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為何沒有出兵解放香港?其實這是偉人的一招妙棋

2022年07月01日08:26:02 歷史 1001

1949年10月第四野戰軍數十萬大軍陳兵於華南地區,為何沒有跨過羅浮橋直接拿下香港,其實英軍只不過也只有3萬人左右。以第四野戰軍的實力打敗英軍不費吹灰之力,但是毛澤東主席卻下令按兵不動,繼續保留英國對香港的控制權,這是一招妙棋。其實對面的英軍早已風聲鶴唳,夜不能寐,沒有想到中國人民解放軍卻沒有發起進攻!

​現在闡述一下毛澤東主席為何沒有進攻香港的原因,那是因為新中國剛成立,西方國家很敵視,甚至採取了封鎖和圍堵的方式,給予我國造成極大的困擾。如果此時把香港拿下,等於把唯一可以與西方交流與溝通的橋樑都堵住了,同時給英國留下談判的餘地。果不其然,英國是第一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西方大國,這樣才能有了更多的西方國家與我國進行建交,真的是高瞻遠矚。

​1974年毛澤東主席在中南海懷仁堂會見英國前首相希思,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鄧小平在座,當談到香港回歸的問題,指著鄧小平說這是他們年輕人的事情。

1949年為何沒有出兵解放香港?其實這是偉人的一招妙棋 - 天天要聞

​1982年鄧小平同志與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在中南海會晤,溝通香港回歸問題,當時英國因為攜馬島得勝之勢,可以在香港問題表現出強硬的態度。雖然撒切爾夫人有著「鐵娘子」的稱謂,但是遇到鄧小平被毛澤東同志比喻為「鋼鐵公司」的人面前無論是氣勢或者韜略,都不是他的對手,鄧小平同志那是經歷過數十年戰火熏陶的大人物,而撒切爾夫人只不過語氣強硬而已,根本不在一個量級!

​當鄧小平說「中國雖然窮一些,打起仗來還是不怕死,」這句極大震撼了撒切爾夫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相繼打敗過美國,蘇聯這兩個超級大國的軍隊,而現在英國與它們兩個超級大佬相比之下,相差太大。撒切爾夫人只能乖乖認可1997年7月1日回歸中國的方案,這也是簽訂香港條約的時間節點,無可爭議。

1949年為何沒有出兵解放香港?其實這是偉人的一招妙棋 - 天天要聞

​不知不覺香港回歸中國已經有25年了,在一國兩制的基礎上,香港這座東方之珠繼續保持了繁榮富強的基本方針,得益於中國內地龐大的市場,香港在這25年里無論是經濟實力或者其它方面得到飛躍式的發展。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明天它就是回歸祖國懷抱的25周年慶了,祈福香港越來越好![慶祝][慶祝][慶祝]

1949年為何沒有出兵解放香港?其實這是偉人的一招妙棋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銘記歷史記憶,凝聚民族復興力量 | 新京報社論 - 天天要聞

銘記歷史記憶,凝聚民族復興力量 | 新京報社論

▲資料圖:北京盧溝橋上的石獅。圖/新華社「我們是善戰的前鋒,我們是民眾的武裝,從無畏懼,決不屈服,永遠抵抗,直到把日寇逐出國境,自由的旗幟高高飄揚。」1939年,29歲的河北青年張松如離開正定省立七中,進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這一年,他以「公木」的筆名與音樂指導鄭律成合作創作了這一組《八路軍大合唱》。此前兩...
誰能想到,一次無禮竟為秦國的崛起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 天天要聞

誰能想到,一次無禮竟為秦國的崛起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眾所周知,分封制是周王朝的核心,而禮制則是其核心中的核心。那時候講的「禮」,跟現在的「禮」有很大的不同,但也有些相同之處。我們可以理解周「禮」為現在的「禮貌」,周朝貴族才講「禮貌」,普通國人、野人、蠻夷戎狄是不講的,或者說他們根本不知道這東
什麼是勝利? - 天天要聞

什麼是勝利?

戰爭的最終目標當然是取得勝利。 人們總是期望看到勝利的場景:扛著紅旗,將旗幟插到對方陣地上,歡呼雀躍,國與國開戰,誰都希望勝利。 但是,近年來的三場戰爭卻讓我們看到了一種新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