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奶奶為中國初戀55年沒結婚,83歲再續前緣,終於嫁給中國初戀

2022年02月06日20:23:03 歷史 1182

法國,一個因藝術氣息和文藝風情舉世聞名的浪漫國度,在這裡,詩人的吟誦和作家的鼻尖都在歌頌愛情帶給人們的快樂,雨果、小仲馬、狄德羅等優秀的文學家也曾經用文字描繪過偉大的愛情,浪漫根植在法國人的骨子裡,對愛情那近乎天性的嚮往更是潛藏在法國人的腦海中。

正如雨果的一句名言「真的愛情是永不凋謝的」,只待一個時機,就可以破土而出······

法國奶奶為中國初戀55年沒結婚,83歲再續前緣,終於嫁給中國初戀 - 天天要聞

韶華不為少年留,多情自古傷離別

李丹妮的故鄉在中國,父親李樹華本是廣東梅縣人,也是當地望族,家中頗有恆產,也有學習的機緣,學成後就在浙江美院擔任教授的職務,她的法國血脈傳承自母親,延續了中法兩國血緣的李丹妮身姿窈窕,膚白貌美,且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李丹妮不僅精通六國語言,還因為出眾的個人資質,被林風眠先生看重,收為義女,浙江醫學院向她拋去橄欖枝,當時的李丹妮也想就近照顧父母,於是成為了醫學院的一名俄語老師,也正是因此,才締結了跨越半世紀之久的漫長緣分。

法國奶奶為中國初戀55年沒結婚,83歲再續前緣,終於嫁給中國初戀 - 天天要聞

做俄語老師對李丹妮而言沒有一絲難度,她本就是少年英才,學生又大多年齡相仿,師生關係自然十分融洽和諧。

在眾多的學生中,袁迪寶闖入了他的視線,提起和袁迪寶的初次相逢,李丹妮頗覺有趣,「可能當時很少有穿連衣裙,混血兒也很少嘛,一進教室他們就直勾勾的盯著看,」她握住袁迪寶的手感慨,「當時他很聰明,還是班上的課代表,很快就熟悉了。」

老師和課代表之間的聯繫本就緊密,袁迪寶學習俄語的課餘又請李丹妮教授他英語,面對這個勤學好問的學生,丹妮自然有求必應,他們時常一對一單獨教學,學習結束了,就會相攜前往附近的西湖散散步。

正值妙齡的少年少女,情竇初開的年紀,他愛慕她的才華橫溢,她喜歡他的專註認真,兩顆年輕的心在這單獨相處的日日夜夜中逐漸貼合在一起,但少年人的矜持讓他們久久沒有心意相通。

法國奶奶為中國初戀55年沒結婚,83歲再續前緣,終於嫁給中國初戀 - 天天要聞

直到李丹妮主動打了一記直球,年近90的袁迪寶老先生還能唱出當時李丹妮的歌曲:「我先唱歌,她回了一首,當時聽不懂,回去查翻譯是:『田野小河邊,紅莓花兒開。有一位少年真使我心愛,可是我不能對他表白,滿懷的心腹話沒法講出來。』」

少年人熾熱的愛意很快就將兩個年輕人淹沒,但沉浸在愛情甜蜜幸福中的袁迪寶卻心事重重。

幸福的時光讓袁迪寶幾乎要忘記自己是個有婦之夫,然而每月一次的家信徹底打破了他的美夢,信上的落款「妻 黃秀雪」,在陷入甜蜜愛情的袁迪寶眼中十分刺眼,身旁是心意相通的愛人,可手中的是家人的問候,袁迪寶左右為難之下,決定做一個懦弱的隱瞞者,不去想任何事情,只珍惜和丹妮在一起的時間。

法國奶奶為中國初戀55年沒結婚,83歲再續前緣,終於嫁給中國初戀 - 天天要聞

欺瞞終究不會長久,大三時,由於全國高校的調整,袁迪寶要去成都完成學業,即將和李丹妮分別,他痛苦萬分,最終選擇如實相告,李丹妮震驚不已,和相愛之人分別本就痛苦,又加上這樣的實情相告,她一時之間竟然不知道如何面對,但生性正直的丹妮還是做出了決定:

「今後我們就像兄妹一般相處吧,你不能為了我去傷害另一個女人。」

他們相約去花港散步,隨手給水裡的魚兒撒一些餌料,李丹妮拔下戒指,上面纏著自己的一縷青絲,他們做了一個約定,每當思念對方的時候,就抬頭看一看天上的啟明星,此後歲月中,兩人天各一方,袁迪寶思念如狂時,經常凌晨四點上山看星星,一邊思念已經身在法國的李丹妮,不知她同時又在做什麼。

