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天天學】黨史上的今天:10月8日

2021年10月08日21:13:08 歷史 1089
【黨史天天學】黨史上的今天:10月8日 - 天天要聞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波瀾壯闊,學習宣傳黨的歷史任重道遠。奮鬥百年路,啟航新征程。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我們特別推出《黨史百年·天天學》欄目,通過豐富的歷史文獻,翔實記錄黨帶領人民不懈奮鬥的光輝歷程,展現我們黨牢記初心使命,帶領人民不懈奮鬥的光輝歷程.....

黨史上的今天

1945年10月8日

【黨史天天學】黨史上的今天:10月8日 - 天天要聞

1945年8月28日,毛澤東率領中國共產黨代表團從延安飛抵重慶。圖為民主人士張瀾等與毛澤東在機場合影

毛澤東離開重慶前發表演說

1945年10月8日,毛澤東離開重慶前在張治中舉行的歡送宴會上發表演說。

演說指出:這次商談,全國的人民、全世界的友人與各同盟國的政府都很關心,因為商談不是僅僅關係兩黨,而是與全國人民的利害有關的問題。商談的情況如張先生所說,是可以樂觀的。在東、西法西斯打倒以後,世界是光明的世界,中國是光明的中國。近三十年間,世界經歷了兩次大戰,第二次大戰的性質與第一次不同,在這次戰爭中,世界與中國都有了迅速的進步。現在的商談的目的,是要實現和平建國。中國今天只有一條路,就是和,和為貴,其他的一切打算都是錯的。商談是在友好空氣中進行,沒有得到協議的問題,相約繼續由商量來解決,而不用其他的方法解決。和平、民主、團結,在和平、民主、團結的基礎上實現統一,這個方針,符合於全國人民的要求,也符合全世界人士與同盟國政府的要求。和平與合作應該是長期的。不能否認,困難是有的,不指出這一點是不好的。

黨史上的今天

1950年10月8日

毛澤東發出《給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命令》

1950年10月8日,毛澤東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名義發出《給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命令》。命令要求中國人民志願軍「迅即向朝鮮境內出動,協同朝鮮同志向侵略者作戰並爭取光榮的勝利」;並任命彭德懷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根據朝鮮勞動黨和政府的請求以及保衛祖國安全的需要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到達朝鮮前線。25日,志願軍與敵軍遭遇,打響出國作戰的第一次戰役。全國掀起大規模抗美援朝運動

從1950年10月到1951年6月,中國人民志願同朝鮮人民軍一起,連續進行了五次戰役,把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趕回三八線附近,從而穩定了朝鮮戰局,迫使敵人在停戰協定上簽字。

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後屹立於世界東方的宣言書,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抗美援朝戰爭中,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始終發揚祖國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捨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鬥的國際主義精神,鍛造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黨史上的今天

1976年10月8日

中共中央決定出版《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和籌備出版《毛澤東全集》

1976年10月8日,中共中央作出出版《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和籌備出版《毛澤東全集》的決定。

黨史上的今天

1976年10月8日

中共中央、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決定建立毛主席紀念堂

1976年10月8日, 中共中央、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決定建立毛主席紀念堂。這違背了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1956年親自簽名的關於將遺體火化、不建墳墓的建議。

黨史上的今天

1999年10月8日

中央軍委頒布《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條例》

1999年10月8日,中央軍委頒布《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條例》。

2000年1月1日,全軍按區域保障與建制保障相結合、通用保障與專用保障相結合,以軍區為基礎的聯勤新體制正式啟動。

黨史上的今天

2005年10月8日至11日

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在北京舉行

2005年10月8日至11日,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出席這次全會的中央委員191人,候補中央委員150人。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將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目標。2006年3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批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

黨史上的今天

2006年10月8日至11日

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2006年10月8日至11日,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舉行,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決定強調:我們要構建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中國共產黨領導全體人民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和諧社會。必須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總要求,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著力發展社會事業、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建設和諧文化、完善社會管理、增強社會創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動社會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協調發展。

【黨史天天學】黨史上的今天:10月8日 - 天天要聞

來源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新疆檢察政務融媒體中心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解放戰爭中,華野名將死於三個農民之手,粟裕怒髮衝冠 - 天天要聞

解放戰爭中,華野名將死於三個農民之手,粟裕怒髮衝冠

1948年2月的一個寒夜,福建寧德大窩村的山路上,一根木棍猛然砸向一名中年男子的後腦。他踉蹌倒地,三名黑影撲上,棍棒如雨點般落下。這名倒在血泊中的男子,既非國民黨高官,也非日軍將領,而是華東野戰軍第一師政委、閩東革命領袖阮英平。
人民領袖|母親的愛 - 天天要聞

人民領袖|母親的愛

上世紀80年代初,習近平在河北正定縣工作時,就住在縣委大院的辦公室里。辦公室是老房子,有些潮濕,他常把褥子拿出來曬太陽。
有個濱州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 - 天天要聞

有個濱州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參加「母親節•母親河,接來老媽,順著黃河濱州「活動,頭一站是鄒平碼頭梯子壩。在那,我們發現:當地有個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此人,叫馬振西,是個治黃模範。1952年,他被毛主席接見,受邀登上天安門。他是鄒平市碼頭
延安初印象,寶塔山遠眺,延安大禮堂和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 - 天天要聞

延安初印象,寶塔山遠眺,延安大禮堂和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

人文旅行達人/小眾秘境星探/徒步旅行家買了最早一班從西安到延安的動車,開啟紅色之旅。上次到西安站,已經是三十年前的事了,早上來到站前廣場,仍有些似曾相識的感覺。但車站內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在前廳兩側的一至二層,分別停放著東風4和復興號、以及前進蒸汽機車與和諧貨運電力機車,代表著我國鐵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