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春暖花開季,選擇賞花、登山、溯溪等戶外活動的人也越來越多,不過,隨著雨季的到來,特別是有雷雨等強對流天氣出現時,戶外活動的風險就會加倍放大,甚至可能危及生命。這一期的《救在身邊》,就來說說在多變的天氣條件下,怎樣才能更好、更安全地進行戶外活動。
2025年2月22日,一名大二學生獨自到福州森林公園遊玩,結果因為不熟悉環境,進到山林後迷路被困在一個斜坡上。
2025年3月2日,一支戶外團隊在福州馬尾溯溪時,由於下雨,溪床濕滑,導致整個團隊13人全部被困。據了解,僅僅是2025年的2月到3月期間,福建省山地救援隊就出動救援任務有十幾起,這當中,就是因為對山林環境不熟悉導致迷路被困,由於雨後道路濕滑,部分登山人員還出現了受傷情況。
陳文,網名天馬,福建省山地救援隊副隊長,參與公益救援20多年,具有豐富的山地救援經驗,他介紹,登山人員迷路被困,很大一部分的原因主要是出行準備不足,盲目進山導致的,特別是在春天雨水天氣,更容易出現受傷被困的險境。
2024年2月22日和3月27日分別有驢友在溪谷行進過程中,不慎滑落受傷。陳文介紹,類似戶外活動受傷的救援案例,每年都會發生,特別是到了雨季,發生的概率更高。經過水流的沖刷以後,溪床會變得非常濕滑,尤其是長苔蘚的地方,就更容易滑落。陳文提醒,除了自身提高安全意識外,更要及時關注天氣變化,如果天氣條件不理想,不建議進行戶外活動。
2023年9月6日,福州遭遇颱風暴雨天氣,一名外賣小哥夜間行進在鼓嶺盤山公路時,被突發的泥石流衝到幾百米外的公路邊坡上,幸運的是,被埋半個身位的外賣小哥及時報警求助,在景區工作人員、民警以及救援隊員的幫助下得以脫困。
陳文表示,不建議在暴雨天或者惡劣天氣、惡劣環境下安排出行。
在戶外活動過程中,經常會碰到不是很清晰的路徑或是岔路,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貿然進入前方去探路,其實是非常危險的,因為貿然找路,很容易走入危險區域,比如,塌方處或者懸崖處。
陳文介紹,如果是前往陌生的山林,最好有人結伴同行,而有經驗的戶外人員,在行進過程中,一般會有意識地沿路做一些標記或者留下路標,一旦在山林中迷路被困,最好的辦法就是原路返回,如果已經找不到撤回的道路,儘可能找到一個安全的位置報警求助,這個時候,最忌諱的就是盲目找路,不僅會把自己置於危險之中,也會給救援人員的施救增加難度。
迷路的被困人員需要保持冷靜,在手機通訊有信號的情況下,報警說明自己被困位置的周圍環境,也可以打開手機自帶的指南針功能,明確被困位置的坐標。
陳文介紹,戶外活動存在著突發性和不可預測性,他提醒,戶外活動前,一定要做好個人裝備以及物資的準備,比如足量的食物、飲用水以及背包、手電筒或者頭燈、雨衣等等,在整個戶外活動期間,頭盔是不可缺少的裝備。
來源:福建台融媒體資訊中心《現場》
記者:林西留
編輯:陳馨凝
審核:李鴻宇、林勁松