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解嚴35周年 台灣社團吁蔡當局:遵循一中,朝兩岸和平協議邁進

2022年07月15日20:52:12 歷史 1509

紀念解嚴35周年 台灣社團吁蔡當局:遵循一中,朝兩岸和平協議邁進 - 天天要聞

「兩岸關係敵對狀態一日不解除,就沒有真正的和平! 沒有真正的兩岸和平,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解嚴!罔顧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就是走民主化的倒退路!」

今天是台灣「解嚴」35周年紀念日,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及多個社團代表上午10點半,齊聚台北地區領導人辦公室前凱達格蘭大道的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紀念碑前,宣讀《呼籲兩岸和解、反對重返戒嚴》宣言並提出訴求,呼籲民進黨當局正視台灣民眾期待兩岸和平、回歸交流的民意,停止一切歧視分化的敵對政策。

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前總會長、勞動黨主席、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召集人吳榮元表示,台灣的戒嚴和解嚴與戰後的兩岸關係具有緊密關聯,戒嚴來自於防控當年內戰蔓延到台灣,解嚴則主要來自兩岸從敵對轉向和解,應對和解交流的要求。因此,從戒嚴和解嚴的歷史脈絡來說,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是極為明確的歷史事實,因此解嚴是台灣民主化,更是標誌兩岸和解的重要里程碑。

吳榮元指出,面對當前嚴峻的兩岸關係,藉紀念解嚴35周年針砭民進黨當局背棄九二共識,破壞兩岸關係的錯誤政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蔣經國晚年以解嚴並開放兩岸交流,打開了兩岸和解的門路,也回應大陸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善意政策。年初蔡英文參訪蔣氏文化園區,發表肯定蔣氏任內對台灣的貢獻,我們希望蔡英文也為台灣民生福祉著想,重建兩岸和解的道路。

紀念解嚴35周年 台灣社團吁蔡當局:遵循一中,朝兩岸和平協議邁進 - 天天要聞

勞動黨主席吳榮元致辭

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總會長周弘奇表示,不應該把台灣戒嚴後發生的一連串白色恐怖大逮捕案件,看作是台灣一島的問題,而忽視這是國家內戰的結果。「解嚴」35年來,兩岸之間人民的往來交流緊密,兩岸經貿依存度非常高。甚至兩岸在解決因國家內戰而遺留的政治分歧上,曾經以「九二共識」的方式求同存異,但民進黨當局基於「台獨」史觀對內戰歷史的全盤否定,導致兩岸關係和解進程中斷,使得和平解決因內戰造成的國家未能完全統一的問題越益困難。近年來,兩岸關係從緩和,再度走向戒嚴時的肅殺,讓人不禁懷疑,兩岸內戰緊張危機爆發之日,會不會又是台灣新一波戒嚴之時,令人擔憂。

紀念解嚴35周年 台灣社團吁蔡當局:遵循一中,朝兩岸和平協議邁進 - 天天要聞

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總會長周弘奇致辭

中國統一聯盟黨創黨主席、《觀察》雜誌發行人紀欣說:每年的這一天,她總會想起1987年7月15日那天的激動心情。「這35年來我從未離開過台灣,但台灣現今真的解嚴了嗎?為什麼周遭的朋友不敢大聲主張兩岸和平統一?民進黨這六年多來的統治,讓我們知道,前人用血汗爭取到的權利已然喪失。今天唯有團結更多的人奮戰到底,不達目的決不罷休,才能使台灣真的解除戒嚴,真正實現沒有人需要為自己的政治立場擔心害怕。儘管在外部勢力的強力干預下,我們今天的鬥爭是更加的艱困。」

紀念解嚴35周年 台灣社團吁蔡當局:遵循一中,朝兩岸和平協議邁進 - 天天要聞

中國統一聯盟黨創黨主席紀欣致辭

台灣前「新聞局長」鐘琴指出,面對民進黨全面干預政、軍、媒體和校園,當前不少人心中有著「綠色恐怖」的陰影,讓人有重回戒嚴之感。民進黨當局2016年執政以來,企圖破壞兩岸同屬一中的法理事實,不斷升高兩岸關係對立,影響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與正常交流交往,不但棄民生經濟於不顧,更將台灣社會帶向戰爭邊緣。

活動並由白色恐怖受難烈士遺屬黃曉珊宣讀宣言,與會者向白色恐怖紀念碑獻花。參與活動的社團向民進黨當局提出三點呼籲:1、遵循兩岸同屬一中的法理原則,解除兩岸關係敵對狀態,朝向兩岸簽署和平協議邁進!2、正視台灣民眾期待兩岸關係保持和平穩定的民意,回歸正常交流交往,停止一切歧視分化的敵對政策!3、結束兩岸分裂的歷史與現狀,推動有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有利民生福祉的實質轉型正義!

蔡英文辦公室公共事務室派員出來接受《呼籲兩岸和解,反對重返戒嚴》宣言聲明後,順利結束。

(海峽導報駐台記者 吳生林 文/ 中國統一聯盟黨 供圖)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知名相聲演員在18時30分逝世!享年68歲 - 天天要聞

知名相聲演員在18時30分逝世!享年68歲

7月1日,記者從貴林社工作人員獲悉,江西省著名笑星、相聲表演藝術家原江西省曲藝家協會主席萬新明先生(藝名「小筱貴林」)於2025年7月1日18時30分在南昌逝世,享年六十八歲。
日本企圖吞併琉球的歷史事件 - 天天要聞

日本企圖吞併琉球的歷史事件

《中國研究文摘》由浙江大學劉東教授主編,10位海內外高校學者任編委,定期掃描海外中國研究前沿學術成果。本輯從數十種海外頂尖學術期刊精選論文32篇、書評12篇,所涉學科廣闊,涵蓋人文學科各細分領域,探討了諸如青銅時代的政治經濟學、唐代宦官世族政治、宋代的藝術史藝術、明清時期的白銀供應、清代邸報的發行與流通、...
歷史上的今天京師大學堂建立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今天京師大學堂建立

京師大學堂(Imperial University of Peking10),是北京大學在1898至1912年間的曾用名。作為戊戌變法的「新政」之一,學校創辦於1898年7月3日,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11,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國批國辦
南京:為離世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舉行熄燈悼念儀式 - 天天要聞

南京:為離世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舉行熄燈悼念儀式

當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為2025年離世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劉貴祥、謝桂英舉行熄燈悼念儀式,兩盞燈箱逐漸熄滅,兩位倖存者的照片從彩色變為黑白。截至目前,南京市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與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協會登記在冊的在世倖存者僅剩26人。7月2日,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後代代表和社會各界代表參加熄燈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