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2022年07月01日11:26:06 歷史 1514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199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同時升起;2008年,北京奧運會馬術比賽在香港舉行;2014年,「滬港通」開通儀式舉行;2017年,「遼寧艦」抵達香港開放參觀;2021年,香港七一升旗儀式,護旗隊首次以中式步操入場……回顧香港回歸25年以來的這些共同記憶,歲月在一次次翻頁間堆疊出史詩的篇章。

從1997到2022,從獅子山下到長城之上。時間,讓往來的足印更加綿密;連接,讓我們的心抱得更緊;理想,讓香江之畔的明珠格外閃耀。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1997年7月1日零點,在雄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聲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冉冉升起。中新社發 李剛攝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1997年7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先頭部隊在添馬艦英軍司令部威爾斯親王軍營與英軍交接防務。中新社發 陳德 攝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1997年10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運動會開幕式團體操中表現香港回歸的「紫荊回歸」,香港特別行政區體育代表團首次參加全運會。中新社發章黎節 攝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1998年7月,香港國際機場即將投入使用,市民告別啟德機場在官塘堤上爭相留下飛機起落的鏡頭。中新社發 楊佐桓 攝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1999年4月19日,香港股市恒生指數再創新高。中新社發洪少葵 攝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1999年5月,由中央政府贈送予香港特區的一對珍貴大熊貓——安安(右)與佳佳(左),在新開放的海洋公園內舒適的生活。中新社發洪少葵 攝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2000年9月15日,中國香港奧運代表團步入悉尼奧運會開幕式。中新社發 李剛 攝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2003年8月20日,廣州、深圳、珠海三地個人游港澳開始實施,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門特別增加受理點,以方便市民辦證。圖為廣州市第一個領證申請人何燕嫦女士。中新社發陳文 攝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2004年8月21日,中國乒乓球選手馬琳陳玘和中國香港選手李靜、高禮澤一同登上雅典奧運會頒獎台。中新社發 任晨鳴攝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2005年9月12日,香港迪士尼樂園開幕慶典在睡公主城堡外舉行。中新社記者 趙振清 攝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2007年6月30日晚,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大型文藝晚會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圖為香港四大天王張學友、黎明、郭富城、劉德華合唱《始終有你》。中新社記者武仲林 攝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2008年8月9日晚,在香港沙田奧運馬術賽場上,三項賽的盛裝舞步夜間賽事開賽。首位參加奧運馬術比賽的中國選手華天輕駕愛駒,優雅登場,香港觀眾怡然欣賞了這場馬的芭蕾表演。中新社記者洪少葵 攝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2009年12月5日晚,第5屆東亞運動會開幕式在香港維多利亞港舉行,同時配以花船巡遊、燈光效果和煙花匯演,成為一屆富有特色的水上開幕式。圖為中國香港代表團綵船駛入開幕式會場。中新社記者盛佳鵬 攝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2014年11月17日,香港交易及結算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舉行「滬港通」開通儀式。時任特首梁振英、時任港交所主席周松崗等嘉賓主持敲鑼典禮。中新社記者洪少葵 攝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2017年7月9日,香港晴空萬里,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開放予香港市民參觀。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中國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艦」及三艘屬艦,7月7日早上抵達香港,並開展為期五天的慶祝活動。中新社記者邢一 攝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2018年9月23日,廣深港高鐵全線開通運營,從廣州前往香港的G6501次高鐵列車停靠在廣州南站站台上。乘客正在拍照留念。中新社記者陳驥旻 攝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2018年10月22日早晨,港珠澳大橋開通前一天,從廣東珠海的情侶路向東眺望,一輪紅日從東方冉冉升起,將港珠澳大橋映射得格外迷人。中新社記者張煒 攝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2021年7月1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金紫荊廣場舉行升旗儀式,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4周年。圖為七一升旗禮護旗方隊首次以中式步操入場。中新社記者張煒 攝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2022年1月3日,香港特區第七屆立法會議員宣誓儀式在立法會綜合大樓會議廳進行,監誓人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確定全體90位候任立法會議員的宣誓為有效宣誓。圖為林鄭月娥與議員面向國旗及區旗唱國歌。中新社記者李志華 攝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2022年3月14日,應香港特區政府請求,由廣東省組派的內地援港醫療隊共75人,經深圳灣口岸抵達香港,全力配合特區政府開展病人救治工作,幫助香港儘快穩控疫情。圖為醫療隊隊員進入香港。中新社記者李志華 攝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2022年5月8日,李家超當選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任行政長官人選。圖為李家超當選後揮手致意。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2022年6月21日,一輛車身貼有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的電車經過中環街頭。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來源:中國新聞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民間傳說:藥王孫思邈出世 - 天天要聞

