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的形象:從禮服到軍服?

2019年07月09日09:04:07 歷史 512

文章來源: 高林|青年維也納(ID: YoungVienna)

國王的形象:從禮服到軍服? - 天天要聞

國王的形象:從禮服到軍服

國王的形象:從禮服到軍服? - 天天要聞

作者:高林桑

如果我們可以確定路易十四時代(17世紀下半葉)君主和貴族已經在穿軍服了,那麼為什麼我們還會覺得君王的打扮是在18世紀被軍服取代的呢?

國王的形象:從禮服到軍服? - 天天要聞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18世紀歐洲王室的男性畫像的穿著基本都是華麗麗的禮服,19世紀卻以軍服為主。這種審美風格的變化緣何而來?

首先我們得考慮宮廷禮服是什麼?

國王的形象:從禮服到軍服? - 天天要聞國王的形象:從禮服到軍服? - 天天要聞

如果是醬式的,那到18世紀就已經過時了。

1745年弗蘭茨一世在法蘭克福加冕為皇帝的儀式上,他妻子瑪麗亞·特蕾莎看著他身披「羅馬人的長袍」就被逗得哈哈大笑,然後周圍的人也跟著笑。這說明羅馬式長袍本身到1745年已經有些過時了。

然後我們來看看軍服是怎麼取代醬式的服裝的。

國王的形象:從禮服到軍服? - 天天要聞

電影里表現的是路易十四時代,也就是17世紀下半葉到18世紀初。

國王穿的這種衣服和軍服有什麼區別呢?我們看看這個時期的軍服。

國王的形象:從禮服到軍服? - 天天要聞

這是薩克森選帝侯波蘭國王,神力王奧古斯特。他這身顯然是軍服,因為穿的是盔甲嘛。但如果君王和軍人不穿盔甲,他們的軍服是什麼樣呢?

國王的形象:從禮服到軍服? - 天天要聞

這是路易十四接見大孔岱。

國王的形象:從禮服到軍服? - 天天要聞

大孔岱穿了胸甲,兩邊列隊的士兵也都穿了胸甲。

國王的形象:從禮服到軍服? - 天天要聞國王的形象:從禮服到軍服? - 天天要聞

但站在階梯上持劍的兩個人和他們身後的四個人都沒有穿胸甲,他們和國王一樣穿的就是普通的禮服。這是不是說實際上這種禮服就是一種軍服呢?

這是宮廷儀式,恐怕還不足以說明這一點。我們能不能去戰場上看看呢?

國王的形象:從禮服到軍服? - 天天要聞

這是戰場,我們可以看到近景里的兩個人都穿了胸甲,但稍遠一點有一個沒穿的。我們能不能想辦法拉近了看看呢?

國王的形象:從禮服到軍服? - 天天要聞

這次近多了,我們可以看到這次畫面里的人絕大部分都沒有穿胸甲。而他們穿的軍服,其實就是國王穿的那種禮服,只不過他們的顏色更統一一點,還有一些比較明顯的軍階標誌而已。

也就是說,其實17世紀後半期到18世紀,軍服和君主貴族的禮服並沒有本質的區別?我們再看看另一些圖。

國王的形象:從禮服到軍服? - 天天要聞

這是戰死在呂岑戰役的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阿道爾夫。

國王的形象:從禮服到軍服? - 天天要聞

這還是古斯塔夫·阿道爾夫。

我們再來看看同時代的軍人的打扮。

國王的形象:從禮服到軍服? - 天天要聞

這是路易十三時代的軍人的打扮。一比較我們就可以看出古斯塔夫·阿道爾夫只是穿的沒那麼華麗,但穿的肯定是軍服。

那常服是什麼樣呢?

國王的形象:從禮服到軍服? - 天天要聞

這是正太版的路易十三。

國王的形象:從禮服到軍服? - 天天要聞

這是正在檢看吉斯公爵首級的亨利三世。比路易十三要早幾十年。我們可以看出事實上這些君主和貴族在這個時代穿的已經是軍服了。軍服和禮服的最大區別就是是否披甲。

那麼如果我們可以確定路易十四時代君主和貴族已經在穿軍服了,那為什麼我們還會覺得君王的打扮是在18世紀被軍服取代的呢?