法國奶奶為中國初戀55年沒結婚,83歲再續前緣,終於嫁給中國初戀 - 天天要聞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袁迪寶去進修了,做了3年老師的李丹妮也跟隨父母前往法國,當時他們都不知道,這一錯過,就是55年。

袁迪寶的妻子黃秀雪,是袁迪寶姐姐的同事,偏巧就在他前往浙江衛生院求學的十天前,經由家人介紹締結了婚姻關係,學成歸來後,袁迪寶的心裡滿滿都是李丹妮。

袁迪寶和黃秀雪之間並沒有什麼感情基礎,但他始終記得李丹妮說過的話,給了妻子最大的尊重,家裡大小事務,全都是黃秀雪一手操辦,每個月的工資也全部上交,他的心是自由的,但身體始終顧全著這個家庭。

在袁迪寶眼中,妻子黃秀雪是個偉大的女人,他敬佩她,也願意盡到丈夫的義務,婚後,他們生育了三個孩子,袁迪寶將自己的滿腔情思寄托在孩子身上,他為長子起小名叫「塵生」,這是丹妮的中國名字,為二子起小名叫「金星」,這是為了紀念他們彼此的約定,他將對丹妮的愛深深藏在心底,卻又讓這份愛顯得無處不在。

法國奶奶為中國初戀55年沒結婚,83歲再續前緣,終於嫁給中國初戀 - 天天要聞

而李丹妮對於這段感情,也未曾有一日忘懷。其實,在前往法國之前,李丹妮就已經深陷入政治的漩渦中,風暴前夕掀起的小小浪花與她而言是一場驚濤駭浪,母親珍妮和她,因為西方面孔在中國屢遭到排擠。

李丹妮至今還清楚地記得,當年領導還因為她喜歡穿裙子和旗袍,屢次找她談話,並評價她的思想覺悟很差,這也對她造成了一定的打擊,此後,父母前往法國,她也來到了這個陌生的國度,迥別於中國的國情和風土人情都讓她適應的十分艱難。

在李丹妮的自傳《混血兒》中,詳細記載了丹妮在法國生活遭遇的種種困難:初來乍到,就必須為了生活拚命工作,和母親一起打工買下房子,拒絕其他人的求愛……她的生活困難又充實,無比思念愛人迪寶和遙遠的中國。

為了以後能夠回到中國,丹妮放棄了秘書的工作,選擇做中文教師,收入銳減二分之一,然而這份辛苦最終得到了回報,她成為了漢學博士,被里昂第三大學聘請為終身副教授,也獲得了政府頒發的騎士勳章

法國奶奶為中國初戀55年沒結婚,83歲再續前緣,終於嫁給中國初戀 - 天天要聞

榮耀都只是過眼雲煙,丹妮最關心的,還是遠在中國的他,而此時的中國,正處於風暴之中。李丹妮和袁迪寶的通信時斷時續,在袁迪寶最困難的時候,李丹妮不顧自己的拮据,也要為愛人寄出奶粉、衣服和文具等用品,她在心中也對迪寶說,自己是孩子們的乾媽,希望他們能夠健康成長,幸福快樂。

這是作為李丹妮能夠給予的最大的祝福,她全心全意地照顧他的家庭,在心底回味那份溫存的愛意,一生不談婚嫁,默默的守候曾經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

他們的情書和信件堆成了一座小山,可惜,在時代浩劫前,個人的力量始終微不足道,為了避免家人被捲入漩渦之中。袁迪寶的姐姐斷了他們的信件往來,丹妮和迪寶的聯繫斷了,丹妮的戒指、書信和頭髮,也都被姐姐付之一炬。

法國奶奶為中國初戀55年沒結婚,83歲再續前緣,終於嫁給中國初戀 - 天天要聞

金風玉露一相逢,勝卻人間無數

袁迪寶收藏了很多本《聖經》,不同版式,不同大小,其中一本裡面有他的「秘密」,書籤是他和黃秀雪的合照,兩人分別坐在沙發兩頭,十分拘謹,書頁裡面夾著很多張不同地方存留下來的羅丹雕塑《吻》的照片,這是曾經丹妮十分喜愛的藝術品。

