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鏐的墓到底是如何被成功偷盜的?

2022年06月29日09:26:17 歷史 1080

縱觀各朝各代,都相繼運營而生出「盜墓」職業,為了養家糊口,為了一夜暴富,很多人都選擇鋌而走險盜挖帝王古墓。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關於盜墓技術也逐漸不斷提高。

比如在浙江省唯一保存完好的帝王級別古墓,身處於鬧市之中,在嚴格保護之下,竟神不知鬼不覺被盜挖,這座古墓就是吳越國的第一代國王錢鏐的墳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錢鏐的墓到底是如何被成功偷盜的? - 天天要聞

傳奇帝王錢鏐

這座古墓就是錢鏐之墓。那麼,錢鏐到底是誰呢?在亂世之年中,為了養家糊口他開始以販賣鹽為生,並且憑藉一己之力成為了吳越國的開國國軍。

與其他帝王相比,錢鏐沒有殷實的家境,在國與國之間戰火紛飛的亂世之年中,想安然無恙的存活下去可謂是無比的艱難。

可錢鏐始終不肯放棄,長大後的他不想像自己的父輩祖輩那樣整日以面朝黃土背朝天為生,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就要不斷努力尋找合適的時機。

錢鏐的墓到底是如何被成功偷盜的? - 天天要聞

就這樣,錢鏐冒著被朝廷砍頭的風險開始販賣鹽,成為了鹽商。在當時左鄰右舍看來,錢鏐這種行為就是不務正業,不思進取走捷徑。而對於錢鏐本人來說他也知道販賣鹽不是長久之計,於是在24歲那年,錢鏐跟隨董昌馳騁沙場,建功立業。

直到公元926年,當中原王朝陷入混亂中的時候,錢鏐抓住了時機,已經74歲的他手握王玉冊,成為了吳越國名副其實的皇帝。

錢鏐的墓到底是如何被成功偷盜的? - 天天要聞

錢鏐之墓又是如何被盜的呢?

錢鏐去世之後就葬在了如今臨安市區中,而且在他這座古墓中還有專門的管理單位,變成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錢鏐的墓是如何被盜的呢?

相關媒體在後續報道這起盜墓案時表示涉案人員高達39名,其中有兩名犯罪嫌疑人是實施盜掘的。在警方通報中,盜取錢鏐古墓的人分別來自浙江,湖南,重慶等省份。

因為古墓身處於鬧市區中,所以這些盜墓賊會以租房作為掩護,然後利用地遁方式挖出一條很長的地道,最後直達墓室,因為錢鏐的古墓看管森嚴,所以這些盜取古墓的人都是小心翼翼。

錢鏐的墓到底是如何被成功偷盜的? - 天天要聞

在距離錢鏐的墓室距離地面只有四米的時候,竟然分為前室和後室,讓盜墓賊做夢都沒想到的是這兩個墓室都是空的根本沒有陪葬物品。這批盜墓賊最後不得不放棄了,可謂是白乾一場。

其實,錢鏐的古墓被盜不止一次兩次了,在1958年的時候,考古專家在清理相距杭m27墓200米吳漢月墓過程中的也發現了有盜墓賊曾經光顧這裡。此外,在1965年的時候錢王墳也遭到了被盜。經過警方不斷努力追查,很多被盜珍貴的古文物都被追繳回來。

錢鏐的墓到底是如何被成功偷盜的? - 天天要聞

那麼,為何錢鏐的古墓這麼容易會被盜呢?不得不說,錢鏐的古墓真正使用了真假墓室的障眼法,從表面上看這種墓室是非常容易被盜的,但其實它是成功騙過盜墓賊,只可惜這樣的障眼法卻沒有騙過現代利用高科技做案的盜墓賊。

盜墓行為屬於違法犯罪行為,所以千萬不要為了一己之力鋌而走險,觸犯法律,有了牢獄之災。正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一定要通過自己的勤勞雙手獲得財富,才是最可靠的方式。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那些年,我們過馬路時走過的天橋 - 天天要聞

那些年,我們過馬路時走過的天橋

人行天橋,是城市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它在解決人車矛盾、行人過街等問題同時,也見證著一個時期人們的生活方式,展示著不同時代背景下的城市內涵。上個世紀80年代,武漢開始大規模建造人行天橋。
蔣連生會見河北遷安市九江總公司董事長趙文強一行 - 天天要聞

蔣連生會見河北遷安市九江總公司董事長趙文強一行

6月24日,市委書記蔣連生會見河北遷安市九江總公司董事長趙文強一行。6月24日,市委書記蔣連生在江濱國際大酒店會見遷安市九江總公司董事長趙文強一行。楊揚 攝蔣連生感謝九江總公司對梧州市發展的大力支持,介紹了我市經濟社會和工業產業發展有關情況。蔣連生表示,梧州市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廣西工作論述的重要要求...
1922年,湖南老農撿一米罐,400銀圓賣出,22年後價值2000萬美金 - 天天要聞

1922年,湖南老農撿一米罐,400銀圓賣出,22年後價值2000萬美金

1922年的一天,湖南桃源漆家河鎮經歷了一場瓢潑大雨,雨過天晴,一戶農民到山上莊稼地里幹活,干到晌午時候,這位農民準備回家吃飯,他拖著疲憊的步子往回走。不經意間,他在路邊的水溝里看到一件黑不溜秋的東西,像個罐子,他拾起來一看,是一個黑色的大
《墨雨雲間》結局,回頭看才發現,被蕭老將軍隱瞞的真相 - 天天要聞

《墨雨雲間》結局,回頭看才發現,被蕭老將軍隱瞞的真相

《墨雨雲間》絕對是今年值得一看的古裝女性復仇劇。故事的最後,成王一干亂臣賊子全部伏誅,而代國卻趁機起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蕭蘅臨危受命,帶領龍武軍前往禦敵,最終以少敵多,慘勝而歸。至此大燕終於迎來了真正的太平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