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在位3年就亡國,他是如何把一副好牌打得稀爛的

2022年07月05日12:19:29 歷史 1672

秦二世在位3年就亡國,他是如何把一副好牌打得稀爛的 - 天天要聞

秦二世胡亥,同趙高合謀鑽了秦始皇死後權力交接的空子,接手了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的權柄,卻只用3年時間,就將王朝埋沒,自己也落得個自我了斷的下場。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他是如何在短短3年時間就亡國身死的呢?

《史記》記載,秦始皇臨終前,已經寫了一封加蓋印璽的詔書給長子扶蘇,讓遠在北方的扶蘇趕回咸陽主持自己的後事,其用意不言而喻。但是詔書沒有直接交給使者,也可能是秦始皇已經沒有能力交給使者,而是放在了掌管印璽的中車府令趙高那裡。此時秦始皇正在外巡遊,身邊只有胡亥這一個皇子。於是,趙高抓住這個空檔,與胡亥密謀,拉攏丞相李斯,篡改詔書,胡亥搖身一變成為了秦二世。

秦二世在位3年就亡國,他是如何把一副好牌打得稀爛的 - 天天要聞

接手秦王朝的權力寶座,對秦二世而言,可以說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秦始皇在位的第26年一統天下,此時,已經經過12年的鞏固,外患基本解決,度量衡已經統一,法令順利推行,郡縣制基本成型,大一統王朝的雛形基本形成。當然,秦二世也面對了很多問題,比如得位不正、百官不服、百姓未歸心、山東遺老未消化等。但總體而言,這是一副好牌,如果秦二世打得好,大概率是人生贏家。

但是,已經二十一歲的秦二世,心智本該基本成熟,但他接下來的表現卻極其反智。接手皇權三年中,就將一副好牌打得稀爛。

秦二世自知得位不正,登基之初,立即辦了2件事,以宣示自己是正統。第一件是增加秦始皇祭祀用品,這在古代的確能起到宣示正統的作用,百官的反應是扣頭贊同。說明這個主意還是不錯的,雖然對百姓而言沒有益處,但是對朝局而言,起到了穩定的作用。第二件事是出巡,像秦始皇一樣去巡視郡縣。《史記》記載「春,二世東巡郡縣,到碣石,並海,南至會稽,至遼東而返」。這次巡遊,基本涵蓋了全國,宣示了新皇帝已經登位,每到一處,見到秦始皇立的石碑,就在上面刻字,來彰顯秦始皇的豐功偉績。這件事,也辦得還不錯,最起碼在封建社會中,彰顯先皇的豐功偉績,任何人都是無可厚非的。

但是,接下來的事,則開始顯現出秦二世的反智了。他感受到了自己沒有黨羽,百官不服,諸皇兄覬覦自己的帝位,皇帝寶座坐不穩。於是聽從趙高的意見,用各種罪名誅殺大臣和諸皇兄。這樣一來,就形成了權力真空。按正常人的邏輯,此時應該選派自己信得過的人接管權力,才能穩定皇權。但是秦二世並沒有安排自己的人去接手,也可能他根本就沒有黨羽,沒有自己信得過的人。於是,趙高就鑽了這個空子,安排自己的黨羽填補了空缺,皇權開始旁落。

秦二世在位3年就亡國,他是如何把一副好牌打得稀爛的 - 天天要聞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秦二世繼位之初,趙高雖然能夠影響到秦二世,但並不能完全控制他。秦二世能夠預感到威脅,用殘暴的手段加以處理,這對於穩定朝局還是起了一定作用,但自己剛登位就大開殺戒,搞得皇室成員驚恐,百官為了保持官位苟且容身,百姓振動。與此同時,他輕信了趙高,認為趙高不過是一個宦官,不會威脅皇權,在自身沒有信得過的人的情況下,讓趙高鑽了空子。他先是犯了政治急躁症,又得了政治幼稚病,只用了3個多月的時間,就將朝局攪亂,埋下了禍根。

秦二世元年4月,他巡遊結束回到咸陽,開始著手繼續修建阿旁宮。修建阿房宮,說明秦二世此時身在險境卻不識險。皇權已經開始旁落,群臣對秦二世敢怒不敢言,已經有眾叛親離的傾向,朝中處處是趙高的黨羽,趙高對秦二世表面順從,暗地裡卻在積蓄力量。然而他卻要繼續破壞自己的政治資本。他徵發5萬餘人到到咸陽來加強咸陽的防衛,又預估到這5萬人的糧食供應需求很大,從各地徵集糧草,並且下令負責運輸糧草的人要自帶口糧,咸陽以外300里範圍內不得吃運輸的糧食。

他大興土木,豢養衛士,對百姓的執法卻更加苛刻,引起了百姓的不滿。賈誼曾評論: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領而觀其政。這個時候,面對秦始皇大興土木、大肆征伐帶來的國貧民怨,秦二世只需要稍微出一個善政,就能收穫百姓的心。賈誼說:給寒冷的人穿上短襖別人就覺得很溫暖,給飢餓的人吃上糟糠別人就覺得很香甜,天下嗷嗷待哺,這是新君的資本。

