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彭德懷的「回鄉照」,他秘密珍藏了20年,背後的原因令人動容

2022年07月03日03:06:02 歷史 1449

如今,在彭德懷故居陳列室里,擺放著一張1958年彭總的「回鄉照」。

這是彭德懷的「回鄉照」,他秘密珍藏了20年,背後的原因令人動容 - 天天要聞

1958年彭德懷的「回鄉照」

這是當年明光公社黨委書記楊芳亨歷經20年秘密保存下來的。直到改革開放後才得以重現天日。


晚年,面對這張倖存的《回鄉照》,楊芳亨感觸良多。


楊芳亨為何會冒著生命危險珍藏這張照片?背後的原因讓人動容!


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回憶。

這是彭德懷的「回鄉照」,他秘密珍藏了20年,背後的原因令人動容 - 天天要聞

1958年,楊芳亨只有28歲,他回憶道:「對彭老總,我當時的確是了解很少。他老人家在近半個世紀的革命鬥爭中,南征北戰,立下的赫赫戰功,為中國革命和世界革命作出的偉大貢獻,我是知之不多。我為什麼對彭老總有那麼深的感情,為什麼在驚濤駭浪中保存他老人家的照片,就是五八年彭老總回鄉。他老人家給我留下的印象太深到了,是我一輩子不可忘懷的!」


說到這裡,他的眼圈紅了,喃喃地自言自語:「彭老總是個好人,是個大好人!」


接著,他回憶起了彭老總1958年回鄉時的情形。


當時楊芳亨可是個大忙人,1958年12月16日的上午7點,他在公社煉鐵廠,8點又到了南天水庫的工地上。


這時,只見公社的通訊員跑得氣喘吁吁,大聲地喊道:「楊書記!楊書記!省委周書記打電話找你!」


省委第一書記直接打電話找一個公社書記,那是不多見的,這其中必定有著特殊的關係。


原來,楊芳亨當時管轄的地域相當於現在的六七個鄉之大,周小舟的故鄉黃荊坪,就在他的管轄之下。


一聽周書記找他,楊芳亨二話沒說,立馬趕回公社。


周小舟在電話里告訴楊芳亨,說上午10點左右有位中央首長要來。


這是彭德懷的「回鄉照」,他秘密珍藏了20年,背後的原因令人動容 - 天天要聞

周小舟

聽到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楊芳亨來不及作什麼準備,只是簡單地將褲腳上的泥土拍了拍,便等候在黃荊坪的街頭上。


10點剛過,通向黃荊坪的公路上塵土飛揚,迎面駛來一輛灰藍色的轎車,後面緊跟著一輛吉普車,兩輛車全都在黃荊坪街頭停了下來。


省委第一書記周小舟第一個下了車。隨後,一個高大、魁梧的陌生人出現在楊芳亨的眼前。


周小舟連忙把楊芳亨拉到陌生人的面前介紹說,這就是彭老總。


真是彭老總!是指揮百團大戰的彭老總!是保衛延安的彭老總!是抗美援朝的彭老總!楊芳享連忙揉了揉眼睛,像是在做夢。


還沒反應過來,彭老總的一雙巨手就熱情地握住楊芳亨的手,一股曖流流向楊芳亨的全身。耳邊清晰地響著周小舟的聲音:「這是公社黨委書記楊芳亨。」


28歲的楊芳寧,從沒見過這麼大的官,心差點從胸口蹦了出米。


他膽怯地把手抽了回來,站在一旁,小心翼翼。


彭老總一行下車後,徑直走向周小舟的家,楊芳亨緊緊地跟在周小舟的身後。


沿途,彭老總看見路上走著一個衣衫襤褸的小孩,他俯下身摸了摸小孩的衣服,親切地問他吃飽了沒有,冷不冷。


話雖然不多,但浸透了一種關愛之情。

這是彭德懷的「回鄉照」,他秘密珍藏了20年,背後的原因令人動容 - 天天要聞

楊芳亨目睹此情,心頭一熱,對彭老總的敬意油然而生,膽怯之心也減去了大半,身子不由自主地挨近了彭老總。


快到周小舟家時,彭老總問楊芳亨,附近一個湘鄉大地主土改時被鎮壓了嗎?


楊芳亨說,鎮壓了。


彭老總又問,小舟家也是地主,你們鬥了沒有?


