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古埃及第一個都城孟菲斯考古的那些事

2019年12月19日10:30:14 歷史 1339

  上一回我們說到埃及最早的都城孟菲斯(Memphis)的建立。

  孟菲斯的建立標誌了兩個事件:第一個當然就是法老時代埃及作為一個國家(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個國家)的出現,而第二個經常被人忽視,那就是城市化在埃及的「真正」開端。

  那麼在我們今天繼續追憶這座虛無縹緲的首都之前,順便介紹一下古代埃及的城市特質,還是有必要的。


埃及城市的構成

  我們到底要如何來定義一座城市?

  人口數量自然是一個重要的衡量標準,但它不是絕對的;在人口稀少的挪威,一座僅有兩萬居民的城市(例如特羅姆瑟Tromso)也算是「城市」(city)。

關於古埃及第一個都城孟菲斯考古的那些事 - 天天要聞

插圖:挪威的特羅姆瑟(圖片來源:網路圖片)

  而在英國,居民人數多達十萬的地方(例如博爾頓Bolton)卻只被稱為一個「大鎮子」(big town)而已。

關於古埃及第一個都城孟菲斯考古的那些事 - 天天要聞

插圖:英國的博爾頓(圖片來源:網路圖片)

  這樣一來,功能成為了另一個衡量標準:城市應具備一系列功能性設施和機構,政府是首當其衝的,此外還要有經濟性建築物(例如商會和集市),以及文化性建築物(例如大學和教堂)。

  如果一座城市還作為一個國家的首都,那它肯定還得加上一個東西:它必須是國家政府(包括國王及他的管理班子,概括來說就是「朝廷」的大本營)。

  雖然說法老和他的朝廷其實並非總是停留在同一個地方,他們和孟菲斯一樣是「流動」著辦公的,但是在古王國時期,孟菲斯無疑是擔起了首都的職責,因為在那裡有王室成員和高官們的居所,而且那裡還是當時最大的人口中心。

  一些研究城市發展史的學者們,比如布魯斯·特里格(Bruce Trigger)和大衛·溫格羅(David Wengrow),整理出了一座城市必須具備的元素。

  雖然它們並不是用來研究法老埃及的,但是我們也不妨來看一看:

  1. 有不直接參与農業勞作的階層
  2. 相對密集的人口
  3. 具備較高級的貿易、交換設施,例如大型的運河碼頭或港口
  4. 是各行各業的集散地
  5. 是管理階層的聚集地,且這些人管理的地域必須大於這座城市本身
  6. 控制著一片農業區,這片農業區的出產剩餘足以養活城市內的所有人
  7. 有分工明確的各級機構

  上一次我們說過,孟菲斯成為了工匠之神普塔(Ptah)的主要宗教中心,這恰恰說明了這裡是工匠的聚居地——為了榮耀諸神和滿足自己的享樂,為數眾多的手工藝人必定響應國家的號召齊集於此。

關於古埃及第一個都城孟菲斯考古的那些事 - 天天要聞

插圖:埃及工匠在一起幹活(圖片來源:網路圖片)

  在法老時期,這類匠人多是受到王室和政府直接資助的,他們的產品也直接供給國家。


小Tips:關於泥磚

  在法老時代,建築物遵循一條最簡單的原則:生者的居所使用易逝的材料,而死者及諸神的居所則使用耐久的材料。

  因此我們今天看到的遺址基本上不是神廟就是陵墓和金字塔,它們都是用堅固的石頭砌成的。

  而埃及平民、官員的居所,甚至法老本人的華麗宮殿,大多數用泥磚和木材等建成,只有個別組件採用石頭,所以早就消失了。

關於古埃及第一個都城孟菲斯考古的那些事 - 天天要聞

插圖:一段古代泥磚牆(圖片來源:Steven Snape, The Complete Cities of Ancient Egypt)

  在孟菲斯這種尼羅河泛濫特別厲害的地區,更是如此。

  埃及泥磚的構成自古至今都沒變過:尼羅河的河泥+沙子+雜七雜八的乾草或麥稈。

  把這些混合物放在一個用木頭做成的長方形框子里(這個框子沒有底也沒有面,只有四條邊),攤在太陽下曬三天,然後再翻轉另一面曬三天,這團原本有點噁心的東西就變成了閃亮柔滑的泥磚了。

關於古埃及第一個都城孟菲斯考古的那些事 - 天天要聞

插圖:今天的埃及泥磚(圖片來源:Steven Snape, The Complete Cities of Ancient Egypt)

  我們對埃及城市的構成由於今天倖存下來的那些石頭遺址而存在了巨大的誤解。

  下圖是現在一座典型的埃及鄉村,法老時期的城市居民們住的房子和圖中這些不會有太大的不同。

關於古埃及第一個都城孟菲斯考古的那些事 - 天天要聞

插圖:典型現代埃及鄉村(圖片來源:Steven Snape, The Complete Cities of Ancient Egypt)

