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驚人地相似:本此危機很像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1929年大蕭條

2022年07月01日01:07:11 歷史 1974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全球經濟秩序的一個值得注意的事情,是政府在應對嚴重危機方面的靈活性。從1970年代滯脹和布雷頓森林貨幣制度的崩潰,到1990年代亞洲金融危機,再到本世紀全球金融危機,世界主要經濟體出人意料地善於找到合作應對嚴重挑戰的方法。‎

歷史驚人地相似:本此危機很像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1929年大蕭條 - 天天要聞

‎這一次,這種幸運連勝可能最終會打破。目前連串的問題——俄烏戰爭、通貨膨脹、全球糧食和能源短缺、美國資產泡沫的解除、發展中國家的債務危機以及與Covid-19相關的停工和供應鏈瓶頸的持續影響——可能是所有這些危機中最嚴重的危機,尤其因為各國央行無法印製小麥和汽油。然而,幾乎沒有跡象表明需要採取集體應對措施來應對這些挑戰。全球合作從未像現在這樣緊迫,而且似乎也不太可能。‎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合作的失敗主要是過去成功的結果。世界過去管理危機、超越混亂和恢復全球增長軌跡的能力意味著,今天更多的國家已經變得足夠富有,可以發揮影響力,要求考慮他們的利益。其他人正在追求他們認為比眼前的經濟優先事項更緊迫的領土或意識形態目標。因此,幾乎不可能找到共識。結果是,在這場危機中,世界將被迫採取一系列相互競爭和片面的反應,而不是再次找到一種方法來共同應對這一挑戰。‎

‎本周在日內瓦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貿易部長會議原定於2020年舉行,但由於Covid-19而推遲,就是很好的例子。世貿組織有164個成員國,任何協議都需要它們達成共識,因此被束縛住了。例如,成員國仍在努力批准放棄Covid-19疫苗的專利權 - 這已比它可能真正有幫助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年多。同樣二十多年來,他們一直在就遏制導致世界海洋破壞性過度捕撈的補貼進行談判。世貿組織曾經在制定貿易規則和解決爭端方面開闢了新天地,但它在應對當前供應鏈挑戰方面幾乎沒有發揮什麼作用。

歷史驚人地相似:本此危機很像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1929年大蕭條 - 天天要聞

它也不太可能有效應對全球糧食危機,因為二十多個國家已經頒布了出口限制措施,以保護受到烏克蘭和俄羅斯糧食出口崩潰威脅的糧食供應。本周在日內瓦舉行的會議甚至可能因不作為而帶來關稅上調:周三,1998年暫停跨境電子商務(如蘋果下載和Netflix流媒體)的關稅將自動到期,印度和南非正在阻止其續簽。‎

‎當然,沒有一個機構是不可或缺的,在過去,當舊機構被證明不夠熟練時,政府已經找到了新的和創造性的合作方式。1970年代的情況就是如此,當時世界面臨著與當今挑戰最接近的類比。通貨膨脹失控的完美風暴,越南中東的戰爭,推高全球能源價格的石油卡特爾布雷頓森林體系下黃金支持的貨幣體系的崩潰,以及美國的水門事件政治醜聞,造成了全球不穩定和增長疲軟的時期。起初,各國政府無法充分合作應對這些挑戰。當時出現了一部關於西方資本主義「合法性危機」的新興文學。‎

‎但是,在當時的美國總統理查德·尼克松於1971年結束美元的黃金可兌換性之後,西方主要經濟體的財政部長們確實齊心協力,試圖建立一個新的貨幣體系。這些努力直接導致了1975年在法國舉行的第一次G-6首腦會議,主要工業化國家的領導人在會上的任務是找到相輔相成的方法,以重振其陷入困境的經濟。集團後來成為G-7(後來在加入俄羅斯時成為G-8,但在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後再次放棄),繼續為當今領先的西方經濟體提供鬆散的協調結構。‎

‎幾十年後,20國集團誕生於一系列破壞穩定的金融危機,包括1994-1995年墨西哥比索危機、1997-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和1998年俄羅斯貨幣崩潰。到那時,重要的新經濟大國已經出現,G-20的成立認識到了不斷變化的現實。該集團包括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墨西哥印度尼西亞等國 - 將富裕國家的俱樂部擴大到更能代表1990年代經濟的俱樂部。與7國集團一樣,20國集團最初是財政部長的定期會議,並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升級為年度領導人峰會。在危機及其後果中,G-20成為全球努力恢復經濟增長的焦點,通過協調的刺激措施幫助啟動全球經濟,努力加強金融監管,並擴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貸款能力。‎

歷史驚人地相似:本此危機很像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1929年大蕭條 - 天天要聞

‎可以肯定的是,這種合作努力很少具有變革性。7國集團和20國集團都缺乏決策權威,更多的是推動各國採取相互支持政策的努力。這些組織的目的通常不是制定宏偉的復甦計劃,而是防止事情變得更糟。G-20在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取得的主要成就之一是獲得成員國的有力承諾,以避免保護主義反應,這將加劇全球經濟放緩 ——這些承諾大多得到了兌現。即使是這種微不足道的成就,也比那些從事互不相干或積極破壞彼此經濟利益的國家要好得多。‎

‎那麼,如果WTO被共識所束縛,如果G-7和G-20缺乏權威,那麼這次有哪個團體或機構可以拯救呢?僅僅提出這個問題就表明,協調對當前一系列危機的全球反應是多麼困難。美國及其盟國正在積極努力通過有史以來最廣泛的制裁來損害俄羅斯的經濟,俄羅斯正在通過阻止烏克蘭穀物通過其黑海港口的運輸來做出回應。這使得G-20分裂和無能為力。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呼籲將俄羅斯驅逐出該組織,並威脅說,如果俄羅斯參加會議,將抵制會議。她與來自幾個國家的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一起,在俄羅斯代表團發言時,走出了4月在華盛頓舉行的G-20會議。

