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朝的軍事體系是怎麼樣的?其中透露了晉朝滅亡的原因

2022年07月06日09:51:01 歷史 1014

前言

司馬家族建立晉朝之後,以司馬家族為核心,建立了晉朝獨特的軍事治理體系。晉朝的軍事治理體系充滿了家族式的中央集權統治色彩,它代表的是司馬家族的最大利益。縱觀晉朝的軍事治理體系,可以輕易發現,晉朝時期,社會局勢動蕩,邊疆不穩,是有一定原因的。

晉朝的軍事體系是怎麼樣的?其中透露了晉朝滅亡的原因 - 天天要聞

▲八王之亂

晉朝的軍事體系

1、繼承曹魏之制

司馬懿家族在經歷了與曹魏家族的幾十年鬥爭之後,最終戰勝曹魏家族。公元265年12月,司馬炎登帝。由此開始,司馬家族的晉朝拉開了歷史的序幕。在曹魏時期,連年的戰爭動亂,造就了曹魏強大的軍事制度體系,曹魏時期的軍事體系是十分完善的。司馬家族一統天下之後,承襲了曹魏時期的軍事制度。從某種層面而言,司馬家族的天下得於曹魏,在其獲得天下之後,仍然是以曹魏的手段來治理天下的,如此說來,世人皆說司馬家族奪得曹魏的果實,是有一定道理的。

當然,或許正是因為司馬家族在諸多方面皆承襲曹制,在整個晉朝,社會制度都充滿了弊端。這其中緣由在於,司馬家族雖盡全力效仿曹魏的制度,但這些制度畢竟非出自司馬家族之手,司馬家族在學習曹魏治理天下手段的過程中,僅習得皮毛,其內在精華與深奧之處,並未領會。

晉朝的軍事體系是怎麼樣的?其中透露了晉朝滅亡的原因 - 天天要聞

▲西晉的戰亂

2、統軍首領

早在西漢時期,國家的統軍首領通常便為大都督,大都督是國家的最高軍事權擁有者。西漢王朝之所以設置大都督這一職位,一方面是為了方便對外征討,另一方面是為了方便軍權的集中。大都督制度發展至曹魏時期時,有了一些新的變化,為了加強地方統治,曹魏統治集團在大都督職位下設了都督,負責管理地方軍事。據歷史記載,曹操曾以夏侯惇為都督,負責管理地方軍事。曹操去世後,其兒子曹丕繼承王位,曹丕如曹操一樣,都有著稱霸天下的野心。

晉朝的軍事體系是怎麼樣的?其中透露了晉朝滅亡的原因 - 天天要聞

▲曹丕畫像

繼位之後的曹丕為了加強國家的軍事管理,將全國分為了7個軍事戰區,每個軍事戰區設置了一個都督。由此開始,地方性的都督職位正式誕生。司馬家族奪得曹魏天下後,曹丕所創立的都督制度被司馬家族所繼承。當然,作為一個氏族家庭,司馬家族決心以家族之力治理天下,在設置都督制度的同時,將都督之位全部給予了司馬家族自家之人。

從都督制度的繼承可以輕易看出,司馬家族的治國理念中有著致命的缺點,這種致命的缺點在於,司馬家族妄圖以自家人治理整個天下,這必然會導致晉朝的最終衰敗。古今中外,任何王朝,如果不能以開放的心態來對待國家統治,任人唯親,等待的這個王朝的,必將是覆滅。

晉朝的軍事體系是怎麼樣的?其中透露了晉朝滅亡的原因 - 天天要聞

▲西晉的貴族生活

3、三級管理制度

司馬家族建立了晉朝之後,為了加強對天下的統治,建立了三級軍事管理制度。從某種層面而言,司馬家族所建立的三級軍事管理制度,是一種極其優越的中央集權式軍事管理制度。在三級軍事管理制度中,司馬家族將晉朝的天下軍事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等級為州等級,第二等級為郡等級。第三等級為縣級。司馬家族一統天下之後,將天下分為19個州,19個州之下又繼續分化了73個郡,73個郡之下又繼續分化了上百個縣。

