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被掏空了 | 地球知識局

2021年09月04日23:47:03 歷史 1755

關注風雲之聲

提升思維層次

導讀



如此折騰幾十載,蘇聯體制日漸僵化,經濟問題越來越嚴重。

蘇聯,被掏空了 |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NO.2024-蘇聯被掏空了


作者:顧安娜

校稿:辜漢膺 / 編輯:咸帶魚


二戰後,世界格局發生巨大變化,作為世界大戰的主要戰場之一,西歐地區受到嚴重破壞,經濟民生凋敝,曾經的歐洲列強實力大減。反法西斯同盟的美蘇兩國,便自然而然地主導了戰後的國際秩序,開啟超級大國之路。


雖然蘇聯取得了最終勝利

但其實蘇聯西部和德國城市一樣都打成了一片焦土

(蘇軍佔領柏林,圖:壹圖網)▼

蘇聯,被掏空了 |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此時,曾經的歐洲殖民地先後獨立,開始形成兩極之外的第三股力量,被稱為第三世界。為了讓這股新興勢力倒向自己,美蘇都不惜下血本。其中,蘇聯對第三世界的援助甚至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0年,印度共和國成立

亞洲兩個體量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誕生

(1953年印度官員在倫敦演講,圖:壹圖網)▼

蘇聯,被掏空了 |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潛在的蘇聯盟友


二戰後,斯大林主政時期,蘇聯側重於接觸有社會主義革命潛質的國家。對這些國家的革命政党進行經濟、軍事方面的直接援助,協助他們建立社會主義國家,此舉有輸出革命的意味。


歡迎加入大家庭

(圖:壹圖網)▼

蘇聯,被掏空了 |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那些剛獨立的前殖民地國家,通常被蘇聯認定為發展階段還不夠成熟,遠未到發生社會主義革命的時候,所以相對不受重視。斯大林既看不上某些扶不上牆的左翼勢力,也不想和剛剛成立的「資產階級政府」合作。


美國是蘇聯新的世界級對手

至於英國,外交政策的重點在於

把其眾多前殖民地都爭取過來

(圖:壹圖網)▼

蘇聯,被掏空了 |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二戰後的歲月里,前殖民地國家掀起了一波反殖民主義的浪潮,宗主國維持殖民地統治的成本越來越高,收益卻越來越低。加上歐洲列強元氣大傷,根本無力支撐殖民體系的運轉,殖民地紛紛走向獨立。


這裡最明顯的就是中東方向了

既是蘇聯南下的重點攻略方向

也是英法帝國逐漸退出的區域(美蘇來填補)▼

蘇聯,被掏空了 |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廣大的殖民地國家擁有豐富的資源,充沛的人口,需求極大的市場,部分地區還扼守交通要道,有潛在地緣戰略價值。而這些國家往往百廢待興,急需援助,如果有強國對他們示好,很容易就能將力量滲透進去,擴大自身勢力範圍。


出於政治博弈,蘇聯不僅援助第三世界國家

也支援亟需重建戰後秩序,恢復生產的東歐

(運入東德境內的蘇制拖拉機

雖然之前是把東德工廠拆光了運到蘇聯)

(圖:壹圖網)▼

蘇聯,被掏空了 |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斯大林去世後,赫魯曉夫掌握政權,蘇聯的外交方針來了個105 180度的大轉變。赫魯曉夫認為,前殖民地國家反對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是蘇聯潛在的朋友,而斯大林只關注那些主動向蘇聯示好的新興國家,導致蘇聯幾乎錯失了利用殖民地獨立浪潮擴大影響力的大好時機。


蘇聯援建埃及阿斯旺大壩,就是這時敲定的

五十多年了,這個水壩仍在惠澤埃及和蘇丹

(1964年,蘇聯專家在阿斯旺施工現場)

(圖:壹圖網)▼

蘇聯,被掏空了 |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1955年,赫魯曉夫訪問了印度、緬甸和阿富汗。這趟亞洲之行中,他明確表示蘇聯願意在經濟和軍事方面與第三世界非社會主義國家達成合作,以防範共同的敵人——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


赫魯曉夫在訪問印度期間會見一位威猛的摔跤手

(圖:壹圖網)▼

蘇聯,被掏空了 |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這樣,蘇聯開始向第三世界中那些短期內沒有獨自掌權機會的工人政黨提供更多援助。同時,也向蘇聯定義的「左翼激進資產階級政權」(或稱為「雅各賓派」)示好,不再以直接輸出革命為目的。