其他的聖經上面,甚至是某些比較厚的書籍的扉頁上,袁迪寶都認認真真地謄寫著丹妮的地址,後來,他對自己的家人說,這是擔心這個地址會被弄丟,反覆寫就不會忘記了。

袁迪寶靠著不斷收集和丹妮的回憶生活,1994年,黃秀雪因牙齦癌不幸離開人世,失去伴侶的袁迪寶拒絕了兒孫的贍養,獨自一個人生活,獨自一個人緬懷。

此時的袁迪寶並不知道,丹妮一直在嘗試聯絡他,80年、86年,到了2000年,每次她都來到了中國,卻始終找不到他,而袁迪寶寄給丹妮的信件也宛如石沉大海,這段感情難道要走向盡頭嗎,他們無法預測未來,只好虔誠的向神祈禱。

法國奶奶為中國初戀55年沒結婚,83歲再續前緣,終於嫁給中國初戀 - 天天要聞

轉折發生在2010年,春節期間,一位親戚來到袁迪寶家拜訪,大家坐下敘話的時候,偶然談起袁迪寶曾經和外國老師有過一段刻骨銘心的戀愛,這也被三兒媳歐陽鷺英記在心中,她求證公公後,越發肯定了自己內心的猜想。

事實上,兒孫們早就發現,袁迪寶一直以來都鬱鬱寡歡,在兒孫們的追問下,袁迪寶向他們講述了自己和丹妮曾經的愛情故事,大家十分感動,歐陽鷺英更是鼓勵袁迪寶再為丹妮老師寫封信。

「媽已經走了,你還要錯過丹妮老師嗎?」

這句話讓袁迪寶下定了決心,因為擔心信件不會送到,袁迪寶很有心計地寫了五封,一封是給丹妮的中文信,一封是給親戚的英文信,他想,連續一星期五封,哪怕沒有這個地址,如果郵遞員能夠拆開看看,幫個忙也好啊!

法國奶奶為中國初戀55年沒結婚,83歲再續前緣,終於嫁給中國初戀 - 天天要聞

好在上天眷顧,很快,法國那邊有了消息,袁迪寶和丹妮隔斷了55年的情感又重新續在了一起,他們的書信往來自此開始絡繹不絕。

「親愛的丹妮:50多年前上帝叫我來認識你,是要我來愛你的。離別50多年後,再讓我們相見也是要我來愛你的。」

「親愛的迪寶:你給我的,我都保留到今天。我深知你是真正愛過我的人,正如我真正愛過你一樣。」

「親愛的丹妮:如果你願意,來廈門後我們可以到民政局辦理結婚登記,你來和我們同住,我的兒孫們一定會把你當媽媽、奶奶孝敬的。」

他們的書信內容感人肺腑,歐陽鷺英也代表袁迪寶前往法國,她背負著重要的任務,帶李丹妮回到袁迪寶身邊。

法國奶奶為中國初戀55年沒結婚,83歲再續前緣,終於嫁給中國初戀 - 天天要聞

飛機呼嘯著起飛,袁迪寶早早地來到機場等待暌違已久的愛人,儘管青春不再,他也儘可能將自己打理的利落,手捧55朵紅玫瑰,緊張又期待。

55朵紅玫瑰代表著你和我水乳交融的愛情,也是55年漫長分別的見證,當丹妮和迪寶視線交匯的一剎那,兩個人都失去了言語的能力,淚眼婆娑的擁抱在一起。

3日後,袁迪寶和李丹妮在廈門民政局工作人員和兒孫們的見證下,正式締結了婚姻關係,穿上潔白婚紗的李丹妮在親朋好友的祝福下成為袁迪寶的新娘,這是她此前盼望已久的好消息,也是她的畢生期望。

法國奶奶為中國初戀55年沒結婚,83歲再續前緣,終於嫁給中國初戀 - 天天要聞

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從此,王子和公主幸福快樂的生活在一起,袁迪寶和李丹妮畢竟年老,兒孫都加倍小心的看護,李丹妮也時常感慨:黃秀雪把孩子都教育的非常好,他們每天都要講很多很多話,彼此相濡以沫。

袁迪寶的聽力不好,李丹妮就做他的耳朵,李丹妮有青光眼,袁迪寶就成了她的眼睛,半世紀的如海深情,現在更是加倍珍惜在一起的時間,兩人相濡以沫,這段傳奇感情也吸引了很多媒體的採訪和報道,大家都對兩位老人表示了深切的祝福,並誠摯的祝願他們能夠長壽如意,幸福安康。

法國奶奶為中國初戀55年沒結婚,83歲再續前緣,終於嫁給中國初戀 - 天天要聞

得知大家的祝福後,李丹妮和袁迪寶也十分感動,她坦言自己83歲終於嫁給初戀,其實內心也十分緊張激動,但大家的鼓勵也給了她充足的信心,現在在孩子們的照顧下,能和所愛之人生活在一起,已經十分滿足。

