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旗飄揚軍號響,百年黨史聽「我」講

2021年09月20日17:17:02 歷史 1505

臨近中秋,南疆慢慢地減退燥熱,陽光暖而不烈地灑向塔克拉瑪干腹地,為駐紮在這片熱土上的官兵許一次期待已久的「重逢」。

黨旗飄揚軍號響,百年黨史聽「我」講 - 天天要聞

近日,武警兵團總隊「黨史宣講小分隊」走進執勤第三支隊營區,攜著百年黨史中蘊藏著的奮進力量,與官兵共訴「團圓」。

「從晝夜兼程二百四大渡橋橫鐵索寒中,看懂東方魔術,汲取堅忍不拔的信仰。從身經百戰老戰士是二十齣頭紅軍中,讀懂東方魔力,汲取堅定不移的信念。從衝鋒號一響嚇破敵膽的迷之銅號中,聽懂東方魔笛,汲取堅強不屈的骨氣。從尋求讓14多億人吃不完的1株稻穗中,吃懂東方魔稻,汲取堅貞不渝的初心。」

黨旗飄揚軍號響,百年黨史聽「我」講 - 天天要聞

回顧百年黨史,幾多跌宕起伏。宣講剛開始,大屏上的四個標題就令官兵們為之一振。四個畫面對應四個年代,是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中,那段艱辛而又漫長的三十年。

黨旗飄揚軍號響,百年黨史聽「我」講 - 天天要聞

「有同志就很好奇,黨的歷史怎麼跟『魔』字聯繫上了?這些稱呼沒有一個是我自己杜撰的,都是外國人給起的,準確講有3個還都是美國人給起的。這『魔』字,你可以理解為『不可能』、『不相信』、『不理解』。」一開場,宣講員邊寧就將黨的發展歷程中那些「不可思議」娓娓道來。難以想像,平日里看上去柔弱的文化幹事,講起黨史,竟能迸發出如此鏗鏘的力量。

山高水急,鐵索懸橋,橫渡天險,戰士赤腳。一次被稱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二十多名勇士率先衝鋒,無懼槍林彈雨,向著勝利與和平前進。時光拂散了烽火硝煙,瀘定橋上再不見紅軍匍匐的身影,歲月更迭中,留下的只有13根銹跡斑斑的鐵索上,清晰可見的彈痕。

黨旗飄揚軍號響,百年黨史聽「我」講 - 天天要聞

那是英雄們留下的遺志,昭示著後輩軍人為了希冀,理當衝鋒,自強奮進。

如果說,先烈們在黨史中留下「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的真理,那麼黨在新時代的強軍征程中,便該有「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的初心。

黨旗飄揚軍號響,百年黨史聽「我」講 - 天天要聞

「9月2日,隨著第八批在韓志願軍戰士遺骸被護送回國,目前中國已連續八年共將825位烈士遺骸接回祖國,要知道,抗美援朝戰爭中國人民志願軍傷亡36萬餘人,至今還有多少先烈未能回家?」宣講員魏聰登台,拋出的數字和發出的拷問,發人深省。

黨旗飄揚軍號響,百年黨史聽「我」講 - 天天要聞

新中國成立之後,「和平」二字就成了國人的信仰,「守護」一詞,也造就了中國軍人的神聖使命。和平依舊,但戰爭從未遠離……

黨旗飄揚軍號響,百年黨史聽「我」講 - 天天要聞

「對印、珍寶島、西沙群島、對越等諸多自衛反擊戰以及加勒萬河谷鬥爭,人民軍隊在黨的領導下,一次次用生命和鮮血捍衛著國家領土主權!」每當衝鋒號響起,人民軍隊總能始終聽從黨的號令,第一時間整裝出發。

黨旗飄揚軍號響,百年黨史聽「我」講 - 天天要聞

除夕「逆行」,攜手「抗疫」,拉起一支「黨員先鋒隊」;

河谷鬥爭,拚死守衛,清澈的愛,只為中國;

洪魔肆虐,聞「汛」而動,用雙手托起「生命之舟」。

新時代中國軍人一次次用生命踐行這是一支「聽黨話,跟黨走」的部隊,在危難來臨之際始終做到「能打仗,打勝仗」,凱旋之際,我們也仍不忘讓黨旗在風中飄揚。

黨旗飄揚軍號響,百年黨史聽「我」講 - 天天要聞

習主席強調,「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

言語簡短,意味深長。在百年大黨的領導下,山河依舊,國富兵強,建設發展仍在路上!

