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著名的回洛倉為何受各方爭奪,它的建造技術到底有牛?

2019年12月06日22:50:24 歷史 1404

隋朝末年社會動蕩不安,百姓生計得不到保證,因此各地湧現出了不少起義軍,都想推翻隋朝的殘暴統治,其中瓦崗軍是眾多起義隊伍中最有戰鬥力的一支部隊,後來李密在成為瓦崗軍的帶頭人之後,打定主意攻取了當時的回洛倉。

在攻下回洛倉之後,李密開倉放糧賑濟了很多災民,因此獲得更多百姓支持,隊伍也越來越壯大,之後李密憑著瓦崗軍的力量,直接將回洛倉佔為己有。

隋朝著名的回洛倉為何受各方爭奪,它的建造技術到底有牛? - 天天要聞

圖片:李密帶領的瓦崗軍劇照

後來李密卻因戰略部署有誤,遭到宇文化及跟王世充兩軍前後夾擊,大敗而逃,此時的回洛倉被王世充佔領。直到公元621年,李世民帶領部隊將王世充困在洛陽城中,王世充不敵李世民,最後無奈被迫投降,回洛倉就成為了李世民的地盤。

隋朝著名的回洛倉為何受各方爭奪,它的建造技術到底有牛? - 天天要聞

圖片:李世民劇照

為什麼各路人馬都使出渾身解數要得到回洛倉呢?回洛倉到底是什麼?說到回洛倉的建造者是何人,大多數人可能不會想到,居然是歷史上的昏君:隋煬帝楊廣,這是楊廣修建大運河之外的另一項宏偉工程。

隋煬帝登基後,將洛陽選定為自己的都城,為了保證糧草充足,他不惜命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了很多規模龐大的糧倉,回洛倉就是其中一個,因為擁有便利的水上運輸,回洛倉等糧倉中堆滿了糧食,這也為隋朝軍隊在外征戰,提供了充足的供給。

隋朝著名的回洛倉為何受各方爭奪,它的建造技術到底有牛? - 天天要聞

圖片:隋煬帝楊廣劇照

作為歷史糧倉遺址的洛陽,專家們歷時八年多才算基本挖掘完畢,隋朝糧倉是2004年被考古學家發現的,從挖掘過程中所得到的數據來看,這些糧倉規模非常龐大,裡面儲存的糧食總量巨大,糧食的儲存技術更是堪稱完美,這樣的構造跟建造能力,也讓現在的專家非常震驚。回洛倉的位置是洛陽北七里,是當時隋煬帝所建的糧倉中規模最大的一個,也是儲備量最多的,它的東西長度為1000米左右,南北寬度則是355米,這樣算下來它的面積之大令人驚嘆。

而且整個回洛倉裡面的布局非常整齊有秩序,在那個時代人們就能有如此前衛的建築理念,是相當了不起的。

隋朝著名的回洛倉為何受各方爭奪,它的建造技術到底有牛?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路:隋朝糧倉分布地圖

整個回洛倉由710座倉窖組建而成,每個倉窖的半徑為5米,高則是10米左右,粗略估算可以儲存50萬斤的糧食,按照這樣的規模算下來,眼前這個回洛倉就能存放糧食3.5億多斤,這個數字在當時是多麼龐大,因此那個時候的回洛倉也號稱天下第一倉。除了回洛倉的規模之大令大家感到不可思議之外,讓專家們更為震驚的是回洛倉儲存糧食的辦法。那麼古人都是怎樣存放糧食的呢?

在《農書》一書中,就有詳細的記載,「夫穴地為窖,小可數斛,大至數百斛,先令柴棘,燒投其土焦躁,然後周以糠,穩貯粟於內。」。經過專家對回洛倉的研究發現,回洛倉也採用了這種專門儲存糧食的辦法,而且更加的精益求精,具體分為這幾個步驟。

隋朝著名的回洛倉為何受各方爭奪,它的建造技術到底有牛?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路:龐大的回洛倉

第一,選擇最適合的修建位置。修建回洛倉的地理位置可不是隨便找的,而是位於洛陽城外邙山的緩坡地帶,這裡不論是土層的厚薄,還是排水的能力都非常好,而且這裡的土質非常適合做倉窖,因為粘性高經得起塑造,又維持時間久,不容易坍塌。

而且修建回洛倉的地方還有一個便利的條件,就是它緊靠著運河,交通十分便利,因此可以從四面八方籌集糧食貯存在這裡,同時往外運輸的時候也能夠保證及時送達。

隋朝著名的回洛倉為何受各方爭奪,它的建造技術到底有牛?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路:回洛倉的修建位置

第二,回洛倉在建造的時候講究很多科學知識。回洛倉在建造的時候,在倉底和倉壁上都用了很多的棘草,棘草壓實之後就會被點燃,這樣做很大限度的去除了回洛倉內的濕氣,保證了整個回洛倉內的乾燥度,這樣糧食存放的時候就不容易受潮。

除此之外因為點燃棘草后土層溫度很高,土層內的害蟲也可以被殺死,保證了糧食在貯存過程中免於害蟲侵蝕。

做好這些之後,牆壁上還要刷上非常厚的青膏泥,大約20公分,就是為了達到很好的密封效果,既能做到倉內防潮,還能做到地面上水的滲漏,一舉兩得。

這還沒有完,最後在砌好的青膏泥上,還要繼續鋪上厚厚的糠,然後蓋上草席之類的防潮物品,為防潮做到最大的保障。等到糧食運來裝滿糧倉之後,照樣用青膏泥密封住,這樣下來就是存糧的整套流程。

