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公超和袁永熹,丈夫愛上堂妹,她決然離家40年…

2022年07月03日04:04:30 歷史 1175

葉公超和袁永熹,丈夫愛上堂妹,她決然離家40年… - 天天要聞


葉公超和袁永熹,丈夫愛上堂妹,她決然離家40年… - 天天要聞

感情上,葉超公自是不菲,追過校花趙蘿蕤,最後娶了校花袁永熹。兩人佳作之合10年,不料,一場劫難改變了所有。

使得夫妻相離40年,生死不復相見。彌留之際,葉超公寫信求見,袁永熹不理,直到去世她也只是寄來了一副輓聯。

夫妻50年,袁永熹為何做出如此決絕之事?這事還得從兩人相遇之時說起。

葉超公表白趙蘿蕤被拒,轉身就戀上學生袁永熹。袁永熹出生於1906年,曾經家境很好,但是自從他的父親因為腦溢血去世以後,家道中落,袁永熹上大學的錢,都是由她賣字畫一筆一筆攢下來的。

袁永熹雖然腹有詩書氣自華,但命運卻是極為坎坷。經歷了家中變故父親過世以後,在葉公超身上,她再次感覺到了深重洶湧的愛。不淪陷是不可能的。

雖然此前她對葉公超不太好的脾性早有耳聞,但是就如同莎士比亞說的:一切卑劣的缺點,在愛里都變得無足輕重,變得美滿和莊嚴。

何況此時葉公超對她,已經疼惜得不能再疼惜,人哪有沒有缺點的呢?何況是那樣有才華的人,倨傲一些實在正常。

1931年,袁永熹畢業,兩人就順理成章的結婚了。而後袁永熹生下一雙兒女,取名葉彤,葉煒,出自《詩經》:「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譯為:姑娘漂亮又靜雅,送給我一束紅管草,紅管草色光燦燦,更愛姑娘比草美。

連給孩子取名都是對妻子的表白,可見兩人的感情真是佳作之合。

只是,這合起初是真的,到了後面,就慢慢地變味了。葉超公這人沒啥毛病,就是性格不好,自大。

不管是文藝界,還是政界,葉超公都有一定地位,時常參加各種酒會,袁永熹生來恬靜,每每帶出去倍有面。

只是,常在政界混,難免會受到一些打壓,心情不好時,他便破口大罵,袁永熹自是少不了遭殃。

葉超公一向性格陰晴不定,時喜時怒,面對事務時也是時而天真,時而嚴謹,做人更是時而嚴肅,時而浪情。

還有嚴重的大男子主義,一次,朋友吳宓來家裡做客,袁永熹做了一桌美食相待。

吃飯時,吳宓聊到文學,袁永熹雖學的是物理,但自小詩情文畫樣樣精通。遂與吳宓暢聊起來。

二人好似知音一般,聊得好不暢快,葉超公看在眼裡,隨即就對袁永熹大吼:「你做的是啥菜,不好吃...」

袁永熹看在眼裡,並沒生氣,只說:「下次我會注意」。朋友在旁,自是不能駁了他的面子。

可葉超公還是不依不饒地說一通難聽話,搞得吳宓還以為自己做錯了啥事,只得提前告退。

這件事後,袁永熹的心就涼了半截,但他也從不與葉超公爭吵。1937年,戰爭爆發,為了安全,4年後葉超公將妻兒送往美國避難。

不曾想,這一去竟是夫妻相離之時。那段時間,葉超公因幫叔父藏一方古董「毛遂鼎」被日本人抓了。

葉公超和袁永熹,丈夫愛上堂妹,她決然離家40年… - 天天要聞


困頓之時,叔父叫來堂妹葉崇范救下自己,陪他渡過那段艱難的歲月。二人相處之際,互生情愫,而據說葉崇范只是其叔父的養女,只知此人為堂妹,年方几何,其他一無所知。

由於這段艱難困苦的日子裡的相伴,兩人竟然曖昧的頻繁公開出現在公眾場合,很快事情傳到袁永熹耳朵里,她坐不住了,趕緊回國。

到時,她只是問是否有此事,葉超公一語回絕,可接下來的事實讓袁永熹心碎一地。這個堂妹不過是叔父的養女,你還說是堂妹,定不會做出不倫之事。而事實上葉公超已經陷入了不倫之戀。

