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齡在美國風評如何?杜魯門痛罵是竊賊,羅斯福:白宮的災難

2021年12月10日13:00:02 歷史 1936

「她是賊,他們每一個都是賊」,1961年,杜魯門接受採訪時破口大罵,而讓他如此氣憤的人,竟然是宋美齡女士。2003年,紐約時報花了非常大的篇幅,發表了一篇名為《中國領導的寡婦,106歲的蔣女士死亡》的文章,其中大部分內容,都是在控訴宋美齡竊取了美國人的錢財,這是怎麼一回事?而羅斯福夫婦又為何將宋美齡稱為「白宮的災難」?點個關注馬上開講!

宋美齡在美國風評如何?杜魯門痛罵是竊賊,羅斯福:白宮的災難 - 天天要聞

1897年,宋美齡出生於上海,她才華出眾,也非常有主見,在幼年時期就前往美國留學,學習到了相當先進的知識,並獲得了文學學士學位。1917年回國後,宋美齡開始系統地學習漢語,並任職上海基督教女青年教會的英語教師,她氣質超群,容貌嬌美,得到了名流人士的欣賞,蔣介石也不例外

1922年,蔣介石第一次遇到宋美齡,就深深地被她迷倒了,於是毅然拋棄了原本的妻子陳潔如,對宋美齡展開了猛烈攻勢。同時,宋美齡也對蔣介石一見鍾情,她覺得蔣介石比孫中山更加英俊瀟洒。1927年,宋美齡下定決心和蔣介石結了婚,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第一夫人。對於外界的猜測,宋美齡只說:「這樁婚事自始至終都是我自己做主,與阿姐何關?至於蔣介石和我結婚是為了走英美路線,那更是天大的笑話。」

婚後,宋美齡跟隨蔣介石參與了一系列活動,她社交能力強,還會說六國語言,彈得一手好鋼琴,稱得上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這樣的一名優秀女性,卻因年輕時的感情經歷,遭到了外界的非議,談到自己的感情生活時,宋美齡告訴記者:「我年輕的時候有點重感情,多次接觸愛情。進入政治生活後,把政治責任感放在第一位,就再不曾想到別的了。」

宋美齡在美國風評如何?杜魯門痛罵是竊賊,羅斯福:白宮的災難 - 天天要聞

1942年抗戰期間,中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為了尋求來自美國的幫助,宋美齡秘密離開重慶,飛往了紐約。為什麼羅斯福會選擇宋美齡訪美呢?一是因為宋美齡有赴美留學經歷,熟悉美國的風土人情,並且熟練掌握英語,方便交流;二是宋美齡作為女性,形象更加親民,並且有「第一夫人」的身份加持,更能體現出中國的誠意。

1943年2月18日,宋美齡在美國國會的兩院聯席會議上發表演說,並面見了羅斯福,她精彩的演講和超凡的個人魅力征服了美國人民,她受到了好萊塢明星般的追捧。但在羅斯福夫婦眼裡,宋美齡的「夫人政治」卻並沒有真正為中國婦女的權益考慮,她所在意的仍在是個人的權利和榮譽,是國民黨的權威,而非女權的伸張。

宋美齡在美國風評如何?杜魯門痛罵是竊賊,羅斯福:白宮的災難 - 天天要聞

羅斯福夫人評價宋美齡:「她雖然談起民主一套一套的,但其實生活中並不真正懂得民主。」她這番評價不是空穴來潮。在白宮用餐時,羅斯福談到了礦工罷工問題,他詢問宋美齡,中國政府會如何處置罷工的工人,結果宋美齡並沒有說話,而是緩緩舉起手,用漂亮的指甲在喉嚨上划了一下。除此之外,宋美齡的奢侈也讓羅斯福夫婦震驚。

入住白宮時,宋美齡光是衣服就帶了十多箱,並且經常命令白宮中的工作人員為她辦事,工作人員內心十分不滿,但也不敢聲張,他們認為,只要不是職員,在宋美齡眼裡就跟苦力沒什麼區別。居住在白宮的時候,宋美齡每天都會換好幾次床單,並且都是純絲綢的,非常奢侈。宋美齡走後,羅斯福夫人十分感慨,她在宋美齡身上看不到一點民主的作風,只能看到奢侈和傲慢。

宋美齡在美國風評如何?杜魯門痛罵是竊賊,羅斯福:白宮的災難 - 天天要聞

如果說,宋美齡第一次訪美是風光無限,那麼第二次就是受盡屈辱。1948年底,國民黨在解放軍的猛烈攻勢下節節敗退,為了力挽狂瀾,蔣介石再次安排宋美齡出訪美國,想像上次一樣得到美國的幫助。而這次的出訪,則被杜魯門諷刺為:「到美國來是為了再得到一些施捨。」