在各州之中,各州的軍事長官由刺史代理,在各郡之中,各郡的軍事長官由太守代理,在各縣之中,各縣的軍事長官由縣令來代理。由此,西晉形成了嚴格的中央集權式軍事管理制度。

在三級管理的軍事體系中,司馬家族創造了中國封建歷史軍事管轄的輝煌。在這種軍事體系中,各級各單位軍事長官對軍隊只有領導權而沒有擁有權,軍隊的最終擁有權歸屬於司馬家族,各級各單位軍事長官僅僅對軍隊的領導權進行代理。司馬家族憑藉著最優越的體系,實現了對軍事長官的軍事剝削,使得軍事長官雖有權調動軍隊,但卻並無實權。由此可見,在司馬家族的統治理念中,司馬家族依然將天下視為司馬自家所有,對於其他人才,只能為其用,但不可真正予以信任。不得不承認,至少在三級管理體系中,司馬家族的統治思維是極其智慧的,這種管理體系透露出司馬家族已經深諳封建統治之道。

晉朝的軍事體系是怎麼樣的?其中透露了晉朝滅亡的原因 - 天天要聞

▲西晉司馬炎

4、任人唯親

雖然三級軍事管理制度給司馬家族治理天下以充分保證,但作為一個家天下的王朝,為了進一步將天下大權穩固地掌握在司馬家族之手,司馬家族將自己的子孫封到各地,進一步掌控天下軍權。在晉朝時期,統治者將天下各地的城池分封至司馬家族子孫手中,對司馬家族的子孫賦予軍權,希望以這種方式來實現與三級軍事管理制度相互呼應的效益,從而達到對天下大權的絕對掌控。但可惜,這種軍事制度並沒有給司馬家族帶來美好的國運。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郡國制的弊端已經完全顯露,將皇氏子孫或功臣後代封為諸侯王,雖然從表面而言,能夠體現皇恩浩蕩,能夠有效實現中央對地方的把控。但事實上,這種以封地封王為手段的國家治理體系對國家的國運有著根深蒂固的威脅。在司馬家族看來,只要天下各地屬於司馬家族,天下就是司馬家族的。但可惜,晉朝統治者忽略了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司馬家族內部也會引發動亂。歷史的事實證明,晉朝的八王之亂,給司馬家族的統治帶來了沉重的打擊,而八王之亂的根源,就在於早期晉朝統治者將土地和權力分封給子孫。

晉朝的軍事體系是怎麼樣的?其中透露了晉朝滅亡的原因 - 天天要聞

▲西晉對外戰爭

獨特且優秀的兵種

1、北府兵

晉朝天下本質上是一種家族天下,甚至更具體而言,是司馬家族之天下。在整個晉朝時期,氏族大家庭的勢力十分強大,許多朝中重臣,都盡心竭力地打造自己的氏族大家庭。晉朝時期,許多氏族大家庭的領袖都打造了自己的軍事力量。在眾多軍事力量中,最具戰鬥力的莫過於北府兵。北府兵是謝安幕府的專用之兵,在晉朝歷史發展過程中,曾對晉朝的歷史發展做出過極大的貢獻。在晉朝與前秦之戰中。北府兵大敗苻堅大軍,保衛了晉朝的統治。

晉朝的軍事體系是怎麼樣的?其中透露了晉朝滅亡的原因 - 天天要聞

▲西晉社會中的士大夫

北府兵是晉朝軍事體系特色的一個縮影,在晉朝時期,隨著各個氏族大家庭實力的不斷上升,氏族大家庭們開始打造自己的軍事團體,這些軍事團體以幕府的形式在晉朝社會中存在著。從某種層面而言,幕府的存在,是晉朝社會穩定的重要支柱。晉朝時期,世襲門閥雖然眾多,但此時的世襲門閥大多能夠緊緊地圍繞在統治者周圍,世襲門閥之間雖然經常爆發矛盾,但在面對家國利益時,世襲門閥們通常能夠團結一致,抵禦外敵。因此,晉朝時期,每逢與外敵發生衝突,晉朝的各個幕府軍隊都會傾巢而出,為國而戰。由此可見,晉朝社會,雖然存在著種種弊端,但從整體而言,各個氏族大家庭的強盛,為晉朝社會的穩定,做出過極大的努力。