通過援助,蘇聯與第三世界的地區重點國家建立了友好關係,最具代表性的有:蘇加諾領導下的印尼、納賽爾時代的埃及、還有尼赫魯時代的印度。


援助註定只是一時的,更多還得靠自己

幾十年後的今天,印度似乎仍是老樣子

(赫魯曉夫與尼赫魯 圖:Flickr)▼

蘇聯,被掏空了 |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赫魯曉夫希望構建以蘇聯為中心,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參與合作的國際社會主義共同體,形成一個覆蓋歐亞的,標準化、一體化國際分工網路。計劃制定、創新、技術、行業標準、培訓、國防等領域,將在該體系內互相協調、共享。意識形態問題也可以在國際代表大會上討論解決。


事實上是蘇東集團+越南▼

蘇聯,被掏空了 |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如果第三世界國家也能夠被納入這一體系,無疑是對蘇聯經濟版圖和勢力範圍的極大擴充。況且,把第三世界國家視作正在向社會主義國家轉型的潛在盟友,將其納入該體系內,不但可以加強他們與蘇聯的關係,還能加速這一進程的到來。


位於莫斯科的經互會總部大樓

隨著蘇聯的消亡,它也泯然眾人

(圖:shutterstock)▼

蘇聯,被掏空了 |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爭奪第三世界


為了實現這項宏偉計劃,蘇共中央重新組織了國際工作,分別成立了國際部、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工人黨聯絡部兩個新的部門。同時,國家安全委員會(即克格勃)與蘇軍總參謀部情報總局(即格魯烏)都承擔了搜集第三世界國家相關情報的工作。科研機構也成立相關研究院,加強對第三世界國家的研究。


克格勃歷史上雖然鬧過不少蘇聯笑話

但不妨礙它仍是一個出色的情報機關

(盧比揚卡,如今是俄聯邦安全局駐地)

(圖:shutterstock)▼

蘇聯,被掏空了 |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上世紀50-60年代,蘇聯國力極速膨脹,外交場合也異常活躍,這為希望迅速改變國家現狀的第三世界國家的執政者留下極佳的印象,從而對蘇聯的模式產生好感,甚至認同。


感覺全世界都是愛我的

(1960年,赫魯曉夫與卡斯特羅在紐約,圖:壹圖網)▼

蘇聯,被掏空了 |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不過,真正讓第三世界人民對蘇聯好感度爆棚的,是兩項標誌性工程——航天與開荒。1957年,蘇聯率先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號」;1961年,又成功將宇航員尤里·加加林送入太空,完成了人類史上的第一次載人航天。可以說,那時候第三世界人民心中的星辰大海,是蘇聯版的。


蘇聯高科技,羨煞美帝

(蘇聯成就展上的人造衛星,圖:壹圖網)▼

蘇聯,被掏空了 |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1954年,蘇聯開始開墾西伯利亞西南部與哈薩克的荒原,希望以灌溉水源加化肥的方式讓荒地變良田,最終累積開墾1296萬公頃。雖然蘇聯的開墾技術不到位,導致土壤肥力逐年下降,並帶來生態破壞的問題。但是在當時看來確實短期內提高了糧食產量,緩解了蘇聯糧食短缺的問題。


蘇聯人為了吃上飯是真的拼

當時,莫斯科大學農學專業有90幾個

而經濟學和哲學專業,加起來才5個……

(圖:avtoexport.cz)

蘇聯,被掏空了 |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這些成就經過宣傳機構的大肆渲染傳播,極大地提振了蘇聯人的自信心,也讓蘇聯在外交上嗓門更大,更有底氣與美國爭雄。另一方面,也使得第三世界的左派覺得,蘇聯模式是一條能夠迅速趕超西方的捷徑。


正因如此,60年代初,蘇聯的政治精英開始認為,爭奪在第三世界的影響力,是關乎社會主義未來的大事。而社會主義將在一代人的時間內,代替資本主義成為世界上主要的社會制度。


此時,蘇聯展現給第三世界國家的圖景

讓後者以為,這就是通向美好生活的路子

(60-70年代,莫斯科的國家百貨商場)

(圖:gumrussia.cn)▼

蘇聯,被掏空了 |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在這種意識形態指導下,蘇聯先後和27個亞非拉國家建立、升級了外交關係,傾向於承認前殖民地國家的獨立。


同時,大批的軍事顧問、經濟顧問、技術專家隨著援助協議的簽署,湧入第三世界。其中,鋼鐵、有色金屬、能源、電力等行業是援助重點。同時,蘇聯對第三世界的貸款利率為2%-2.5%左右,低於西方通常為5%的利率,同時償還期限也比較長。


