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擔任吉林省一把手,57歲被審查,65歲被開除黨籍,活到93歲

2022年07月14日12:00:13 歷史 1487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面臨無數選擇,從出生到離去,人們在有限的自由中成長,又在有限的自由中做出選擇。小到明天吃什麼早餐,大到報考時糾結的專業,選擇對人的影響有大有小。

但每個人都不可否認的是,那些在關鍵時刻做出的選擇,總會影響這個人之後的命運。接下來我們要講的,就是一位曾選對又選錯的革命戰士,他的名字叫王淮湘。

他曾擔任吉林省一把手,57歲被審查,65歲被開除黨籍,活到93歲 - 天天要聞

1920年,王淮湘出生在我國山東省的台頭鎮。他出身於農民家庭,幼時就已經見過山河破碎的慘狀。

當家國有難,懷揣著一顆熾熱的愛國之心的王淮湘覺得自己理應有所作為。在這種想法的推動下,王淮湘在17歲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並在次年參加八路軍的游擊隊,開始了自己革命抗戰的旅程。

對那個時候的王淮湘而言,能夠加入我黨,能夠成為一名軍人,是光榮而值得慶幸的。他並不知道自己的前路究竟如何,也不知道自己會遭遇多少困難與險阻,他只是做出了這樣的選擇,並堅定地走了下去。

事實證明,王淮湘的這一次選擇是正確的。在經歷了多年的抗戰生涯後,王淮湘迎來了新中國的成立。但還沒等這個新成立的國家喘一口氣,朝鮮戰爭就爆發了。

在當時,抗美援朝的戰爭不得不打,也不能不打,於是王淮湘受中央調派,率領部隊前往朝鮮作戰。

在此期間,王淮湘以其優異的表現為抗美援朝戰爭做出了較大的貢獻,並在回國後被授予了朝鮮二級的自由獨立勳章

他曾擔任吉林省一把手,57歲被審查,65歲被開除黨籍,活到93歲 - 天天要聞

在這之後,王淮湘被調往東北任職,曾擔任東北軍區幹部部的部長。在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王淮湘被授予了大校的軍銜。

九年後,他又被授予了少將的軍銜。到這個時候,王淮湘的生活依然朝著欣欣向榮的方向發展,但文革的到來,卻讓王淮湘再一次站在了選擇的天平上。

在特殊期間,王淮湘被派往吉林任職,隨著職位的上升,他在1971年成為了吉林省的一把手,也就是吉林省的省委書記。但王淮湘並沒有像人們期待的那樣帶領著吉林更好地發展,反而成為了「四人幫」的擁躉。

在王淮湘主持吉林省工作期間,他不僅推行「大躍進」的思想,還製造了許多冤假錯案,給吉林省人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創傷。

更令人吃驚的是,在「四人幫」倒台後,王淮湘依然執著於阻礙國家與人民對「四人幫」的批判與處分,而這一次的選擇,也給王淮湘帶來了沉重的一擊。

他曾擔任吉林省一把手,57歲被審查,65歲被開除黨籍,活到93歲 - 天天要聞

由於王淮湘對「四人幫」過分親近,中央在後來詳細審查了王淮湘與「四人幫」之間的關係,審查結果表明,王淮湘在吉林省推行的很多政策,背後都有著「四人幫」的授意。

他依附於「四人幫」獲益,卻將人民與心中的信仰都拋之腦後,被一時的光鮮迷暈了眼睛。無論如何,王淮湘在文革期間的所作所為是不能夠被原諒的。

在王淮湘57歲那年,他被停職審查,並度過了從政以來最為灰暗的一段日子。對王淮湘的審查一直持續到八年後才有了最終的結果,於是在王淮湘65歲這一年,他被開除了黨籍,免去了身上的職務。

在這之後,王淮湘就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2013年,王淮湘因病逝世,終年93歲。

在退出政壇後,王淮湘的晚年生活也算得上平靜安寧,但這起伏不定的人生,終究給王淮湘染上了許多不同的色彩。堅定自己的信仰,理應是我們做出選擇時的第一方向。

他曾擔任吉林省一把手,57歲被審查,65歲被開除黨籍,活到93歲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戰犯的新生之路Ⅱ(391):董益三的變化 - 天天要聞

戰犯的新生之路Ⅱ(391):董益三的變化

邱行湘的木工技術不是吹出來的,三天時間,竟然神奇地將一些廢棄的鐵杴把、舊拖把把兒和前些時候為了擴大小菜園而砍掉的雜樹條子,全部給鏇成了嶄新的拖把把兒,足足八十多根,送到了縫紉組質檢組長董益三、黃維手中,二人認真地把關之後,給了邱行湘一個滿分
知名相聲演員在18時30分逝世!享年68歲 - 天天要聞

知名相聲演員在18時30分逝世!享年68歲

7月1日,記者從貴林社工作人員獲悉,江西省著名笑星、相聲表演藝術家原江西省曲藝家協會主席萬新明先生(藝名「小筱貴林」)於2025年7月1日18時30分在南昌逝世,享年六十八歲。
日本企圖吞併琉球的歷史事件 - 天天要聞

日本企圖吞併琉球的歷史事件

《中國研究文摘》由浙江大學劉東教授主編,10位海內外高校學者任編委,定期掃描海外中國研究前沿學術成果。本輯從數十種海外頂尖學術期刊精選論文32篇、書評12篇,所涉學科廣闊,涵蓋人文學科各細分領域,探討了諸如青銅時代的政治經濟學、唐代宦官世族政治、宋代的藝術史藝術、明清時期的白銀供應、清代邸報的發行與流通、...
歷史上的今天京師大學堂建立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今天京師大學堂建立

京師大學堂(Imperial University of Peking10),是北京大學在1898至1912年間的曾用名。作為戊戌變法的「新政」之一,學校創辦於1898年7月3日,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11,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國批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