  時至今日,在埃及鄉村地區,泥磚依然是受歡迎的建築材料。這種材料受到風化和沖刷後重新回歸大河,非常環保。


孟菲斯考古成果

  在孟菲斯的遺迹中,仍然躺著一座巨大的拉美西斯石像,訴說著這座古都的昔日榮光。

關於古埃及第一個都城孟菲斯考古的那些事 - 天天要聞

插圖:拉美西斯的雕像(圖片來源:Steven Snape, The Complete Cities of Ancient Egypt)

  今天,古城孟菲斯留下的遺迹零零星星地散布在一片南北長4公里、東西長1.5公里的地域上。

  這兒分布著層層交疊的土堆、現代的村莊,以及巴德拉辛(Badrashein)、米特·拉希納(Mit Rahina)和阿齊齊亞(Azziziya)等區域。

  不同的土堆有很多都被考古學家冠以「考姆」(kom)作為名稱的前綴。

  這些土堆究竟是什麼、曾經可能是什麼,經過考古研究以後目前所知的內容列舉如下:

考姆·埃爾·卡拉(Kom el-Qala):

  這裡被定年為第19王朝及稍後一段時間。這裡包括有

  • 一座屬於麥倫普塔赫(Merenptah,古埃及第19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繼承者)的王宮及神廟
  • 一座由拉美西斯二世興建的、供奉普塔和塞赫邁特(Sekhmet,獅子女神,普塔他老婆)的神廟
  • 一座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像——它於1956年被移到開羅的拉美西斯廣場(Ramessese Square),並於2006年移送到仍在加緊建設中的大埃及博物館(Grand Egyptian Museum)

關於古埃及第一個都城孟菲斯考古的那些事 - 天天要聞

插圖:2006年,人們歡送拉美西斯二世巨像前往大埃及博物館(圖片來源:美國國家地理官網)

考姆·埃爾-拉比阿(Kom el-Rabia):

  這裡是新王國及其後建立的一些紀念碑,其中有一個塞提的小祈禱室、由拉美西斯二世(又是他!)興建的用於供奉普塔和哈托爾的神廟、一座拉美西斯二世的石灰石巨像,和屬於第21、22王朝時期的墓葬。

  這裡的哈托爾神廟幾乎整個消失了,只剩下圖中這些哈托爾樣子的柱冠。

關於古埃及第一個都城孟菲斯考古的那些事 - 天天要聞

插圖:哈托爾樣式的柱冠(圖片來源:網路圖片)

考姆·埃爾-法克利(Kom el-Fakhry):

  這裡是第一中間期-中王國早期設立的一片墓地。

米特·拉希納(Mit Rahina):

  這個土堆比周圍的地平面高出足足13米,大部分都已經被現代的村莊所覆蓋,想要全面發掘這裡恐怕是遙遙無期了。

關於古埃及第一個都城孟菲斯考古的那些事 - 天天要聞

插圖:2014年時,一隊考古學家正在米特·拉希納展開發掘(圖片來源:網路圖片)

  然而,從這兒出土了一條門楣,經檢測是中王國時期的東西,上面刻著阿蒙涅姆赫特三世(Amenemhat III)的王名,還有別的零散但成色很不錯的雕像及柱子等等。

  據推測,很多新王國時期的石料被搬來這裡循環再用。

  下圖是米特·拉希納一景,遺迹旁邊就是現在民居了。

關於古埃及第一個都城孟菲斯考古的那些事 - 天天要聞

插圖:米特·拉希納一景(圖片來源:網路圖片)

比爾卡(Birka):

  這個詞在阿拉伯語中的意思是「湖」,用來形容這片下陷的區域真是再適合不過了——新王國時期的普塔大神廟區就在這裡。

  普塔大神廟的浮雕殘片,上面還可以辨認出拉美西斯二世的名字。

關於古埃及第一個都城孟菲斯考古的那些事 - 天天要聞

插圖:普塔大神廟的浮雕殘片(圖片來源:網路圖片)

  經過考古學家的辛勤勞動,雖然這所神廟基本上沒有剩下神廟的形狀,但它的形制還是有跡可循的。

關於古埃及第一個都城孟菲斯考古的那些事 - 天天要聞

插圖:普塔大神廟的塔門復原圖(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它的主入口是一座壯觀的塔門,進入塔門後便來到了一個立柱廳里。這所神廟裡除了舉行宗教儀式的區域,還包含各式各樣的作坊、屠宰場、麵包坊和釀酒廠等。

關於古埃及第一個都城孟菲斯考古的那些事 - 天天要聞

插圖:普塔大神廟的立柱廳復原圖(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值得一提的是這所宏偉的神廟很可能就是那座著名的「胡-卡普塔」。

關於古埃及第一個都城孟菲斯考古的那些事 - 天天要聞

插圖:胡卡普塔聖書字

  胡-卡-普塔(Hut-ka-Ptah)——「普塔靈魂的屋宇」,這個詞演變成了我們今天說的「埃及」。

考姆·圖曼(Kom Tuman):

  這是整片孟菲斯遺迹區里最高的部分——比周圍的地面高出了20米!它是一座宮殿式建築的基座,可能還有軍事用途,定年為晚王朝(Late Period)。


「一路順風」!