一起把這赤旗插遍全球

(圖:posterplakat)▼

蘇聯,被掏空了 |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勃列日涅夫主政初期蘇聯國力走向鼎盛,擴大對第三世界影響力的行動進入新階段。在中東,支持阿拉伯國家反對以色列;在南亞,大力幫助印度實現工業化,協助印度肢解巴基斯坦;在中南半島,扶持起北越政權;在非洲,聯合古巴介入安哥拉內戰


1972年,勃列日涅夫與卡斯特羅

(圖:壹圖網)▼

蘇聯,被掏空了 |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當蘇聯風頭正盛之時,美國的日子卻不好過。經濟上,因為石油危機引發滯脹;軍事上,深陷越戰泥潭;國內社會運動此起彼伏。一時間,蘇聯在冷戰中一度佔了上峰,但蘇聯內部的問題遠比美國要嚴重得多。


美國人輸了,但沒完全輸

同時,也並不意味著蘇聯人贏了

(圖:Wikipedia)▼

蘇聯,被掏空了 |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心有餘,力不足


蘇聯人的援助力度很大,但從不做虧本買賣。通過這些援助,他們可以賺取利息,還能在國際市場上傾銷並不佔優勢的蘇聯機器設備,不花外匯就得到所需的原料和農產品。


過於簡單好用,確實出口了不少

(圖:shutterstock)▼

蘇聯,被掏空了 |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同時,受援助方也要承擔一些隱形的代價。發展中國家接受援助,容易形成依賴,一旦兩國關係出現問題,蘇聯可以用停止援助、要求還貸等手段迫使對方屈服,從而干涉第三世界國家外交與內政。如果兩國的關係層層深入,則意味該國可能會走向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模式,進一步加深對蘇聯的依賴,為未來發展留下巨大隱患。


這款蘇造T-47拖拉機的產量很高

可能是當年支援第三世界的爆款產品

(圖:wiki)▼

蘇聯,被掏空了 |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其中,最典型的是古巴。古巴原本打算與美國搞好關係,自稱其革命「不是紅色,而是橄欖色的」。然而冷戰之初,美國麥卡錫主義猖獗,古巴革命觸動了在古美資的利益,從而招致美國的敵視。


錯估卡斯特羅,絕對是美國人的重大失策

這個法律系學霸,不是美女和香檳就能搞定的

(卡斯特羅訪美期間,和女歌星莫琳見面)

(圖:壹圖網)▼

蘇聯,被掏空了 |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古巴加入社會主義陣營後,在蘇聯援助下迅速站穩腳跟,成為拉美的社會主義燈塔。另一方面,古巴地處地緣政治交鋒的前線,險些成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戰場。後的歲月里,古巴代替蘇聯,承擔起在南美、非洲輸出革命的任務。冷戰結束幾十載,美國依舊視古巴為眼中釘。


古巴導彈危機是冷戰中距離核大戰最近的一次

自恃地理上極其安全的美國,此時卻是脊背發涼

(圖:shutterstock)▼

蘇聯,被掏空了 |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真金白銀的這麼花,家底再厚也不夠用。對第三世界的援助給蘇聯帶來極大的負擔,將其拖入了泥潭。即使到80年代,蘇聯每年向第三世界國家提供的援助依舊高達190億美元,大部分得不到償還,其中作為重點地區的阿富汗、古巴和越南,每年就要花掉75-80億美元,軍事援助又占其中的三分之二。


蘇聯明裡暗裡地大力支持越南

是安的什麼心,後來我們都知道了

(圖:posterplakat)▼

蘇聯,被掏空了 |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這個時期內,蘇聯援助給第三世界國家7925輛坦克,20470門大炮,2620架超音速飛機,1705架直升機,32210枚地對空導彈,17艘潛艇。這些數量驚人的軍火雖然鞏固了第三世界國家的武裝,但也成為日後的不穩定因素。


蘇聯給北越的S-75導彈在越戰中立了大功

越南人民軍憑藉它來護衛河內和海防

(圖:Flickr)▼

蘇聯,被掏空了 |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1979年,是蘇聯介入第三世界的巔峰。俗話說,頂點過後,就都是下坡路了。這一年,蘇聯扶植的阿富汗人民民主黨推動世俗化改革受阻,主張獨立自主的阿明發動政變,掌握了政權。蘇聯見狀乾脆親自下場,出兵入侵阿富汗。這場勞民傷財的戰爭恰好發生在蘇聯經濟即將爆雷之際,成為蘇聯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如果說阿富汗是帝國墳場

感覺潘傑希爾山谷可以是帝國墳場博物館了

(潘傑希爾山谷,圖:壹圖網)▼

蘇聯,被掏空了 |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如此折騰幾十載,蘇聯體制日漸僵化,經濟問題越來越嚴重。同時,那些第三世界的朋友們也開始變了,有的嚴重依賴蘇聯;有的遲遲看不到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希望;有的索性仗著地緣優勢和實力,在美蘇之間反覆橫跳,佔盡便宜。


戈爾巴喬夫時代中後期,蘇聯國力消耗巨大,最終只能被迫戰略收縮,但為時已晚。自身「造血」能力就有問題的蘇聯,還在不斷地給別人「輸血」,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


車撞牆知道拐了;股票漲知道買了

大鼻涕滴溜嘴裡你想起來甩了?晚了!

