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官場實拍:大官出行敲鑼打鼓排場驚人,卻不及官兵氣焰囂張

2022年09月28日16:58:45 歷史 1417

清代作為中國的最後一代王朝,蘊涵了最光鮮亮麗的歷史,也承載了最苦痛的更迭記憶。

晚清官場實拍:大官出行敲鑼打鼓排場驚人,卻不及官兵氣焰囂張 - 天天要聞

在晚清時期,國家一度陷入內憂外患的境地。面對外來的威脅,清王朝統治者一度採取閉關鎖國的政策。

然而,這樣的政策並沒有阻止住外國侵略者的鐵蹄,反而讓統治者們更加狂妄自大,也讓他們的部下更加的奢靡無度。

晚清官場實拍:大官出行敲鑼打鼓排場驚人,卻不及官兵氣焰囂張 - 天天要聞

這樣的狂妄更體現在晚清官場上。無論官職大小,晚清官員們都體現出一股自大的味道。這一點,從老照片上就可以看出來。

排場驚人的官員出行

這張照片是某個地區的官員在檢閱軍隊。圖中的士兵們手中的武器已經升級換代,可以看出當時的軍隊建設相比起之前來說有很大的進步。

晚清官場實拍:大官出行敲鑼打鼓排場驚人,卻不及官兵氣焰囂張 - 天天要聞

上級官員檢閱部隊對於一個地區的國防建設來說是很重要的事情。在當時,一個上級官員往往身兼數職,所以無論是普通老百姓還是下級官員都很敬重。

可以看出,檢閱部隊的官員被穩穩擁簇在中間,他神色嚴肅,目不轉睛地盯著前方。而身旁的侍從雖然看起來神態自然,但是眉眼裡依舊有著對權力的小心翼翼。

另一張圖片則是清朝官員身騎白馬出行的照片。

晚清官場實拍:大官出行敲鑼打鼓排場驚人,卻不及官兵氣焰囂張 - 天天要聞

圖片中的他身披披風,不怒自威,胯下一匹矯健的白馬也被他的氣勢顯得威風凜凜了起來。

而在他的周圍,有許多隨從手持長桿狀的物體,這就是銅欽銅欽,作為藏傳佛教中的銅管樂器,最長可以達到五米左右。

因為銅欽音色低沉雄厚,樂器本身較長,也被清朝用來顯示慶典威嚴的象徵。當然,官員出行也自然不會放過如此威儀的樂器,通常在出行時會派數人吹奏。

晚清官場實拍:大官出行敲鑼打鼓排場驚人,卻不及官兵氣焰囂張 - 天天要聞

在圖片中,這名官員身騎白馬,身披披風,但是他本人是不需要騎馬的。在他身邊有專門人員為他牽馬,後面也有專人為他遮陽,看起來十分有氣勢。

最後一張圖片則是拍攝了晚清官員在街上出行的場景。在官員出行前,通常會鳴鑼示意,提醒街上的行人為官員讓道。

鳴鑼出行是清朝特有的官員出行儀仗方式,在以前都是持鞭開道的。因為鳴鑼更具有穿透性和安全性,所以在清朝便普遍採取這種方式。

晚清官場實拍:大官出行敲鑼打鼓排場驚人,卻不及官兵氣焰囂張 - 天天要聞

州縣官出行,往往只需要鳴三鑼或者七鑼,而比他們更高級的官員則可以鳴鑼十一下,更有甚者可以鳴鑼十三下,這便是極其大的排場了。

鳴鑼一方面增加了官員的威嚴程度,讓民眾敬畏皇權,尊重皇權。

但是另一方面也拉大了官員和民眾的距離,使得許多民眾呼聲無法上傳下達,造就非常多的冤假錯案的形成。

晚清官場實拍:大官出行敲鑼打鼓排場驚人,卻不及官兵氣焰囂張 - 天天要聞

因此,清代晚期民不聊生的景象也是有跡可循了。

衙門升堂威武

在電視劇中,時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縣官斷案時通常會位居高堂,從上而下俯視下面跪著的民眾,而衙役們則排成兩行各拿著一根殺威棒。

晚清官場實拍:大官出行敲鑼打鼓排場驚人,卻不及官兵氣焰囂張 - 天天要聞

整體顯得莊嚴肅穆,而又頗具戲劇色彩。

不過這都是電視劇的誇張手法,現實生活中並沒有這麼大的陣仗。

在清朝官員斷案時,通常是沒有這麼大的場地給他們使用的。有時候僅僅是官員坐在桌前,其他人都簇擁在官員周圍。

晚清官場實拍:大官出行敲鑼打鼓排場驚人,卻不及官兵氣焰囂張 - 天天要聞

這種站位方式雖然不及電視劇中看得那麼直觀爽快,但是在氣勢上也足夠給人以壓迫感和威脅感。試想犯人在地上匍匐而跪,而抬頭便是怒視著你的官職人員,哪一個犯人不嚇得心驚膽戰?

