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題材小說:決裂

2022年06月29日02:02:15 歷史 1201

北野將菊地齊叫到了辦公室里,然後詢問他關於細菌研究進展的事。

菊地齊告訴北野,自從石井四郎被調走以後,很多技師對於細菌研究工作不予以配合,資料檔案室里的資料不準予查閱,現在可用於研究的資源十分有限。

731題材小說:決裂 - 天天要聞

北野問菊地齊這是怎麼回事,菊地齊回答說這一切很有可能是石井四郎在背後搗的鬼,因為他被革職了,所以並不希望別人對他取而代之。

「那我打電話問問他」說著,北野撥通了石井四郎的電話:「是石井君嗎?我是北野政次,有件事我想問問你」,「你終於捨得主動給我打電話了,有什麼事就問吧」石井四郎在電話那頭回應到。

「聽說技師們不配合我的工作,資料檔案室也不讓進,都是你在背後指使的是嗎?」北野毫不客氣的對石井四郎說。

「的確是這樣,我雖然人不在731,但如果你能繼續接受我的安排,我一定不會給你的工作增添麻煩,但如果你不接受我的安排,那你就自己看著辦吧,到時候你沒有產出成果的話,軍部是不會再多給你撥發研究經費的,並且沒有我的關係,你也別想引進新的技師」石井四郎也不甘示弱的對北野反擊到。

731題材小說:決裂 - 天天要聞

「好吧,既然這樣,咱們就分家吧,從此以後你研究你的,我研究我的,你的那一部分你就自己去指揮吧」北野向石井四郎作出了最後的攤牌。

「行,咱們現在就劃分一下各自的領域:鼠疫霍亂的研究歸我,其它的歸你;細菌的生產貯存歸我,其它的歸你;情報和憲兵的指揮歸我,其它的歸你;昆蟲班、血清班以及第四部歸我,其它的班歸你,現在就這麼定了」石井四郎用咄咄逼人的語氣對被野說。

北野雖然非常的生氣,但也無可奈何,他沉默了一陣後,就答應了石井四郎提出的要求。

他現在想要擁有屬於自己的勢力,就只能從少年班著手了,同時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他開始允許一些老731成員辭職回國,一些經驗豐富成員的離開,使得731的發展變得一籌莫展。

731題材小說:決裂 - 天天要聞

一時之間,人員的短缺讓他不得不加快少年班成員的培養,於是他命令少年班的班長川崎要對學員們進行嚴格的教育。

與此同時,石井四郎的打壓使得北野內心的怒火無處發泄,於是他只能將怒火發泄到少年學員們的身上。

他常常酒後毆打少年學員,搞得學員們苦不堪言,而川崎有樣學樣,有時他會命令不聽話的學員們在半夜裡到冰天雪地里去跑步。

當然了,學員們最害怕的還是北野帶他們上解剖課,對於活體解剖學員們基本上碰得比較少,倒是腐臭的屍體,學員們解剖得最多,並且其中一些腐屍還是感染細菌而死的,在解剖這樣的腐爛屍體時,學員們所面臨的心理壓力是很大的。

有一天,菊地齊問北野:「以後我們的研究方向是什麼?」「以後我們要立足於長遠,昆蟲學細菌學,人體解剖學,防疫學等都可以成為我們的研究方向,至於細菌武器的研究就留給石井四郎吧」北野回答菊地齊。

731題材小說:決裂 - 天天要聞

「你的意思是軍用研究轉向民用研究嗎?」菊地齊接著問北野。

「是的,民用醫學技術才更加的長遠和實用,所以我們還是在這上面多下功夫吧」北野語重心長的回答說。

「那就將人類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疾病、微生物作為研究對象吧」菊地齊對北野提議到。

「好,以後就這麼辦,反正我已經跟石井四郎分家了,我也不想跟他的研究領域發生交叉重疊」北野選擇接納了菊地齊的建議。

731題材小說:決裂 - 天天要聞

雖然北野的研究方向發生了轉變,但卻並沒有轉變他殺人的本質,有時即使做一個簡單的實驗,他也會使用殘酷的手段將人給殺掉,說到底他骨子裡終究只是一頭野獸,任何殺戮的行為在他看來都只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鰲拜掌管40萬大軍,為何遲遲也不敢取代康熙?皇太后是背後靠山 - 天天要聞

鰲拜掌管40萬大軍,為何遲遲也不敢取代康熙?皇太后是背後靠山

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贅述該篇文章結尾順治十八年,皇帝不慎生了場重病病死,他的兒子玄燁繼承皇位。當時玄燁剛剛八歲,即使是個神童,也鬥不過滿清的文武權臣。其中一個叫鰲拜的軍國大臣氣焰最盛,他的手裡還有40萬大軍。鰲拜作為託孤大臣,面對一
入選「遺產名錄」 !龍江兩組珍貴檔案首發 - 天天要聞

入選「遺產名錄」 !龍江兩組珍貴檔案首發

12日,黑龍江省檔案館舉行慶祝「6.9」國際檔案日暨檔案開發成果公布發布會,現場《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檔案開發成果《清代黑龍江戶口檔案選編》、《鄂溫克族滿文歷史檔案譯編》首發,該資料也填補了國內外史料研究的空白。為讓「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黑龍江省檔案館依託特色館藏,持續發力檔案價值挖潛,成功...
1942年,游擊隊長未經組織同意,跟日軍軍官吃飯,聶帥這樣處理 - 天天要聞

1942年,游擊隊長未經組織同意,跟日軍軍官吃飯,聶帥這樣處理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文章不收費!但含廣告解鎖,幾秒後點擊右上角關閉即可繼續閱讀。1942年,晉察冀軍區的某家農戶里,游擊隊隊長樊金堂坐在土炕上,笑容滿面地沖著對面的人舉杯。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