(819事件中,蘇軍也無法阻止蘇聯解體

(圖:壹圖網)▼

蘇聯,被掏空了 |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參考文獻:

1.張英姣,孫啟軍.論蘇聯勃列日涅夫時期對第三世界擴張的後果[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0:189-193.
2.黃天瑩.赫魯曉夫時期蘇聯在第三世界地區的外交政策[J].蘇聯東歐問題:60-67.
3.李堯文,陳明山.蘇聯對第三世界的政策調整[J].瞭望周刊,1988:41-43.
4.顧志紅.蘇聯對第三世界政策的反思與調整[J].蘇聯東歐問題,1991:20-25.

5.張盛楠.蘇聯對第三世界的援助政策:動機與結果——以對古巴援助為例(1959—1982年).拉丁美洲研究,2019(04)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壹圖網



END

蘇聯,被掏空了 | 地球知識局 - 天天要聞


擴展閱讀:

塔利班,又碰到了「老朋友」 | 地球知識局

「高考移民」為何屢禁不止?| 地球知識局

北京和新疆之間,你不知道的真相 | 地球知識局

剛剛,西藏發生一件大事!| 地球知識局


背景簡介:文章2021年9月3日發表於微信公眾號 地球知識局(蘇聯,被掏空了),風雲之聲獲授權轉載。

責任編輯:陳昕悅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 天天要聞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清朝時期,一知縣總被上級打壓,根本無法出頭。不僅如此,他還總是被人陷害。但即便被人欺壓,他也從沒有屈服過。當乾隆得知這背後的真相後,直接「出擊」,將這名被「欺負」的官員連升數級。直接高過了曾經欺負他的官員。實在解氣!這名官員為何總是被欺負?
縱覽熱點|「辛追夫人」數字形象被網友質疑是復原專家按自己面容復刻,湖南博物院:已關注到網上討論,感覺可笑 - 天天要聞

縱覽熱點|「辛追夫人」數字形象被網友質疑是復原專家按自己面容復刻,湖南博物院:已關注到網上討論,感覺可笑

製作/王悅 縱覽新聞見習記者 尹鑫  記者 尹鳴 近日,湖南博物院首次公開發布「辛追夫人」3D數字人形象。但有部分網友稱,「辛追夫人」的面容尤其是鼻子與主導該項目的中國顱面復原專家袁中標極為相似,懷疑專家是按照自己面容對「辛追夫人」的面容進行的復原。11日上午,湖南博物院馬王堆漢墓及藏品研究展示中心主任...
河北山海關:「百年山橋」道岔生產忙 - 天天要聞

河北山海關:「百年山橋」道岔生產忙

近日,隨著國內一些重要鐵路及地鐵項目有序推進,承接鐵路道岔生產任務的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派繁忙,工人們正保質保量加緊生產,助力中國鐵路交通建設。中鐵山橋始創於1894年,生產的道岔產品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6月11日,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的工人在道岔...
小切口開顱不剃髮!廣東醫生創開顱新招 - 天天要聞

小切口開顱不剃髮!廣東醫生創開顱新招

開顱手術也可「微創不剃髮」?只需要開一條如筷子粗的小縫,幾乎不用剃頭髮,便可精準完成開顱手術。記者從廣東省人民醫院了解到,該院神經外科探索創新開顱術式,不僅縮短恢復時間,還為患者保住一頭秀髮,目前已有近千名患者受益。小切口不剃頭,已近千人受惠日前,女中學生小方(化名)突發頭暈頭痛,到當地醫院檢查發現...
明天!和董宇輝在山西來個「偶遇」吧! - 天天要聞

明天!和董宇輝在山西來個「偶遇」吧!

6月8日,「與輝同行」官方抖音賬號發布了「山西行先導片」。這部短片精心挑選了山西的代表性景點,展現了三晉大地的壯麗風光與厚重歷史。視頻中提及了西侯度遺址、壺口瀑布、鸛雀樓、飛虹塔等景點。隨著先導片的發布,人們紛紛猜測,即將啟程的董宇輝山西行是否會踏足這些令人神往的地市與景點。是探索西侯度遺址的遠古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