黨旗飄揚軍號響,百年黨史聽「我」講 - 天天要聞

噓!請噤聲,側耳細聽,那發自古田的軍號聲從遠方悠悠傳來……

再整行裝,緊跟著黨,衝鋒!

作 者|張南翔、祁 非

「攢勁」!這樣的「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宣講,官兵直呼「過癮」!

總 編:楊志強

主 編:鄧曉軍 段 亮

值班編輯:石帥印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黨旗飄揚軍號響,百年黨史聽「我」講 - 天天要聞黨旗飄揚軍號響,百年黨史聽「我」講 - 天天要聞黨旗飄揚軍號響,百年黨史聽「我」講 - 天天要聞黨旗飄揚軍號響,百年黨史聽「我」講 - 天天要聞黨旗飄揚軍號響,百年黨史聽「我」講 - 天天要聞黨旗飄揚軍號響,百年黨史聽「我」講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哈工大訃告:王魁業不幸逝世 - 天天要聞

哈工大訃告:王魁業不幸逝世

哈爾濱工業大學近日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黨員、哈爾濱工業大學原副校長王魁業同志於2025年5月8日4時8分在哈爾濱不幸逝世,享年92歲。
淮陽這祖孫倆人都曾在唐朝做過吏部尚書的高官 - 天天要聞

淮陽這祖孫倆人都曾在唐朝做過吏部尚書的高官

淮陽,又稱陳州,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古代諸多名人賢達、王侯將相或曾來淮陽為官,或曾來淮陽遊歷,或永遠駐留在淮陽,而淮陽本地亦不乏出類拔萃之人,比如陳姓始祖陳胡公,官至太師的符彥卿,清朝武榜眼崔聯奎等,而今天筆者要為大家講述的是唐朝時期祖孫兩
母親節的來歷 - 天天要聞

母親節的來歷

母親 節的傳統起源於古希臘。在一月八日這一天,古希臘人向希臘眾神之母瑞亞(英文:Rhea、Cybele,希臘文:Ρέα,宙斯、波塞冬、哈德斯、得墨忒 耳、赫拉和赫斯提亞的母親,故稱眾神之母)致敬。到古羅馬時,這些活動的規模就變得更大,慶祝盛
為發期刊,高校學者偷販涉密敏感數據!國安部披露間諜案細節 - 天天要聞

為發期刊,高校學者偷販涉密敏感數據!國安部披露間諜案細節

近年來,部分境外機構和個人為攫取利益,對我經濟、民生、科技等重要領域實施情報竊密活動,嚴重危害我國家安全。與此同時,部分境內人員法治意識、國家安全意識淡薄,為達到個人目的,違規將相關數據傳輸至境外,相關風險隱患不容忽視。境內某高校學者李某主動聯絡境外某非政府組織,以內部數據為籌碼,意圖換取在國外知名...
西施謎蹤:浣紗女的血色傳奇與千年猜想 - 天天要聞

西施謎蹤:浣紗女的血色傳奇與千年猜想

公元前473年的太湖水面上,暮色如血浸染雲靄。一艘烏篷船劈開粼粼波光,船頭立著個白衣女子,三千青絲在風中翻湧如浪。她回望漸漸模糊的姑蘇城輪廓,耳畔似又響起吳王夫差臨終前的怒吼。這位被後世稱為「沉魚」的美人,此刻正走向一個被歷史迷霧籠罩的終章
秦 能夠統一六國,得益於四位君王 - 天天要聞

秦 能夠統一六國,得益於四位君王

秦朝統一六國,很多人記得的只有秦始皇、秦二世,實際上秦還有秦三世,秦始皇叫嬴政,秦二世叫嬴胡亥,秦三世叫嬴子嬰。嬴子嬰其實還是一個相當有能力的人,秦二世胡亥登基後,欲殺蒙恬兄弟,子嬰加以勸阻,認為誅殺忠良會使大臣不信任,戰士渙散鬥志,但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