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環喜歡的荔枝到底是怎麼送到長安的?756年7月15日楊貴妃自縊

2022年07月15日00:20:34 歷史 1352


楊玉環喜歡的荔枝到底是怎麼送到長安的?756年7月15日楊貴妃自縊 - 天天要聞

薩沙歷史上的今天。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楊玉環喜歡的荔枝到底是怎麼送到長安的?756年7月15日:馬蒐驛之變:唐朝嘩變士兵殺楊國忠,逼迫唐玄宗楊貴妃自縊。

楊玉環喜歡的荔枝到底是怎麼送到長安的?756年7月15日楊貴妃自縊 - 天天要聞


誰都知道,楊貴妃喜歡吃荔枝。

楊貴妃本來是四川人,從小喜歡吃荔枝。到了長安以後,陝西不產荔枝,只能從四川運過去。

很快楊貴妃發現,廣東的荔枝比四川更好,從此改吃兩廣的荔枝。

不過,荔枝有自己的特性,就是一旦採摘以後就會迅速變質:荔枝一日色變,兩日香變,三日味變。

古代中國人使用過很多方法,藉此保存荔枝。徐勃的《荔枝譜》提到,採摘荔枝以後立即用竹筒和泥土包裹好,可以藉此保鮮。

這種保鮮方法並不靠譜,最多維持5天就會讓荔枝徹底變質。

楊玉環喜歡的荔枝到底是怎麼送到長安的?756年7月15日楊貴妃自縊 - 天天要聞


廣東新語》提出另一種用蠟密封荔枝的方法,據說可以保存數月。經過現代實驗後,發現這其實是製造蜜餞的方法,根本不是吃新鮮荔枝。

那麼,這裡就有個問題。

從廣東運送荔枝到陝西,需要多久?

歷史書記載:「荔枝七日夜至長安,人馬俱斃」。

說得有些誇張,也合情合理。從廣東到長安,大約有1600多公里的陸地距離,普通人騎馬需要10天以上的時間。

如果採用800里加急,夜以繼日地換人換馬運輸,速度可以提高很多。同時全國遍布的驛站,也可以大大提高速度。

楊玉環喜歡的荔枝到底是怎麼送到長安的?756年7月15日楊貴妃自縊 - 天天要聞


唐玄宗時代,全國建有水陸驛站1639個,從業人員超過2萬人,其中驛夫1.7萬人。

安祿山范陽起兵叛亂時,唐玄宗在長安,兩地相距3000里。然而短短6日內,唐玄宗就知道叛亂的消息。

但廣東怎麼也比河北要遠,給楊貴妃送荔枝的快馬,再怎麼緊急也不可能超過叛亂的警報。

說來說去,從廣東運輸荔枝到長安,至少需要7天時間。

荔枝用特殊方法保存,也只能維持5天。等到楊貴妃吃到荔枝時,豈不是都變質了。

當然不會了,這就是古人拍馬屁的智慧。

楊玉環喜歡的荔枝到底是怎麼送到長安的?756年7月15日楊貴妃自縊 - 天天要聞




實際上,廣東的荔枝根本不是用快馬運到陝西的,而是連著整棵樹運輸。

史書記載:「以連根之荔,栽於器中,有楚南至楚北襄陽丹河,運至商州、秦嶺不通舟揖之處,而果正熟,乃摘取過嶺,飛騎至華清官,則一日可達也。」

楊玉環喜歡的荔枝到底是怎麼送到長安的?756年7月15日楊貴妃自縊 - 天天要聞


翻譯一下就是,將整棵荔枝樹移栽到超大的花盆內,通過水運用船一直運到靠近長安的地方。因為沒有河道,無法再用船隻運輸。於是就將荔枝摘下來,利用快馬送到長安。

因為荔枝是連著樹運輸的,在樹上的時候自然不會變質。隨後陸地運輸不過1天時間,荔枝也不會變質。

那麼楊貴妃吃到的荔枝,仍然是鮮荔枝。

楊玉環喜歡的荔枝到底是怎麼送到長安的?756年7月15日楊貴妃自縊 - 天天要聞


聽起來似乎很容易,其實沒那麼簡單。

一來,將荔枝樹移栽到大花盆中,絕對是個技術活,需要高超的園藝家才能勝任;二來能夠運輸高大荔枝樹的船隻,肯定也是大船,不是小船能夠勝任的;三來移栽以後,荔枝樹會不可避免地出現大面積落果現象,最終可能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荔枝還在樹上,甚至可能全部落掉。也就是說,為了楊貴妃吃那幾顆荔枝,恐怕需要準備許許多多棵大樹。

