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蔣介石歡喜佔領延安,見毛澤東住處一物,嘆道:我們輸了

2022年07月07日22:37:28 歷史 1494

1947年3月19日,胡宗南「攻陷」延安,立馬向蔣介石發送一條捷報。

蔣介石得知後大為興奮,決定秘訪延安,看看共產黨人是如何在這裡指揮百萬大軍的。

當時蔣介石率一行人乘坐「美玲號」專機來到延安。

萬萬沒想到僅僅一天的延安之行,直接讓他心態崩潰、徹夜未眠。

對蔣介石心理產生重大影響的原因,是他在毛主席住處看到了一件無法想像的物品!

次日,蔣介石懷著沉重的心情離開。

而這件物品帶給他的影響卻未因離開消散,乃至敗退台灣時。

蔣介石仍對眾幕僚說:我一生就去過一次延安,但這裡卻成了我的夢魘,也是我最為後悔的決定,那一天的見到的東西讓我明白,我是鬥不過毛澤東的!

那麼,蔣介石到底在延安有何所見,讓他有如此感慨?

1947年蔣介石歡喜佔領延安,見毛澤東住處一物,嘆道:我們輸了 - 天天要聞

這一切都要從胡宗南「攻陷」延安講起。

一 胡宗南「攻陷」延安

1947年4月,中外記者團55人乘坐飛機趕往延安,他們此行目的是為了慶祝胡宗南「閃擊延安」的壯舉,讓蔣介石在國際上多出出風頭。

當來到延安後,記者發現整個街道熱鬧非凡,百姓們對國民黨軍很是「擁戴」,不時有人說書賣藝,絲毫不受「閃擊延安」戰爭的影響,因而不斷吹噓國民黨的「愛民之策」。

然而,當報社記者來到延安戰俘營進行採訪時,卻發現了一絲貓膩,剛採訪過的「俘虜」又在另一個地方露面。

記者不解道:「我們剛剛不是見過面嗎?為何你又來到這裡了?」對方說:「我們是乘坐卡車來的……」

「你是誰?到底是什麼人?誰帶你來的?」

不過記者還沒繼續問下去,就被胡宗南拉到其他地方。

到了戰績陳列室後,記者發現裡面擺滿了衝鋒槍、美式機槍、中正式步槍,對此感到詫異,問道:「共軍不是使用小米加步槍嗎?」

副官聽了後愣了一下,又尷尬道:「這些槍支原是國軍的,但被共軍收繳了,如今又成為我們的戰利品。」

1947年蔣介石歡喜佔領延安,見毛澤東住處一物,嘆道:我們輸了 - 天天要聞

延安舊照

但不管怎麼解釋,國外記者們對這次「閃擊延安」充滿了不解和詫異。

還沒多久,新華社又報道一則新聞:西北解放軍主力於同年4月14日全殲胡宗南部15師135旅6000餘人,代旅長被俘虜。

這是咋回事?不是剛重創延安?為何中共仍有如此強悍的戰鬥力?

