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總理去世後,華國鋒為什麼能繼任總理

2022年06月26日12:59:02 歷史 1560

1976年1月8日,周總理與世長辭,全國人民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十里長街送總理。

因為周總理的巨大威望,在他去世後,誰來繼任總理,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

當時,毛主席也非常悲痛,為周總理的去世而傷心,也為這麼大的國家如何治理而擔憂,急需找到一位新的總理,來挑起這副重擔。

在毛主席的提議下,並經政治局討論通過,由華國鋒擔任代總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並在三個月後成為正式的總理。

周總理去世後,華國鋒為什麼能繼任總理 - 天天要聞

不過,在毛主席提議由華國鋒擔任總理時,引起了不少人的質疑,因為當時還有很多老同志健在,無論是資歷還是能力,都要比華國鋒更能勝任總理職務,那麼,毛主席為什麼要選年輕的華國鋒擔任總理呢?

對於這些質疑,毛主席早就料到了,於是,就借著一次開會的機會,向大家闡述了重用華國鋒的幾個理由。

第一,華國鋒是一位年輕幹部,年富力強。

考慮到從革命戰爭年代走出來的開國功勛,當時的年齡大都在60歲以上了,而總理的工作又是千頭萬緒、紛繁複雜,非常消耗體力和精力,年紀太大是很難勝任的。

而華國鋒當時剛剛55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又有一定的工作經驗,是非常合適的。

另外,從新中國未來建設的角度出發,也需要年輕的幹部頂上來,所以,毛主席選擇華國鋒也是有這方面的考慮。

周總理去世後,華國鋒為什麼能繼任總理 - 天天要聞

第二,華國鋒的革命經歷很豐富。

華國鋒1921年出生於山西交城,在求學期間接觸到了馬列主義,很早就是各種抗日活動的組織者,能力非常突出。

後來,華國鋒加入了抗日游擊隊,還擔任交城縣犧盟會秘書,加入了共產黨,在非常艱苦的抗日條件下,大力發動敵後抗戰,鞏固抗日根據地。

毛主席還重點講了華國鋒的一個功績。在這期間,華國鋒一邊指揮游擊隊作戰,一邊發動群眾參軍報國,據資料統計,華國鋒在抗日戰爭期間,一共發動了一萬多名青年參加八路軍,他指揮過的百人以上規模的戰鬥也是數不勝數,而且都是以極小的代價取得了大勝。

大家都知道《呂梁英雄傳》,實際上,作者在深入呂梁地區採訪一些民兵英雄的時候,大家都推薦他寫寫華國鋒,因為他才是組織民兵的高手。

但是,華國鋒為人很低調,不允許宣傳自己,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這些貢獻。

在解放戰爭中,華國鋒繼續發動群眾,保障一線部隊作戰,每次都是超額完成任務。

周總理去世後,華國鋒為什麼能繼任總理 - 天天要聞

第三,華國鋒的基層工作經歷很豐富。

新中國成立後,華國鋒主要主持地方工作,擔任過湖南湘陰縣委書記、湘潭縣委書記,一邊推進土改,一邊剿匪,還要指揮廣大群眾與天災、貧窮作鬥爭。

在這期間,華國鋒最大的功績就是抓農業生產。新中國的建設任務很重,但是,如果老百姓吃不上飯,就沒有力氣搞建設,因此,華國鋒要求各級幹部,必須經常走基層,體驗基層民眾的真實生活,老百姓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必須全力解決好。

華國鋒還積極推進農業合作化,湖南第一個農村合作社就是由他創立的,並在1955年的全國大會上介紹了經驗。

華國鋒在湖南工作了22年,從縣委書記到地委書記、省委書記,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績,基層工作經驗非常豐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正是華國鋒主政湖南期間,高度重視袁隆平的雜交水稻項目,是這個項目的堅定支持者,如果沒有華國鋒當年的支持,雜交水稻可能就不會發展得這麼快了。

周總理去世後,華國鋒為什麼能繼任總理 - 天天要聞

第四,華國鋒人品好,忠厚誠實。

華國鋒雖然年輕,但並不像其他年輕幹部那樣浮躁、好大喜功,而是能埋下頭來干實事,兢兢業業,非常務實,取得了成績也從來不邀功,不允許宣傳自己。

而且,華國鋒的原則性極強,遇事敢於鬥爭,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這一點,與毛主席的思想是高度一致的。

正是這些因素,讓毛主席對華國鋒非常欣賞,從1971年就把他調到中央,協助周總理工作,1975年又提拔為副總理。

周總理去世後,華國鋒繼任總理,在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參考資料:《炎黃春秋》《1978:中國命運大轉折》)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知名相聲演員在18時30分逝世!享年68歲 - 天天要聞

知名相聲演員在18時30分逝世!享年68歲

7月1日,記者從貴林社工作人員獲悉,江西省著名笑星、相聲表演藝術家原江西省曲藝家協會主席萬新明先生(藝名「小筱貴林」)於2025年7月1日18時30分在南昌逝世,享年六十八歲。
日本企圖吞併琉球的歷史事件 - 天天要聞

日本企圖吞併琉球的歷史事件

《中國研究文摘》由浙江大學劉東教授主編,10位海內外高校學者任編委,定期掃描海外中國研究前沿學術成果。本輯從數十種海外頂尖學術期刊精選論文32篇、書評12篇,所涉學科廣闊,涵蓋人文學科各細分領域,探討了諸如青銅時代的政治經濟學、唐代宦官世族政治、宋代的藝術史藝術、明清時期的白銀供應、清代邸報的發行與流通、...
歷史上的今天京師大學堂建立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今天京師大學堂建立

京師大學堂(Imperial University of Peking10),是北京大學在1898至1912年間的曾用名。作為戊戌變法的「新政」之一,學校創辦於1898年7月3日,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11,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國批國辦
南京:為離世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舉行熄燈悼念儀式 - 天天要聞

南京:為離世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舉行熄燈悼念儀式

當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為2025年離世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劉貴祥、謝桂英舉行熄燈悼念儀式,兩盞燈箱逐漸熄滅,兩位倖存者的照片從彩色變為黑白。截至目前,南京市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與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協會登記在冊的在世倖存者僅剩26人。7月2日,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後代代表和社會各界代表參加熄燈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