕的科研人員。直到1980年,王承書才回到了機關單位。

即使這樣,她仍然沒有怠慢,在回到機關之後,還兼任了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的教授,以及大連工學院物理系的教授。

1994年的6月18日,王承書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用一句話總結她的一生,那就是不斷為祖國事業發光發熱,她的不世功勛將永耀史冊,將名垂千秋!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 天天要聞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報道稱,普京最近向俄羅斯的一批精英通報,談判進程還要花很多時間。這是記者法麗達·魯斯塔莫娃和馬克西姆·托夫凱洛在名為「法里日報」的電子新聞簡報中報道的。該新聞簡報專門報道有關克里姆林宮的消息。這兩名記者曾為《紐約時報》《每日電訊報》和《福布斯》雜誌等媒體供稿,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 天天要聞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不少好該公墓都建於此,光是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選擇十分豐富。當然了,如果要選購的話,還是應當注意一些細節,尤其是初次購墓的客戶。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 天天要聞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為了便於市民選購和來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個區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國營公墓14家,那麼北倉有什麼好的墓地可選嗎?北倉好幾家公墓已經飽和了,但是靠近北倉的兩家公墓都是在售狀態,這兩家分別是天津憩園、西城寢園。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 天天要聞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天津是北京門戶,地理位置意義重要,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錯的公墓,光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那麼在人口老齡化趨勢嚴重的當下,國營公墓的發展情況如何呢?天津這14家國營公墓不是全部都對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經飽和了,也就是不再對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緊張了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 天天要聞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你是否聽聞過 「紅色處女軍」 的故事?這可是一支極為獨特的軍隊,成員皆為未婚處女。9 世紀初,捷克女王麗布施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衛隊,其成員均是未婚處女,「紅色處女軍」 就此誕生。衛隊隊長普拉斯妲對男人懷有極度的仇視,她只效忠於女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