我覺得原因有兩個,第一個是軍服的簡樸化。因為近代君主國批量擴充常備軍,所以軍服本身被大幅度簡化了。貴族雖然可以私人定製軍服,但也必須在君主國指定的樣式里選擇。我們來看看穿這種近代化制式軍服的名人。

國王的形象:從禮服到軍服? - 天天要聞

在穿軍服方面腓特烈二世並不是普魯士第一人,他爸爸腓特烈·威廉一世就更早,但他爸爸穿的還是路易十四時代那種軍服。而他穿的就是十八世紀的軍服了。這種軍服和君主的禮服的差異,我們只要比較一下同時代的弗蘭茨一世就能看出來了。

國王的形象:從禮服到軍服? - 天天要聞

弗蘭茨皇帝這身從制式上說顯然是常服,但無疑是太過於華麗了。

國王的形象:從禮服到軍服? - 天天要聞

這個就簡樸多了,但相比腓特烈穿的那身無疑還是華麗。從這個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出,到18世紀中葉,羅馬人的服飾無疑是完全過時了。君主和貴族的常服原本和軍服是一樣的,而且也都在走向簡化。但軍服縮水的速度遠遠超過了常服。到18世紀中後期,軍服已經遠比常服簡樸了。

我們再看一個例子,這是腓特烈無腦粉、皇帝約瑟夫二世。他穿的也是軍服。相比他爹的那身常服,他的軍服也簡樸多了。當然我們也可以說他這是在COS腓特烈二世的那一身。

國王的形象:從禮服到軍服? - 天天要聞

我們也可以參考一下路易十五。作為最強大的專制君主國的國王,路易十五的形象是醬式兒的:

國王的形象:從禮服到軍服? - 天天要聞

到18世紀末,簡化的趨勢就更明顯了。拿破崙在個人形象上實際上也效法了腓特烈二世。他也穿一身普通的軍官制服。所以我們可以認為到1800年前後,君主穿軍服實際上是為了讓自己顯得簡樸親民。

但隨著革命和拿破崙戰爭橫掃歐洲,新的風尚也興起了。那就是中產階級的趣味,或者說布爾喬亞的文化。

燕尾服開始興起,黑色的樸實無華的男子常服開始興起。跟那種大家熟悉的高筒帽+黑禮服的打扮相比,原本很簡樸的軍服反而變華麗了。

國王的形象:從禮服到軍服? - 天天要聞

時尚教主布呂邁爾

於是當一個君主或者貴族想要追求華麗的打扮,軍服就成了首選。托爾斯泰有個著名的梗我經常引用,就是有一次他看到一隊騎兵走過,就說「真是帥!」他朋友問他,為什麼你會讚美沙皇的騎兵?托爾斯泰回答「因為就是帥啊。」

軍服一方面可以滿足人的虛榮心,把君主貴族的形象從根本上和普通人區別開,另一方面則可以向人們彰顯君主和貴族的作用,那就是君主和貴族是天然的軍人,還可以讓人們感受到軍隊指揮官的權力和威嚴。

所以到十九世紀,君主和貴族,甚至德意志帝國宰相都願意穿軍服。

國王的形象:從禮服到軍服? - 天天要聞

俾斯麥的日常

在這個話題無孔不入且熱愛閱讀的新媒體編輯部,我們經常在各種五花八門的公眾號上,遇到或曲高和寡或趣味小眾、但非常有意思的新鮮玩意兒。

現在,它們都將一一出現在這個欄目里。

我們也隨時歡迎您的參與,留言向我們推薦您讀到的低調好文。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清朝花木蘭:潛規則清秀下屬,懷孕後偷換身份,終遭拋棄 - 天天要聞

清朝花木蘭:潛規則清秀下屬,懷孕後偷換身份,終遭拋棄

在《清朝野記》中,我叫陳統領,世人皆稱我為清代花木蘭。然而,我女扮男裝從軍後,因作戰英勇一路榮升將軍,用刀逼下屬侍寢,懷孕後互換身份,最終卻被負心漢無情拋棄。故事始於同治初年,清廷大將多隆阿從湖南揮軍進軍陝西平叛。
玻利維亞要加入金磚集團,美國很惱火!中情局是世界毒瘤 - 天天要聞

玻利維亞要加入金磚集團,美國很惱火!中情局是世界毒瘤

玻利維亞的未遂政變,只持續三個小時就失敗。前陸軍總司令蘇尼加被捕,他控犯有恐怖主義和武裝叛亂罪。很明顯,這位老將沒有得到民眾的任何支持。俄羅斯政治家杜金 (Aleksandr Dugin)把這次政變定義為「顏色革命」。他在社交平台寫道,背後
嫪毐,兩個字怎麼讀?什麼意思? - 天天要聞

嫪毐,兩個字怎麼讀?什麼意思?

第一個字嫪字,一個女字旁,一個謬字的一半,有人說這個字是姓。有沒有這種可能性呢?有這種可能性。因為上古姓許多都帶有女字旁,所以不排除嫪是流傳下來的古姓,至少不排除這種可能性。第二個字毐,上面一個士,下面一個毋。
讓文物「活」起來 沉浸式穿越歷史讓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 天天要聞

讓文物「活」起來 沉浸式穿越歷史讓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河南文化底蘊深厚,文物數量位居全國前列。近年來,河南堅持讓文化遺產火起來,讓傳統文化閃亮起來,讓文旅市場豐富起來,打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文旅品牌。總台記者 田萌:我現在是在安陽殷墟博物館的新館,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被證實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而且在這裡發現了我國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從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