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中國人,是怎麼加好友的?

2021年10月07日22:13:20 歷史 1504
古代的中國人,是怎麼加好友的? - 天天要聞

中國社交場合中重禮儀的傳統由來已久,現代社交活動中使用的「名片」習俗可以追溯到漢代。史料表明,「謁」、「刺」是漢代社交活動中的重要介質,起到介紹拜訪者、溝通賓主雙方的重要作用。「謁」在西漢時廣泛使用,形式主要有拜訪之謁、慶賀之謁和問疾之謁。

漢代 謁

古代的中國人,是怎麼加好友的? - 天天要聞

釋文:進長安令/兒君(正面,沒找到圖

古代的中國人,是怎麼加好友的? - 天天要聞

東海太守功曹史饒謹請吏奉謁再拜\請\威卿足下師君兄(反面)

古代的中國人,是怎麼加好友的? - 天天要聞

釋文進/師君兄(正面,也沒找到圖)

容丘侯謹使吏奉謁再拜/問/疾(反面)

三國 名刺

「名刺」也是一種類似於現代名片的文書簡,興於漢末,流行於六朝,以魏晉最盛行;最初用於官場,官員詳細寫上自己姓名、爵位、籍貫等內容,在重大場合互相投遞,以便結交、問候之用,後來民間士人之間亦逐漸流行。

日本至今仍稱名片為「名刺」。

古代的中國人,是怎麼加好友的? - 天天要聞

釋文:弟子黃朝再拜 問起居 長沙益陽字元寶

古代的中國人,是怎麼加好友的? - 天天要聞

釋文:丹楊朱然再拜 問起居 故鄣字義封

故鄣朱然再拜 問起居 字義封

□□朱然再拜 問起居 字義封

名帖|門狀

漢代至隋代選拔官吏的制度如舉孝廉、徵辟、九品中正制等,可以歸納為察舉制,其鄙陋之處就是當時的名門望族對其進行了壟斷,出身寒門的人幾乎無緣仕途,所以上面所說的「名片」謁、刺,都是官員們的物件。

科舉制度自隋代開始推行,庶民有了進入到統治階級的機會,加之造紙工藝的進步,官場上拜訪權貴、老師時的通報名片成了紙質的「名帖」。名帖隨著政治上的需要而升級,變成了功能同於名帖而形式繁於名帖的「門狀」

人們在逢年過節時,如果自己不能親自登門,就會打發家人到親友家投遞名刺以表賀意。從此,名刺不僅有名片的作用,還有賀年片的功能,請柬也是由此而來。

古代的中國人,是怎麼加好友的? - 天天要聞

清代 名片

清代有了「名片」這種稱呼,由於書法整體水平的下降,開始採用了印刷術。民國以後,推翻了封建體制,講究大同世界博愛平等,名帖由官場上走到了大眾平民中間。手本的格式也趨簡化,變成了現在的名片。

古代的中國人,是怎麼加好友的? - 天天要聞古代的中國人,是怎麼加好友的? - 天天要聞古代的中國人,是怎麼加好友的? - 天天要聞古代的中國人,是怎麼加好友的? - 天天要聞

掃碼關注墨池視頻號

定製專業書畫家作品

搶購最具性價比文房

- end -

—版權聲明—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需轉載請聯繫書法屋

總監丨馮錯

主編 | 王洋

編輯 | 土曾 小君 小夢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 天天要聞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報道稱,普京最近向俄羅斯的一批精英通報,談判進程還要花很多時間。這是記者法麗達·魯斯塔莫娃和馬克西姆·托夫凱洛在名為「法里日報」的電子新聞簡報中報道的。該新聞簡報專門報道有關克里姆林宮的消息。這兩名記者曾為《紐約時報》《每日電訊報》和《福布斯》雜誌等媒體供稿,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 天天要聞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不少好該公墓都建於此,光是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選擇十分豐富。當然了,如果要選購的話,還是應當注意一些細節,尤其是初次購墓的客戶。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 天天要聞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為了便於市民選購和來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個區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國營公墓14家,那麼北倉有什麼好的墓地可選嗎?北倉好幾家公墓已經飽和了,但是靠近北倉的兩家公墓都是在售狀態,這兩家分別是天津憩園、西城寢園。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 天天要聞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天津是北京門戶,地理位置意義重要,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錯的公墓,光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那麼在人口老齡化趨勢嚴重的當下,國營公墓的發展情況如何呢?天津這14家國營公墓不是全部都對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經飽和了,也就是不再對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緊張了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 天天要聞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你是否聽聞過 「紅色處女軍」 的故事?這可是一支極為獨特的軍隊,成員皆為未婚處女。9 世紀初,捷克女王麗布施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衛隊,其成員均是未婚處女,「紅色處女軍」 就此誕生。衛隊隊長普拉斯妲對男人懷有極度的仇視,她只效忠於女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