其實,事實正如他們所懷疑那樣,這場「閃擊延安」實際上是中共給胡宗南以及蔣介石下的套。

1946年6月,蔣介石撕毀停戰協定,發起了對解放區的大舉進攻,就此內戰正式打響。此時的國民黨控制全國76%的土地以及3.4億人口。

最重要的是,國民黨正規軍人數多達400餘萬人,且吸納日軍120萬人的裝備,再加上美軍軍事援助,可裝備39個師美械裝備。

而此時,中共領導的解放軍和民兵數量總計才不過120萬人,且裝備簡陋。正因國民黨軍佔據的巨大優勢,蔣介石揚言只需要3-6個月時間即可勝利。

可結果卻讓蔣介石大吃一驚,國民党進攻解放區卻屢屢失敗,截止1947年2月份時,解放軍在8個月內殲滅71萬國民黨軍,大大消滅敵軍的有生力量。

蔣介石為了擺脫被動局面,打起了攻打延安這一決策。

其實,陝甘寧邊區地理位置偏僻,且沒有太多糧草,很難養活太多士兵,其戰略地位有限。

1947年蔣介石歡喜佔領延安,見毛澤東住處一物,嘆道:我們輸了 - 天天要聞

蔣介石和胡宗南


但他主要目的並非佔領延安,而是想要摧毀中共黨政軍指揮中樞,動搖我軍軍心,並藉此獲得國際支持,一舉扭轉戰局。

而此時,陳賡在太原戰事吃緊,賀龍部隊在大同落了下風,劉鄧大軍遠在漢陽,難以在短時間內支援延安。

而此時,國民黨軍進攻延安,其用心險惡昭然若揭。

其實,蔣介石早就想打延安的主意,1940年7月時,他就給心腹陳立夫示意,讓其給西安的胡宗南「吹吹風」。

陳立夫來到西安後,對胡宗南各種暗示,可胡一直不開竅。氣得陳立夫直白道:「我要是你,直接調集兵力,一夜將延安拿下。」

不過,胡宗南死腦筋,說:「陳部長,此事需要蔣委員長的軍令,不然我是不會出兵的。」

陳立夫聽了直接吐血,此時正值國共合作抗日,蔣介石怎麼敢公開下令,他一氣之下當天離開西安。

而1943年時,蔣介石親自指示胡宗南進攻延安,不過還沒實施,其陰謀就被我黨揭穿。

不過這一次,蔣介石依舊讓心腹愛將胡宗南執行任務。同年3月4日這天,他就將胡提拔為西安綏靖公署主任,授意其制定「閃擊延安」方案。

胡宗南手裡擁有34個旅、25萬兵力,他將董釗第一軍、劉戡第29軍為主力軍,兵分兩路,從洛川宜川一帶向延安進發。

1947年蔣介石歡喜佔領延安,見毛澤東住處一物,嘆道:我們輸了 - 天天要聞

胡宗南(中間)

為了贏得此戰勝利,蔣介石可謂是下了血本,將美式槍械、飛機、重型火炮坦克配給胡宗南兵團,他本人也親自前往西安,督促其作戰。

同年3月11日,美國駐延安觀察組剛離開7個小時,國民黨軍就對延安進行大範圍轟炸。

不過除了在軍事上做好準備外,胡宗南又在政治上下了一番功夫,以籠絡延安百姓,徹底瓦解我黨在其的影響力。

他要求秘書熊向暉幫忙起草「施政綱領」,其中包括「耕者有其田」、「窮人當家作主」、「普及教育」等觀點。

一切準備就緒後,胡宗南於13日下達對延安的地毯式轟炸,並將裝甲車、坦克朝著延安一帶進攻。

保衛延安的解放軍最高指揮官是彭德懷,他制定了游擊戰蘑菇戰麻雀戰等戰術,利用有利地形和胡宗南兵團節節抵抗。

期間,各大機關人員陸續有序撤離,唯有毛澤東仍不願離開,他要堅持到最後一刻。

同年3月16日下午,毛主席正和周恩來、彭老總討論軍事,忽然外面傳來巨響,2發炮彈在門前爆炸,門窗玻璃震碎,周、彭擔心毛主席安危,勸其早點離開,主席始終不肯。

1947年蔣介石歡喜佔領延安,見毛澤東住處一物,嘆道:我們輸了 - 天天要聞

毛主席在陝北

次日,國民黨對延安發動更瘋狂的轟炸,投擲59噸炸藥,這讓整個延安成為火海。而此時,胡宗南兵團已逼近南泥灣、金盆灣一帶,延安城形勢愈發緊張,但主席仍不願離開。

同月18日,彭老總完成了7天阻擊任務,下令軍隊向西北、東部轉移,而延安最後一批機關幹部也已離開,只剩下毛主席等中共領導人以及少量警衛人員。

此時,敵機襲擊頻率愈發頻繁,毛主席警衛員十分緊張,紛紛勸其趕緊離開,主席卻笑而不語。

黃昏時,敵人先頭部隊已逼近棗園,王震勸主席立即撤離,警衛員也勸主席離開。

毛主席擺擺手,稱肚子餓了,要吃點飯填飽肚子。這讓警衛員目瞪口呆,但還是將準備好的飯菜拿了出來。

彭老總聽聞主席還沒走,離開嚷嚷讓主席儘快離開,敵軍即將破城,就這樣毛主席才答應撤離。

不過,毛澤東撤離前特別囑咐彭德懷,一定要讓部隊把房子、院子都打掃乾淨,讓胡宗南看看延安也不差。

就這樣,直到晚上8點,毛主席才撤離延安,留給胡宗南的只是一座空城。次日下午5點,紅都延安就此「淪陷」。

1947年蔣介石歡喜佔領延安,見毛澤東住處一物,嘆道:我們輸了 - 天天要聞

毛主席在陝北

二 「閃擊延安」計劃早已泄露

攻下延安後,胡宗南連忙找了個嚮導,他要巡視毛主席曾居住、工作的棗園,以彰顯自己的地位和實力。

然而,當胡宗南走到主席居住的窯洞後,來到辦公桌前,拉開抽屜,發現裡面放置一張紙條。

胡宗南將其打開後,發現這張紙條正是為他準備的,上面寫著:

