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夫人被呂后做成人彘後,究竟活了多久?

2022年08月06日22:10:15 歷史 1194

「人彘」是呂太后發明的,專門針對戚夫人酷刑:

把人的手掌與腳掌剁掉,挖出眼睛,用銅注入耳朵,使其失聰(熏聾),用喑葯灌進喉嚨,割去舌頭,破壞聲帶,使其不能言語,然後扔到廁所里,有的還要割去鼻子,剃光頭髮,剃盡眉發(包括眼睫毛),然後抹一種葯,破壞毛囊,使毛囊脫落後不再生長,永不再長毛髮,然後一根根拔掉,有的嫌累,就一起拔掉。

如果有皮掉下來,或者在行刑中就死了,劊子手就會被人嗤之以鼻,甚至丟掉飯碗。也有沒在行刑過程中死亡的,沒死的就被放在廁所里做成了人彘。

最出名的是漢朝的呂太后將戚夫人做成了人彘,還安排了專人「照顧」,然後丟棄在茅廁中任其痛苦死去,割掉耳朵,甚至把臉劃花。這是呂后發明用來對付戚夫人的一種非常殘忍的酷刑之一。

01

戚夫人被呂后做成人彘後,究竟活了多久? - 天天要聞

呂雉的父親呂文在單父因事與人結了仇,為了躲避仇家的糾纏,舉家遷徙到沛縣來。呂公與沛縣縣令是好友,受到縣令的貴賓待遇,於是呂文遂決意在沛縣定居下來。

呂文家居邸宅選定之後,在遷入新居時大開酒宴,酬謝沛縣縣令及沛縣鄉親們的情意。縣令讓手下大吏蕭何主持酒會的一切事務,於是全縣大小官吏都前來道賀。蕭何立了個規矩,那就是按禮金多少來排序就位,禮金多的自然就入首席。

劉邦聽說了此事,也從泗水亭趕來湊個熱鬧。他一進門就看見,人人都要去受禮金處登記禮金數額,可劉邦哪裡有錢?沒辦法,他就硬著頭皮去登記了10000禮金,只是寫個數而已,他肯定是不會出這筆錢的。

戚夫人被呂后做成人彘後,究竟活了多久? - 天天要聞

影視劇中劉邦

於是劉邦自然就坐上了首席。劉邦狂妄,蕭何是主事,又是他的頂頭上司,只好湊近呂公說道:「劉季這個人,大話多,成事少。當不得真,頂不得用。」力圖緩解尷尬。

呂公為人有城府,喜好看相,仔細打量劉邦相貌,見他高鼻寬臉,須髯飄逸,覺得不是等閑之輩,不由立時敬重起來。劉邦登堂入上席就座。呂公笑而不語,只是注意觀察劉邦。劉邦虛報賀禮坐了上席,毫無自責不安之意,酒席間,意氣自若,取笑客人,頤指氣使,儼然一副上客主子姿態。

酒席將散,賓客散去,呂公獨留劉邦入內小坐,幾番交談之後,呂公對劉邦說道:「我從小喜好看相,替人看相看得多了,象劉君這種貴相,我還真的沒有見過,希望劉君能自愛自重。我膝下有一小女,如果劉君不嫌棄的話,請將小女娶回家中,權且事從家務。」劉邦是個聰明人,雖然平常弔兒郎當的,但是對於呂公的這番看重和期望,劉邦他發自內心地感戴有加,當時就應諾下來。

劉邦走後,呂夫人很是不高興,指責呂公說:

「你向來最看重是這個小女兒,還以為你會把她許配個貴人。沛縣令與你深交多年,一直想娶小女,你都不答應,偏偏將小女許配給劉季這種人? 」

呂公回答道:「我做的事肯定有做的道理,這不是你婦道人家所能懂得的。」於是在呂公的一手操辦下,劉邦娶了呂雉為妻,從此結束了獨身生活。

兩人成婚初期,劉邦也非常寵愛呂雉。可劉邦一直就不是個有責任心的人,沒過多久以後就故態復萌,總是不著家,把照顧兩個孩子和老爹的事情都推給了呂雉。呂雉又要下地幹活,還在忙家務,每天忙得暈頭轉向。