  孟菲斯可能還擔負著軍事方面的角色。

  第18王朝湧現了一批極具個性的法老,圖特摩斯三世(約公元前1481-1425年)就是其中的一個。

關於古埃及第一個都城孟菲斯考古的那些事 - 天天要聞

插圖:圖特摩斯三世(圖片來源:網路圖片)

  他執政後幾乎年年帶兵出征,可以說一手一腳把埃及推上了古代偉大帝國之列。

  經歷了希克索斯人的恥辱後,第18王朝的統治者們把強軍看作首要目標,這時的埃及軍隊已經專業化,並且出現了專門駕著船在尼羅河上作戰的水軍部隊。

  水軍的建立為新王國征服黎凡特地區墊下了穩固的基礎。

  在圖特摩斯三世(Tothmose III)執政時代開始,「帕魯尼弗」(Perunefer)這個名詞便出現得非常頻繁,它的意思大致可以翻譯成「稱心北上」或者更詩意的「一路順風」。

  它指的大概是一個類似水軍基地的地方,其主要功能就是作為埃及水上兵種的大本營。

  雖然仍有不少爭議,但很多學者認為,這個「一路順風」的水軍基地就是設立在孟菲斯的,而且在靠近孟菲斯的大墓地薩卡拉找到了很多官員的墓,這些人的頭銜也和水軍有關。

  到了第18王朝末段,基地的名稱卻很少再被提及了,這也許是由於由於河道東移,與這個基地相連的河口無法使用了。這個基地的具體準確位置至今仍然是個謎。


孟菲斯哪裡去了?

  這應該是大家最好奇的問題了。

  一個曾經那麼厲害的大都會,一座繁華了三千多年的城市,儘管它那些芸芸眾生棲居的房屋和法老的宮殿已經重新回到了大河的懷抱,但是它的那些石砌的廟宇,那些諸神永恆的居所,難道就這樣憑空消失了嗎?

  它們到哪裡去了呢?

  法老埃及衰落後,埃及先是成為了羅馬帝國的行省,後來又成為了伊斯蘭教的領地,在這漫長的歲月里,古代的神廟逐漸被拆毀或自然坍塌,而它們的石材,根據推測,很可能都陸陸續續地被拿去建設別的東西了——嗯,在孟菲斯不遠處,確實有一座城市拔地而起,她就是:開羅

  若你有幸踏上埃及的土地,漫步在老開羅的街道上,看著街道兩旁的那些數不盡的清真寺、宣禮塔、拱門和老城牆的同時,請你記住:它們很可能就是用孟菲斯的殘骸建造起來的。

關於古埃及第一個都城孟菲斯考古的那些事 - 天天要聞

關於古埃及第一個都城孟菲斯考古的那些事 - 天天要聞

關於古埃及第一個都城孟菲斯考古的那些事 - 天天要聞

  在埃及,古與今的界限從來都是那麼微妙。

  啊啊啊寫了這麼多篇我們終於終於來到第1王朝了,有點小激動,擁抱一下!!

  接下來我們就要一頭扎進最經典的古埃及歷史長河裡面去了,在這趟時空之旅中,會看到多少耳熟能詳的面孔,又會有多少新奇好玩的東西等待著我們去發現?

  現在就讓我們啟程吧!

  希望我們也如同孟菲斯的名字一樣,「一路順風」!


未完待續

作者:芹菜法老 & Pepi太后

欲知後事如何,請關注我們繼續聽故事。

關於古埃及第一個都城孟菲斯考古的那些事 - 天天要聞

要記得關注我們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儘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美民眾的反對浪潮,但他依舊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空軍一號上,特朗普更是聲稱「原本Tik Tok的協議已經很接近達成了,但由於在關稅政策中國突然改變了主意,但這並不要緊,自己能夠在15分鐘內讓中國同意這筆交易,只要自己降稅的話」。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兄弟們,就在中國對美國加了 50% 的關稅之後,特朗普再次對我們加了 21% 的關稅,現在整體關稅已經達到 125%。同時,特朗普暫停了對除中國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加征關稅政策,而且要把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的稅點降到 10%。這進一步證明我昨天視頻里的分析完全正確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著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