「胡宗南到延安,勢成騎虎,進又不能進,退又不能退,奈何!奈何!」

看完這張紙條後,胡宗南這才知道自己中了空城計,延安並非自己辛苦打下來的,而是毛澤東拱手相讓。

他又下令士兵對延安進行搜查,發現延安根本就沒有中共機密文件,甚至連槍械、糧食都沒有,更別說有共產黨員在城中。顯然,共產黨早就知曉他的「閃擊延安」計劃,不然不會這麼快就轉運出去。

看了紙條後,胡宗南哈哈大笑起來,但隨即又憤怒的將紙條摔在桌子上。

其實,胡宗南的「閃擊延安」方案,早就被中共獲知,因而此戰必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那麼,我黨是如何獲知國民黨作戰方案的?這還要說起胡宗南身邊的機要秘書熊向暉。

1947年蔣介石歡喜佔領延安,見毛澤東住處一物,嘆道:我們輸了 - 天天要聞

熊向暉


熊向暉17歲時畢業於清華中文系,1936年12月秘密加入共產黨,後在周恩來的安排下秘密潛入胡宗南部。

因他和胡宗南是老鄉,且思想進步,深得胡宗南喜愛,得到其提拔和重用,很快,熊向暉就從侍從副官晉陞為機要秘書,成為胡身邊的大紅人。

1943年6月初,蔣介石秘密召開會議,提出攻打延安的計劃,而熊向暉第一時間得知該消息後,將其透露給延安方面,使得國民黨此次突襲計劃胎死腹中。

1947年,剛踏入婚姻的熊向暉計劃赴美留學深造,不過臨走前卻被胡宗南叫了過去,並給了他2份機密文件,希望其延期赴美,再輔助其一段時間。

熊向暉拿到這2份文件後,頓時吃了一驚。

原來,文件上寫著蔣介石進攻延安計劃以及陝北解放軍的兵力配置信息,如果蔣介石計劃成功,那對我黨極為不利。要知道陝北解放軍不過2萬之人,而國民黨方面卻擁有數十萬大軍,敵軍佔領兵力和裝備上的優勢。

熊向暉一方面幫胡宗南起草文件,一方面將重磅信息傳遞給聯絡人王石堅,再由其送到延安。就這樣,同年3月3日這天,絕密情報就被送往延安毛主席書桌上,而胡宗南軍長、師長等高官卻對其一無所知。

此後數月里,熊向暉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將胡宗南的情報源源不斷傳送到延安,從而使得敵人的一切攻勢被我軍輕鬆瓦解。

1947年蔣介石歡喜佔領延安,見毛澤東住處一物,嘆道:我們輸了 - 天天要聞

關於蔣介石進攻延安這一行動,其實毛主席早已預料。1946年12月,主席在接見西方媒體時,就提到:「蔣介石進攻延安計劃早已預定,但我們很大可能將敵軍打垮。」

有人問了,既然黨中央和毛主席提前獲悉敵人計劃,為何不提前設下埋伏將敵人一鍋端,而是選擇上演「空城計」呢?

其實,當時陝甘寧邊區的主要軍事力量為西野,而西野才不過2萬多人,糧食、武器供應不足,每個士兵也只能分到10發子彈。

而胡宗南作為蔣介石的嫡系,也是威名遠揚的「西北王」,一個兵團就多達25萬人,我軍自然是無法和敵人硬碰硬,而撤離延安是最明確的決定。

不過,當時的延安作為革命聖地,它是無數愛國人士和熱血青年嚮往的地方,很多人對於這一決定並不理解,其中反響最激烈的是中央書記處辦公室主任師哲

他回憶中在延安保衛戰打響後的一天晚上,自己特地從棗園騎馬急行幾十里趕到王家坪去見毛主席。

憂心忡忡地問主席備戰工作到底應該怎麼做?是否一定要疏散?可否設法保住延安而不撤退?