後來,泗水亭長劉邦接到押送囚徒的任務,卻因為醉酒誤了事,半路上自己跟囚犯們一起逃跑了。再後來劉邦見陳勝吳廣起義,也趁勢揭竿而起。

秦王朝滅亡了,他也成了漢王,又開始了和項羽的楚漢爭霸。期間,父親、呂雉及兒女都被項羽抓去當了俘虜,可劉邦卻耍無賴,也是認準了項羽不會為難老弱婦孺的老底,最後,呂雉等果然被項羽放回來了。

02

戚夫人被呂后做成人彘後,究竟活了多久? - 天天要聞

呂后

可是當了兩年多俘虜的呂雉也發現,原來在自己丈夫的身旁,早已睡了另一個女人。

這個女人就是戚夫人,她是秦朝將領戚鰓的女兒,年輕貌美還能歌善舞,所以劉邦在攻破咸陽後決定納她為妾。而且戚夫人很快也給劉邦生了一個兒子,劉如意

那時的呂雉心裡也不好受,可她並不怨恨戚夫人和劉如意。因為劉邦畢竟已經是漢王,三妻四妾再正常不過了。再說了,自己的身份仍然是正妻,地位始終要比戚夫人高。

劉邦統一天下以後,因為他已是一國之君,需要立儲日後繼承王位,也就是要立太子。太子之位自然是呂雉的兒子劉盈的,這無可非議。不過,戚夫人卻仗著自己受寵,總是給劉邦吹耳旁風,慫恿劉邦改立自己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

劉盈生性軟弱,劉邦本來也有些覺得他不合適當皇帝,而且他也很喜歡劉如意,所以動了改立皇儲的想法。不過,群臣對此卻很有意見,反對廢長立幼,不合規矩。只是劉邦一直沒有死心,仍和戚夫人盤算著怎麼將劉如意立為太子。

在呂后的心裡,自己不再受寵沒關係,但是誰也不能動搖自己兒子的地位。所以她首先聽從張良的建議,請商山四皓出山輔佐劉盈,鞏固他的太子之位。果然,劉邦見自己都請不動的商山四皓竟願意輔佐劉盈,也就不再有廢太子的念頭。

但劉邦還是有顧慮,擔心日後呂雉或者劉盈會對劉如意下手,所以任用了周昌作為趙王相國輔佐劉如意。因為當初周昌也是站在呂雉一邊的,反對劉邦廢黜劉盈,因此呂雉對他也很感激,不會對劉如意做太過分的事。

戚夫人被呂后做成人彘後,究竟活了多久? - 天天要聞

戚夫人

劉邦去世以後,呂雉輔政,除了不受寵的薄姬,呂雉將她和她的兒子劉恆打發出宮以外,其他妃嬪都遭到了呂雉的報復。而呂雉最痛恨的戚夫人,也被囚禁起來在宮中干雜活。戚夫人也受不了這樣的委屈,所以每天一邊勞作,一邊哀嘆:

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女!


正因為這首詩不僅沒有為她召喚來救星,反而害死了兒子劉如意。而在劉如意死後,呂后更加瘋狂地對戚夫人進行報復。

03

為了折磨戚夫人,呂雉就自創發明了人彘之刑。

《史記·呂后本紀》中記載:太后遂斷戚夫人手足,去眼,輝耳,飲瘖葯,使居廁中,命曰"人彘"。

《史記》中記載:居數日,乃召孝惠帝觀人彘。

呂雉報復完戚夫人以後,為了劉盈能像他老爹劉邦一樣,心狠一點,日後才能震懾朝臣。還特意將自己的兒子劉盈帶去參觀。當時的劉盈不知道什麼是人彘,但是見到戚夫人的慘狀之後,被嚇得生了一場大病。從此他對自己的母親也很恐懼,病了一年多才好。病好了以後,劉盈因為恐懼和壓抑而變得沉迷聲色犬馬,最後在23歲時就英年早逝。

戚夫人被呂后做成人彘後,究竟活了多久? - 天天要聞

按常理來說,人失血過多大概率沒有辦法存活太久的,那麼戚夫人成為人彘後多久才死亡的呢?

