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是怎麼努力逆天改命的?一是巡遊,二是遷徙

2022年06月29日23:53:13 歷史 1466

大家好,我是讀者。關注我,帶你走進一個不一樣的文化歷史世界。

上一講談到秦朝使者路遇山鬼,受託轉交一塊玉璧給高池君,又得到了一句「今年祖龍死」的神秘預言,這些來自鬼神世界的信息到底應該怎麼破譯呢?

神秘人

嚴格來說,誰都沒法做出可靠的破譯,因為所有的信息都只是零散的碎片,串不起邏輯鏈條。所以這件事可以成為傳播學的一則案例,因為凡是這類情況,在流傳的過程當中一定會被添枝加葉,所有的缺環都會被補全的。於是在唐朝章懷太子為《後漢書》所作的一處注釋里,引述了《春秋後傳》的一段內容,活脫脫一篇玄幻題材的微型小說

秦始皇是怎麼努力逆天改命的?一是巡遊,二是遷徙 - 天天要聞

故事當中,那名秦朝使者變得有名有姓了,名叫鄭容。神秘人也有外貌特點了,「素車白馬」。我們知道,秦朝奉行五德終始說,在所有顏色當中崇尚黑色,神秘人偏偏全白,而且,白色又是喪服的顏色,當初太子丹在易水送別荊軻,正是「滿座衣冠似雪」,後來秦朝滅亡,子嬰投降,形象也是「素車白馬」。

素車白馬的神秘人來跟使者鄭容打招呼了:「您去哪兒啊?」

鄭容回答說:「我去咸陽。」

神秘人自報身份說:「我是華山君的使者,想拜託您轉交一封信給高池君。等您到了咸陽,經過高池的時候,會看到一棵很大的梓樹,樹下有一塊紋理特殊的石頭。您只要拿起那塊石頭叩打樹榦,就會有人應答,您把書信給他就好了。您可不要私自拆開書信,只要您把書信好好送到了,您就會得到豐厚的酬答。」

當鄭容來到高池,找到梓樹,叩打樹榦,果然聽到有人應答,而接下來,鄭容彷彿做夢一般,看到眼前是一座宏偉的宮殿,有人出來取走了書信。過了一會,鄭容聽到宮殿裡邊有聲音說:「祖龍死。」

秦始皇是怎麼努力逆天改命的?一是巡遊,二是遷徙 - 天天要聞

故事講得活靈活現,還有很好的懸念設計。華山君使者叮囑鄭容不能私拆書信,這正好勾起了讀者的好奇心,很想知道書信的內容。而鄭容依照要求完成了任務,書信被取走了,信里的內容似乎就這樣成了謎。在讀者剛剛生出一絲失望的時候,情節忽然有了轉折,收信人讀出了書信的內容,剛好被依然在宮外沒有離開的鄭容聽到。

我們從人名推斷,華山君應當是華山的山神,高池君應當是高池的水神,而華山和高池都離咸陽不遠,看來當地的鬼神界正在溝通著一個重要信息:祖龍就要死了。

祖龍到底是何方神聖呢?從《史記》的記載來看,秦始皇顯然意識到祖龍可能指的就是自己,但又不願承認,於是勉強把祖龍解釋為人的祖先。估計秦始皇心裡最擔憂的解釋是這樣的:「祖」指的是開國始祖,至於「龍」,秦朝在五德終始說里屬於水德,500年前秦文公出獵的時候,水裡出現過一隻黑龍,那就是水德的祥瑞,那麼「祖龍」說的就是自己沒錯了。

龍的演變

今天我們讀這段記載,會覺得「祖龍」既然有一個「龍」字,自然是指皇帝。但是,當時還沒有產生「真龍天子」的說法,龍雖然被當作一種神通廣大的生物,但地位遠遠談不上崇高。前邊講過,古代中國的朝廷禮服有一整套規定圖案,統稱十二華章,上衣的圖案一共6種,由高級到低級的排序是日、月、星、山、龍、華蟲,龍僅僅排名第五。

