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來了,野狐嶺一戰45萬金軍灰飛煙滅,國運就此一蹶不振

2021年12月15日07:14:08 歷史 1737

天才的鐵木真歷盡艱辛建立大蒙古國,首先遭受打擊的就是西夏金國。決定蒙、金國運的野狐嶺一戰,金國大敗,被滅國就是註定了的。

朋友們,大家好,我是王清斌

歡迎您來到我的專輯,繽紛歷史清清講。

韓侂胄發動北伐的這一年,就是公元1206年,蒙古的各個部落選出了他們新的領導人,名字叫鐵木真。沒有人會想到,就是這個半開化部落的酋長,會帶領他的族人開創橫掃歐亞、建立一個空前絕後大帝國的事業。

蒙古人發源於東北大興安嶺的額爾古納河,有人說 他們的祖先是早先的東胡,是鮮卑人的分支,《舊唐書》里把他們稱為「蒙兀室韋」,就是室韋的一個部落,這也是蒙古這個名字的由來。

後來他們往西遷徙到草原地區,從森林狩獵部落發展為草原游牧部落,之後逐步發展壯大,成為漠北蒙古高原的主要支配勢力。

蒙古人來了,野狐嶺一戰45萬金軍灰飛煙滅,國運就此一蹶不振 - 天天要聞

蒙古部落聯盟先後臣服於契丹人遼國和女真人的金國,但金國朝廷比較忌憚他們強大,經常挑唆各游牧部落之間的戰爭,還有圍繞領導權就是汗位的爭奪,因此,蒙古各部落之間也是矛盾重重。

鐵木真的父親是部落的一個小領導,在鐵木真9歲的時候,就死於這種部落的爭鬥,部屬們也紛紛離去,剩下孤兒寡母還被部族拋棄了,他母親帶著幾個孩子艱難生活。

鐵木真從小就養成了堅忍勇武、冷靜機警的特性,甚至為了爭奪一條魚把異母弟弟都給殺了。他自己也幾次險些被部族的人殺掉,好在有人幫忙才幸免於難。

鐵木真從16歲開始注意培植自己的勢力,他得到草原上強大的克烈部首領王罕的幫助,逐漸又有了自己的部族。

蒙古人來了,野狐嶺一戰45萬金軍灰飛煙滅,國運就此一蹶不振 - 天天要聞

草原上生存環境很殘酷,部落、部族間經常發生戰爭,一次失敗後,鐵木真的妻子都成了敵人的戰利品,後來在王罕和他的「安答」(安答就是草原上的結拜兄弟)札木合的幫助下,才打敗敵人把老婆給搶回來。

就是在這樣不停的部族爭鬥中,鐵木真充分利用王罕和札木合的力量,甚至是蒙古人宗主加仇人金國人的力量,讓自己越來越強大,最後不可避免地跟札木合和王罕的部族發生了衝突。

後來他擊敗了札木合和王罕,還打敗了蒙古高原上更加強大的太陽汗,成了蒙古高原唯一有資格統領各個部族的霸主。

公元1206年春天,蒙古各部在斡難河源頭召開忽里台大會,共同推舉孛兒只斤鐵木真為蒙古人各部落共同的領導,稱為「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也有人認為他這就算即位為皇帝了。

蒙古人來了,野狐嶺一戰45萬金軍灰飛煙滅,國運就此一蹶不振 - 天天要聞

成吉思汗成立大蒙古國後,建立了一套千戶百戶這種包含了軍事、行政和社會的基本制度,打破了部落、部族的界限,加強了領導權。同時確定了一種分封制度,把土地、人口和財產分封給部眾。可能正因為這樣,他的大蒙古國註定了要不斷對外擴張。

從此以後,鐵木真和他的那些跟他一樣無師自通的軍事天才們一起,走上了四處征伐的道路。

成吉思汗對外征服的主要方向有兩個,一個是南方的農耕定居文明區,主要是西夏和金國;另一個是往西征服中亞地區,主要針對的是花剌子模

成吉思汗在統一蒙古各部的時候就跟西夏遭遇過,西夏人當然打不過生猛的蒙古人,之後蒙古人時不時就來打一通,一般是在有大動作之前怕西夏人搗亂,就來敲打他一下。西夏人被打怕了,雖然極不情願,而且時不時也搞點小動作,但還是不得已臣服於蒙古人。

西夏只是蒙古人南方作戰的開胃小菜,真正的大餐是金國。

長久以來金國人對草原部落的統治相當殘暴,他們怕這些游牧民族形成氣候,除了挑撥他們自相殘殺外,隔三差五地自己也來討伐一下。對遇到的蒙古人,高於車輪的男子全部殺掉,其他的砍掉拇指,讓他們以後再也不能拿刀動槍,不能拉弓射箭。

這就是殘暴惡毒的金國人,加上金國人曾幫蒙古人的仇敵塔塔爾人,還把蒙古人的可汗釘死在木驢上,蒙古人能不痛恨他們嗎?歷史在這時候很值得玩味,蒙古人報復金國人的方式簡直跟當初女真人報復契丹人一模一樣。

金章宗公元1208年去世,繼位的是他的叔叔,文弱的衛紹王完顏永濟,後來被稱為金後廢帝。鐵木真跟他打過交道,知道他是個昏庸之輩,加上自己統一蒙古後羽翼豐滿,一直也在謀求擺脫金國。

當完顏永濟的詔書送到蒙古的時候,按規矩鐵木真需要跪拜使者,可鐵木真朝南方金國方向吐口唾沫,說我以為中原的皇帝是英明神武的人才能做,哪想到窩囊廢也能當。說完策馬揚長而去,自此,蒙古跟金國斷絕關係,加緊備戰。

