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黨史|黎百松和粵北省委電台的故事

2021年09月02日22:43:10 歷史 1486
百年黨史|黎百松和粵北省委電台的故事 - 天天要聞百年黨史|黎百松和粵北省委電台的故事 - 天天要聞百年黨史|黎百松和粵北省委電台的故事 - 天天要聞

黎百松,廣東廣寧人,革命低潮期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 年七八月間,往粵北南雄參加省委舉辦的黨干培訓班學習,後調任南雄縣委組織部長。1941年2月左右,黎百松被調到省委機關負責電台工作。

百年黨史|黎百松和粵北省委電台的故事 - 天天要聞

沈所紅圍——中共廣東省委、粵北省委機關舊址

接受任務

1941年2月左右,黎百松按黨組織通知,到始興縣德華學校與郭招賢接頭,他帶黎百松到沈所紅圍——一個用卵石壘起的大炮樓,去見南方工委副書記書記張文彬。張文彬同黎百松談話,要黎百松專門負責粵北省委電台的工作,任務是保證電台安全、暢通,與省委書記保持聯繫,並強調了電台工作的重要性。

接受任務後,第二天黎百松便離開始興,乘車返回南雄。按照張文彬告訴他的聯繫辦法,到南雄城賓陽門外一間房子的二樓,與電台機要譯電員李漢接上頭,並從李漢處取得與粵北省委書記李大林同志的聯絡暗號。又乘車去到韶關東河壩的一家茶樓,與李大林的女交通員接上頭,她帶黎百松去韶師林場的一間木屋去見李大林。李大林向黎百松詳細地談了如何搞好電台工作,以及秘密工作的注意事項,並布置了他和黎百松的公開關係:他改姓梁,黎百松叫他梁先生,是行商老闆;黎百松改姓陳,是他的夥計。從此之後,黎百松為了掩護好這個關係,經常打聽生意行情,熟悉生意經,以防一問三不知,露出馬腳,招致危險。

黎百松與省委領導接上關係後,便返回南雄,將李大林要發的電報密寫稿,交給李漢譯成電報密碼稿,然後約電報報務員賴仰高到韶關城接頭。賴仰高將他們收到的電報交給黎百松,黎百松將要發出的電報密碼稿交給他。全電台的人員有:譯電員李漢,報務員賴仰高、區家駒,掩護報務組的梁林,協助黎百松管電台的司徒明,連同黎百松共六人。電台的供給由粵北省委秘書長嚴重負責,黎百松是電台的負責人。

電台轉移

不久,省委批准電台遷移至始興。中共始興縣委派郭招賢協助黎百松解決遇到的具體問題。郭招賢的家就在沈所,他又是始興德華學校的校長,與上層社會有一定的聯繫,在群眾中也有較好的信譽。黎百松同郭招賢反覆研究,決定把電台的機要譯電員李漢,安排在德華學校任教員,以教員的身份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房子住宿,進行秘密的譯電工作。

電台的報務組,則安排在沈所的紅圍炮樓。黎百松以行商水客的身份,住在紅圍的四樓。五樓無人住,作為報務組工作的地方。當時黎百松改姓陳,名文生,司徒明是老闆娘。區家駒也改姓陳,當作黎百松的弟弟,賴仰高作為黎百松的夥計。黎百松的公開身份是行商水客,當然要到各處行行走走,這就便於黎百松經常進進出出。

電台建設

收發報機的零部件容易損壞,這種違禁品又無法買到。電台原有兩套收發報機,一套工作,一套備用。壞了零部件只好從備用機上拆,後來到無件可拆的地步,只得去找李大林解決。李大林把國民黨省府電台台長陳錚郎(中共地下黨員)介紹給黎百松,由陳錚郎供給黎百松電台需要的零部件。另外,乾電池的耗用量很大,大批購買又怕引起敵人懷疑,黎百松便打出零售商店的寶號,大批採購,才未引起敵人懷疑。

一開始電台只有報務組,沒有機修組。機器發生了故障,常常束手無策,影響及時發報。黎百松把這一問題向李大林彙報後,不久就派來機務員李揚、王英兩位同志,增設了一個機務組,解決了機修問題。

聯繫省委

電台同省委書記李大林的聯繫,由黎百松親自負責。黎百松每次快到李大林的家門時,一要「揩屁股」,二要看「符號」。「揩屁股」,也就是在入門之前,留心察看有無國民黨特務在盯梢。「看符號」,就是看看房子有沒有約定的符號。屁股揩了,符號有了,才可以從容進入房子。

