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傳奇的總華探長,六七十年代香港黑白秩序的締造者——雷洛

2022年02月13日15:32:14 歷史 1197

雷洛,原名呂樂。香港九十年代電影《雷洛傳奇》後來的《金錢帝國》《追龍》都對這位傳奇的探長有所演繹。香港七十年代中期以前,各種制度極為不完善,黃賭毒聚集,犯罪盛行,警察充當黑社會的保護傘,各種貪污腐敗盛行,各種行政機關沒有不貪污的人,在這種大環境下,出現了這位傳奇的總華探長,雷洛的一生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初出茅廬,不諳世事。雷洛生於1920年,隨家人從廣東偷渡到香港,迫於生計雷洛選擇進入警校學習,雷洛順利畢業後成為了一名普通警察。剛進去領隊的雷洛看不慣同事們的失職瀆職,欺壓公民,但他個人的能量並不能改變時局。後來雷洛升任為刑事組組長,與富家千金蔡珍結婚,並結識了自己身邊最忠誠的小弟豬油仔。有了一定權力的雷洛,此時便開始謀劃香港黑白兩道布局以及攫取利益的規則。


一位傳奇的總華探長,六七十年代香港黑白秩序的締造者——雷洛 - 天天要聞

目光獨到,思路清晰。1957年,雷洛升任為九龍總華探長。他先是找到黃賭毒幾個龍頭大哥,一同坐下商議關於統一利益分配的問題,建立了警察保護,區塊劃分利益,統一上交保護費的經營模式,整個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期,在這種經營模式下,香港出下了治安空前穩定的局面,街頭上打架鬥毆基本不會發生,黃賭毒三個產業規範化經營,呂樂與大毒梟吳錫豪聯手,攫取毒品行業的巨大利潤,同時呂樂在此時在房地產行業也投入巨大,收穫頗豐。但與之相反帶來的巨大問題是社會各個行政機構貪污腐敗盛行,警察局內部與各個犯罪團伙勾結,醫院裡沒有紅包不給治病,甚至消防員沒有紅包不給滅火,等等,這也給後來成立廉政公署奠定了基調。


一位傳奇的總華探長,六七十年代香港黑白秩序的締造者——雷洛 - 天天要聞

急流勇退,全港通緝。1968年,香港各個領域反貪污腐敗群情激烈,警隊是最重點的領域。此時48歲的呂樂已經觀望到整個行業行走的趨勢自己難以控制,再加上他提前得知未來要成立廉政公署的消息,他選擇了在總華探長的位置上退休,次年,他將夫人蔡珍自己8個孩子安頓在了加拿大,自己獨身在香港為自己的犯罪帝國做著收尾工作。1972年,呂樂逃至台灣,便不再踏足香港。後呂樂於2010年在加拿大病故。


一位傳奇的總華探長,六七十年代香港黑白秩序的締造者——雷洛 - 天天要聞

1974年,香港成立廉政公署。包括呂樂在內的四位總華探長以及總警司葛柏全港通緝,香港黑白溝通的時代正式落下了帷幕。評價呂樂一生,香港警界的28年生涯,在大時代的背景下他算是弄潮兒,用他獨到的眼光、霹靂的手段、圓滑的處事風格將黑白兩道掌控了起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第4538期:賜宴街小區(隨筆) - 天天要聞

第4538期:賜宴街小區(隨筆)

山東/ 孫延宜專輯/2025年/183(隨筆)2025年7月4日,鄉村精短文學公眾號編髮了我的小稿《企盼一條規範的賜宴街》,獨立寒秋老師看到後,在我們滕州方言研究群里,首先肯定了我寫的這個隨筆「有道理」,然後暢談了自己對賜宴街命名的意見,可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三處世界遺產地移出瀕危名錄 - 天天要聞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三處世界遺產地移出瀕危名錄

當地時間7月9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位於非洲的三處世界遺產地因面臨的威脅大幅減少,已正式被移出《瀕危世界遺產名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表示,按照世界遺產大會的決議,共三處世界遺產地被移出瀕危名單,分別是馬達加斯加的阿欽安阿納雨林、埃及的阿布米那遺址、利比亞的加達梅斯古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阿祖萊...
1982年長沙政府修繕楊開慧故居,發現52年前的「致潤之信」 - 天天要聞

1982年長沙政府修繕楊開慧故居,發現52年前的「致潤之信」

「1982年3月6日早上八點半,磚牆後面好像還有東西!」現場木匠小聲招呼縣文化館的幹部,這一句低沉的提醒,成為一段塵封往事重見天日的開場。故居修繕原本是例行工程,然而一封用蠟紙包得嚴嚴實實、字跡依舊清晰的長信,卻把所有人拉回半個世紀前的烽火
94歲楊少華去世當天,上午參加剪綵眼神渙散,臨終前還在拍澱粉腸廣告惹爭議 - 天天要聞

94歲楊少華去世當天,上午參加剪綵眼神渙散,臨終前還在拍澱粉腸廣告惹爭議

據北京日報,記者從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李金斗處得知,相聲表演藝術家楊少華於2025年7月9日在家中午休時安詳逝世,享年93歲。據悉,就在楊少華離世當天,楊議還安排楊少華外出參加活動,為某家新店開業剪綵。從曬出的視頻來看,頂著炎炎烈日,楊少華坐著輪椅亮相現場,近年來楊少華的身體狀況一直惹人擔憂。此次參加活動,不...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太史公表示:「我可沒說過」 - 天天要聞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太史公表示:「我可沒說過」

提及「羽之神勇,千古無二」這句話,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在很多人模糊的印象中,這句話一定出自《史記·項羽本紀》。然而,太史公卻表示,別再以訛傳訛了,我可沒說過這句話。出處「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出自清代學者李晚芳的著作《讀史管見》。
北京「回南天」,東北下「梅雨」?因為它偏北了 - 天天要聞

北京「回南天」,東北下「梅雨」?因為它偏北了

2025年7月1日8時許,北京大興天宮院。尹亞飛/新京報/視覺中國2025年7月,北京彷彿進入廣東「回南天」,地鐵通道的牆壁上甚至掛上水珠。東北地區也連日陰雨綿綿,彷彿進入江淮「梅雨」季。潮濕、悶熱、黏膩的空氣,讓北方人感到陌生。「我們家現在講粵語。」有人如是調侃。還有人說:「南方人北漂,第一次有家鄉的感覺。」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