民間傳說:藥王孫思邈出世

#文章新銳創作者認證#​隋唐年間,秦嶺深處常現一位背著葯簍的身影,那便是孫思邈。他踏遍山川挖葯,一雙慧眼識百草,三根手指斷病源,無論疑難雜症,經他診治總能藥到病除,百姓們都尊稱他為孫真人。孫真人這日,孫思邈正往泰山採藥。山間霧氣繚繞,忽有位
痛悼!他在福州逝世!享年98歲 - 天天要聞

痛悼!他在福州逝世!享年98歲

突傳噩耗 著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教育家 福建師範大學原校長 文科資深榮譽教授陳征 於2025年7月2日20時05分 在福州逝世 享年98歲 今天,福建師範大學官方網站發布一則訃告,全國「最美奮鬥者」榮譽稱號獲得者,著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教育家,福建師範大學原校長陳征逝世,享年98歲。 陳征,1927年出生,祖籍江蘇省泰縣...
金田起義發生地將結束不通鐵路歷史 - 天天要聞

金田起義發生地將結束不通鐵路歷史

7月3日,新建柳州至廣州鐵路柳州至梧州段紫荊瑤山隧道順利貫通,為柳梧鐵路建成通車打下了堅實基礎。柳梧鐵路是國鐵I級、雙線電氣化、客貨共線鐵路,全長238千米,設計速度目標值160km/h,途經柳州、來賓、貴港、梧州四市,共設10個車站。沿線的桂平北站,即設在廣西桂平市金田鎮境內。金田鎮金田村是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領...
劉備為何不用張飛,而以魏延督漢中? - 天天要聞

劉備為何不用張飛,而以魏延督漢中?

全文共1993字 | 閱讀需5分鐘219年((東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八月,漢中王劉備回到成都,留鎮遠將軍(軍職三品)魏延領漢中太守(官職三品),督漢中。劉備沒有令張飛督漢中,舉軍皆驚。世人皆知,劉備關羽張飛結拜兄弟,劉備稱漢中王,關羽督荊州,張飛督漢中,這樣布局才符合大家的預期。魏延,字文長,荊州義陽人,是...
印尼沉船事故死亡人數上升至6人 - 天天要聞

印尼沉船事故死亡人數上升至6人

△救援人員已展開搜救工作 當地時間7月3日,據總台記者消息,印尼沉船事故聯合搜救隊公布的最新名單顯示,事故死亡人數上升至6人。 當地時間....
李鉞鋒,無期徒刑! - 天天要聞

李鉞鋒,無期徒刑!

今天(7月3日),山西省太原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委員、監察和司法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台盟中央原常務副主席李鉞鋒受賄一案,以受賄罪判處被告人李鉞鋒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將追繳在案的李鉞鋒受賄所得財物及其孳息依法上繳國庫。經審理查明:2011年至2024年,被...
22年收藏1200件《寶可夢》耿鬼紀念品,90後小伙創吉尼斯世界紀錄 - 天天要聞

22年收藏1200件《寶可夢》耿鬼紀念品,90後小伙創吉尼斯世界紀錄

「耿鬼」作為《寶可夢》系列中極具人氣的角色,受到不少人的喜愛。7月3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吉尼斯世界紀錄獲悉,32歲的香港青年曾卓醍收藏了1200件各式各樣的耿鬼周邊紀念品,成功創造了「最大規模的耿鬼紀念品收藏」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曾卓醍創下吉尼斯世界紀錄「我小時候第一次見到耿鬼,是在媽媽買回來的一批寶可夢公...
同一天!又有兩家醫院書記、副院長任上被查... - 天天要聞

同一天!又有兩家醫院書記、副院長任上被查...

7月1日,據貴州省紀委監委網站消息: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韓小松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投案,目前正接受遵義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據了解:韓小松,男,中共黨員,畢業於遵義醫學院。他曾任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主任醫師,自2021年4月起任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至此番任上主動投...
都是朕的錢!一個高智商卻又自私的皇帝,鑄造的錢幣精彩紛呈 - 天天要聞

都是朕的錢!一個高智商卻又自私的皇帝,鑄造的錢幣精彩紛呈

著名高分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里有個名場面,嘉靖帝拍案咆哮:"都是朕的錢!他們拿兩百萬,朕分一百萬,還要朕感謝他們嗎?"此時,熒幕前的觀眾都忍不住笑出了聲,這位聰明絕頂的皇帝,把大臣們玩弄於股掌之間。最後卻因為「錢」的問題,徹底綳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