直到宋朝,高級官員依舊可以使用龍紋,所以王安石也遇到過一起「祖龍」事件。事情是這樣的:在王安石過世的前一年,一天凌晨,看門人見到一名小廝送來一支用青布包裹著的白楊木笏板。王安石看到笏板以後,非常不快,把它扔在了牆根底下。那笏板上寫著5個字:「明年祖龍死。」

秦始皇是怎麼努力逆天改命的?一是巡遊,二是遷徙 - 天天要聞

顯然,這裡的祖龍,指的就是王安石了,王安石自己也明白這個意思,所以才會氣急敗壞。

這件事出自宋朝筆記小說《孫公談圃》,是由孫升口述,劉延世記錄成文的。孫升是宋英宗朝的進士,在北宋的黨爭當中站在舊黨的一邊,飽受新黨迫害,所以在《孫公談圃》裡邊沒少說王安石的壞話。王安石收到死亡預言的故事也許只是舊黨人士的以訛傳訛,但故事裡邊反映出來的細節是不差的,「祖龍」並不對應著當朝天子,而是對應著王安石,宋朝人並不覺得這有什麼奇怪。

話說回來,當秦始皇意識到山鬼預言了自己的死期,自我開解說山鬼只能預言當年的事,這裡邊其實也有玄機。當時已經進入秋季,而秦朝以十月作為歲首,這就意味著一年將盡,馬上就到明年了,秦始皇認為自己只要順利挨到明年,死亡預言自然也就失效了。

移民遷徙

當然,穩妥起見,還是要佔個卜才好。占卜的結論是「游徙吉」。從字面上看,似乎是在建議秦始皇做兩件事:一是巡遊,二是遷徙。

遷河北榆中三萬家;賜爵一級。

秦始皇真的照辦了,第二年馬上開始了自己的第5次——也是最後一次巡遊,而在本年度最後的日子裡,發動了一場大規模的遷徙活動,這就是《資治通鑒》記載的「遷河北榆中三萬家,賜爵一級」。

秦始皇是怎麼努力逆天改命的?一是巡遊,二是遷徙 - 天天要聞

這段史料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但《資治通鑒》抄錯了一個字,把「北河」寫成了「河北」。胡三省給《資治通鑒》作注的時候竟然沒發現這個抄寫錯誤,把「河北」解釋為「北河之北」,所謂「河北榆中」,大體上是黃河上游,位於咸陽的正北方。這句話很容易讓人誤解,以為是把北河、榆中的居民遷徙到別處,其實剛好相反——可以參照《史記·六國年表》的說法:,「徙民於北河、榆中」。秦始皇應當是把內地的3萬戶人口遷到了北方和匈奴接壤的地帶,這種事當然太招人恨,大概是為了補償這些移民,所以給他們整體提升了一級爵位。

命運之嘆

2009年,北京大學收藏了一批從海外回歸的西漢竹簡,其中有一部《趙正書》,開篇就講的是秦始皇在最後一次巡遊途中生了重病,於是唏噓感嘆,說天命難道真的不可改變嗎,自己已經知道今年要死,不知道的只是具體的月份和日子,所以才會巡遊天下,希望可以改變氣數和命運,但看來改變不了了。

這一段內容,剛好可以和祖龍預言合拍,說明秦始皇搞的國民大遷徙也好,最後一次巡遊也好,都是為了努一下力,看能不能扭轉命運。這些內容既然大概率上只是小說家言,我們倒也不妨再藉助一部小說——民國文人蔡東藩的《前漢通俗演義》—來體會一下秦始皇當時的心理活動。話說當占卜得到「游徙吉」之後:「始皇暗想,我可游不可徙,民可徙不可游,不如我遊民徙,雙方並作,當可趨吉避凶。但又恐山鬼所言,今年當死,一或出遊,未免遭人暗算,我且在年內徙民,年外出遊,便可無慮了。

秦始皇是怎麼努力逆天改命的?一是巡遊,二是遷徙 - 天天要聞

於是頒詔出去,命將內地百姓三萬家,分徙河北榆中。百姓並無事故,又要離鄉背井,扶老攜幼,辛辛苦苦的歷碌奔波,這種不幸情事,真是出諸意外,沒奈何吞聲飲恨,遵旨移徙去了。」

