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戰結束後,為了保證各國之間能和平共處,並且有效調解各國之間的矛盾糾紛,各主權國家聯合建立了一個國際性組織,該組織被稱為聯合國。聯合國的誕生,不僅很好地制約了各個國家,同時將各國的力量集體化,保證聯合國所屬成員國間公平公正公開的模式受到了廣泛好評。而國際上的重大決策,也多是由聯合國投票得出結論,這使得各個國家都有了參與的機會。
這樣一個國際性的組織總部設在了美國紐約。雖然在二戰結束後,美國的國際地位的確很高,但此事還是受到了不少爭議,無奈美國無論是在軍事上,還是經濟上都處於全國領先的地位,儘管有些國家對此頗有微詞,最後也都不了了之。
由於美國頻繁的小動作,加之在阿富汗問題上美國不顧及其他國家人權的處理方式,令聯合國內多個國家都產生了不滿,大家紛紛要求將聯合國總部搬離美國。
聯合國「搬家」
早在聯合國建立之初,美國便仗著聯合總部設立在紐約而經常搞些小動作,在聯合國舉行會議時,其他國家的代表人要進入美國必須要出示簽證,而簽證是否合格卻是由美國決定的。據資料記載,美國曾在重要會議時拒絕了俄羅斯和伊朗等國的簽證,這樣的行為嚴重影響到了國際間重大決策的公平性,並且作為聯合國總部所在國,美國的舉動也與聯合國精神嚴重不符。
由於美國的小動作,導致美國與伊朗、俄羅斯之間的關係惡化,這對直接和平以及國際間的友好是極為不利的,這三個國家都有極高的軍事水平,如果因為一點小摩擦而爆發戰爭,將會對周邊國家以及國際局勢產生很大的影響。
因此,在斟酌了許久後,不少國家都認為美國不適合作為聯合國總部建立,而俄羅斯與伊朗更是強烈建議將聯合國總部搬離美國。為此,俄羅斯還特地向聯合國提交了申請,要求將聯合國總部設立在沒有政治傾向的中立國家,以確保國際會議的公平公正。
60票的壓倒性勝利
聯合國在經過多次討論後,一致認為應該就聯合國總部設立的一事開展一次會議,但結果卻顯然不盡人意。雖然聯合國同意了俄羅斯的提案,但卻不能干涉其他國家的投票。在聯合國參與此次投票的150個成員國中,支持俄羅斯的僅有18票,而支持美國的卻有60票,其餘國家均選擇了棄權。即便俄羅斯直言無法接受,但投票結果已出,聯合國總部「搬家」一事也就此定下,繼續留在美國。
其實從投票結果可以看出,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雖然在逐漸衰弱,但餘威不減,不少國家還是願意支持美國,儼然形成了一個「小團體」。而俄羅斯雖然提案失敗,但普京堅持與美國抗爭到底的態度也打動了不少人,一些小國家雖然不敢明面上得罪美國,但紛紛用了棄權的方式來隱晦地表達了自己的態度。而美國在經過這次教訓後,如果再想利用簽證搞些小動作,將會面臨輿論的壓力和公眾的譴責,這對美國無疑是形成了一種制約。
為什麼聯合國設立在美國
聯合國作為國際組織,對世界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以至於各國對於聯合國總部所在地都非常重視。雖然目前聯合國總部設立在紐約,但這並不代表聯合國屬於美國,相反聯合國總部大樓所屬的土地是一片國際領土。在這片國際領土上,聯合國可以不用遵守美國的消防和建築規範,並且有著自己的法律,而作為總部所在地的美國,也因為各國官員頻繁進出紐約而帶來了不少交流機會,這也使美國的影響力大大提升。
面對這樣有利的機會,為何其他國家不去爭取一下,而是拱手讓給美國呢?其實是因為在二戰結束之初,很多國家都處於破敗之中,急需進行戰後重建和經濟復甦等動作,無暇顧及其他。反觀美國正處於上升階段,又恰逢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慷慨解囊,在寸土寸金的紐約中心捐贈出一棟大樓,這才使聯合國總部從此建立在了紐約。而作為世界經濟中心的美國,在聯合國大樓建立後,有望朝世界政治中心靠攏。
雖然美國憑藉著自己的國際地位將聯合國大樓設立在紐約,但顯然美國並不具備聯合國精神,因此才引起了俄羅斯等國家的不滿。其實普京的發言也不無道理,美國作為一個多人種混居的國家,內部矛盾眾多,因此政治傾向很有可能因為國家領導人的改變而有所變化,這也造成了美國政治局面的不穩定。並且在國際上,美國多次掛羊頭賣狗肉,打著國際援助的名號介入其他國家內政,並挑撥各國關係,肆意引發國際間的矛盾。如果美國再不做出改變,那麼聯合國內部對美國也會重新掂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