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彘」是呂太后發明的,專門針對戚夫人的酷刑:
把人的手掌與腳掌剁掉,挖出眼睛,用銅注入耳朵,使其失聰(熏聾),用喑葯灌進喉嚨,割去舌頭,破壞聲帶,使其不能言語,然後扔到廁所里,有的還要割去鼻子,剃光頭髮,剃盡眉發(包括眼睫毛),然後抹一種葯,破壞毛囊,使毛囊脫落後不再生長,永不再長毛髮,然後一根根拔掉,有的嫌累,就一起拔掉。
如果有皮掉下來,或者在行刑中就死了,劊子手就會被人嗤之以鼻,甚至丟掉飯碗。也有沒在行刑過程中死亡的,沒死的就被放在廁所里做成了人彘。
最出名的是漢朝的呂太后將戚夫人做成了人彘,還安排了專人「照顧」,然後丟棄在茅廁中任其痛苦死去,割掉耳朵,甚至把臉劃花。這是呂后發明用來對付戚夫人的一種非常殘忍的酷刑之一。
01
呂雉的父親呂文在單父因事與人結了仇,為了躲避仇家的糾纏,舉家遷徙到沛縣來。呂公與沛縣縣令是好友,受到縣令的貴賓待遇,於是呂文遂決意在沛縣定居下來。
呂文家居邸宅選定之後,在遷入新居時大開酒宴,酬謝沛縣縣令及沛縣鄉親們的情意。縣令讓手下大吏蕭何主持酒會的一切事務,於是全縣大小官吏都前來道賀。蕭何立了個規矩,那就是按禮金多少來排序就位,禮金多的自然就入首席。
劉邦聽說了此事,也從泗水亭趕來湊個熱鬧。他一進門就看見,人人都要去受禮金處登記禮金數額,可劉邦哪裡有錢?沒辦法,他就硬著頭皮去登記了10000禮金,只是寫個數而已,他肯定是不會出這筆錢的。
影視劇中劉邦
於是劉邦自然就坐上了首席。劉邦狂妄,蕭何是主事,又是他的頂頭上司,只好湊近呂公說道:「劉季這個人,大話多,成事少。當不得真,頂不得用。」力圖緩解尷尬。
呂公為人有城府,喜好看相,仔細打量劉邦相貌,見他高鼻寬臉,須髯飄逸,覺得不是等閑之輩,不由立時敬重起來。劉邦登堂入上席就座。呂公笑而不語,只是注意觀察劉邦。劉邦虛報賀禮坐了上席,毫無自責不安之意,酒席間,意氣自若,取笑客人,頤指氣使,儼然一副上客主子姿態。
酒席將散,賓客散去,呂公獨留劉邦入內小坐,幾番交談之後,呂公對劉邦說道:「我從小喜好看相,替人看相看得多了,象劉君這種貴相,我還真的沒有見過,希望劉君能自愛自重。我膝下有一小女,如果劉君不嫌棄的話,請將小女娶回家中,權且事從家務。」劉邦是個聰明人,雖然平常弔兒郎當的,但是對於呂公的這番看重和期望,劉邦他發自內心地感戴有加,當時就應諾下來。
劉邦走後,呂夫人很是不高興,指責呂公說:
「你向來最看重是這個小女兒,還以為你會把她許配個貴人。沛縣令與你深交多年,一直想娶小女,你都不答應,偏偏將小女許配給劉季這種人? 」
呂公回答道:「我做的事肯定有做的道理,這不是你婦道人家所能懂得的。」於是在呂公的一手操辦下,劉邦娶了呂雉為妻,從此結束了獨身生活。
兩人成婚初期,劉邦也非常寵愛呂雉。可劉邦一直就不是個有責任心的人,沒過多久以後就故態復萌,總是不著家,把照顧兩個孩子和老爹的事情都推給了呂雉。呂雉又要下地幹活,還在忙家務,每天忙得暈頭轉向。
後來,泗水亭長劉邦接到押送囚徒的任務,卻因為醉酒誤了事,半路上自己跟囚犯們一起逃跑了。再後來劉邦見陳勝吳廣起義,也趁勢揭竿而起。
秦王朝滅亡了,他也成了漢王,又開始了和項羽的楚漢爭霸。期間,父親、呂雉及兒女都被項羽抓去當了俘虜,可劉邦卻耍無賴,也是認準了項羽不會為難老弱婦孺的老底,最後,呂雉等果然被項羽放回來了。
02
呂后
可是當了兩年多俘虜的呂雉也發現,原來在自己丈夫的身旁,早已睡了另一個女人。
