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不顧父母反對,嫁給美國老頭的北大才女田曉菲,如今怎麼樣了

2021年09月24日15:35:07 歷史 1210

在九九年的時候,年僅二十五歲的北大才女田曉菲不顧父母的反對,毅然決然的選擇嫁給了比大二十五歲的美國老頭。而這個美國老頭還是的博士生導師。在當時那個年代,兩人的年齡差距非常的大,再加上又跨國籍了在當時是一件非常令人轟動的事件。

曾經不顧父母反對,嫁給美國老頭的北大才女田曉菲,如今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田曉菲一直被稱為是天才少女,因為四歲就能寫詩,十歲就出版了詩集十三歲的時候就被北大錄取了。並且在二十七歲的時候還成功的考上了哈佛的博士,是哈佛歷史上最年輕的博士生,就是這樣一個天才少女誰也沒想到突然嫁給了大二十五歲的美國老頭,並且之後還加入了美國的國籍。那麼很多人就疑問了,為什麼天才少女會選擇嫁給大那麼大的美國老頭,並且二十多年過去了。

現在的田曉菲生活過得是怎麼樣的?是幸福的還是不幸的?

田曉菲是七十年代出生的,出生在哈爾濱,但是是在天津長大的。從小受到父母的影響,所以從小就開始認了。接下來在三歲的時候就能獨立的看書了。因為父母是從事的文字工作所以從小就接觸了大量的書籍,於是在五歲的時候,就可以獨立的寫詩了。並且在當時還被發布在了天津的日報上,因為當時田曉菲年齡又小,又能成功的寫詩,所以在當時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小詩人十歲的時候,創造了一首詩歌,並且還成功的出版社還獲獎了。

由此,田小飛引起了北大的注意。在十四歲的那年,就被北京大學破格錄取了在北大建校九十周年的時候田曉菲還為此寫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後來還被選為國內的中學課本裡邊。在當時田曉菲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一位風雲人物,在北大成功畢業的田曉菲並沒有在國內發展,而是選擇了去美國繼續學習,並且成功的考上了哈佛大學。開始攻讀哈佛大學的博士學位。

而就在哈佛大學學習的時候,遇到了現在的老公斯蒂芬歐文。而在當時斯蒂芬歐文是的博士生導師,也是一位非常優異的人。斯蒂芬歐文二十六歲的時候就取得了耶魯大學博士學位。因為斯蒂芬從小也非常喜歡漢語,所以和文學天才田曉菲交集越來越多。由此兩個才華橫溢的人互相吸引,產生了愛慕之情。因為在那個年代,作為老師的斯蒂芬和作為學生的田曉菲還處於是一個師生關係,如果跨越了關係,在當時是嚴重的違法行為。所以直到田曉菲在哈佛大學畢業之後,斯蒂芬田曉菲表白

曾經不顧父母反對,嫁給美國老頭的北大才女田曉菲,如今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在最開始表白的時候,因為年齡差距確實比較大田曉菲當時並沒有同意斯蒂芬還專門的為田小菲做了藝術來表達的愛意。田曉菲看完了之後十分的感動於是就答應了斯蒂芬的表白此後他們開始了交往。在田曉菲成功的進入了康奈爾大學工作之後,斯蒂芬就向田曉菲求婚了。但是在當時田曉菲的父母是堅決的反對的。因為斯蒂芬不僅是美國人,而且再加上們的年齡差距確實非常的大所以的父母是非常的不同意的。但是因為田曉菲斯蒂芬不嫁。最後田曉菲的父母沒辦法只能同意了。就這樣,在九九年的時候,二十八歲的田曉菲和五十三歲的斯蒂芬在美國舉行了婚禮,田曉菲也成功的獲得了美國的國籍在之後,田曉菲也進入了哈佛大學老師和斯蒂芬成為了同事,婚後因為田曉菲遠離家鄉,斯蒂芬還專門為田曉菲學做各種的中國菜。