「遷北河榆中三萬家」應當是當時的史實,如果我們採取無神論的立場,就只能推測這次人口遷徙是為了充實邊地人口,鞏固長城防線,或者像司馬光那樣,只保留事實,不揣測理由,還把原本怪力亂神的因果關係直接刪除。但也許當時真的流傳著不祥的謠言,所以在下一年剛剛開始的第3天,秦始皇就忙不迭地出遊去了。

這是秦始皇的最後一次巡遊,也是一次未能完成的巡遊,我們下一講再談。

歡迎關注,點贊,評論,轉發!下期再會!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800餘米地道承載抗日紅色記憶!人民第一堡壘煥新 - 天天要聞

800餘米地道承載抗日紅色記憶!人民第一堡壘煥新

「地道戰,嘿!地道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侵略者他敢來,打得他魂飛膽也顫。」一曲旋律激昂、朗朗上口的《地道戰》,喚起多少人對抗戰歲月的回憶。位於順義區龍灣屯鎮的焦莊戶村,幾十年來一直保留著地道戰的痕迹。
天庭權力架構全解析:玉皇大帝如何統御三界? - 天天要聞

天庭權力架構全解析:玉皇大帝如何統御三界?

在中國傳統神話體系中,玉皇大帝統領的天庭是一個龐大而精密的"神界政府",各部門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本文將帶您深入了解這個神秘而威嚴的天庭管理體系,揭開神話中"天界公務員系統"的神秘面紗。
印度拒簽上合聲明後,中方轉頭成立新組織?莫迪後悔來不及了 - 天天要聞

印度拒簽上合聲明後,中方轉頭成立新組織?莫迪後悔來不及了

路透社記者:印度外交部發言人稱,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國防部長會議未就聯合聲明達成一致,因為印度希望該聲明反映其對恐怖主義的關切,但「某個國家不能接受」。中方對此有何回應?印度指的是哪個國家?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方主管部門已經發布了有關消息,你可以參閱。
站上世界舞台,中國U17女足全力衝擊新歷史 - 天天要聞

站上世界舞台,中國U17女足全力衝擊新歷史

本文字數|1565字建議閱讀時間|5分鐘20年前以球員身份參加男足世青賽,如今以主帥身份迎接女足世少賽。王洪亮與U17女足心向未來,年輕的戰場已經硝煙瀰漫。20年前的夏天,中國足球曾給中國球迷留下了一段美好到虛幻的回憶。荷蘭世青賽之夏,由克勞琛挂帥的中國U20國家隊先後擊敗了土耳其、烏克蘭和巴拿馬,以3戰全勝、轟入...
傅國涌突發心梗去世,終年59歲!一生育人無數,全國各地學子慕名來上他的課…… - 天天要聞

傅國涌突發心梗去世,終年59歲!一生育人無數,全國各地學子慕名來上他的課……

太突然了!知名教育學者、歷史學者、作家傅國涌,於2025年7月7日凌晨在杭州打鐵關家中,因突發心梗去世,年僅59歲。傅國涌兒子傅陽向記者證實了這一消息,他透露,當時半夜他就在家中,陪在傅國涌老師身邊,心梗發生非常突然。家中一時難以接受這個消息,傅陽在電話那頭哽咽:「我媽媽最難接受,她現在已經被送進醫院急救....
1934-2025,一首《畢業歌》的時空對話! - 天天要聞

1934-2025,一首《畢業歌》的時空對話!

2025年7月,南京夫子廟景區。昂揚的小號聲引得路人紛紛駐足,大學生們手拉手,由四面八方匯聚到「天下文樞」牌坊下,唱響《畢業歌》。這是一首來自91年前的青春吶喊。《畢業歌》,創作於1934年,是電影《桃李劫》的主題曲,詞作者田漢、曲作者聶耳。(1934年 《畢業歌》黑膠唱片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灌制)「同學們,大家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