1947年蔣介石歡喜佔領延安,見毛澤東住處一物,嘆道:我們輸了 - 天天要聞

毛主席講話


主席點燃了一支煙,轉過來微笑著打開了話匣子:「你的想法不高明,不高明。你知道嗎?蔣介石的阿 Q 精神十足,佔領了延安,他就以為自己勝利了。但實際上只要他一佔領延安,他就輸掉了一切。」

師哲聽了後恍然大悟,連連稱讚主席太高明。

在接見延安的一些幹部時,主席解釋道:

「我軍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於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敵人進延安是握著拳頭的,他到了延安,就要把指頭伸開,這樣就便於我們一個一個地切掉它。要告訴同志們:少則一年,多則二年,我們就要回來,我們要以一個延安換取全中國。」

延安的一些百姓們也不希望黨中央離開,主席用更通俗的話說道:

「譬如有一個人,背個很重的包袱,包袱里儘是金銀財寶,碰見了個攔路打劫的強盜,要搶他的財寶。這個人該怎麼辦呢?如果他捨不得暫時扔下包袱,他的手腳很不靈便,跟強盜對打起來,就不會打贏,要是被強盜打死,金銀財寶也就丟了。反過來,如果他把包袱一扔,輕裝上陣,那就動作靈活,能使出全身武藝和強盜對拼,不但能把強盜打退,還可能把強盜打死,最後也就保住了金銀財寶。我們暫時放棄延安,就是把包袱讓給敵人背上,使自己打起仗來更主動,更靈活,這樣就能大量消滅敵人,到了一定的時機,再舉行反攻,延安就會重新回到我們的手裡。」

正是主席的耐心解釋,機關幹部和陝北百姓才知道撤離延安的重要意義。在主席離開那晚,老鄉們紛紛為主席送行。

三 胡宗南虛報戰果

胡宗南意識到延安是一座空城後,開始為難起來。如實上報延安戰況,那他「天子門生第一人」的名聲不保,也不會有任何獎勵;而隱瞞真相,誇大戰果,那就可名利雙收。

正在其猶豫之時,參謀團已幫其擬定好電報,內容是:延安大捷,我軍經七晝夜激戰,是役俘虜敵上萬餘,繳獲武器彈藥無數,正在清查中。

1947年蔣介石歡喜佔領延安,見毛澤東住處一物,嘆道:我們輸了 - 天天要聞


就這樣,胡宗南將電報發到蔣介石手中,之後又在媒體上吹噓:「延安一戰十分激烈,殲滅敵軍3000人,俘虜一萬餘人,敵人倉皇逃竄,我軍佔領整個延安城。」

蔣介石得知後大為激動,「共匪」老巢被端,這是如此偉大的戰績,一定要在媒體上大肆宣揚,鼓舞國民黨軍孱弱的士氣。誰知,在媒體吹噓下,原本俘虜一萬多人的戰果,直接擴大到五萬之人,當時中央紅軍才2萬多人,可見其可笑至極。

而後,蔣介石授予胡宗南「河圖勳章」,且將其提拔為「陸軍上將」,並讓胡做好迎接中外記者團的準備。

聽了此言,胡宗南激動的內心直接被澆上一盆冷水,畢竟整個延安城找不到一個共產黨員、一封機密文件、一粒糧草,如何才能糊弄媒體?

胡宗南連忙將自己一個團的武器拿出來,並布置一個戰績陳列館,還挖掘了不少墳墓,製造慘烈的戰場。

至於俘虜怎麼辦?胡宗南下令在延安附近進行搜捕,將一切可疑分子抓捕充當俘虜,很快就抓捕了500名村民,之後又從兵團中挑選出1500名士兵冒充俘虜,建造了十座戰俘營。