因為田曉菲每天工作時間比較長,為了方便田曉菲的工作,斯蒂芬還專門把書房隔成了兩間。在田曉菲三十五歲那年成功的成為了哈佛大學的教授,這肯定也離不開丈夫的支持。

因為田曉菲夫婦一直生活在美國,所以我們很少了解到們的生活情況不過在前段時間,們夫婦受邀回國講座,在講座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們夫婦對於我們中國的漢唐文化古詩詞了解的確實非常的深刻特別令人敬佩。就連我們中國人也自嘆不如。採訪的過程中,田曉菲也說起了斯蒂芬的感情生活,們在一起交流一般都是探討文學,探討學術不會像現在的年輕人一樣,各自抱著各自的手機幾乎零交流。們交流一直十分的融洽,認為美滿的婚姻絕對少不了雙方的溝通與交流。斯蒂芬雖然現在已經七十二歲的高齡了,但是看起來精神狀態還是非常的好。田曉菲也已經白髮生了。

曾經不顧父母反對,嫁給美國老頭的北大才女田曉菲,如今怎麼樣了 - 天天要聞

雖然說們沒有兒女但是們把文學作為一生的追求。田曉菲在事業上有一生的追求文學為伴,而在生活上又有的老公為伴,現在雖然無兒無女,但是人生也是非常的圓滿的。

在現在有些人的認知里田曉菲嫁給了大她那麼多歲的美國老頭,並且還遠離家鄉是不幸的,不過不是當事人,誰也了解不到們的意境。因為每個人的認知到的幸福是不一樣的。其實只要是自我滿足了,何嘗又不是一種幸福?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為什麼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講究 - 天天要聞

為什麼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講究

與今天我們的名字不同,古人在起名字時,名是名,字是字。《顏氏家訓》有言:名以正體,字以表德,就是說「名」是用來區別彼此的,「字」則是體現一個人的德行。在古代,嬰兒出生三個月之後便有父親給孩子取名,「三月之末……父執子之右手,咳而名之」。
陳谷嘉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陳谷嘉同志逝世

5月14日,湖南大學嶽麓書院發布訃告稱,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思想史家、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教授陳谷嘉先生,於2025年5月14日上午8時逝世,享年91歲。陳谷嘉陳谷嘉先生1934年5月出生於湖南寧鄉,1959年8月畢業於武漢大學歷史系,並執教於湖南大學。1959年11月赴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師從著名史學家侯外廬先生。嗣後回湖...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詩,結果被一首詩懟得下不來台 - 天天要聞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詩,結果被一首詩懟得下不來台

曹操死後,他大兒子曹丕當了皇帝。這曹丕一直看自己弟弟曹植不順眼,為啥呢?因為曹植太有才了,以前老爹曹操最喜歡他,差點讓他接班。現在曹丕當了皇帝,越想越氣:這小子留著遲早是個禍害!這天上朝,有個大臣打小報告:"陛下,您弟弟曹植整天寫詩發牢騷,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 - 天天要聞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

日本國立公文書館14日公開展示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1644部隊、8604部隊和8609部隊的留守名簿。5月14日,在日本東京,日本細菌戰研究專家、滋賀醫科大學名譽教授西山勝夫召開說明會。新華社記者 賈浩成 攝5月14日,在位於日本東京的日本國立公文書館,工作人員展示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1644部隊的留守名簿。新華社記者 賈浩成 攝...
民國人物張宗昌 - 天天要聞

民國人物張宗昌

給了我們所知道的很多負面形象,如荒淫好色、迎娶大批姨太太或殘暴冷血,鎮壓勞工,,扼殺新聞自由、橫徵暴斂等等。
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為何要堅持「第二個結合」? - 天天要聞

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為何要堅持「第二個結合」?

「兩個結合」是我們黨在深刻總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百年奮鬥歷史經驗、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發展規律基礎上取得的重大理論創新與原創性貢獻。其中「第二個結合」,即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僅為新時代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築牢了深厚文化根基、注入了磅礴精神偉力,更為我們黨以徹底自我...
明朝奇聞:道士與皇帝的「長生不老」大冒險! - 天天要聞

明朝奇聞:道士與皇帝的「長生不老」大冒險!

在明朝嘉靖年間,歷史的舞台上上演了一出「皇帝與道士」的奇妙戲碼,簡直可以用「道士駕到,皇帝傻眼」來形容!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這位名叫陶仲文的道士,以及他如何在宮廷中掀起一陣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