圖中的公堂雖然簡陋,但是也正好掌握了現代所流行的環境心理學元素,利用公堂的威壓對犯人造成心理上的脅迫感,從而使得對方更容易吐露實情。

囂張的官兵們

在官員們出巡的過程中,官員們的隨從也顯得十分囂張。

晚清官場實拍:大官出行敲鑼打鼓排場驚人,卻不及官兵氣焰囂張 - 天天要聞

尤其是在鳴鑼示意的時候,為首的官兵會十分囂張地敲起鑼,並且會順勢將民眾們都趕走。其他抬轎子的官兵,跟著騎馬的官兵也會得意洋洋地從大街上走過,氣勢十分威武。

其實,正常情況下,級別很大的官員出巡都會清理街道,將閑雜人等都從他的必經之路中趕出去,這樣便免除了不必要的麻煩,也保證了官員的安全性。

畢竟在晚清時期,官員們之間內部爭端嚴重,並且隨著各種新思潮的湧現,幾個不同派別的官員們之間的矛盾也變的比之前更加尖銳複雜。因此,在外出辦公時更要保證安全性。

晚清官場實拍:大官出行敲鑼打鼓排場驚人,卻不及官兵氣焰囂張 - 天天要聞

這樣的排場不僅增加了民眾對官員們的敬畏感,也讓官員們身邊的人開始有了一種「狐假虎威」的錯覺。彷彿坐在轎子上的不是他們的上司,而是官兵們自己。

小結

回看這些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出一系列晚清官場圖。

晚清官場實拍:大官出行敲鑼打鼓排場驚人,卻不及官兵氣焰囂張 - 天天要聞

排場驚人的高級官員們出行前呼後擁,極顯人臣本事。他們雖然低伏於皇權之下,但是卻凌駕於普通老百姓之上。

出行的儀仗不僅使老百姓們尊敬官員,更讓老百姓們害怕官員。以至於「攔轎鳴冤」是一件很大逆不道的事情。

而當他們真正地坐於朝堂之上時,面對下面匍匐而跪的民眾,心裡升起的更多的是對這些「下等民眾」的鄙夷和憐憫。

晚清官場實拍:大官出行敲鑼打鼓排場驚人,卻不及官兵氣焰囂張 - 天天要聞

可見,晚清時期官場的不正之風都是有跡可循的。

且不說上位者的昏庸無能,單就看普通民眾的態度就可以知道,當一個人擁有了權力,那麼他可以支配的東西就變得更多了起來。

為了更完美的運用這份權力,就算是再謙虛的官員也會自然而然的升起一股傲然之氣。

晚清官場實拍:大官出行敲鑼打鼓排場驚人,卻不及官兵氣焰囂張 - 天天要聞

當然,並不是說所有官員都是如此的目中無人,只是說,晚清時期大部分官員都自帶一份迂腐之氣,將這些面子工程看得極其重要。

回到當下,現在的社會必然比之前更加開放,也更加自由。人民對自己權利的爭取也更加的勇敢與篤定。

現在當然不可能有封建社會時期的「糟粕」,我們應該慶幸自己生活在一個相對平等自由的時代,也應該感恩為這個時代作出努力的所有革命先烈。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 天天要聞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報道稱,普京最近向俄羅斯的一批精英通報,談判進程還要花很多時間。這是記者法麗達·魯斯塔莫娃和馬克西姆·托夫凱洛在名為「法里日報」的電子新聞簡報中報道的。該新聞簡報專門報道有關克里姆林宮的消息。這兩名記者曾為《紐約時報》《每日電訊報》和《福布斯》雜誌等媒體供稿,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 天天要聞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不少好該公墓都建於此,光是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選擇十分豐富。當然了,如果要選購的話,還是應當注意一些細節,尤其是初次購墓的客戶。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 天天要聞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為了便於市民選購和來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個區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國營公墓14家,那麼北倉有什麼好的墓地可選嗎?北倉好幾家公墓已經飽和了,但是靠近北倉的兩家公墓都是在售狀態,這兩家分別是天津憩園、西城寢園。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 天天要聞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天津是北京門戶,地理位置意義重要,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錯的公墓,光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那麼在人口老齡化趨勢嚴重的當下,國營公墓的發展情況如何呢?天津這14家國營公墓不是全部都對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經飽和了,也就是不再對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緊張了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 天天要聞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你是否聽聞過 「紅色處女軍」 的故事?這可是一支極為獨特的軍隊,成員皆為未婚處女。9 世紀初,捷克女王麗布施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衛隊,其成員均是未婚處女,「紅色處女軍」 就此誕生。衛隊隊長普拉斯妲對男人懷有極度的仇視,她只效忠於女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