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第一部剿匪影片叫什麼,1953年,周恩來為何因它發火?

2022年06月28日02:48:04 歷史 1411


新中國第一部剿匪影片叫什麼,1953年,周恩來為何因它發火? - 天天要聞

周恩來

第一部反映「剿匪」的影片

1949年8月2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48軍144師解放江西寧都後,奉命圍殲寧都西北翠微峰敵人。翠微峰道路崎嶇,易守難攻。以原豫章山綏靖區司令黃鎮中為首的國民黨武裝約2000人盤踞此山,構築堅固工事,並將發電廠、修械廠設備及大批糧物搬進山洞,企圖據險頑抗。


8月30日,解放軍144師完成包圍部署。該師第428團強攻朝陽山,經過一個小時的戰鬥,全殲頑敵。


至9月19日,翠微峰的外圍據點被全部攻佔,余敵被壓縮在翠微峰等幾個孤立山峰上。


9月23日6時30分,該師在軍山炮營、戰防炮營的支援下,向敵核心據點發起總攻。至下午3時,黃鎮中被迫率殘部投降。


這次戰鬥共殲敵1960餘人,被華中軍區譽為「剿匪」戰鬥中攻堅戰的範例。


新中國第一部剿匪影片叫什麼,1953年,周恩來為何因它發火? - 天天要聞

翠微峰

新中國成立後,上海電影製片廠將此戰例編寫成劇本,拍攝成影片《翠崗紅旗》


這是新中國成立後拍攝的第一部反映我軍「剿匪」作戰的影片。


《翠崗紅旗》的攝製工作,匯聚了來自解放區與原來生活在舊上海的藝術家。主演於藍與副導演馬瑜就是延安魯藝培養出來的革命文藝工作者,而導演張駿祥、攝影馮四知,以及飾演江猛子、蕭鎮魁、封老四、封之固的張伐、陳天國、夏天、白穆等,則從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就在上海從事電影工作。


由於編劇杜談的推薦,剛剛成名的於藍(拍攝了影片《白衣戰士》),被確定為向五兒的扮演者。

新中國第一部剿匪影片叫什麼,1953年,周恩來為何因它發火? - 天天要聞

《翠崗紅旗》

深入蘇區真切體驗生活


對於於藍來說,更多的準備工作是訪問和接觸紅軍家屬,以及倖存的幹部、黨員,了解他們留在蘇區是怎樣克服各種苦難而生存下來的。


於藍懷著急切的心情,在短短的一個月里,採訪了從省委書記到普通群眾大約三四十人。


每一個受訪者從娓娓而談到聲淚俱下,講述了紅軍北上抗日之後,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的情況,當時敵人極為殘暴。


整整15個年頭,無數親人離散,音訊全無,但他們始終沒有忘掉中國共產黨。


59歲的鐘姓老人和他的妻子被敵人打死了,他想國民黨總有「沒」的時候,我們總會有翻身的日子,就把國民黨聯保主任的布告揭下來,藏在房子的樓板上,等著共產黨回來,以求血債血償。


正是黨在蘇區人民心靈深處播下的革命必勝的信念,才使他們經受住了白色恐怖下最艱苦的磨難,這也是《翠崗紅旗》影片的真實歷史背景。


令於藍收穫最為豐厚,同時也受到極大震撼的是,接觸到了類似向五兒遭遇的眾多對象。

新中國第一部剿匪影片叫什麼,1953年,周恩來為何因它發火? - 天天要聞

於藍

一個叫苦香的婦女,1929年起就做婦女工作,1934年紅軍走時已擔任寧都興國的縣委宣傳部長,因病留了下來,後來她到大佛山去堅持鬥爭,敵人四面燒山,她彈盡糧絕被抓到。


敵師長與團長都要她答應做姨太太就放她出去,她堅決不肯,說:「要不放我回家,要不受死刑。」刮人把她送到南昌押了一個月,判了十二年徒刑。


她的母親靠賣牛、借錢,最終籌得70塊大洋,買通了看守所,把她保了出來。苦香在地主家做了兩年保姆。


後來,國民黨又逼她去後援委員會,她躲到山上,與那裡挖鎢礦的一個沒有黨派的管理員結了婚,歷經了許多艱苦,最後借錢做小買賣為生。


她說自己相信黨一定會回來。解放時看到部隊的首長,苦香悲喜交集,連話都不會說了。

新中國第一部剿匪影片叫什麼,1953年,周恩來為何因它發火? - 天天要聞

《翠崗紅旗》劇照

毛主席、周總理給予肯定


應當說,在以革命鬥爭為題材的影片中,《翠崗紅旗》別具一格。它的主人公不是像劉胡蘭、趙一曼那樣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而是向五兒這麼一個在革命處於低潮時,仍保持氣節的紅軍家屬。