蒙古人來了,野狐嶺一戰45萬金軍灰飛煙滅,國運就此一蹶不振 - 天天要聞

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正式起兵討伐國力衰退、朝政混亂的金國。

這時候的金國已經不是立國之初那種武力強悍的狀態了,根本扛不住蒙古人打。金軍在西北邊境動用大量人工構築了長達300公里的防禦工事,希望能擋住蒙古鐵騎。可成吉思汗讓3個兒子領兵在大同牽制住金軍主力,自己集中主力突破了烏沙堡然後發揮蒙古騎兵的機動性優勢快速推進。

之後就發生了著名的、決定雙方命運的野狐嶺之戰

金軍為了確保中都的安全,主動放棄了內蒙和河北交界的桓州、昌州、撫州退往野狐嶺一線,打算憑藉山勢來阻擋蒙古軍。

這3個州不但城牆堅固,而且糧食軍械充裕,尤其桓州是金國戰馬的主要聚集地,這下此消彼長,蒙古軍不但得到了充分的軍資補充還士氣大漲,而金國從此再也沒法組織起像樣的騎兵部隊了。而且蒙古軍還沒了後顧之憂,可以放手跟金軍在野狐嶺決戰。

蒙古人來了,野狐嶺一戰45萬金軍灰飛煙滅,國運就此一蹶不振 - 天天要聞

野狐嶺位於北京西北200公里左右,河北張北境內,古稱「無窮之門」,認為這裡是沒有邊界的未知之地。這裡是重要軍事要塞,是北連漠北、西通西域、南接中原的天然屏障。

野狐嶺之戰金軍統帥同樣犯了兵力分散的錯誤,45萬大軍鋪開了防守,而蒙古軍則集中10萬精銳猛攻野狐嶺北山嘴,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奮勇衝殺。而金軍山地防守失去了機動性,來不及聯絡調動,加上軍心渙散,紛紛敗逃,被蒙古人漫山遍野地追殺。之後,蒙古大軍在澮河堡追上了敗逃集結的幾萬金軍,激戰3天,再次取得大勝。

這場大戰讓金軍精銳盡失,再也沒有機動部隊調動了,中原成了蒙古人來去自如的屠宰場。

野狐嶺之戰,是金國和蒙古之間決定性的大戰,是真正的國運之戰,這場慘敗讓金國失去了跟蒙古抗衡的可能,基本喪失了還手的能力,被蒙古人滅國也就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好了朋友們,這一期的內容我們就講到這裡。

歷史很精彩,歷史很無奈

我是王清斌,讓我輕輕地為您講述繽紛的歷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馬屁 - 天天要聞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馬屁

俗話說得好:千穿萬穿,馬屁不穿。你要求人辦事、想要達到某種目的時,拍馬屁往往特別管用。 江湖上有一個人,那就是美國總統特朗普。他特別喜歡別人拍馬屁,因為他屬於威權型人格,特別享受那種君臨天....
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展出趙一曼遺書:親愛的孩子啊,希望不要忘記母親是為國而犧牲 - 天天要聞

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展出趙一曼遺書:親愛的孩子啊,希望不要忘記母親是為國而犧牲

極目新聞記者 李迎 曹雪嬌7月7日,《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開幕式,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辦。8日,該展覽面向公眾對外開放,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恢復開放。趙一曼犧牲前給兒子的遺書(圖源:記者拍攝)據了解,本次展覽面積1.22萬平方米,將展出照...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 - 天天要聞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圍繞明確奮鬥目標形成的團結才是最牢固的團結,依靠緊密團結進行的奮鬥才是最有力的奮鬥」。10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鬥、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確立了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提出了「兩個一百年」...
鑒往知來|百團大戰:戰績輝煌,永垂史冊 - 天天要聞

鑒往知來|百團大戰:戰績輝煌,永垂史冊

立獅腦山巔,望太行雲煙。那座座峰巒如同無言的豐碑,銘刻著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同仇敵愾、勇御外侮的崢嶸歲月、不朽功勛。 7月7日,恰逢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紀念日,正在山西陽泉市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百團大戰紀念碑廣場,向百團大戰烈士敬獻花籃,參觀百團大戰紀念館,緬懷抗戰烈士英雄事迹。 1940年8月,為粉碎...
第1視點|跟隨總書記回望百團大戰偉大勝利 - 天天要聞

第1視點|跟隨總書記回望百團大戰偉大勝利

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省陽泉市考察。他來到百團大戰紀念碑廣場,向百團大戰烈士敬獻花籃,參觀百團大戰紀念館,緬懷抗戰烈士英雄事迹,重溫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同仇敵愾、勇御外侮的光輝歷史,了解當地開展革命歷史教育、傳承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等情況。 陽泉獅腦山主峰 形如刺刀的百團大戰紀念碑直指蒼穹 不遠處,...
古人用秸稈,也是燒嗎? - 天天要聞

古人用秸稈,也是燒嗎?

焚燒秸稈,常被誤認為是千年傳統,實則是現代農業的「時代病」。古人用秸稈,少有「一燒了之」的草率,而是千般用法、萬種智慧。 從《齊民要術》到《陳旉農書》,從堆肥還田到修築屋舍,秸稈在古人的手中,是滋養農田的肥料,是遮風擋雨的材料,是飼養牲畜的食糧。焚燒秸稈,絕非古人首要的選擇,而是現代化農業發展中人們...
觀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記的抗戰歷史,不曾忘記的無名之輩 - 天天要聞

觀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記的抗戰歷史,不曾忘記的無名之輩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血與火的14年抗戰,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無數國人在民族危亡時挺身而出,奉獻犧牲。據不完全統計,抗戰期間,中國軍民傷亡超過3500萬人。在抗戰相持階段,湖南是對日戰事最多、最慘烈的正面戰場之一。當時全省人口3000萬,徵募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