隋朝著名的回洛倉為何受各方爭奪,它的建造技術到底有牛?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路:回洛倉

經過這樣一番精密的操作,糧倉裡面自然是空氣乾燥,加上又沒有病蟲的存在,這樣在貯存糧食的時候自然能夠得到最大的質量保證,可以存放很長時間都不會變質。據說在發掘這些糧倉的時候,當時考古專家在回洛倉附近的含嘉倉,發現了堆得滿滿的糧食,經過這麼多年的歷史變遷,雖然這些糧食現在已經全部成為碳化物了,但是每粒糧食的形態還是保存的很完整,能夠清晰的辨認出來,因此作為最好的糧倉回洛倉,專家們推斷,回洛倉中儲存的糧食自然也達到了這個水平甚至更好,那個時候儲糧技術的全面與科學性,確實不容小覷。

隋朝著名的回洛倉為何受各方爭奪,它的建造技術到底有牛?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路:含嘉倉糧窖

在那個人力低下,各方面都不發達的隋朝時期,古人們就能想出如此完美的儲糧方法,而且解決了儲糧過程中最根本的防潮和防蟲問題,這樣的超前能力,說明古代人的智慧多麼令人欽佩。都說民以食為天,不論是普通的一日三餐,還是軍事作戰中的前線物資,都離不開糧食,因此能夠擁有如此完美的儲糧倉庫,自然是各方勢力都想得到的寶地。

隋朝著名的回洛倉為何受各方爭奪,它的建造技術到底有牛?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路:節約糧食

這也就很好的說明了,為何各路人馬對回洛倉紛紛爭奪,都想要佔為己有了,這麼好的糧倉誰不想得到呢?不過另一方面也說明,正是封建社會時期領導者對糧食問題的重視程度,才有了這座宏偉建築、考慮周全的回洛倉,成為千古奇蹟留存了下來。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為何在唐朝以後,北方的游牧民族,越來越難打了呢? - 天天要聞

為何在唐朝以後,北方的游牧民族,越來越難打了呢?

自古以來,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是中原王朝的重要競爭對手。在秦漢時期,匈奴曾令人頭疼,但最終被剷除。然而,三國時期之後,出現了「五胡亂華」,少數民族政權在長江以北如雨後春筍般崛起,對中原正統王朝構成了巨大威脅。那麼,為何游牧民族對中原政權的威脅逐漸增大,變得難以對付呢?
甘肅省擁有13個五線城市:酒泉第3,白銀第6,平梁領先武威 - 天天要聞

甘肅省擁有13個五線城市:酒泉第3,白銀第6,平梁領先武威

甘肅省擁有13個五線城市:酒泉第3,白銀第6,平梁領先武威甘肅省,位於中國西北地區,以其豐富的自然景觀和多元的文化遺產而聞名。然而,在這片美麗而廣闊的土地上,還有一組城市,它們可能不太引人注目,但卻承載著特殊的歷史和發展故事。
一名將,百姓看不起,群臣嗤之以鼻,最後一家人以死衛國 - 天天要聞

一名將,百姓看不起,群臣嗤之以鼻,最後一家人以死衛國

南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漢人政權受北方少數民族侵擾較為慘痛的時期。儘管南宋在文化上有顯著成就,周邊民族也崇尚漢文化,但為了避免戰亂的侵害,南宋每年都向外族支付歲幣,甚至割讓領土。看似是對鄰國的獎賞,實際上是為了維持「和平相處」的幻想。南宋曾經與遼國抗衡,並有過一段和平時期。
聖殿騎士與宣洩,13世紀時期,歐洲的異端與迫害 - 天天要聞

聖殿騎士與宣洩,13世紀時期,歐洲的異端與迫害

文|近史演繹編輯|近史演繹13世紀歐洲是一個充滿政治、宗教和社會動蕩的時期。在這個時代,基督教是統治性宗教,佔據了歐洲大多數國家的宗教舞台。然而,正統的基督教信仰也飽受異端思想的威脅。其中,最著名的異端派別之一是盧浮宮派,他們的存在引發了聖殿騎士團的興起以及大規模的異端迫害。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君士坦丁堡洗劫,13世紀的爭議 - 天天要聞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君士坦丁堡洗劫,13世紀的爭議

文|近史演繹編輯|近史演繹13世紀,正值中世紀的鼎盛時期,基督教世界和伊斯蘭世界之間的衝突日益升溫。在這個背景下,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成為了一個備受爭議的事件,特別是其最著名的行動——君士坦丁堡的洗劫。
他嫌棄妻子貌丑,卻經常和妻子同房,不久後,妻子懷孕生下兒子 - 天天要聞

他嫌棄妻子貌丑,卻經常和妻子同房,不久後,妻子懷孕生下兒子

1913年,張恨水被迫結婚。他嫌棄妻子貌丑,卻經常和妻子同房。不久後,妻子懷孕生下一個兒子,他卻怒罵:真是晦氣!張恨水生於清末民初,原名張心遠。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武將,但張家家道中落,張恨水從小生活艱難。他有著讀書寫作的興趣和才華,決心改變家族的命運,便放棄武學,潛心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