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的河南開封,卧龍宮變成了大雜院,龍亭大殿人跡罕至

2022年06月29日11:02:07 歷史 1196

1910年10月,一名叫周裕泰的中國攝影師隨僱主弗里爾來到河南開封,用相機記錄下了這座千年古都境內的著名古迹。

之前向大家介紹了開封相國寺、佑國寺及鐵塔等處,今天繼續和大家分享開封的卧龍寺、二曾祠、龍亭和繁塔。有些古迹得以保留至今,有些早已損毀,我們只能在老照片中一睹它們在112年前的真實模樣。

1910年的河南開封,卧龍宮變成了大雜院,龍亭大殿人跡罕至 - 天天要聞

卧龍宮山門

卧龍宮的山門,一座傳統廟宇建築,門前一條筆直的青磚道路,大門兩側開有圓窗,一群當地孩子聚集在門前。大門主建築一側的房屋門前站著一位小腳老太太 。

1910年的河南開封,卧龍宮變成了大雜院,龍亭大殿人跡罕至 - 天天要聞

卧龍宮的庭院

卧龍宮原名五龍宮,傳說趙匡胤曾遭追兵追殺,躲進殿內躺在玄帝神像後面才躲過一劫,。後人根據這個傳說,在玄帝神像後麵塑了一尊趙匡胤的卧像,卧龍宮的名稱便由此而來。

1910年的河南開封,卧龍宮變成了大雜院,龍亭大殿人跡罕至 - 天天要聞

西廂房

卧龍宮舊址位於開封的卧龍街上,從照片上可以看出是典型的四合院建築,庭院內種有花草。圖中建築為大殿西側的廂房。在圖左的位置能看到一棵造型奇特的老樹。

1910年的河南開封,卧龍宮變成了大雜院,龍亭大殿人跡罕至 - 天天要聞

東廂房

與之對稱的東廂房,門窗完成,在門前半躺著一名老人,似乎正在納涼。結合著前面的幾張圖,可以判斷此時的卧龍宮內已經沒有了道士,這裡成了百姓聚居的大院。1927年,馮玉祥對卧龍街進行改造,打通了小南門,卧龍宮隨之被拆除。

1910年的河南開封,卧龍宮變成了大雜院,龍亭大殿人跡罕至 - 天天要聞

二曾祠

二曾祠建於光緒十九年(1893年),是為紀念武英殿大學士曾國藩及其九弟兩江總督曾國荃而建,建造者是當時的東河道總督許振瑋,曾國藩曾是他鄉試的恩師。二曾祠的位置在龍亭前潘家湖一側。

1910年的河南開封,卧龍宮變成了大雜院,龍亭大殿人跡罕至 - 天天要聞

二曾祠的院落

二曾祠是一座宏大的建築群,有東西兩座大院。東為三進院落,西為「兩院一園」,分別是瓣香樓院、環鳳閣院和西花園。

1910年的河南開封,卧龍宮變成了大雜院,龍亭大殿人跡罕至 - 天天要聞

瓣香樓

西院內的瓣香樓為一座宮殿式的雙脊建築,造型別緻,氣勢恢弘,其三面環廊,可憑欄觀看水上風景。

1910年的河南開封,卧龍宮變成了大雜院,龍亭大殿人跡罕至 - 天天要聞

環鳳閣

環鳳閣距離瓣香樓不遠,由十六根紅漆木柱支撐,四周建有迴廊,造型精緻考究。並有木橋通往湖心亭。

1910年的河南開封,卧龍宮變成了大雜院,龍亭大殿人跡罕至 - 天天要聞

湖心亭

當時二曾祠有兩座湖心亭,東面為雙亭,名叫疊波亭,西邊的為單亭,叫做光淥亭。圖為當時的光淥亭,通往亭子的部分木製橋面因腐朽而坍塌了。二曾祠後來改為河南圖書館,上世紀70年代被拆除。

1910年的河南開封,卧龍宮變成了大雜院,龍亭大殿人跡罕至 - 天天要聞

龍亭真武殿

1910年的開封龍亭,前面的建築為真武殿,殿前擺放著一隻鐵制的大香爐。沿十五級石台階可達殿內。從圖中看真武殿已經相當破敗,不但大殿的窗紙皆破,東、西兩廡也有了不同程度的破損。

1910年的河南開封,卧龍宮變成了大雜院,龍亭大殿人跡罕至 - 天天要聞

三年前的龍亭

這是1907年法國人愛德華·沙畹在龍亭前拍攝的照片,角度和前一張照片基本一致,通過兩張照片的對比,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這座古老的建築在幾年內的變化。