此後,袁永熹就搭乘飛機回了美國,她知道葉超公生來愛面子,就沒有與他離婚。

平時重要的場合,需要她出席時,袁永熹都會回來與葉超公一同出席。結束時兩人也不進行交流,好似公事公辦,轉身就搭乘飛機回去。那是他們最後幾次的見面。

多年來,袁永熹一直在加州大學做研究員,她將自己生所學投入其中。全心過好自己。

葉公超和袁永熹,丈夫愛上堂妹,她決然離家40年… - 天天要聞

反觀葉公超不管是文藝界,還是政界,葉超公都有一定地位,時常參各種宴會身邊桃紅柳色多的是,袁永熹不理,他也順其自然,不做任何解說,反倒是天天流連於各色雲雨之間。

1961年,葉超公被免去「駐美大使」一職,成了無職之人。此後,他便作畫寫字,再不去桃色柳巷之處。

風光了40年,成了無職之人,落差自是大。後20年,葉超公都在這種心境下活過,不久就生病住院,病床上,他寫下《病中瑣憶》「回想這一生,竟覺自己是悲劇的主角。一輩子脾氣大,吃的也是這個虧,卻改不過來,總忍不住再發脾氣。」

1981年,自知自己時日不多,他便托好友給在美國的妻兒寄去信件,希望能見上一面。可是無論怎麼樣張望,也沒有他熟悉的那個身影,沒有他朝思暮想的那個人。直到油盡燈枯時,他感到那個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於是一步一步走向她.......

可袁永熹並沒帶著兒女回來看望他。

同年11月,葉超公去世,享年78歲,妻子只寄來一副寫有:「烽火結鴛盟,治學成家心虛安危輕敘別。丹青遺史跡,幽蘭修竹淚痕深淺盡縱橫。」的輓聯。

夫妻50年,不復相見40年,袁永熹過得太清醒了。愛就在一起,不愛就勇敢的放手。

這世間美好的事有千萬種,最重要的是過好自己,不卑不亢,不失自我,便是對自己最大的美好。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戰犯的新生之路Ⅱ(391):董益三的變化 - 天天要聞

戰犯的新生之路Ⅱ(391):董益三的變化

邱行湘的木工技術不是吹出來的,三天時間,竟然神奇地將一些廢棄的鐵杴把、舊拖把把兒和前些時候為了擴大小菜園而砍掉的雜樹條子,全部給鏇成了嶄新的拖把把兒,足足八十多根,送到了縫紉組質檢組長董益三、黃維手中,二人認真地把關之後,給了邱行湘一個滿分
知名相聲演員在18時30分逝世!享年68歲 - 天天要聞

知名相聲演員在18時30分逝世!享年68歲

7月1日,記者從貴林社工作人員獲悉,江西省著名笑星、相聲表演藝術家原江西省曲藝家協會主席萬新明先生(藝名「小筱貴林」)於2025年7月1日18時30分在南昌逝世,享年六十八歲。
日本企圖吞併琉球的歷史事件 - 天天要聞

日本企圖吞併琉球的歷史事件

《中國研究文摘》由浙江大學劉東教授主編,10位海內外高校學者任編委,定期掃描海外中國研究前沿學術成果。本輯從數十種海外頂尖學術期刊精選論文32篇、書評12篇,所涉學科廣闊,涵蓋人文學科各細分領域,探討了諸如青銅時代的政治經濟學、唐代宦官世族政治、宋代的藝術史藝術、明清時期的白銀供應、清代邸報的發行與流通、...
歷史上的今天京師大學堂建立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今天京師大學堂建立

京師大學堂(Imperial University of Peking10),是北京大學在1898至1912年間的曾用名。作為戊戌變法的「新政」之一,學校創辦於1898年7月3日,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11,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國批國辦
南京:為離世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舉行熄燈悼念儀式 - 天天要聞

南京:為離世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舉行熄燈悼念儀式

當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為2025年離世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劉貴祥、謝桂英舉行熄燈悼念儀式,兩盞燈箱逐漸熄滅,兩位倖存者的照片從彩色變為黑白。截至目前,南京市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與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協會登記在冊的在世倖存者僅剩26人。7月2日,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後代代表和社會各界代表參加熄燈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