為了採訪時不露餡,胡宗南還特別對這些人進行特訓,讓其將問題、答案背牢,以應付記者採訪。

1947年蔣介石歡喜佔領延安,見毛澤東住處一物,嘆道:我們輸了 - 天天要聞

就這樣,同年4月4日,中外記者團抵達延安,在胡宗南的最佳編劇和主演下,記者們被牽著鼻子走。

當時一則消息報道,記者採訪一個「共匪」旅副司長,此人黑胖黑胖,鬍子邋遢,張口就是運動戰、陣地戰等,說的確實有點意思。

因當時社會對共產黨了解比較少,以為這就是共產黨人,紛紛吐槽說:「原來共產黨員是這個模樣,沒啥大不了。」

然而,正在記者團離開後沒多久,毛主席就指揮創下「青化砭大捷」,殲滅國民黨31旅3000人。之後,彭老總又指揮西野全殲蟠龍鎮守敵6700人。

就這樣,「閃擊延安」後數月內,胡宗南兵團在戰場上損失慘重,且一直被西野牽著鼻子走,正應了主席那句話「進退兩難」。

三 蔣介石延安之行

然而,此時的蔣介石並不知道胡宗南面臨的困境,反而仍沉浸在「閃擊延安」的勝利果實之下。他為了了解延安真實面貌,決定親自去延安一探究竟。

胡宗南得知後,立馬做好萬全準備。如花費數十萬法幣鋪設一條碎石路,又將原邊區政府交際處進行修繕。

1947年蔣介石歡喜佔領延安,見毛澤東住處一物,嘆道:我們輸了 - 天天要聞


為保證老蔣安全,他還在城市各路口增設兵力駐守,派憲兵隊日夜巡邏,使得整個延安城戒備森嚴,連一隻鳥兒也飛不進來。

為製造熱烈氣氛,他將「歌唱團」布置在人群中,並直接將我黨的《東方紅》拿過來改變,將歌詞篡改為「中國出了個蔣中正」,還要求他們高喊「蔣介石萬歲」等口號。

1947年8月,蔣介石、宋美齡夫婦以及俞濟時蔣經國等一眾官員乘坐「美玲號」專機抵達延安。

此時,早已在一旁等待的中央社記者圍了上來,蔣介石自信道:「2年前我邀請毛澤東去重慶,可今天我前來延安回訪,並非是毛澤東邀請我,反而是我不請自來,想來看看這裡是什麼樣子。」

說完後,蔣介石等人坐上美式吉普車,朝著清涼花園駛去,來到下榻賓館休息一會後,蔣介石又決定來到延安城視察民情。

當他出來後,道路兩旁早已圍滿人群,偽裝成百姓的特務們便拍手叫好便高喊「蔣介石萬歲」等口號,這讓老蔣心情大好。

次日一大早,蔣介石來到部隊中,對營長以上級別的軍官訓話,並和部分官兵合影。但突然,蔣介石叫住胡宗南,稱要去楊家嶺看一下中共領導們的指揮所,胡宗南不敢怠慢,連忙驅車前往。

1947年蔣介石歡喜佔領延安,見毛澤東住處一物,嘆道:我們輸了 - 天天要聞

蔣介石延安之行


很快,蔣介石一行人來到了棗園,這裡是中央社會部駐地。到來前,蔣介石曾多次幻想這裡一定奢華闊氣,可沒想映入眼帘的卻是破舊的木門和一棟棟土窯洞。

很快,蔣介石走進毛澤東居住過的窯洞,發現窯洞非常狹小,和百姓居住的沒啥不同,房間內的舊書桌坑窪不平,床也十分簡陋,還有一把破舊的椅子,整個房間就這三件傢具。

蔣介石看了後驚訝不已,沒想到毛澤東竟然居住在如此簡陋的房間內。這一刻他愣住了,他想起自己居住在別墅內,家裡都是進口傢具。就連來到延安,胡宗南也為其備上最好的生活用具,還特地從西安運來餐具、浴缸、馬桶等。

他很難想到,作為共產黨的最高領導人,其居住環境和農民無異,連自己家廁所都不如。而這樣一位對手,是如何在如此惡劣環境下保有旺盛精力,指揮千軍萬馬的?

又如何在坑窪不平的書桌上下達各種作戰指令的?

蔣介石內心百感交集,他又來到周恩來、朱德、劉少奇等中共領導人的房間,發現幾乎每個房間都很簡陋。

1947年蔣介石歡喜佔領延安,見毛澤東住處一物,嘆道:我們輸了 - 天天要聞

此外蔣介石還發現每個中共領導人所住的窯洞外都放置一個奇怪的木架子。

蔣介石很是好奇,這個木架子到底有什麼作用?胡宗南說道:「這是紡車,用來織布的。」

蔣介石出身優越,家族世代做生意,他從小就吃喝不愁,自然是沒下過農田,也沒見過那些農用器具,對百姓日常使用的農具一概不知,因而看到木架子頓感好奇。

胡宗南又說道:「陝甘寧邊區早就被我大軍包圍,使其和外界交流不暢,因而這裡物資匱乏。因此,不管是毛澤東還是周恩來,每個共產黨領導人都會在沒事時親自紡紗。」

蔣介石聽了後臉色煞白,他不服氣的擺弄一番,誰知被木刺劃傷手,當即氣得青筋暴露,他沒想毛澤東竟然還會幹著這種粗活。

在蔣介石的世界觀內,一黨領袖是絕對不能放低姿態干粗活的,但毛澤東卻用事實證明他的與眾不同,始終和人民群眾走在一起。看著眼前的紡車,蔣介石沉默不語,但他內心卻已明白自己為何會輸。