為了更加安全、方便,1942年3月,粵北省委秘書長嚴重交待歐新,幫助電台在韶關搞一個據點。他在韶關東河壩一個擔水碼頭側邊的豆腐店裡租了一間後房。這個房子緊靠河邊,加蓋一個木棚就變成兩間房子,作為電台的據點是很理想的。於是,黎百松以榨油老闆的身份,一家人住進去。常常有一擔擔樟油進進出出,掩護得很像。這樣,既避開了黎百松來韶關住旅店接受檢查的麻煩,也節約了經費。

1942年5月27日凌晨,發生了粵北省委事件,粵北省委被國民黨特務機關破壞。省委書記李大林,李大林的愛人張英和他們幾個月大的嬰兒,以及秘書梁可明,工人劉金(原名陳長嬌)等被捕。同時被捕的還有省委組織部長饒衛華。29日,經組織安排,黎百松離開了粵北省委電台。

百年黨史|黎百松和粵北省委電台的故事 - 天天要聞

來源:廣東黨史

汕頭法院: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全力保障平安汕頭法治汕頭建設

疫情防控措施有調整!汕頭這些場所有序恢復營業……

先進典型|郭駿:堅守交警崗位近30年,獲得多項殊榮

百年黨史|這六件「小事」,是紅軍的「大事」

交通安全提示每日一圖

汕頭檢察:為全力打造平安汕頭、法治汕頭貢獻檢察力量

百年黨史|黎百松和粵北省委電台的故事 - 天天要聞

您點的每個贊,都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遼金時代博物館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神秘面紗 - 天天要聞

遼金時代博物館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神秘面紗

在吉林省農安縣前崗鄉遼金時代文化園(以下簡稱文化園)內,吉林印記遼金時代博物館(以下簡稱博物館)靜靜佇立。博物館以文物搜集、整理、保護和展覽為主線,依託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與深厚人文歷史,融合青銅文化、遼金文化與民俗文化,自2012年開館以來,持續為遊客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的神秘面紗,展現其悠久歷史與燦爛文...
我國古代的四斗如今再度復興 - 天天要聞

我國古代的四斗如今再度復興

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5000年歷史積澱出中華文明,一脈相承,是地球上至今唯一保持下來的文明。在數千年文明積澱中,也有些民間遊戲代代相傳,包括一些博彩的遊戲。其中有鬥雞、斗狗、走馬、鬥蟋蟀、鬥鵪鶉等比較流行,而且產生了許多相關的成語、
東晉「王與馬共天下」,王敦為何「清君側」起兵? - 天天要聞

東晉「王與馬共天下」,王敦為何「清君側」起兵?

王敦其人王敦,字處仲,出生於公元 266 年,琅琊臨沂(今山東費縣)人 ,是東晉時期極為重要的大臣與丞相,同時也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女婿,治書侍御史王基之子,司徒王導的堂兄。他出身於頂級士族琅琊王氏,這個家族在當時的政治和社會中擁有著極高的地位
賴清德粉飾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國台辦批: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 天天要聞

賴清德粉飾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國台辦批: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14日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主持本次新聞發布會。環球網記者:賴清德日前在台南參加八田與一紀念會時稱,台灣與日本的感情不是只像朋友一樣,是像家人一樣。島內輿論抨擊其對日本殖民時期屠戮台灣民眾的慘痛過去選擇
八路軍被日軍囚於木籠,解手睡覺都在籠里,戰士傳奇越獄 - 天天要聞

八路軍被日軍囚於木籠,解手睡覺都在籠里,戰士傳奇越獄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文|六六鱗編輯|六六鱗前言1942年2月的一個漆黑夜晚,河北平西某日軍戰俘營內,一名被囚禁在不足兩平方米木籠中
【三國季漢秘史250】鐵壁霍弋:血火鑄就的忠誠 - 天天要聞

【三國季漢秘史250】鐵壁霍弋:血火鑄就的忠誠

一、臨危受命平永昌 建興九年的雨季格外漫長,霍弋站在永昌郡城牆上,望著遠處瘴氣繚繞的哀牢山,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劍柄上的銅吞口。三日前收到的軍報還揣在懷中——夷王孟獲的族弟孟琰糾集三十七寨蠻兵,已切斷通往滇池的鹽鐵要道。"參軍大人,閻都督的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