影片所著力表現的也不是敵我雙方你死我活的血肉拼殺,而是刻畫了向五兒在逆境中堅定等待丈夫、將幼兒撫養為革命後代的生活側面,這正是該片的成功與獨到之處。


影片上映不久,曾一度受到好評,許多從蘇區長征北上的將校觀看影片後觸景生情,失聲痛哭。


不過,該片也招致了眾多尖銳的批評,主要的批評意見認為影片在紅軍北上後,沒有表現出黨對人民群眾的領導,尤其詰難主人公向五兒缺乏「典型性」,是個「等待(勝利)的女性形象」,而不是「富有鬥爭性格的英雄」。


這些並不恰當的評論在上海各大報刊發表之後,引起了周恩來的注意,他專門指出:

「《翠崗紅旗》這部影片使人很受感動,有的地方催人淚下。向五兒在白色恐怖如此嚴重的情況下,依然堅強不屈,等待紅軍歸來,這怎麼不是英雄形象呢?」


他還對該片的主演於藍說:「毛主席和我一起看了兩遍,主席很稱讚,並囑咐幹部不要忘記老蘇區人民。」


因視覺效果突出,該片在1951年第六屆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上榮獲攝影獎。後來此片還曾榮獲文化部頒發的1949~1955年優秀故事片二等獎,每個主創人員為此獲得了一枚獎章。

新中國第一部剿匪影片叫什麼,1953年,周恩來為何因它發火? - 天天要聞

《翠崗紅旗》劇照

1953年,有一次周恩來總理在中南海懷仁堂作報告。當他談到我國拍攝的故事片《翠崗紅旗》時,平素輕易不發火的他嚴厲地批評了當時電影部門的領導人。


原來,不久前,我國電影代表團攜帶這部影片去東歐一個國家參加國際電影節,在放映的時候,引起強烈反響。多國組成的評委幾乎一致推選《翠崗紅旗》。


可是,令人不解的是,我國代表團的領導堅持不接受這個獎項,並再三向人家說明,這部影片不配獲得大獎的殊榮。


各國評委對我國代表團的態度無法理解,當周恩來聽說了這件事的整個過程後,在這次會議上痛心地提及,真的動了氣。


周恩來嚴厲地批評說這是一種民族自卑感在作怪!他激動不已,高聲說:「這簡直不像解放了的新中國人民的代表!」

新中國第一部剿匪影片叫什麼,1953年,周恩來為何因它發火? - 天天要聞

周恩來

當時參加會議並坐在前排左角上的岳野對這個場面記憶深刻,他回憶說:「在我的記憶中,只見過他(周恩來)這一次真生了氣,發起火來……我似乎聽到他那一向可以撐船的胸懷中怒濤翻滾,生動可親的面孔變得無比嚴峻。」


涵養很深的周恩來沒有就此一發不可收拾,他發火之後,隨即自控了一下,又神態誠懇地道歉說:「請原諒我發這麼大的火,我周恩來也是個人嘛,我也是有人的感情,有七情六慾嘛!」

新中國第一部剿匪影片叫什麼,1953年,周恩來為何因它發火? - 天天要聞

《翠崗紅旗》劇照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聚焦武漢地鐵隧道一線,漢陽市政首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 天天要聞

聚焦武漢地鐵隧道一線,漢陽市政首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極目新聞記者 黎先才 通訊員 陳曉玉 袁曉雪近日,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在北京舉行召開。極目新聞記者獲悉,武漢市漢陽市政參與的「隧道重大地質災害源探測評估及處置關鍵技術」科技成果獲評「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榮譽證書該項科技成果是漢陽市政聯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高校、科研...
中央決定,孫志禹、李富民履新! - 天天要聞

中央決定,孫志禹、李富民履新!

中央決定,孫志禹履新 6月26日,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召開領導班子(擴大)會議,宣布了黨中央關於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任職的決定:孫志禹同志任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公開信息顯示,孫志禹,男,漢族,1968年5月生,吉林梨樹人,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學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 天天要聞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點擊收聽:撰  稿:段  裕、葉  剛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軍委決定從駐新疆的一兵團六軍選調幹部組建西北軍區空軍司令部,那個時候人民解放軍進疆部隊正準備集體就地轉業,很多指戰員對新組建的人民空軍心馳神往。六軍十七師四十九團政委趙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趙予征趁著趙予征來...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 天天要聞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據新華社消息,中國國家博物館日前舉行唐末—五代、清、民國金銀錠入藏儀式。左為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右上為清代「湖北鹽厘局薛永陞」五十兩銀錠,右下為民國時期官方造幣廠生產的金錠。(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保留了船形錠的原始狀態,使今人可以直觀了解此歷史階段大宗商業交易的...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 天天要聞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新京報訊 據中國海警消息,作為海上禁毒的主力軍,近年來,中國海警局以「凈海」「凈邊」「禁毒兩打兩控」等緝毒專項行動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為主攻方向,重拳打擊懲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動。2019年6月至今,各級海警機構海上繳獲毒品8.729噸(冰毒3.066噸、氯胺酮2.136噸、可卡因2.322噸、大麻0.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