楊玉環喜歡的荔枝到底是怎麼送到長安的?756年7月15日楊貴妃自縊 - 天天要聞


雖然說帝王享受生活也是全世界通例,為了區區一個女人吃幾顆荔枝,恐怕就要動用數千人為其服務,也就太過分了。

為什麼唐朝會在全盛的時候突然衰敗?同唐玄宗的窮奢極欲、不體恤老百姓,有著極大的關係。

聲明:

本文參考

圖片來自網路的百度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伊朗唯一的改革派總統候選人 還有機會贏嗎? - 天天要聞

伊朗唯一的改革派總統候選人 還有機會贏嗎?

在6月12日開始的總統競選活動中,他表現得非常積極,提出的主張也十分契合改革派支持者的口味,比如取消互聯網控制,不要強力干涉女性著裝,積極改善對外關係,不要主動與美國等外部國家對抗等。可以說,他不僅贏得了改革派選民的口碑,而且也受到不少關注伊朗事務的國際人士的
賣爆的秦L到底有無偷工減料?《懂車大爆炸》一拆到底給你答案! - 天天要聞

賣爆的秦L到底有無偷工減料?《懂車大爆炸》一拆到底給你答案!

老話說得好,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就知道了。這不,搭載第五代DM技術的比亞迪秦L DM-i因為低油耗長續航且定價非常親民的緣故,在上市之後一度遭遇各種黑公關乃至坊間的無端貶低嘲諷,並認為秦L一定是在人們看不見的地方進行「偷工減料」才能夠做到這樣的極致性價比,於是,比亞迪乾脆利落的「上才藝」--將整車進行全面的拆...
歷史死的最冤枉的十位將軍! - 天天要聞

歷史死的最冤枉的十位將軍!

在歷史的長河中,無數英雄豪傑以他們的智慧、勇氣與忠誠,書寫了波瀾壯闊的篇章。然而,命運弄人,有些將領雖功勛卓著,卻最終含冤而終,其命運之悲,令人扼腕嘆息。以下,讓我們以詩意的筆觸,穿越千年風塵,探尋那十位死得最為冤枉的將軍之不朽傳奇,感受他
文化中國行·紅色文物|百折不撓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紅色文物|百折不撓

新華社北京7月2日電 題:百折不撓新華社記者李浩、張博宇仲夏時節,延河水畔,陝西延安革命紀念館遊人如織。一本泛黃的書吸引了眾多目光,封面上毛澤東同志的筆跡雄渾蒼勁,不時有參觀者輕聲誦讀:「堅持抗戰,堅持統一戰線,堅持持久戰,最後勝利必然是中
被判流放到底有多嚴重?看看古代這些「熱門」流放地就能明白 - 天天要聞

被判流放到底有多嚴重?看看古代這些「熱門」流放地就能明白

「斬立決?」 「流放。」「去哪?」 「寧古塔。」「那不還是個死嗎?」在古代劇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句話「流放寧古塔」。俗話說好死不如賴活著,這撿了一條命,不用死的「流放」看似是要比死刑好上不少。但實際上,在許多古代人眼中,這流放寧古塔,還不比
馬伯庸要來蘇州啦!7月6日來江蘇書展感悟「歷史中的大與小」 - 天天要聞

馬伯庸要來蘇州啦!7月6日來江蘇書展感悟「歷史中的大與小」

現代快報訊(記者 白雁 張垚仟)又到7月,一年一度的江蘇書展如約而至。記者獲悉,7月6日下午,著名作家馬伯庸將在書展重點活動「書香中國·全民閱讀大講堂」上開講「歷史中的大與小」。馬伯庸是人民文學獎、朱自清散文獎、茅盾新人獎得主,其作品被評為沿襲「『五四』以來歷史文學創作的譜系」,致力於對「歷史可能性小說...
75組文物文獻,帶你走過「光榮之城」的紅色行跡 - 天天要聞

75組文物文獻,帶你走過「光榮之城」的紅色行跡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3周年之際,「光榮之城——上海市革命場館聯盟紅色文物史料展」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開幕。展覽彙集了75組文物文獻,展示中國共產黨在上海「誕生、啟航、出征」的光榮歷史,並以此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嘉鳴出席展覽開幕式。展覽聚焦中共中央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