1910年的河南開封,卧龍宮變成了大雜院,龍亭大殿人跡罕至 - 天天要聞

龍亭大殿

過了真武殿,是一條寬闊的四十七級石台階通往龍亭大殿。大殿為黃琉璃瓦重檐建築,面闊九間,四周設置有游廊。通往大殿的石階上長滿了青草,說明平日來此地遊覽的人很少。

1910年的河南開封,卧龍宮變成了大雜院,龍亭大殿人跡罕至 - 天天要聞

露台欄杆

龍亭大殿周圍的石護欄,一名道士正背依著欄杆朝攝影師的方向張望。

1910年的河南開封,卧龍宮變成了大雜院,龍亭大殿人跡罕至 - 天天要聞

龍亭遠望

從龍亭大殿向東北方向眺望,高聳的鐵塔出現在天際的另一端。近景可見一些被損壞的石欄和花牆。

1910年的河南開封,卧龍宮變成了大雜院,龍亭大殿人跡罕至 - 天天要聞

石門

龍亭東側的石門,牌坊式結構,簡單厚重,通過大門可見波光瀲灧的潘家湖水以及對岸的民居建築。

1910年的河南開封,卧龍宮變成了大雜院,龍亭大殿人跡罕至 - 天天要聞

繁塔

位於開封東南的繁(pó)塔,建於北宋開寶七年(974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它是開封興建的第一座佛塔,也是當地最古老的建築之一 。

1910年的河南開封,卧龍宮變成了大雜院,龍亭大殿人跡罕至 - 天天要聞

繁塔內景

繁塔造型獨特,其塔身內外遍布了造像磚,上面的人物造像神態各異,雕工精細,令人嘆為觀止。

1910年的河南開封,卧龍宮變成了大雜院,龍亭大殿人跡罕至 - 天天要聞

繁塔內的供台

繁塔位於天清寺內的繁台之上,繁盛時期佔地幾十畝,有數百名僧眾。圖為繁塔內佛像前的供台,上面擺放的蠟台和香爐皆已銹跡斑斑,說明很久已經沒有得到維護了。

1910年的河南開封,卧龍宮變成了大雜院,龍亭大殿人跡罕至 - 天天要聞

禹王台

禹王台,又名古吹台,相傳在春秋時,晉國大音樂家師曠曾在此吹奏樂曲,這是一座頗為龐大的古建築群,內有禹王廟、三賢祠、水德祠和御書樓等建築。

往期分享:1910年的河南開封,一片狼藉的相國寺和破爛不堪的佑國寺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戰犯的新生之路Ⅱ(391):董益三的變化 - 天天要聞

戰犯的新生之路Ⅱ(391):董益三的變化

邱行湘的木工技術不是吹出來的,三天時間,竟然神奇地將一些廢棄的鐵杴把、舊拖把把兒和前些時候為了擴大小菜園而砍掉的雜樹條子,全部給鏇成了嶄新的拖把把兒,足足八十多根,送到了縫紉組質檢組長董益三、黃維手中,二人認真地把關之後,給了邱行湘一個滿分
知名相聲演員在18時30分逝世!享年68歲 - 天天要聞

知名相聲演員在18時30分逝世!享年68歲

7月1日,記者從貴林社工作人員獲悉,江西省著名笑星、相聲表演藝術家原江西省曲藝家協會主席萬新明先生(藝名「小筱貴林」)於2025年7月1日18時30分在南昌逝世,享年六十八歲。
日本企圖吞併琉球的歷史事件 - 天天要聞

日本企圖吞併琉球的歷史事件

《中國研究文摘》由浙江大學劉東教授主編,10位海內外高校學者任編委,定期掃描海外中國研究前沿學術成果。本輯從數十種海外頂尖學術期刊精選論文32篇、書評12篇,所涉學科廣闊,涵蓋人文學科各細分領域,探討了諸如青銅時代的政治經濟學、唐代宦官世族政治、宋代的藝術史藝術、明清時期的白銀供應、清代邸報的發行與流通、...
歷史上的今天京師大學堂建立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今天京師大學堂建立

京師大學堂(Imperial University of Peking10),是北京大學在1898至1912年間的曾用名。作為戊戌變法的「新政」之一,學校創辦於1898年7月3日,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11,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國批國辦
南京:為離世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舉行熄燈悼念儀式 - 天天要聞

南京:為離世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舉行熄燈悼念儀式

當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為2025年離世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劉貴祥、謝桂英舉行熄燈悼念儀式,兩盞燈箱逐漸熄滅,兩位倖存者的照片從彩色變為黑白。截至目前,南京市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與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協會登記在冊的在世倖存者僅剩26人。7月2日,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後代代表和社會各界代表參加熄燈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