秦二世顯然沒有看到這個資本。他雖然也曾出咸陽巡遊,但是不過是去彰顯自己的權力,宣示正統去了,並沒有看到連年征戰、大興土木給百姓生活帶來的艱難。或者說,他從始至終都沒有過平民視角,驕傲自大,不願意為百姓考慮。他繼續營建阿房宮,也不過貪圖自己的享樂罷了。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秦二世元年7月,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了。六國的遺老們看到秦二世喪失民心,更加痛恨秦朝的統治,紛紛響應陳勝吳廣,天下大亂。此時,天下原本只是有一些零星的火苗,如果秦二世處置得當,不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平定叛亂應該是輕而易舉的。從秦二世三年,派章邯率軍平叛來看,即使是2年後,起義軍也並沒有能力與秦軍對抗,如果此時他能夠迅速安排平叛,應該是比較容易的。但是秦二世又犯下了他一生中最大的錯誤:殺使者。使者將山東的情況報告給秦二世,秦二世卻認為使者在妖言惑眾,於是殺了使者。這件事的結果是,從此以後從山東回來的使者,都只說山東有一些盜賊,而不敢說有叛亂。

秦二世在位3年就亡國,他是如何把一副好牌打得稀爛的 - 天天要聞

秦二世殺使者,反映的是秦王朝朝局的動蕩。秦二世殺掉反映情況的使者,必然是受趙高的蠱惑。趙高不想讓秦二世平叛,主要是不想讓秦二世派遣將領出咸陽,分了自己的權力,他想爭取時間發展自己的勢力。秦二世不辨真偽,於是就被迫做了鴕鳥。走到這一步,秦王朝滅亡已經只是時間問題了。其實,雖然秦二世在位三年就亡國,但是秦王朝走向滅亡,在秦二世元年7月就註定了。

做了鴕鳥之後的秦二世,認為天下穩固,便將自己關在望夷宮中,開始自顧自地享樂起來。趙高趁機進讒言,進一步控制了秦二世,讓大臣都很難與秦二世見面。趙高又設計陷害了李斯、馮去疾、馮劫等先朝重臣,基本掌控了朝局。秦二世二年冬,派遣章邯平叛。秦二世三年,章邯與項羽對峙,向朝廷請求增援,趙高擔心大權旁落,拒不發兵增援,章邯投降,秦王朝最後的希望破滅了。與世隔絕的秦二世就這樣在享樂之中,無視山東的叛亂,等待秦王朝的滅亡了。

秦二世在位3年就亡國,他是如何把一副好牌打得稀爛的 - 天天要聞

秦二世三年,劉邦進入武關,秦王朝危在旦夕。趙高見山東起義軍已經成了氣候,為了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派人暗中聯絡劉邦,在望夷宮逼秦二世自盡,立子嬰秦王。子嬰做了46天的秦王后,無力回天,只能投降劉邦,秦王朝滅亡。

秦二世接手時的秦國,不能說不強大,最終落了個被逼自盡的下場,秦王朝迅速滅亡,原因是複雜的,最直接的原因在於秦始皇沒有預先對權力交接做出安排,導致了朝局混亂。趙高鑽了空子,專權亂政。秦二世在內憂紛亂之際,舉止失當,最終做了鴕鳥,任憑起義軍將國家滅亡了。從秦二世亡國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秦末朝中尖銳的權力鬥爭,更能看到秦二世作為帝王,不僅能不配位,德也不配位。他輕信趙高,導致趙高專權,他掌權之初沒有百姓視角,不懂百姓疾苦,最終官逼民反,成了亡國之君。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知名相聲演員在18時30分逝世!享年68歲 - 天天要聞

知名相聲演員在18時30分逝世!享年68歲

7月1日,記者從貴林社工作人員獲悉,江西省著名笑星、相聲表演藝術家原江西省曲藝家協會主席萬新明先生(藝名「小筱貴林」)於2025年7月1日18時30分在南昌逝世,享年六十八歲。
日本企圖吞併琉球的歷史事件 - 天天要聞

日本企圖吞併琉球的歷史事件

《中國研究文摘》由浙江大學劉東教授主編,10位海內外高校學者任編委,定期掃描海外中國研究前沿學術成果。本輯從數十種海外頂尖學術期刊精選論文32篇、書評12篇,所涉學科廣闊,涵蓋人文學科各細分領域,探討了諸如青銅時代的政治經濟學、唐代宦官世族政治、宋代的藝術史藝術、明清時期的白銀供應、清代邸報的發行與流通、...
歷史上的今天京師大學堂建立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今天京師大學堂建立

京師大學堂(Imperial University of Peking10),是北京大學在1898至1912年間的曾用名。作為戊戌變法的「新政」之一,學校創辦於1898年7月3日,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11,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國批國辦
南京:為離世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舉行熄燈悼念儀式 - 天天要聞

南京:為離世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舉行熄燈悼念儀式

當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為2025年離世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劉貴祥、謝桂英舉行熄燈悼念儀式,兩盞燈箱逐漸熄滅,兩位倖存者的照片從彩色變為黑白。截至目前,南京市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與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協會登記在冊的在世倖存者僅剩26人。7月2日,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後代代表和社會各界代表參加熄燈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