楊芳亨說,小舟同志參加了革命,是革命的。


彭老總笑著說:「是革命的,你分清了!」


楊芳亨見彭老總如此平易近人,原來的戒備心徹底消失了。


在周小舟家吃了中午飯後,彭老總要求參觀煉鐵廠。


煉鐵廠距離周小舟家有一里路左右。路上,彭老總問:「學生是否都集中在學校?」


楊芳亨回答道:「還沒有全部集中。」


彭老總說:「細伢子(小孩子)放在家裡還照顧得好一些,都集中,哪有那麼多的保姆。」


這時,楊芳亨顯得一身輕鬆,跟彭老總在一起,就像和自己的生身父親在一起一樣,無拘無束。


不知不覺來到了煉鐵廠。


剛進廠,不知是誰買了一掛千響鞭炮「噼里啪啦」放起來。


彭老總頓時臉色變得嚴肅起來,回頭向楊芳亨瞪了一眼,說:「我還沒死,你放什麼爆竹。」


當時,楊芳亨也傻了眼。


彭老總對這種事如此深惡痛絕,使楊芳亨從心底對彭老總更加敬佩和信服。

這是彭德懷的「回鄉照」,他秘密珍藏了20年,背後的原因令人動容 - 天天要聞

彭德懷

下午4點多鐘,彭老總離開黃荊坪返回故居(烏石彭家圍子)。


第二天上午9時,楊芳亨接到電話,說彭老總要和煉鐵廠的工人一起吃中飯。


10點多鐘,彭老總果真來了。


在厂部辦公室里,公社副書記彭宗仁彙報了工作。


當談到煉鐵的情況時,彭老總一方面肯定了他們的成績,另一方面又指出付出的代價太大了,「砍光了樹木,拆毀了住房,打碎了鍋灶,損失太大了」。


他痛心地說:「這種違反經濟法則和科學規律的蠢作法,是得不償失!」


接著,彭宗仁彙報了農業生產的情況,當聽到紅薯畝產8萬斤,明年將達到24萬斤時,彭老總問彭宗仁:「你們一畝地的面積是多少?」


彭宗仁說:「老規矩,60方丈。」

彭老總說:

「60方丈,你們的紅薯是一塊60方文的整紅薯嗎?不然,怎麼會有8萬斤呢?你是不是作田人出身?你不想一想,24萬斤,你會要用鐵水溶在這60方丈的地里,否則,哪來的24萬斤?」


彭老總語重心長地告訴幹部們:「實事求是是黨的優良作風,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啊。我這個人,拿共產黨員的十條標準來衡量,做得很不夠,但是有一條,我還是堅持了,就是敢講真話,實事求是。」


吃飯時,在厂部的前坪一共擺了30多桌,每桌都放了一份豬肉,比平日的伙食要豐盛得多。


彭老總剛吃了一口飯,便端著碗離席去其他桌上,一個一個地問,這樣的伙食一個月能吃上幾餐。


臨走時,彭老總和大夥一起合影留念,留下了這張珍貴的《回鄉照》。


回憶到這裡,楊芳亨心情很激動,他說:「我是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我保存這張照片,沒有別的意圖,只有一個信念,歷史總會給彭老總作出公正的評價……我是為子孫後代留下這張照片的。」


按著,他又回憶了保存照片的經過:

十年期間,他將照片取了回來,用油布、塑料薄膜包了一層又一層,放在豬樓的茅屋檐下……那年翻修房屋,他偷偷地將照片拿了下來;房屋蓋好後,又悄悄地放上去。就這樣,冬去春來十幾載!


這是彭德懷的「回鄉照」,他秘密珍藏了20年,背後的原因令人動容 - 天天要聞

彭德懷之墓

最後,他回憶道:「想不到我從20多歲等到現在,頭髮都等白了,終於盼到了這一天……」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感謝黨接納了我」,92歲高齡游本昌宣誓入黨 - 天天要聞

「感謝黨接納了我」,92歲高齡游本昌宣誓入黨

「感謝黨接納了我。終於有這樣一天,我成為了預備黨員。太光榮,太不容易了。感謝黨,接納了我。」七一前夕,在鮮紅的黨旗下,92歲的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游本昌宣誓加入中國共產黨。宣誓完畢,他用微微顫抖的手,珍重地撫摸著胸前閃亮的黨員徽章,他說,「現在,我是黨的一名『老學生』了。」為這一天,等了太久出生於1...
王進喜鍾南山張桂梅......上海藝術家15天「煉」成百枚勞模肖像 - 天天要聞

王進喜鍾南山張桂梅......上海藝術家15天「煉」成百枚勞模肖像

昨天,「印見榮光——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全國職工篆刻作品展」在北京中華世紀壇開幕。展覽上,王進喜、鍾南山、張桂梅等百位全國勞模的肖像印章引人注目,它們不僅承載著歷史記憶,更展現了勞動者的精神風貌。這些肖像的背後,是上海畫家劉雙和他的團隊在短短半個月內攻克難關、完成創作的故事。傳統版畫邂逅AI...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活動啟動禮舉行 - 天天要聞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活動啟動禮舉行

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系列活動啟動禮6月30日在香港體育館舉行,為主題為「同心攜手創輝煌 由治及興譜新篇」的系列慶祝活動揭幕。 作者:閻月巧、梁嘉駿、黃茜恬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中新建交35年,新川創新科技園的新機遇 - 天天要聞

中新建交35年,新川創新科技園的新機遇

圖片來源:新川創新科技園提供最近,2025「投資成都」全球招商大會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大會搭建全球產業合作平台,促進優質資源在蓉彙集,為產業園區「特色立園、企業滿園」提供更多的增量支撐。在眾多園區中,新川創新科技園有些特殊。它是中國內陸省市與新加坡合作的首個大型示範性項目,也是四川國別園區的排頭兵。今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