晉朝的軍事體系是怎麼樣的?其中透露了晉朝滅亡的原因 - 天天要聞

▲晉代的生活

2、世兵制

晉朝時期,北方邊疆連年動蕩,動蕩的邊疆使得晉朝統治者開始重新制定新的邊疆防禦政策。北方生存條件惡劣,這使得許多士兵十分排斥守衛北方。並且,晉朝時期,各個氏族大家庭的私人軍隊均遠離邊疆,這對晉朝邊疆治理極為不利。為了穩固邊疆,晉朝統治者創造了世兵制。所謂世兵制,是指統治者將一定的家庭派往邊疆地區,這些家庭的子孫世世代代為兵,替朝廷守衛邊疆。

從某些層面而言,世兵制這是殘酷的,它以無數個家庭的犧牲為代價,換取國家的穩定,這是封建統治者貪念的體現。但從另一些層面而言,世兵制體現的是我國古代普通家庭守衛國家安全的決心,體現的是社會最底層普通民眾的家國情懷。世兵制雖然充滿了詬病,但世兵制下的無數邊疆家庭,是值得我們敬佩和歌頌的。

晉朝的軍事體系是怎麼樣的?其中透露了晉朝滅亡的原因 - 天天要聞

▲西晉大軍

總結

晉朝時期, 受司馬家族統治思維的影響,整個天下透露出一種以氏族家庭利益為根本的價值體系。在這種價值體系維繫下,晉朝的軍事體系也透露出了一些弊端,但無論如何,作為一個大統一王朝,晉朝結束了自西漢以來的天下分裂割據局面,對我國封建歷史進程,有過獨特的貢獻。

參考文獻:

《史記》

《資治通鑒》

晉書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清朝花木蘭:潛規則清秀下屬,懷孕後偷換身份,終遭拋棄 - 天天要聞

清朝花木蘭:潛規則清秀下屬,懷孕後偷換身份,終遭拋棄

在《清朝野記》中,我叫陳統領,世人皆稱我為清代花木蘭。然而,我女扮男裝從軍後,因作戰英勇一路榮升將軍,用刀逼下屬侍寢,懷孕後互換身份,最終卻被負心漢無情拋棄。故事始於同治初年,清廷大將多隆阿從湖南揮軍進軍陝西平叛。
玻利維亞要加入金磚集團,美國很惱火!中情局是世界毒瘤 - 天天要聞

玻利維亞要加入金磚集團,美國很惱火!中情局是世界毒瘤

玻利維亞的未遂政變,只持續三個小時就失敗。前陸軍總司令蘇尼加被捕,他控犯有恐怖主義和武裝叛亂罪。很明顯,這位老將沒有得到民眾的任何支持。俄羅斯政治家杜金 (Aleksandr Dugin)把這次政變定義為「顏色革命」。他在社交平台寫道,背後
嫪毐,兩個字怎麼讀?什麼意思? - 天天要聞

嫪毐,兩個字怎麼讀?什麼意思?

第一個字嫪字,一個女字旁,一個謬字的一半,有人說這個字是姓。有沒有這種可能性呢?有這種可能性。因為上古姓許多都帶有女字旁,所以不排除嫪是流傳下來的古姓,至少不排除這種可能性。第二個字毐,上面一個士,下面一個毋。
讓文物「活」起來 沉浸式穿越歷史讓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 天天要聞

讓文物「活」起來 沉浸式穿越歷史讓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河南文化底蘊深厚,文物數量位居全國前列。近年來,河南堅持讓文化遺產火起來,讓傳統文化閃亮起來,讓文旅市場豐富起來,打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文旅品牌。總台記者 田萌:我現在是在安陽殷墟博物館的新館,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被證實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而且在這裡發現了我國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從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