會議結束時沒有通常的公報表明一致意見的領域。但是,將俄羅斯從該組織中移除不太可能發生;只有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正式加入美國的要求。今年的峰會東道主印度尼西亞已邀請俄羅斯參加計劃中的11月會議(並向烏克蘭發出了一次性邀請,烏克蘭不是成員國)。僅靠俄羅斯的參與可能足以使20國集團(G-20)失去中立地位,但其他成員也不太可能加入任何以加強全球經濟為前提的戰略,同時孤立俄羅斯。但一些國家拒絕與俄羅斯斷絕關係,並專註於更大的自給自足,以保護經濟免受西方經濟體對俄羅斯實施的那種制裁。‎

‎這些西方經濟體,通過G-7和其他論壇,比多年來更加團結,儘管在對俄羅斯的制裁力度提高到什麼程度上仍然存在分歧。這是一項不小的成就:G-7經濟體仍佔全球經濟的近一半,並在最尖端的技術方面處於領先地位。美國和歐洲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擺脫了鋼鐵、鋁和飛機貿易爭端,這些爭端在當前環境下看起來微不足道。但當前挑戰的規模超出了7國集團(G-7)國家能夠單獨應對的範圍。例如,7國集團在50多個國家的支持下,制定了一項可能強有力的計劃,通過擴大財政和技術支持來解決糧食安全問題,以換取同意放棄出口禁令和其他可能進一步扭曲全球糧食市場的措施的國家。但上個月禁止小麥出口的印度迄今已阻止了這一舉措。新德里還抵制其他措施,為較貧窮國家騰出糧食儲備,以追求農業生產更大的自給自足。‎

歷史驚人地相似:本此危機很像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1929年大蕭條 - 天天要聞

‎拜登政府一直在創造性地試圖找到解決方法並建立志同道合的國家聯盟。美國-歐盟貿易和技術委員會一直在協調有關出口管制、數據共享和關鍵技術彈性等問題的應對措施。在上個月訪問東京期間,美國總統喬·拜登(啟動了新的印太經濟框架,其中包括日本、韓國和印度。雖然細節含糊不清,但新論壇旨在促進在數字貿易、脫碳和稅收協調等問題上的合作。在上周於洛杉磯舉行的美洲首腦會議上,美國公布了其美洲經濟繁榮夥伴關係,其議程類似。但拉美僅次於巴西的第二大經濟體沒有出席會議:墨西哥總統安德烈斯·曼努埃爾·洛佩斯·奧夫拉多爾在拜登政府將古巴委內瑞拉尼加拉瓜排除在外後抵制了峰會。‎

‎儘管具有令人欽佩的創造性,但這些舉措都無法與當下的緊迫性相提並論。在之前的危機中,世界主要政府能夠擱置足夠的分歧,以提出強有力的應對措施。這一次,這是看不見的。這種合作的破裂可能是目前一系列重疊危機中最持久和最令人擔憂的影響。到目前為止,這些中斷並沒有對整個全球貿易造成重大損害:貿易價值在2021年創下歷史新高,儘管今年正在放緩,食品和能源等行業也受到了嚴重破壞。

但目前的危機使人們難以相信,無論它們存在何種分歧,世界主要經濟體在經濟增長和穩定的重要性上是團結一致的,能夠盡最大可能共同努力實現這些目標。

這一次,沒有人駕駛這艘船。‎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大刀隊是我們的悲哀,並不是什麼榮耀 - 天天要聞

大刀隊是我們的悲哀,並不是什麼榮耀

大刀隊最早得追溯到國民革命軍西北軍那時候。1933年,長城抗戰打響,日軍大舉進攻喜峰口。當時中國軍隊的處境有多慘?槍支彈藥都湊不齊,工業底子薄得像張紙,連個像樣的炮都造不出來。面對日軍的三八式步槍、機槍甚至坦克,咱們的西北軍將領沒辦法,只能
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展集體學習 - 天天要聞

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展集體學習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論述,大力弘揚偉大抗戰精神,7月9日,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部分職能部門負責人、院系黨委書記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參觀學習。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大家認真聆聽解說,參觀了《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
從馬扎然到丘吉爾:首相們的職場生存指南 - 天天要聞

從馬扎然到丘吉爾:首相們的職場生存指南

《首相塔》全八集完結!今年三月到六月,陸大鵬與程衍樑帶我們走近歐洲歷史上的八位首相或總理,在紛繁的歷史中,串聯起他們的故事:從締造「太陽王」的馬扎然,到瓦解拿破崙的梅特涅,再到力挽狂瀾的克列孟梭,直至締結「英美特殊關係」的丘吉爾... 他們在時代的浪潮中抉擇,也親手推動著歷史的進程。光環背後,其實這些首...
1951年,得知古大存緊急彙報,葉劍英焦急致電陶鑄:刀下留人 - 天天要聞

1951年,得知古大存緊急彙報,葉劍英焦急致電陶鑄:刀下留人

1951年3月的一天清晨,電話那頭傳來古大存壓低卻顫抖的聲音:「葉帥,莫雄今晚就要被槍決!」葉劍英愣了不到三秒,隨即抄起另一部機子撥向陶鑄,四個字擲地有聲——刀下留人。廣東省政府大院的走廊里,傳令兵一路小跑,陶鑄收到命令,當場批示暫停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