可惜時光太過短暫,在相守7年後,袁迪寶先行離去,此後1年,失去愛侶的李丹妮也於廈門在兒孫的環繞下安詳地閉上了眼睛,他們立下遺囑,要合葬在一起。

法國奶奶為中國初戀55年沒結婚,83歲再續前緣,終於嫁給中國初戀 - 天天要聞

這段跨越國界、跨越世紀的愛情也就此落下了帷幕,然而,關於迪寶和丹妮的故事,永遠不會褪色,這段傳奇的愛情將會繼續流傳下去。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 - 天天要聞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

新華社香港7月7日電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新華社記者黎雲1942年的一個夜晚,一條小船從維多利亞灣悄然駛出。船上乘坐的,有國民黨左派領袖何香凝、著名詩人柳亞子。
跨越時空的歷史迴響:長沙醫學院學子走進何叔衡故居 - 天天要聞

跨越時空的歷史迴響:長沙醫學院學子走進何叔衡故居

團隊參觀何叔衡故居。紅網時刻新聞7月7日訊(記者 任曄 實習生 周子怡 通訊員 殷雨涵 忻晨)7月5日,長沙醫學院基礎醫學院「同心振鄉,同心燃夢」團隊來到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的故居參觀學習。團隊參觀何叔衡故居。走進何叔衡故居,團隊成員們彷彿穿
(抗戰勝利80周年)盧溝橋上,「90後」接棒「90後」抗戰親歷者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盧溝橋上,「90後」接棒「90後」抗戰親歷者

中新社北京7月7日電 題:盧溝橋上,「90後」接棒「90後」抗戰親歷者 作者 杜燕 周錦麒 烈日下,盧溝橋上,已不見那位戴著草帽、向世界各地遊客講述抗戰歷史的老人。映入眼帘的,是身著藍色志願者馬甲的「90後」——鄭然。 接過93歲爺爺鄭福來的「歷史接力棒」,鄭然站在橋頭,向過往遊客講述銘刻於古橋的抗戰歷史與不屈精神...
新聞8點見丨一位敵後劇團老兵的抗戰記憶 - 天天要聞

新聞8點見丨一位敵後劇團老兵的抗戰記憶

新聞8點見,多一點洞見。每天早晚8點與你準時相約,眺望更大的世界。如果人生是一幕戲劇,主人公黃石文的故事仍在上演。98歲,頭髮花白,走路要拄拐杖,但他始終把上身挺得直直的。近兩個月,每天晚上7點到9點,趁著這段最安靜,也是頭腦最清醒的時候,黃石文坐在養老院5樓的房間里,一字一字講出過往人生,面前的電腦將他...
國際安徒生獎得主分享會在鹽城舉行 - 天天要聞

國際安徒生獎得主分享會在鹽城舉行

中國日報7月7日電,以"本土根基與人類情懷"為主題的"水鄉生態 文學點亮"國際安徒生獎得主分享會近日在鹽城草房子文學館舉行,標誌著"我心中的樂園——世界兒童文學草房子之旅系列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本次活動由生命樹文化促進中心、中共鹽城市鹽都區委宣傳部主辦,江蘇大縱湖文旅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承辦。鹽都,這片位於長三...
明明黃河比長江短,為何卻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 天天要聞

明明黃河比長江短,為何卻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黃河明明比長江短,為何被稱為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像中國一樣,獨佔兩條河流究竟有多難?黃河vs長江數據顯示,黃河全長5464公里,比6300公里的長江短了836公里,更扎心的是,長江年徑流量9600億立方米,是黃河574億立方米的16.
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 天天要聞

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不可一世的日軍進逼山西「七七事變」爆發後,日本帝國主義挑起了全面侵華戰爭。平型關之戰是八路軍出征抗日的第一仗,意義十分重大。1937年9月23日凌晨,八路軍指揮部向115師下達了作戰命令。於是,朱德電令第115師「向平型關、靈丘間出動,機動側擊向平型關進攻之敵」。八路軍第115師主力由紅一軍改編,在平型關戰鬥中投入...
「80後」縣長戴吉國,主動投案!他曾要求下屬不當反面案例「主角」 - 天天要聞

「80後」縣長戴吉國,主動投案!他曾要求下屬不當反面案例「主角」

據云南玉溪市紀委監委7月7日消息:玉溪市華寧縣委副書記、縣長戴吉國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投案,目前正接受玉溪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戴吉國(資料圖)公開簡歷顯示,戴吉國,男,漢族,1982年8月生,大學本科學歷,中國共產黨黨員。戴吉國歷任江川縣委政研室主任,共青團江川縣委副書記、書記、青聯主席,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