當時呂雉帶劉盈去看戚夫人的時候,距離戚夫人被做成人彘時已經過去了幾天,既然是過去了幾天,起碼也有三天吧,當呂雉看到戚夫人時,戚夫人嘴巴還微微張開,身子時不時還會動幾下。說明還是活的。所以戚夫人成為人彘以後,起碼還活了三天。

不過在劉盈見了戚夫人後,史書上就再也沒有關於戚夫人的記載,只說了她是在前194年去世的。以後世的王皇后和蕭淑妃兩人作參考,新唐書》中記載著兩人是被做成人彘遭受折磨而死的。也只活了大概三天,因此也可以由此判斷,戚夫人同樣只活了三天。

畢竟她四肢被砍,五官也挖去了半數,失血必然過多。而且在被關進茅廁里的時候,呂雉沒有給她吃喝,一般人不吃不喝最多也只能熬一個星期。所以戚夫人在身心都遭到了極度摧殘的情況下,只活了幾天就去世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圖片源自網路,侵權即刪)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馬屁 - 天天要聞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馬屁

俗話說得好:千穿萬穿,馬屁不穿。你要求人辦事、想要達到某種目的時,拍馬屁往往特別管用。 江湖上有一個人,那就是美國總統特朗普。他特別喜歡別人拍馬屁,因為他屬於威權型人格,特別享受那種君臨天....
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展出趙一曼遺書:親愛的孩子啊,希望不要忘記母親是為國而犧牲 - 天天要聞

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展出趙一曼遺書:親愛的孩子啊,希望不要忘記母親是為國而犧牲

極目新聞記者 李迎 曹雪嬌7月7日,《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開幕式,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辦。8日,該展覽面向公眾對外開放,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恢復開放。趙一曼犧牲前給兒子的遺書(圖源:記者拍攝)據了解,本次展覽面積1.22萬平方米,將展出照...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 - 天天要聞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圍繞明確奮鬥目標形成的團結才是最牢固的團結,依靠緊密團結進行的奮鬥才是最有力的奮鬥」。10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鬥、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確立了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提出了「兩個一百年」...
鑒往知來|百團大戰:戰績輝煌,永垂史冊 - 天天要聞

鑒往知來|百團大戰:戰績輝煌,永垂史冊

立獅腦山巔,望太行雲煙。那座座峰巒如同無言的豐碑,銘刻著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同仇敵愾、勇御外侮的崢嶸歲月、不朽功勛。 7月7日,恰逢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紀念日,正在山西陽泉市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百團大戰紀念碑廣場,向百團大戰烈士敬獻花籃,參觀百團大戰紀念館,緬懷抗戰烈士英雄事迹。 1940年8月,為粉碎...
第1視點|跟隨總書記回望百團大戰偉大勝利 - 天天要聞

第1視點|跟隨總書記回望百團大戰偉大勝利

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省陽泉市考察。他來到百團大戰紀念碑廣場,向百團大戰烈士敬獻花籃,參觀百團大戰紀念館,緬懷抗戰烈士英雄事迹,重溫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同仇敵愾、勇御外侮的光輝歷史,了解當地開展革命歷史教育、傳承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等情況。 陽泉獅腦山主峰 形如刺刀的百團大戰紀念碑直指蒼穹 不遠處,...
古人用秸稈,也是燒嗎? - 天天要聞

古人用秸稈,也是燒嗎?

焚燒秸稈,常被誤認為是千年傳統,實則是現代農業的「時代病」。古人用秸稈,少有「一燒了之」的草率,而是千般用法、萬種智慧。 從《齊民要術》到《陳旉農書》,從堆肥還田到修築屋舍,秸稈在古人的手中,是滋養農田的肥料,是遮風擋雨的材料,是飼養牲畜的食糧。焚燒秸稈,絕非古人首要的選擇,而是現代化農業發展中人們...
觀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記的抗戰歷史,不曾忘記的無名之輩 - 天天要聞

觀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記的抗戰歷史,不曾忘記的無名之輩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血與火的14年抗戰,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無數國人在民族危亡時挺身而出,奉獻犧牲。據不完全統計,抗戰期間,中國軍民傷亡超過3500萬人。在抗戰相持階段,湖南是對日戰事最多、最慘烈的正面戰場之一。當時全省人口3000萬,徵募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