這個女人就是戚夫人,她是秦朝將領戚鰓的女兒,年輕貌美還能歌善舞,所以劉邦在攻破咸陽後決定納她為妾。而且戚夫人很快也給劉邦生了一個兒子,劉如意。
那時的呂雉心裡也不好受,可她並不怨恨戚夫人和劉如意。因為劉邦畢竟已經是漢王,三妻四妾再正常不過了。再說了,自己的身份仍然是正妻,地位始終要比戚夫人高。
劉邦統一天下以後,因為他已是一國之君,需要立儲日後繼承王位,也就是要立太子。太子之位自然是呂雉的兒子劉盈的,這無可非議。不過,戚夫人卻仗著自己受寵,總是給劉邦吹耳旁風,慫恿劉邦改立自己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
劉盈生性軟弱,劉邦本來也有些覺得他不合適當皇帝,而且他也很喜歡劉如意,所以動了改立皇儲的想法。不過,群臣對此卻很有意見,反對廢長立幼,不合規矩。只是劉邦一直沒有死心,仍和戚夫人盤算著怎麼將劉如意立為太子。
在呂后的心裡,自己不再受寵沒關係,但是誰也不能動搖自己兒子的地位。所以她首先聽從張良的建議,請商山四皓出山輔佐劉盈,鞏固他的太子之位。果然,劉邦見自己都請不動的商山四皓竟願意輔佐劉盈,也就不再有廢太子的念頭。
但劉邦還是有顧慮,擔心日後呂雉或者劉盈會對劉如意下手,所以任用了周昌作為趙王相國輔佐劉如意。因為當初周昌也是站在呂雉一邊的,反對劉邦廢黜劉盈,因此呂雉對他也很感激,不會對劉如意做太過分的事。
戚夫人
劉邦去世以後,呂雉輔政,除了不受寵的薄姬,呂雉將她和她的兒子劉恆打發出宮以外,其他妃嬪都遭到了呂雉的報復。而呂雉最痛恨的戚夫人,也被囚禁起來在宮中干雜活。戚夫人也受不了這樣的委屈,所以每天一邊勞作,一邊哀嘆:
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女!
正因為這首詩不僅沒有為她召喚來救星,反而害死了兒子劉如意。而在劉如意死後,呂后更加瘋狂地對戚夫人進行報復。
03
為了折磨戚夫人,呂雉就自創發明了人彘之刑。
《史記·呂后本紀》中記載:太后遂斷戚夫人手足,去眼,輝耳,飲瘖葯,使居廁中,命曰"人彘"。
《史記》中記載:居數日,乃召孝惠帝觀人彘。
呂雉報復完戚夫人以後,為了劉盈能像他老爹劉邦一樣,心狠一點,日後才能震懾朝臣。還特意將自己的兒子劉盈帶去參觀。當時的劉盈不知道什麼是人彘,但是見到戚夫人的慘狀之後,被嚇得生了一場大病。從此他對自己的母親也很恐懼,病了一年多才好。病好了以後,劉盈因為恐懼和壓抑而變得沉迷聲色犬馬,最後在23歲時就英年早逝。
按常理來說,人失血過多大概率沒有辦法存活太久的,那麼戚夫人成為人彘後多久才死亡的呢?
當時呂雉帶劉盈去看戚夫人的時候,距離戚夫人被做成人彘時已經過去了幾天,既然是過去了幾天,起碼也有三天吧,當呂雉看到戚夫人時,戚夫人嘴巴還微微張開,身子時不時還會動幾下。說明還是活的。所以戚夫人成為人彘以後,起碼還活了三天。
不過在劉盈見了戚夫人後,史書上就再也沒有關於戚夫人的記載,只說了她是在前194年去世的。以後世的王皇后和蕭淑妃兩人作參考,《新唐書》中記載著兩人是被做成人彘遭受折磨而死的。也只活了大概三天,因此也可以由此判斷,戚夫人同樣只活了三天。
畢竟她四肢被砍,五官也挖去了半數,失血必然過多。而且在被關進茅廁里的時候,呂雉沒有給她吃喝,一般人不吃不喝最多也只能熬一個星期。所以戚夫人在身心都遭到了極度摧殘的情況下,只活了幾天就去世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圖片源自網路,侵權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