第二次訪美,美國拒絕宋美齡再次以「第一夫人」的身份前來,只允許她以私人名義來訪。到了美國,負責接待宋美齡的國務卿馬歇爾由於生命住院,沒能迎接她,並且和上一次不一樣的是,杜魯門沒有邀請宋美齡入住白宮,也沒有邀請她發表演講,可以說是完全不在意她的來訪。由於上一次宋美齡在白宮時的奢侈作風,杜魯門故意嘲諷,稱宋美齡應該不是很喜歡住在白宮。

對於這樣的情況,宋美齡並沒有生氣,她堅持要面見杜魯門。在她的堅持下,杜魯門同意給她半個小時的時間,陳述自己的目的。宋美齡坦言,希望美國能給予南京國民黨政府30億美元的幫助,並且派出軍事代表來主持戰事。杜魯門直接拒絕了宋美齡的要求,沒有給予絲毫幫助。

宋美齡在美國風評如何?杜魯門痛罵是竊賊,羅斯福:白宮的災難 - 天天要聞

杜魯門會如此冷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曾調查過宋美齡在美國的資產,發現她私自挪用了美國援助中國的7.5億美元援助款,購買了大量股票,甚至還在巴西投資了地產。因此,接受記者採訪時,杜魯門才會怒斥宋美齡:「她是賊,他們都是賊!」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極簡明教史 - 天天要聞

極簡明教史

明教又稱摩尼教、牟尼教等,為公元3世紀中葉,波斯人摩尼所創立。歷史上,明教在中國有一定的傳播,維吾爾族的先祖回鶻汗國也有一段時間信仰明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對明教也都有一定的借鑒。
庫頁島之爭:為什麼日本對佔佔有欲,比中國人還強烈? - 天天要聞

庫頁島之爭:為什麼日本對佔佔有欲,比中國人還強烈?

庫頁島之爭:為什麼日本對庫頁島的佔佔有欲,比中國人還強烈?東北亞沿海口岸歷來是俄、中、日三家的必爭之地,其中的庫頁島更是靠近中方黑龍江省的入海口,無論是三個國家哪一方擁有庫頁島都可謂是「如虎添翼」。但現在明面上的歸屬是俄羅斯管轄。
以史為鑒,做事當不苟不懈,盡職盡責才能有好前途 - 天天要聞

以史為鑒,做事當不苟不懈,盡職盡責才能有好前途

曾國藩家書里有一句話:做事當不苟不懈。直白地說就是,不苟且也不鬆懈,應該盡職盡責。曾國藩自己在禮部工作的時候,就非常的認真負責,後來果然得到了重用。《陳書》中也有過類似的事情,陳文帝夢見自己給手下的大臣章昭達陞官了,於是就把夢裡的內容告訴他,並且問道:你打算拿什麼回報我的夢呢?
一口氣看完清王朝的衰敗 - 天天要聞

一口氣看完清王朝的衰敗

一分鐘看懂清王朝的衰落歷程。作為中國歷史上統治時間最長的王朝之一,清王朝在封建社會的晚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敗。政治腐敗、經濟危機和軍事失敗等因素,使得這個王朝最終難以支撐。清王朝的衰落,主要源於內部和外部的原因。
南北風雲——北魏歷史的轉折?元恪駕崩 - 天天要聞

南北風雲——北魏歷史的轉折?元恪駕崩

正當高肇率領大軍準備伐蜀之際,延昌四年(南梁天監十四年,公元515年)正月丁巳日(十三日),北魏朝廷傳來一個驚天消息,年僅三十三歲的元恪在患病三天後駕崩了。更讓人意外的是元恪死後,北魏王朝的命運也由此發生了改變。
官二代、老常委、政協主席,放貸貪腐賭博好色保護傘,集於他一身 - 天天要聞

官二代、老常委、政協主席,放貸貪腐賭博好色保護傘,集於他一身

本文內容來自於網路,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繫刪除。導語:湖南衡陽官場,曾有一位「官二代」官員,自稱「老常委」,最終卻在退休一年後落馬。這位名叫廖炎秋的官員,原本仕途一帆風順,但卻沉迷於貪腐、權色交易和境外賭博,最終成為為人不齒的囚徒。
他將77歲武則天哄睡後,小心翼翼掀開被子,躡手躡腳走到隔壁 - 天天要聞

他將77歲武則天哄睡後,小心翼翼掀開被子,躡手躡腳走到隔壁

700年,張昌宗將77歲武則天哄睡後,小心翼翼掀開被子,躡手躡腳走到隔壁房間。一美艷女子立即撲向他,柔聲道:「她睡熟了嗎?」張昌宗得意地一笑:「放心,睡得死死的。」說完,迫不及待地和女子溫存一番。他們自以為做得天衣無縫,殊不知武則天早已經發現二人的姦情。
我國歷史有1500年「空白期」,幾乎無史料記載,當時發生了什麼? - 天天要聞

我國歷史有1500年「空白期」,幾乎無史料記載,當時發生了什麼?

本文內容來自於網路,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繫刪除。本文僅在今日頭條首發,請勿搬運。人類的歷史是一本厚重的書,記錄著過去的興衰與變遷,也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教訓。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五千年的文明歷史源遠流長,承載了無數珍貴的文化遺產和歷史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