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之最:第一部就是絕唱 最後一部未完成

2022年07月16日13:52:19 歷史 1156

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的二十四部正史,上起黃帝時期,下至明朝滅亡,連貫不斷的歷史記載,共計3000多卷,約5000萬字。絕對的浩如煙海,看完就是學富五車!

二十四史之最:第一部就是絕唱 最後一部未完成 - 天天要聞

先秦史書為何未列入正史?

二十四史之前,我國已經歷史文獻了。《尚書》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史書,包括《虞書》、《夏書》、《商書》、《周書》。從書名上可知,《尚書》記述了上古和夏商周的歷史。西周開始,周王朝和各諸侯國都有歷史文獻記載的傳統。孔子筆削《春秋》,就是對魯國國史《春秋》進行修訂,這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由於《春秋》過於簡略,後來又有了《春秋左氏傳》,後稱《左傳》,是中國古代一部敘事完備的編年體史書。不過,後人並沒有這幾部史書列入正史,倒不是因為輕視,而是把它們放到了更高的位置。

前四史:私人修撰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不過秦朝過於短暫,沒有修史。到西漢武帝時期,太史公司馬遷根據前人著述和自己的親身考察,寫成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開創了二十四史的先河。其後,東漢班固寫了《漢書》,晉朝陳壽寫了《三國志》,南朝范曄寫了《後漢書》,這三部史書與《史記》一起合稱「前四史」。

二十四史之最:第一部就是絕唱 最後一部未完成 - 天天要聞

需要注意的是,前四史都屬於私人修史,並非政府欽定。私人修史,可信程度更高,但是對史家個人影響難料。《史記》作者司馬遷為了個人修史,寧可受宮刑也不屈從於漢武帝的淫威,真無愧於太史公之名。班固、范曄皆身死獄中,陳壽也命運多舛。早知如此,何必修史?不如像班固之弟班超那樣,投筆從戎,馳騁沙場,封侯拜將。

二十四史

前四史之後,歷朝歷代不斷撰述前朝,形成了十史、十三史、十七史。

其中,唐朝是我國修史的一大高峰。姚思廉房玄齡魏徵等人,在唐高祖唐太宗的支持下完成了《晉書》、《梁書》、《陳書》、《北齊書》、《北周書》、《隋書》、《南史》、《北史》等,蔚為大觀,也使紛亂的南北朝歷史得以記載詳備。

二十四史之最:第一部就是絕唱 最後一部未完成 - 天天要聞

元朝脫脫丞相組織編纂《宋史》《遼史》《金史》,其中《宋史》496卷,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龐大的一部官修史書。

明朝修《元史》,形成二十一史。清朝修《明史》,形成二十二史。後來又增加《舊唐書》、《舊五代史》,形成乾隆的「欽定二十四史」。這是中國古代正史最大規模的匯刻。

未完成的第二十六史

北洋政府時期,柯劭忞編纂新元史、清史,北洋政府將《新元史》列入正史,合稱二十五史。而清史未經總閱就匆忙刊行,所以稱為《清史稿》。參與清史稿纂修的工作人員有300多人,編纂時間15年,成書536卷800餘萬字,雖有很多瑕疵,但也為清史研究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史料。

新中國成立後,在開國領袖的親子關懷下,中華書局啟動了二十四史整理計劃,到1977年出版點校本《宋史》,前後長達20年。

二十四史之最:第一部就是絕唱 最後一部未完成 - 天天要聞

20世紀以來,出現大量關於中國近代史和當代史的研究著作,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史學界迎來大發展,封建時代的官修史書從此一去不復返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戰犯的新生之路Ⅱ(391):董益三的變化 - 天天要聞

戰犯的新生之路Ⅱ(391):董益三的變化

邱行湘的木工技術不是吹出來的,三天時間,竟然神奇地將一些廢棄的鐵杴把、舊拖把把兒和前些時候為了擴大小菜園而砍掉的雜樹條子,全部給鏇成了嶄新的拖把把兒,足足八十多根,送到了縫紉組質檢組長董益三、黃維手中,二人認真地把關之後,給了邱行湘一個滿分
知名相聲演員在18時30分逝世!享年68歲 - 天天要聞

知名相聲演員在18時30分逝世!享年68歲

7月1日,記者從貴林社工作人員獲悉,江西省著名笑星、相聲表演藝術家原江西省曲藝家協會主席萬新明先生(藝名「小筱貴林」)於2025年7月1日18時30分在南昌逝世,享年六十八歲。
日本企圖吞併琉球的歷史事件 - 天天要聞

日本企圖吞併琉球的歷史事件

《中國研究文摘》由浙江大學劉東教授主編,10位海內外高校學者任編委,定期掃描海外中國研究前沿學術成果。本輯從數十種海外頂尖學術期刊精選論文32篇、書評12篇,所涉學科廣闊,涵蓋人文學科各細分領域,探討了諸如青銅時代的政治經濟學、唐代宦官世族政治、宋代的藝術史藝術、明清時期的白銀供應、清代邸報的發行與流通、...
歷史上的今天京師大學堂建立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今天京師大學堂建立

京師大學堂(Imperial University of Peking10),是北京大學在1898至1912年間的曾用名。作為戊戌變法的「新政」之一,學校創辦於1898年7月3日,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11,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國批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