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種植番茄始於何時?

2021年07月15日21:32:42 歷史 1097

  番茄,俗稱西紅柿,是廣受人們喜愛的蔬菜之一,目前我國各地普遍種植。關於我國種植番茄的時間,多年來一直認為是在18世紀初從美洲傳來的。當時稱之為「蕃柿」,僅供觀賞用。到19世紀中葉後,才開始作為蔬菜種植。

我國種植番茄始於何時? - 天天要聞

  1983年7月,考古工作者在四川成都北門外鳳凰山發掘清理一座西漢武帝初年的木槨墓後,對流傳多年的觀點提出疑問。考古工作者在該墓的槨室下層的底廂中,清理出四個藤笥、五個竹笥,裡面均裝有大量糧食種子。因當時正值夏季,在運輸過程中,為防止藤笥、竹笥乾裂,在上面覆蓋了濕的再生布。後在藤笥、竹笥上的糧食中長出不少嫩芽,經有關專家鑒定,是番茄的幼苗。將幼苗進行培植,到1984年2月,結出不少紅紅的番茄。這是西漢時期的番茄!

我國種植番茄始於何時? - 天天要聞

  也就是說,我國在西漢時期已種植番茄了。這些番茄均呈卵圓形,極耐寒冷,生長期長,一年四季都可生長。其味道與現今的番茄相似,均為甜中帶酸。但是,經質子激發X射線測定,現今的番茄含有磷、氯成分而無砷、汞元素,西漢的番茄則含有砷、汞而無磷、氯,具有很強的原始性。

我國種植番茄始於何時? - 天天要聞

  西漢的番茄發現後,也有不少人持懷疑態度,提出種種問題。如這些番茄種是否由後代盜墓者帶入?會不會是在發掘或者運輸過程中混入的?為什麼在同一墓中發現的桃子、板栗、稻子等種子均已炭化,而這單薄的番茄種,卻能保存兩千多年仍完好無損?這些問題不能解決,則西漢時期已有番茄的說法是很難令人信服的。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賴清德:戰爭沒贏家,樂意跟大陸交流合作 - 天天要聞

賴清德:戰爭沒贏家,樂意跟大陸交流合作

風向變了?賴清德發表520演講,涉及兩岸說法發生大變化,高呼「避戰要交流」。據聯合早報報道,近日,賴清德在就職滿一周年之際,在台北召開記者會。當日本媒體問及兩岸關係的問題時,賴清德回應:島內社會與人為善,並表示他也是堅定地追求和平,「因為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賴清德進一步表示,將實施所謂的「和平四...
莫斯科國立體育學院校長在巨型雕像內死亡,年近70歲 - 天天要聞

莫斯科國立體育學院校長在巨型雕像內死亡,年近70歲

據環球網援引「今日俄羅斯」(RT)、英國《鏡報》等媒體22日報道,俄羅斯聯邦偵查委員會表示,在伏爾加格勒的標誌性巨型雕像「祖國母親在召喚」頭部內發現了一具男性遺體。據了解,死者為莫斯科國立體育學院校長尼古拉·切斯諾科夫。「祖國母親在召喚」巨型雕像(圖源:環球網)當天晚些時候,莫斯科國立體育學院在其網站上...
2025年緬甸內戰局勢5個月來的簡評 - 天天要聞

2025年緬甸內戰局勢5個月來的簡評

轉眼2025年已經過了5個月,緬甸的激烈內戰打了兩年半,目前又陷入新的僵局,也就是幾十年來那種不死不活的狀態。所謂「激烈內戰」是指2023年1027行動,這一仗確實差點徹底改變了緬甸局勢,也就是變天,最後因為多種因素,緬政府的基本盤又穩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