突然,一個老農扛著鋤頭走過,蔣介石立馬上前問道:「你見過毛澤東嗎?」

老農笑眯眯地說:「肯定見過啊,他經常去我家吃棗子,我們可熟悉了。」

「你送他吃的嗎?」

「怎麼會,他花錢的,每次吃都給錢。」

1947年蔣介石歡喜佔領延安,見毛澤東住處一物,嘆道:我們輸了 - 天天要聞


蔣介石不甘心,他接著問道:「毛澤東穿著打扮如何?」

「和那些普通士兵一樣,穿著舊衣服,全身打補丁,穿著草鞋。」

蔣介石聽了後面色鐵青,他沒想毛澤東竟然是如此樸素、堅守原則之人,從來沒拔高自己身姿,始終和人民群眾為伍。

隨後,蔣介石擺手讓老農離開,一言不發的發獃,他終於意識到為何共產黨永遠打不倒,也明白為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蔣介石又來到了抗大學校,他發現這所軍校不過是簡陋的窯洞組成,沒有嶄新的教具,就連黑板也不過是用木炭灰塗黑,學員們坐在低矮的小凳子上露天停課。

蔣介石看了後不禁感慨:黃埔軍校的武器、教材、裝備比這強上太多倍,但為何會打仗的人遠比不上抗大?這是咋回事?

胡宗南和一眾高官面面相覷,他們在戰場上均吃了解放軍的大虧,自然不敢說什麼。

回到住處後,蔣介石在房間內連連感慨:「我終於知道我為何輸了!」

確實,蔣介石的延安之行所見所聞都超乎他預料,他看到毛澤東的生活環境以及日常狀態後,就知道共產黨人是戰無不勝的。

當晚,蔣介石並沒有住在豪華賓館內,反而是睡在原中央軍委大院,這一夜他徹夜難眠,思考自己和毛主席的不足。

次日,蔣介石匆匆離開讓他如芒背刺的延安,他本以為的延安之行是一場驚喜,卻沒想是一場心靈洗禮,他也終於明白什麼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1947年蔣介石歡喜佔領延安,見毛澤東住處一物,嘆道:我們輸了 - 天天要聞


而當蔣介石剛回到南京不久,就聽到胡宗南36師2個旅6000餘人在沙家店一帶遭全殲;緊接著36師28旅在清澗岔口被解放軍全殲。

就在蔣介石離開延安的9個月後,1948年4月22日,延安再次回到共產黨和人民懷抱中。

三大戰役過後,國民黨百萬精銳主力消耗殆盡,渡江戰役更是直搗黃龍,一舉攻下南京總統府

蔣介石倉皇敗退台灣,臨走前他感慨道:「我就去過一次延安,但這裡卻帶給我心理的夢魘,那天的所見所聞,讓我知道我鬥不過毛澤東,這種失敗都是註定的。」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玻利維亞要加入金磚集團,美國很惱火!中情局是世界毒瘤 - 天天要聞

玻利維亞要加入金磚集團,美國很惱火!中情局是世界毒瘤

玻利維亞的未遂政變,只持續三個小時就失敗。前陸軍總司令蘇尼加被捕,他控犯有恐怖主義和武裝叛亂罪。很明顯,這位老將沒有得到民眾的任何支持。俄羅斯政治家杜金 (Aleksandr Dugin)把這次政變定義為「顏色革命」。他在社交平台寫道,背後
嫪毐,兩個字怎麼讀?什麼意思? - 天天要聞

嫪毐,兩個字怎麼讀?什麼意思?

第一個字嫪字,一個女字旁,一個謬字的一半,有人說這個字是姓。有沒有這種可能性呢?有這種可能性。因為上古姓許多都帶有女字旁,所以不排除嫪是流傳下來的古姓,至少不排除這種可能性。第二個字毐,上面一個士,下面一個毋。
讓文物「活」起來 沉浸式穿越歷史讓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 天天要聞

讓文物「活」起來 沉浸式穿越歷史讓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河南文化底蘊深厚,文物數量位居全國前列。近年來,河南堅持讓文化遺產火起來,讓傳統文化閃亮起來,讓文旅市場豐富起來,打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文旅品牌。總台記者 田萌:我現在是在安陽殷墟博物館的新館,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被證實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而且在這裡發現了我國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從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